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VR离心式蒸汽压缩机进气防喘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70980发布日期:2023-05-15 03:12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MVR离心式蒸汽压缩机进气防喘振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mvr离心式蒸汽压缩机,具体的说是一种mvr离心式蒸汽压缩机进气防喘振管。


背景技术:

1、mvr离心式蒸汽压缩机的喘振是其固有现象。压缩机发生喘振时其后果十分严重,它会使压缩机性能恶化,压力、效率明显降低,压缩机产生噪声、爆音,振动剧烈,严重时转子有可能与固定部件发生碰撞,损坏机器。喘振的机理是压缩机在运行中,其实际流量小于喘振流量。因此,为了避免或降低压缩机启动或运行中的喘振,在压缩机结构设计上,通常是直接将压缩机出口气体引入进气口,使得压缩机进口流量增加到大于喘振流量。

2、在实际引流的过程中,由于引流管管体两侧自身存在压强差,所以仅依靠两侧的气压将压缩机出口气体引入进气口,会导致引流管进气口压强仍然较大,所以压缩机本身还是会出现喘振现象,甚至在高强度工作下,引流管的引流作用也难以消除压缩机出口气体的排气量,导致引流法效果变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mvr离心式蒸汽压缩机进气防喘振管,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内腔顶部的一侧通过贯穿插口固定连接有输气管,所述压缩机内腔顶部的另一侧通过贯穿插口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压缩机内腔的轴心处转动连接有轴心转轴,且轴心转轴的输出轴延伸至压缩机的外部,所述压缩机表面的两侧均通过接口固定连接有温控泵,所述压缩机表面远离轴心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器;该装置的压缩机在工作时,通过输气管将外部的蒸汽抽取到内部,然后经过内部的压缩工作后,通过排气管将蒸汽排出,实现蒸汽的压缩工作,由于输入输气管的气体量比排出的气体量多,所以会出现压缩机喘振的问题,此时减震器也在进行工作。

2、优选的,所述减震器包括弧形插板,所述弧形插板远离压缩机的一端通过夹杆固定连接有转子马达,所述减震器内腔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挡板,所述转子马达输出轴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抽气扇叶,所述转子马达输出轴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引导套筒,所述引导套筒表面靠近转子马达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转轮,所述引导套筒内腔靠近转子马达的一侧通过插接口固定连接有改装对接杆;转子马达通过输出轴控制抽气扇叶进行高速转动,将引导套筒内腔的气体抽出,由于引导套筒两侧的改装对接杆与压缩机侧面的内通管对接,所以引导套筒也就间接从内通管的内部抽气,对排气管进行分流工作,以减少压缩机出口气体的量,在此过程中,由于引导套筒的底端正对散热盘,所以引导套筒的底部开口后能够增强散热盘的散热效果。

3、优选的,所述改装对接杆设置有四组,所述改装对接杆靠近压缩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套筒,所述改装对接杆表面靠近压缩机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中位夹盘,所述改装对接杆内腔靠近压缩机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桥接插壳,所述桥接插壳远离改装对接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磁吸壳,所述磁吸壳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套,所述滑杆套表面靠近压缩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面孔壳,所述弧面孔壳内腔的轴心处开设有贯穿通口,且四组弧面孔壳的贯穿通口大小不同。在转动控制转轮时,弧面孔壳的弧面因为挤压力推动滑杆套,磁吸壳与内通管的一端直接错位分离,此时桥接插壳插入改装对接杆的深处,弹簧套筒因为左端的挤压作用而被压缩,随后改装对接杆与内通管分离,实现切换效果,在工作中,气体通过弧面孔壳的孔洞进入改装对接杆的内腔,但是因为 如果孔洞过小,则弧面孔壳外表面的弧面会受到向外的推力作用,此时弧面孔壳会推动滑杆套向改装对接杆的内部滑动,但是磁吸壳与内通管相互吸附,所以滑杆套与磁吸壳发生滑移,在保证内通管不被打开的情况下,对中位夹盘造成挤压,此时需要切换孔洞更大一侧的弧面孔壳,用于平衡压缩机内腔吞吐的气流量。该装置能够通过压缩机内部的两根内通管为排气管分流排放的压缩气体,但是仅依靠内通管的排放较为被动,所以设置了减震器对接内通管,通过抽取引流作用加速内通管内部气体的流量,进而有效对排气管内部的气体进行分流,同时通过正对的散热盘吸收排气管产生的部分热量,进而起到降低该装置喘振现象、避免排气管进行热积累过大导致发生形变的问题。

