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送风装置及车辆冷却模块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38666发布日期:2023-06-29 16:24阅读:40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送风装置及车辆冷却模块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送风装置及车辆冷却模块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车辆冷却模块一般包括送风装置(冷却风扇)、发动机散热器、空调冷凝器和电机散热器等,其中,冷却模块一般位于整车前方,且由于大部分冷却风扇采用吸风冷却,因此冷却风扇通常位于冷却模块的最后端。

2、由于冷却模块位置整车前段,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导致灰尘、飞虫以及飞絮等杂物粘附在冷却模块的换热器上,从而导致通风面积减小、换热器换热不良,容易造成空调性能下降,严重时还会造成发动机开锅,因此需要对冷却模块进行清洁。

3、相关技术中。冷却模块的清洁方式主要依靠手工清洁,由于冷却模块在机舱内部,清理时需拆卸前保险杠,甚至需拆卸冷却模块,因此在拆卸过程中容易造成零部件损坏,且手工清洁耗时较长,效率低下。

4、同时,当车辆在以较高速度行驶时,冷却风扇的扇叶会会成为阻力元件,进而影响整车风阻,导致整车油耗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送风装置,该送风装置通过驱动扇叶转动至吹风位置吹风可以实现车辆冷却模块的自清洁,在清洁过程中无需拆卸冷却模块,因而不会对零部件造成损坏,且吹风自清洁自动化程度高,清洁过程简单高效,同时,将扇叶转动至降风阻位置可以减少扇叶与空气的阻力,从而可以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整车风阻,进而有利于降低整车油耗。

2、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车辆冷却模块的控制方法。

3、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车辆冷却模块的控制装置。

4、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送风装置,包括:

6、驱动轴;

7、壳体和扇叶,壳体固设于驱动轴的外侧壁,扇叶设于壳体且相对壳体可转动,且沿扇叶的转动方向扇叶相对壳体具有吹风位置、吸风位置和降风阻位置;

8、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扇叶转动至吹风位置、吸风位置、降风阻位置中的任一个。

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送风装置,在壳体上设置可相对壳体转动的扇叶,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扇叶相对壳体可转动至吹风位置、吸风位置和降风阻位置中的任一个。由此,通过驱动扇叶转动至吹风位置吹风可以实现车辆冷却模块的自清洁,在清洁过程中无需拆卸冷却模块,因而不会对零部件造成损坏,且吹风自清洁自动化程度高,清洁过程简单高效,同时,将扇叶转动至降风阻位置可以减少扇叶与空气的阻力,从而可以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整车风阻,进而有利于降低整车油耗。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驱动组件包括:滑动件,滑动件套设于驱动轴且沿驱动轴的轴向方向可滑动,滑动件与扇叶连接,通过滑动件滑动以驱动扇叶转动至吹风位置、吸风位置、降风阻位置中的任一个。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设于驱动轴,驱动件用于驱动滑动件滑动。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驱动件为电磁驱动件,驱动件与滑动件相对,通过驱动件和滑动件磁吸配合以驱动滑动件滑动。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驱动件包括:第一电磁子驱动件和第二电磁子驱动件,沿驱动轴的轴向方向,第一电磁子驱动件和第二电磁子驱动件间隔开,滑动件位于第一电磁子驱动件和第二电磁子驱动件之间,第一电磁子驱动件和第二电磁子驱动件均用于驱动滑动件滑动。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驱动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滑动件设于壳体内,沿驱动轴的轴向方向,壳体具有相对且间隔开的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滑动件位于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之间,滑动件与第一内侧壁之间、和/或滑动件与第二内侧壁之间具有弹性件。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扇叶包括:

16、扇叶本体;

17、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与扇叶本体连接,第一安装部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

18、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与第一安装部连接且相对于第一安装部偏心设置,第二安装部与滑动件枢转连接,以使滑动件滑动时驱动扇叶转动。

1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冷却模块的控制方法,冷却模块包括送风装置和散热器,送风装置具有壳体和扇叶,扇叶设于壳体且相对壳体可转动,且沿扇叶的转动方向扇叶相对壳体具有吹风位置、吸风位置和降风阻位置,方法包括:确定车辆的运行状态;根据运行状态控制扇叶转动至目标位置,其中,目标位置为吹风位置、吸风位置、降风阻位置中的任一个。

