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柱塞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91668发布日期:2023-06-08 10:13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柱塞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柱塞泵,特别涉及一种气动柱塞泵。


背景技术:

1、气动柱塞泵是柱塞泵的一种,它依靠活塞的往复运动,使密封工作容积发生变化来实现吸液、压液。

2、中国发明专利cn103502654b公开了带有热释放的往复泵阀组件,包括流体容器、空气源、分配器和线性位移泵的润滑剂分配系统,泵包括空气马达组件、泵组件和阀套件,在空气入口处将加压空气从空气分配管路供给至空气马达组件,加压空气驱动泵内的空气马达组件,空气马达组件驱动泵组件内的活塞,在驱动空气马达组件之后,压缩空气在排气口处离开泵。空气马达组件包括汽缸、空气活塞、底盖、出口壳体和活塞杆。空气马达组件还包括活塞密封件、盖密封、紧固件、紧固件密封件、先导阀和、密封件和、轴承、u形杯密封、盖紧固件、活塞杆紧固件、以及活塞杆垫圈。泵组件包括汽缸、适配器、进气阀壳体、活塞固定器、和泵活塞。泵组件还包括弹簧销、第一弹簧、第一球、活塞密封件、汽缸密封件和、第二弹簧、第二球、和过滤器。泵组件是双作用泵,与止回阀和一起,使得在活塞的上行冲程和下行冲程两者中将流体泵出出口。当活塞杆在上行冲程中向上行进时,活塞固定器和泵活塞通过螺纹接合和弹簧销被向上牵引。泵活塞的向上运动在泵汽缸的腔内产生真空,这导致第二止回阀打开,并且来自入口和容器的流体被抽吸进入汽缸。具体来说,克服弹簧的作用力,球通过真空被抽吸远离其在阀壳体中的球座。在腔中产生的真空还有助于保持球靠着其在活塞中的球座上,这增强弹簧的作用力。通过第一止回阀防止汽缸的腔室内已经存在的任何流体从室向上游行进返回到腔。具体而言,通过第一止回阀的球防止腔内的流体通过固定器中的孔向后行进。活塞推动腔中存在的流体进入出口壳体,其中流体被推动通过出口。在下行冲程中,活塞推动腔内的流体进入活塞内的开口。当来自腔中的流体的压力推动球远离其在活塞中的球座时,流体被推动通过第一止回阀。在通过开口并且进入活塞固定器以后,流体通过孔行进进入腔中。同时,在腔内的流体被挤出出口。从而活塞可以继续在汽缸内往复运动,在上行冲程和下行冲程两者中泵送流体。

3、上述泵组件的不足之处在于:通过由设置在活塞固定器和活塞上的第一弹簧和第一球组成的第一止回阀打开和关闭开口,以控制汽缸内上下腔室的连通和断开,即需在活塞上安装止回阀,结构复杂,加工和安装较麻烦,且活塞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柱塞泵,其通过封堵板和下活塞在活塞杆移动过程中共同作用实现止回阀的功能,无需在下活塞上另外安装单独的止回阀,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安装,且下活塞占用空间小,缸筒长度短,有效节省空间。

2、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气动柱塞泵,包括泵体和滑设在泵体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伸出泵体连接滑设在缸筒内的下活塞,下活塞将缸筒内腔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活塞杆下端连接有封堵板,封堵板包括位于上方连接在活塞杆上的连接部、位于下方的挡板、以及设置在连接部与挡板之间的套装部,所述下活塞滑动套装在套装部上并限位在活塞杆与挡板之间,下活塞上设有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的过液通道,活塞杆上移过程中,挡板封堵过液通道;活塞杆下移过程中,挡板打开过液通道。

4、在上述的一种气动柱塞泵中,所述下活塞中部向上凸出有凸台,所述过液通道位于凸台外侧。

5、在上述的一种气动柱塞泵中,所述活塞杆的下端面与外侧壁之间设有倒角,所述过液通道侧壁与下活塞轴线的最小距离d大于活塞杆下端面的半径。

6、在上述的一种气动柱塞泵中,所述下活塞下端面中部内凹形成连通过液通道和下腔室的凹槽,活塞杆上移过程中,挡板封堵凹槽;活塞杆下移过程中,挡板打开凹槽。

7、在上述的一种气动柱塞泵中,所述凹槽侧壁与下活塞轴线的最大距离d1大于过液通道侧壁与下活塞轴线的最大距离d2。

8、在上述的一种气动柱塞泵中,所述过液通道沿轴向设置,且圆周均布有两个以上。

9、在上述的一种气动柱塞泵中,封堵板与活塞杆的连接方式:所述连接部外圈设有外螺纹,活塞杆上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螺纹孔,封堵板通过外螺纹与螺纹孔螺连连接在活塞杆上。