4、优选的,所述中位夹盘包括环形外壳,所述环形外壳内腔的两侧均通过滑口滑动连接有侧位滑杆,所述侧位滑杆的一端通过插口固定连接有转接条,所述侧位滑杆的另一端通过弧形填充块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中位夹盘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测压环,所述测压环内腔中部靠近缓冲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开关。所述挤压开关的顶端延伸至环形外壳的外部,所述挤压开关的顶端延与缓冲挡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压缩机内腔靠近减震器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内通管,所述内通管的一端与磁吸壳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内通管的另一端与排气管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压缩机内腔轴心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盘,所述压缩机表面靠近减震器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接吸筒。在滑杆套与改装对接杆的内壁滑动时,滑杆套与改装对接杆均会通过转接条牵引对应一侧的侧位滑杆,使侧位滑杆通过压缩弹簧对测压环造成挤压作用力,由于不便进行观察工作,在需要切换更大孔洞的弧面孔壳时,滑杆套会滑动到改装对接杆的内部,此时两侧的侧位滑杆被拉开,测压环受到的拉力最大时,需要通过转动控制转轮的方式切换改装对接杆,否则磁吸壳即将因为弧面孔壳受到的作用力过大而与内通管分离。切换后的改装对接杆在转移到竖直面内后,会与上下两侧的对接吸筒相接通,此时对接吸筒会对改装对接杆施加抽取作用力,使改装对接杆内腔吸附的堵塞物反向抽出,保证改装对接杆的疏通状态,同时避免改装对接杆暴露在外部,缓解了弹簧套筒容易锈蚀的问题。

5、优选的,所述中位夹盘的数量为四组,左侧所述侧位滑杆的内腔通过转接条与滑杆套的表面转动连接,右侧所述侧位滑杆的内腔通过转接条与改装对接杆的表面转动连接,且弧形填充块的表面与环形外壳的内腔滑动连接。该装置的四根改装对接杆所对应的弧面孔壳型号各不相同,在压缩机不同的工作效率下,排气管所需要分流的气体量也各不相同,所以针对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压缩机,该装置能够选择相适配的改装对接杆与内通管对接,然后进行分流,进而避免出现改装对接杆受到的压力过大而与排气管分离的问题,同时能够有效利用转子马达的抽气功率。