2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冷却模块的控制方法,在确定车辆的运行状态后,根据车辆运行状态可以控制扇叶转动至吹风位置、吸风位置、降风阻位置中的任一个。由此,根据车辆运行状态控制扇叶转动至目标位置,可以实现对车辆冷却模块的自清洁、冷却以及降低整车风阻中的任一个,且在通过驱动扇叶转动至吹风位置对车辆冷却模块进行自清洁时无需拆卸冷却模块,因而不会对零部件造成损坏,且吹风自清洁自动化程度高,清洁过程简单高效,同时,将扇叶转动至降风阻位置可以减少扇叶与空气的阻力,降低了车辆行驶过程中整车风阻,进而有利于降低整车油耗。

2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运行状态控制扇叶转动至目标位置,包括:若运行状态为静止状态,获取自清洁指令;根据自清洁指令控制扇叶转动至吹风位置。

2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获取自清洁指令:若车辆的行驶里程达到预设里程,发出自清洁提醒消息,响应于对自清洁提醒消息的确认操作,获得自清洁指令;响应于对自清洁按钮的触发操作,获得自清洁指令。

2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响应于对自清洁提醒消息的确认操作,包括:响应于自清洁提醒消息确认进行自清洁且车辆位于空旷区域。

2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获取自清洁指令之后,方法还包括:获取车辆的运行参数信息,运行参数信息包括发动机水温、变速器油温、空调压力和电机回路水温中的至少一个;若运行参数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根据自清洁指令控制扇叶转动至吹风位置;若运行参数信息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发出车辆冷却自清洁提醒消息。

2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车辆配置有空调;在根据自清洁指令控制扇叶转动至吹风位置之前,方法还包括:开启空调的内循环模式,并关闭空调的压缩机、车辆的车窗和天窗。

2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根据自清洁指令控制扇叶转动至吹风位置之后,方法还包括:若送风装置处于吹风位置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控制送风装置停止工作。

2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运行状态控制扇叶转动至目标位置,包括:若运行状态为非静止状态,获取车辆的运行参数信息,运行参数信息包括发动机水温、变速器油温、空调压力和电机回路水温中的至少一个;若运行参数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控制扇叶转动至降风阻位置;若运行参数信息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根据运行参数信息控制扇叶转动至吸风位置。

2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冷却模块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模块包括送风装置和散热器,送风装置具有壳体和扇叶,扇叶设于壳体且相对壳体可转动,且沿扇叶的转动方向扇叶相对壳体具有吹风位置、吸风位置和降风阻位置,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车辆的运行状态;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运行状态控制扇叶转动至目标位置,其中目标位置为吹风位置、吸风位置、降风阻位置中的任一个。

2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冷却模块的控制装置,通过确定模块确定车辆的运行状态,并通过控制模块根据运行状态控制扇叶转动至吹风位置、吸风位置、降风阻位置中的任一个。由此,根据车辆运行状态控制扇叶转动至目标位置,可以实现对车辆冷却模块的自清洁、冷却以及降低整车风阻中的任一个,且在通过驱动扇叶转动至吹风位置对车辆冷却模块进行自清洁时无需拆卸冷却模块,因而不会对零部件造成损坏,且吹风自清洁自动化程度高,清洁过程简单高效,同时,将扇叶转动至降风阻位置可以减少扇叶与空气的阻力,降低了车辆行驶过程中整车风阻,进而有利于降低整车油耗。

3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冷却模块的控制方法。

3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设有上述的车辆冷却模块的控制方法,根据车辆运行状态控制扇叶转动至目标位置,可以实现对车辆冷却模块的自清洁、冷却以及降低整车风阻中的任一个,且在通过驱动扇叶转动至吹风位置对车辆冷却模块进行自清洁时无需拆卸冷却模块,因而不会对零部件造成损坏,且吹风自清洁自动化程度高,清洁过程简单高效,同时,将扇叶转动至降风阻位置可以减少扇叶与空气的阻力,降低了车辆行驶过程中整车风阻,进而有利于降低整车油耗。

32、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