10、在上述的一种气动柱塞泵中,所述泵体侧壁上设有连通上腔室的出液通道,缸筒下端连接有阀座,阀座下端连接有吸油管,阀座内设有单向阀。

11、在上述的一种气动柱塞泵中,所述单向阀包括设置在阀座上的弹簧和钢珠。

12、在上述的一种气动柱塞泵中,所述阀座上设有位于单向阀下方的滤网。

13、在上述的一种气动柱塞泵中,所述滤网为圆柱形或碗状。

14、在上述的一种气动柱塞泵中,所述下活塞外套装有o形圈,下活塞通过o形圈将缸筒内腔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

15、在上述的一种气动柱塞泵中,所述下活塞外设有安装槽,所述o形圈设置在安装槽内。

16、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7、1、本发明通过封堵板的挡板封堵和打开过液通道,封堵板和下活塞在活塞杆移动过程中共同作用实现止回阀的功能,无需在下活塞上另外安装单独的止回阀,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安装,且下活塞占用空间小,缸筒长度短,有效节省空间;

18、2、本发明的下活塞中部向上凸出有凸台,所述过液通道位于凸台外侧,在尽可能减小下活塞直径的同时,有效防止活塞杆挡住过液通道;

19、3、本发明的下活塞下端面中部内凹形成连通过液通道和下腔室的凹槽,使得下腔室内的液体能够更顺畅地进入过液通道。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动柱塞泵,包括泵体(1)和滑设在泵体(1)内的活塞杆(2),所述活塞杆(2)下端伸出泵体(1)连接滑设在缸筒(3)内的下活塞(4),下活塞(4)将缸筒(3)内腔分隔成上腔室(31)和下腔室(3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下端连接有封堵板(5),封堵板(5)包括位于上方连接在活塞杆(2)上的连接部(51)、位于下方的挡板(52)、以及设置在连接部(51)与挡板(52)之间的套装部(53),所述下活塞(4)滑动套装在套装部(53)上并限位在活塞杆(2)与挡板(52)之间,下活塞(4)上设有连通上腔室(31)和下腔室(32)的过液通道(41),活塞杆(2)上移过程中,挡板(52)封堵过液通道(41);活塞杆(2)下移过程中,挡板(52)打开过液通道(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活塞(4)中部向上凸出有凸台(42),所述过液通道(41)位于凸台(42)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的下端面与外侧壁之间设有倒角(22),所述过液通道(41)侧壁与下活塞(4)轴线的最小距离大于活塞杆(2)下端面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活塞(4)下端面中部内凹形成连通过液通道(41)和下腔室(32)的凹槽(43),活塞杆(2)上移过程中,挡板(52)封堵凹槽(43);活塞杆(2)下移过程中,挡板(52)打开凹槽(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动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3)侧壁与下活塞(4)轴线的最大距离大于过液通道(41)侧壁与下活塞(4)轴线的最大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液通道(41)沿轴向设置,且圆周均布有两个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1)外圈设有外螺纹,活塞杆(2)上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螺纹孔(21),封堵板(5)通过外螺纹与螺纹孔(21)螺连连接在活塞杆(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侧壁上设有连通上腔室(31)的出液通道(11),缸筒(3)下端连接有阀座(6),阀座(6)下端连接有吸油管(7),阀座(6)内设有单向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气动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6)上设有位于单向阀下方的滤网(8)。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柱塞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动柱塞泵,包括泵体和滑设在泵体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伸出泵体连接滑设在缸筒内的下活塞,下活塞将缸筒内腔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活塞杆下端连接有封堵板,封堵板包括位于上方连接在活塞杆上的连接部、位于下方的挡板、以及设置在连接部与挡板之间的套装部,所述下活塞滑动套装在套装部上并限位在活塞杆与挡板之间,下活塞上设有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的过液通道,活塞杆上移过程中,挡板封堵过液通道;活塞杆下移过程中,挡板打开过液通道。本发明通过封堵板和下活塞在活塞杆移动过程中共同作用实现止回阀的功能,无需在下活塞上另外安装单独的止回阀,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安装,且下活塞占用空间小,缸筒长度短,有效节省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牟灵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岛(台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