6、优选的,所述温控泵包括扭矩电机,所述扭矩电机输出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涡轮转轴,所述温控泵内腔远离扭矩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接通管,所述对接通管内腔的底部通过分液管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壳,所述温控泵内腔靠近输气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贴管底板。所述贴管底板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接管,所述贴管底板内腔的上部通过贯穿口均匀设置有输水软管,所述输水软管的两端均与贴管底板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贴管底板内腔底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竖直推板,所述竖直推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金属导板,所述贴管底板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控制板。所述转接管表面的中部与输气管表面的底部相互挤压,所述转接管的数量为五根,所述转接管表面的两侧均与竖直推板的顶端相互挤压,所述金属导板远离控制板的一端通过绝缘弹簧带与贴管底板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贴管底板表面的底部与压缩机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壳包括第一加压板,所述第一加压板内腔轴心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网孔盘,所述网孔盘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加压板,所述第一加压板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插接推杆,所述插接推杆远离第一加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力电机。由于输气管内腔输入需要高温蒸汽,并且在压缩机产生喘振时,输气管也会因为喘振产生剧烈晃动,所以需要设置相应的冷却装置对输气管进行冷却,同时缓解输气管的喘振作用, 在输气管的底部设置贴管底板后,固定底壳能够将内部的冷却液通过对接通管输送带输水软管的内部,使每根输水软管都具备良好的吸热效果,而输水软管位于输气管表面的下方,输水软管因为输气管表面的挤压作用后会下凹,进而通过两侧将竖直推板向下挤压,此时随着输气管的喘振作用,竖直推板也因为震动不断牵引金属导板在竖直面内往复滑动,使控制板的内腔与金属导板保持相互接通状态,同时上下两侧的接线位置不断切换,从而使启动的两侧扭矩电机进行变频往复转动,控制涡轮转轴将贴管底板内部的冷却液往复抽取。该装置通过贴管底板内腔的输水软管在被固定底壳内部的冷却液填充后,会变得较为饱满,同时具备吸热能力,由于输气管表面的下部为弧形,所以输水软管会因为输气管表面的挤压作用后而下凹,形成输气管紧贴输水软管外表面的效果,一方面,饱满的输水软管自身能通过良好的缓冲效果削弱输气管产生的喘振现象,另一方面,输水软管内腔的冷却液在两侧涡轮转轴的控制下反复循环流动,避免出现输水软管吸热时自身内部冷却液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7、优选的,所述推力电机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推力电机的表面通过固定杆与压缩机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壳内腔的底部通过贯穿口与分液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壳的内腔填充有冷却液,所述第一加压板的表面与固定底壳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加压板的表面与固定底壳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底壳的顶部与压缩机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底壳位于该装置的内部,主要用于存储冷却液,在需要对贴管底板输入冷却液时,两侧的推力电机会通过插接推杆推动第一加压板与第二加压板,使固定底壳内腔填充的冷却液通过底部的通管挤压进入贴管底板中,随后第一加压板内腔的网孔盘与第二加压板内腔的底部插接,造成固定底壳内腔底部通口堵塞的效果,所以在两侧涡轮转轴转动运输冷却液时,冷却液不会通过对接通管进入固定底壳中,从而保证每根输水软管的内部均填充饱满,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当工作结束后,将第一加压板与第二加压板拉开,配合涡轮转轴的反向抽取效果,将贴管底板内腔的冷却液重新抽取到下方的固定底壳中进行存储工作,排出输水软管内部的液体。该装置的固定底壳主要用于存储冷却液,在工作时能够将内部的冷却液通过挤压排入贴管底板中,自身保持封闭状态避免分流的冷却液进入,在压缩机不进行工作时,能够将输水软管内部的冷却液重新吸入固定底壳的内部,避免输水软管长时间内部通水出现腐蚀问题。

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9、1.该装置能够通过压缩机内部的两根内通管为排气管分流排放的压缩气体,但是仅依靠内通管的排放较为被动,所以设置了减震器对接内通管,通过抽取引流作用加速内通管内部气体的流量,进而有效对排气管内部的气体进行分流,同时通过正对的散热盘吸收排气管产生的部分热量,进而起到降低该装置喘振现象、避免排气管进行热积累过大导致发生形变的问题。

10、2.该装置的四根改装对接杆所对应的弧面孔壳型号各不相同,在压缩机不同的工作效率下,排气管所需要分流的气体量也各不相同,所以针对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压缩机,该装置能够选择相适配的改装对接杆与内通管对接,然后进行分流,进而避免出现改装对接杆受到的压力过大而与排气管分离的问题,同时能够有效利用转子马达的抽气功率。

11、3.切换后的改装对接杆在转移到竖直面内后,会与上下两侧的对接吸筒相接通,此时对接吸筒会对改装对接杆施加抽取作用力,使改装对接杆内腔吸附的堵塞物反向抽出,保证改装对接杆的疏通状态,同时避免改装对接杆暴露在外部,缓解了弹簧套筒容易锈蚀的问题。

12、4.该装置通过贴管底板内腔的输水软管在被固定底壳内部的冷却液填充后,会变得较为饱满,同时具备吸热能力,由于输气管表面的下部为弧形,所以输水软管会因为输气管表面的挤压作用后而下凹,形成输气管紧贴输水软管外表面的效果,一方面,饱满的输水软管自身能通过良好的缓冲效果削弱输气管产生的喘振现象,另一方面,输水软管内腔的冷却液在两侧涡轮转轴的控制下反复循环流动,避免出现输水软管吸热时自身内部冷却液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13、5.该装置的固定底壳主要用于存储冷却液,在工作时能够将内部的冷却液通过挤压排入贴管底板中,自身保持封闭状态避免分流的冷却液进入,在压缩机不进行工作时,能够将输水软管内部的冷却液重新吸入固定底壳的内部,避免输水软管长时间内部通水出现腐蚀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