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45428发布日期:2023-09-07 19:06阅读:38来源:国知局
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使流体从喷出通路返回吸入通路的返回通路的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舷外挂机的内燃发动机来吸入油(润滑油或液压油)并进行加压后予以喷出的泵装置。


背景技术:

1、作为以往的泵装置,已知有一种油泵(例如专利文献1),其包括:泵壳,具有吸入通路、喷出通路以及使喷出通路与吸入通路连通的排泄通路;泵元件,被收容在泵壳内,将所吸入的液压油加压后予以喷出;滑阀(溢流阀),对排泄通路进行开闭,以使喷出通路内的液压油的剩余部分回流至吸入通路侧;吸入管,连结于泵壳以从外部将液压油导入至吸入通路;以及整流构件,被固定于吸入管的内壁,以对从排泄通路回流的液压油的流动与从吸入管供给的液压油的流动进行整流。

2、所述油泵中,整流构件只是配置在排泄通路与吸入管的供给通路交叉的区域中进行整流,因此无法抑制或者防止从排泄通路回流的液压油与从吸入管的供给通路供给的液压油的碰撞。因此,无法充分降低因流动的紊乱造成的吸入阻力。而且,整流构件是作为被固定于吸入管的专用零件而形成,因此导致零件数量的增加、高成本化。

3、作为其他泵装置,已知有一种液压回路(例如专利文献2),其包括:壳体,具有吸入油路、喷出油路以及使喷出油路与吸入油路连通的返回油路;泵元件(叶轮泵(vanepump)),被收容在壳体内,将所吸入的液压油加压后予以喷出;以及整流构件,对从返回油路返回吸入油路的油的流动进行整流,整流构件是作为如下所述的密封塞(seal plug)而形成,所述密封塞具有为了使油的流动变换大致90度方向而弯曲的倾斜面,并且具有被嵌合固定于壳体的固定部。

4、所述液压回路中,整流构件只是使从返回油路流出的油转弯而导至吸入油路内,无法抑制或者防止从返回油路返回的油与流经吸入油路的油的碰撞。因此,无法充分降低因流动的紊乱造成的吸入阻力。而且,整流构件是被嵌合于壳体的密封塞,因此是独立于壳体的零件,从而导致零件数量的增加、高成本化。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255335号公报

8、[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8-5374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2、本发明是有鉴于所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装置,既能实现结构的简化、零件数量的削减、低成本化,又能抑制流体流动的紊乱以及压力损失等而实现泵效率的提高。

3、[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4、本发明的泵装置呈下述结构,即,其包括:壳体,具有在上游端划定吸入口的吸入通路、在下游端划定喷出口的喷出通路、以及使流经喷出通路的流体的一部分返回吸入通路的中途的返回通路;泵元件,被收容在壳体内,为了吸入、加压及喷出流体而绕规定的轴线旋转;以及开闭阀,对返回通路进行开闭,壳体具有指向壁,所述指向壁在比返回通路朝吸入通路开口的开口部更靠上游侧的吸入通路中进行指向,以使从吸入口吸入至吸入通路内的吸入流体的流动避开从返回通路返回的返回流体的流动。

5、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下述结构,即,壳体具有堰部,所述堰部在比返回通路朝吸入通路开口的开口部更靠上游侧的吸入通路中,从吸入通路的底壁突出而在包含开口部的区域中划定贮留流体的贮留区域,堰部包含为了划定指向壁而朝向下游侧呈向上倾斜的倾斜面。

6、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下述结构,即,返回通路的开口部是以沿着贮留区域的底壁的方式而形成。

7、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下述结构,即,返回通路朝向比与吸入通路正交的位置更靠下游侧开口。

8、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下述结构,即,壳体具有整流壁,所述整流壁在包含返回通路朝吸入通路开口的开口部的规定区域中,为了对从返回通路返回的返回流体进行整流以使其沿着吸入通路,而从贮留区域的底壁突出。

9、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下述结构,即,吸入口在适用于适用对象物的使用状态下朝铅垂方向的下方开口。

10、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下述结构,即,喷出口在适用于适用对象物的使用状态下朝铅垂方向的上方开口。

11、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下述结构,即,壳体包含:壳体本体,在适用于适用对象物的使用状态下朝铅垂方向的上方开口;以及壳体罩,为了从上侧封闭壳体本体而连结。

12、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下述结构,即,壳体本体包含:泵收容凹部,为了收容泵元件而朝铅垂方向的上方开口;槽状通路,为了划定吸入通路、喷出通路以及返回通路的一部分而朝铅垂方向的上方开口;以及堰部,形成于槽状通路。

13、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下述结构,即,壳体罩包含为了划定吸入通路以及喷出通路的一部分而朝铅垂方向的下方开口的槽状通路。

14、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下述结构,即,壳体在轴线方向上的泵元件的两端面,具有将流体吸入至泵元件的泵室的泵室吸入口。

15、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下述结构,即,泵室吸入口包含:一端侧泵室吸入口,在壳体本体的吸入通路的下游端以面向泵元件的一端面的方式而形成;以及另一端侧泵室吸入口,在壳体罩的吸入通路的下游端以面向泵元件的另一端面的方式而形成。

16、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下述结构,即,壳体罩的吸入通路包含与形成于壳体本体的堰部的倾斜面朝同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17、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下述结构,即,壳体是以吸入通路与喷出通路以泵元件为界呈v字状配置的方式而形成。

18、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下述结构,即,壳体在被吸入通路与喷出通路夹着的区域中,包含收容开闭阀的阀收容部以及返回通路。

19、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下述结构,即,泵元件包含:内转子,与绕轴线转动自如地支撑于壳体的旋转轴一体地旋转;以及外转子,联动于内转子而旋转。

20、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下述结构,即,内转子以及外转子是具有次摆线(trochoid)式的齿型的次摆线转子。

21、[发明的效果]

22、根据呈所述结构的泵装置,既能达成结构的简化、零件数量的削减、低成本化,又能抑制流体流动的紊乱以及压力损失等,从而能够提高泵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在包括使流体从喷出通路返回吸入通路的返回通路的泵装置中,抑制流动的紊乱、流动的损失等,且提高泵效率。本发明的泵装置包括:壳体,具有在上游端划定吸入口的吸入通路、在下游端划定喷出口的喷出通路、使流经喷出通路的流体的一部分返回吸入通路的中途的返回通路;泵元件,被收容在壳体内,为了吸入、加压及喷出流体而绕规定的轴线旋转;以及开闭阀,对返回通路进行开闭,壳体具有指向壁,所述指向壁在比返回通路朝吸入通路开口的开口部更靠上游侧的吸入通路中,对从吸入通路的吸入口吸入的吸入流体的流动进行指向,以使其避开从返回通路返回的返回流体的流动。

技术研发人员:猪野恭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三国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