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82755发布日期:2023-12-25 14:1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进行吸入、加压及喷出流体的泵动作的转子型的泵元件的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包括沿旋转轴的轴线方向排列并分别独立且并行地进行泵动作的两个泵元件的泵装置。


背景技术:

1、作为现有的泵装置,已知有一种串联(tandem)型余摆线泵(trochoid pump),包括:旋转轴,绕轴线旋转;有底圆筒状的泵体,转动自如地支撑旋转轴;罩构件,将泵体的开口部封闭;第一泵元件及第二泵元件,配置于泵体的转子收容室并且沿轴线方向排列;吸入通路,为了将油导入至第一泵元件及第二泵元件而在转子收容室的径向外侧形成于轴线方向的整个区域;以及喷出通路,为了将由第一泵元件及第二泵元件加压而喷出的油导出,而在转子收容室的径向外侧形成于轴线方向的整个区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2、在所述串联型余摆线泵中,由于吸入通路及喷出通路在两个泵元件的径向外侧周围形成于轴线方向的整个区域,因此泵体的外径尺寸变大,整体上导致大型化。

3、另外,虽然第一泵元件与第二泵元件隔着间隔构件而被划分,但是由于穿过设置于间隔构件的吸入用切口槽在彼此接近的区域相互吸入油,因此特别担心会促进高旋转的局部的轴承部的磨损。

4、另外,由于第一泵元件的第一外转子的旋转轴线与第二泵元件的第二外转子的旋转轴线相对于旋转轴的轴线向同一侧偏移地配置,因此,在旋转轴的同一侧施加喷出压,担心承受旋转轴的轴承区域的偏磨损等。进而,在两者的旋转轴线向同一侧偏移的配置结构中,在分别独立地配置第一泵元件的吸入通路及喷出通路与第二泵元件的吸入通路及喷出通路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彼此的干涉,需要在径向的外侧并排地配置,导致泵体的大型化。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163925号公报

8、[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6-1616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2、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结构的简化、小型化、功能上的可靠性的提高的泵装置。

3、[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4、本发明的泵装置为如下结构,即包括:壳体,划定插通孔、流体的吸入口及喷出口、内部通路,所述插通孔供绕规定的轴线旋转的旋转轴插通,所述流体的吸入口及喷出口在轴线方向的一端侧开口,所述内部通路供流体穿过;以及第一泵元件及第二泵元件,为了在壳体内被旋转轴旋转驱动,而所述第一泵元件靠壳体的一端侧排列,所述第二泵元件与第一泵元件邻接地配置,内部通路包含:第一吸入通路,从吸入口通向面对第一泵元件的朝向所述一端侧的第一端面的第一吸入端口;第一喷出通路,从面对第一端面的第一喷出端口通向喷出口;第二吸入通路,从吸入口经由第一泵元件的周围而通向面对第二泵元件的第二端面的第二吸入端口;以及第二喷出通路,从面对第二端面的第二喷出端口经由第一泵元件的周围而通向喷出口。

5、在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如下结构:第二泵元件的第二端面是在轴线方向上朝向与所述一端侧为相反侧的另一端侧的端面,第二吸入通路经由第二泵元件的周围而通向第二吸入端口,第二喷出通路经由第二泵元件的周围而通向第二喷出端口。

6、在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如下结构:吸入口包含第一吸入口及第二吸入口,喷出口包含第一喷出口及第二喷出口,第一吸入通路从第一吸入口通向第一吸入端口,第一喷出通路从第一喷出端口通向第一喷出口,第二吸入通路从第二吸入口通向第二吸入端口,第二喷出通路从第二喷出端口通向第二喷出口。

7、在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如下结构:壳体包含:通路构件,划定所述一端侧并且包含吸入口及喷出口;第一壳体构件,与通路构件连结并收容第一泵元件;以及第二壳体构件,与第一壳体构件连结并收容第二泵元件。

8、在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如下结构:通路构件包含:第一吸入端口、第一喷出端口、第一吸入通路的一部分、第一喷出通路的一部分、第二吸入通路的一部分、及第二喷出通路的一部分,第一壳体构件包含:插通孔、将第一泵元件与第二泵元件之间封闭的封闭壁、第二吸入通路的一部分、及第二喷出通路的一部分,第二壳体构件包含:插通孔、第二吸入端口、第二喷出端口、第二吸入通路的一部分、及第二喷出通路的一部分。

9、在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如下结构:通路构件包含:外侧构件,与适用对象物接合;以及介隔构件,介隔存在于外侧构件与第一壳体构件之间。

10、在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如下结构:外侧构件包含:吸入口、喷出口、第一吸入通路的一部分、第一喷出通路的一部分、第二吸入通路的一部分、及第二喷出通路的一部分,介隔构件包含:第一吸入端口、第一喷出端口、第二吸入通路的一部分、及第二喷出通路的一部分,第一壳体构件包含:插通孔、将第一泵元件与第二泵元件之间封闭的封闭壁、第二吸入通路的一部分、及第二喷出通路的一部分,第二壳体构件包含:插通孔、第二吸入端口、第二喷出端口、第二吸入通路的一部分、及第二喷出通路的一部分。

11、在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如下结构:介隔构件包含第一吸入通路的一部分、及第一喷出通路的一部分。

12、在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如下结构:第一壳体构件及第二壳体构件形成为呈相同的外径并且划定插通孔的有底圆筒状。

13、在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如下结构:第一泵元件及第二泵元件呈相同的形状。

14、在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如下结构:第一泵元件包含:第一内转子,绕轴线旋转;以及第一外转子,与第一内转子联动地绕与轴线平行的第一偏移轴线旋转,第二泵元件包含:第二内转子,绕轴线旋转;以及第二外转子,与第二内转子联动地绕与轴线平行的第二偏移轴线旋转。

15、在所述泵装置中,也可采用如下结构:第一偏移轴线与第二偏移轴线在轴线的周围隔开180度地配置。

16、[发明的效果]

17、通过具有所述结构的泵装置,可实现结构的简化、小型化、功能上的可靠性的提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现泵装置的简化、小型化、功能上的可靠性提高。本发明包括:壳体,划定旋转轴的插通孔、吸入口及喷出口、内部通路;第一泵元件;以及第二泵元件,内部通路包含:第一吸入通路,从吸入口通向面对第一泵元件的朝向一端侧的第一端面的第一吸入端口;第一喷出通路,从面对第一端面的第一喷出端口通向喷出口;第二吸入通路,从吸入口经由第一泵元件的周围而通向面对第二泵元件的第二端面的第二吸入端口;以及第二喷出通路,从面对第二端面的第二喷出端口经由第一泵元件的周围而通向喷出口。

技术研发人员:猪野恭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三国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