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缸性能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379935发布日期:2023-09-09 03:16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缸性能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零部件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缸性能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家具行业中的油缸作为抽屉和柜门等结构的常见部件,起到缓冲、减速的作用。随着家具行业的发展,家具五金结构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油缸的质量也越来越受重视。

2、如图1所示,油缸与常见的液压缸结构类似,油缸一般包括缸筒11和活塞杆1,活塞杆1沿直线往复运动,缸筒11内设置有压力油,压力油使得活塞杆1的运动受阻减速,从而达到缓冲的目的,用于防止抽屉和柜门过于猛烈的打开或关闭,对使用者起保护作用。

3、油缸在生产出来后,需要经过检测才能判断油缸是否为合格品,传统对家具产品的油缸检测项目为活塞杆能否伸缩运动的检测,具体是检测活塞杆能否伸缩,通常是将缸筒固定,利用夹爪等工具将活塞杆往复拉动,实现活塞杆相对于缸筒往复伸缩,以判断活塞杆能否伸缩。

4、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对于使用评价不佳的油缸来说,油缸还可能存在其他的问题,例如油缸内部压力油是否存在异常,从而导致活塞杆能否正常复位,或者活塞杆与缸筒内部接触是否良好,导致活塞杆的伸缩过快或过慢,因此单靠检测活塞杆能否伸缩是难以很好的反映出油缸产品的真实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能够检测出油缸能否正常伸缩、正常复位以及正常速率伸缩,反映出油缸产品的真实质量,本技术提供一种油缸性能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缸性能检测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油缸性能检测设备,包括:

4、检测平台;

5、传输载具,用于传输油缸;

6、固定座,设置于所述传输载具,用于固定缸筒;

7、第一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用于检测活塞杆底部能否与缸筒底部接触;

8、第二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用于检测活塞杆能否伸缩;

9、第三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用于检测活塞杆受压过程的运动速率;

10、所述第一检测机构、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和所述第三检测机构沿所述传输载具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检测平台的各个机构与传输载具的配合下,有顺序的对油缸进行各项检测。其中底位检测能够反映活塞杆、缸筒以及缸筒内部的压力油否出现异常,若存在异常,则可能导致活塞杆底部无法与缸筒底部接触到位,进而导致活塞杆无法正常复位,因此通过底位检测可以得知油缸是否能满足结构上的基础要求;往复检测能够反映活塞杆是否能相对于缸筒活动,从而判断油缸能否起到缓冲减速的作用;缓冲检测能够反映活塞杆在缓冲减速时的运动状态,反映活塞杆能否以正常速率伸缩,并反映出缓冲减速效果的良好程度;综上,从基础要求到进阶效果要求层层有序的对油缸进行检测,从而提高油缸检测的全面性,更能反映出油缸的真实质量,检测合格的油缸能满足严苛的质量要求。

12、另外,在检测平台的各个机构与传输载具的配合下,实现油缸检测工作的整合,提高检测效率。

13、可选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位置传感器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有下压件,所述下压件用于与活塞杆顶部接触,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下压件升降,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下压件的位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压件受第一驱动件的驱动,对活塞杆的顶部产生下压的力,使活塞杆进一步向缸筒底部移动,由于活塞杆和缸筒的长度都是确定的,若活塞杆底部与缸筒底部接触到位时,活塞杆顶部的高度是确定的,下压件最终的下压位置也是确定的,因此可以设定下压件最终的下压位置为预定位置,若位置传感器感应到下压件到达预定位置,则说明活塞杆底部与缸筒底部接触到位,活塞杆结构、缸筒结构和压力油均正常,反之则为不合格品。

15、可选的,所述位置传感器的感应高度不小于活塞杆底部与缸筒底部接触时活塞杆顶部的高度,且所述位置传感器的感应高度与活塞杆顶部的距离为0~5mm。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位置传感器的感应高度与活塞杆的相对位置,可以准确感应到活塞杆底部与缸筒底部接触到位时下压件的位置。

17、可选的,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夹持组件和往复夹持组件,所述固定夹持组件用于夹持缸筒,所述往复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活塞杆,所述往复夹持组件连接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往复夹持组件往复升降。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夹持组件夹持缸筒以保持缸筒固定,往复夹持组件配合第二驱动件带动活塞杆往复升降,模拟活塞杆相对于缸筒伸缩过程,从而检测活塞杆能否正常伸缩。

19、可选的,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带动活塞杆上升和下降的次数均不少于两次。

20、检测的油缸一般是刚生产出来的油缸,通过活塞杆多次往复升降的动作,带动缸筒中的压力油更均匀的与活塞杆接触,提高后续油缸使用时的顺畅性,从而既完成检测工作、又改善油缸产品质量。

21、可选的,所述第三检测机构包括自压杆和位移传感组件,所述自压杆连接有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自压杆上升,所述自压杆用于与活塞杆顶部接触,所述自压杆通过自身重力下降,所述位移传感组件用于获知所述自压杆移动位置以及移动所用时间。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自压杆的自身重力,实现恒力将伸长的活塞杆压入缸筒,并通过位移传感组件感应自压杆的下降动作和记录下降所用的时间,从而计算获得缓冲速率,完成检测油缸在受力时的缓冲效果。

23、可选的,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朝下设置,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延长件,所述自压杆固定连接有自压件,所述延长件用于承托所述自压件。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长件承托自压件,从而使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收缩时可以带动自压杆上升,当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伸长时,自压件失去承托而带动自压杆下降,并且是恒力下降。

25、可选的,所述位移传感组件包括位移传感器和计时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计时器信号连接,所述自压杆固定连接有位移块,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有两个且沿竖直方向分布设置,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位移块的位置。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移块下降时依次经过两个位移传感器,从而获知自压杆的位移过程,并通过计时器,获知位移所用时间,从而可以得到缓冲速率。

27、可选的,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送出机构,所述送出机构包括二轴移动组件和安装于所述二轴移动组件的移动端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缸筒,所述检测平台设置有用于感应油缸到达预定位置的到位传感器。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送出机构实现油缸离开传输载具的动作,完成检测工作。

29、可选的,所述送出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二轴移动组件下方的分样件,所述分样件设置有多个分样口,各个所述分样口通过分样管连通有对应的收集箱。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个分样口分别对应不同检测结果的油缸,可以分为合格品、不合格品或者不同缓冲速率的油缸,从而方便对不同检测结果的油缸进行收集。

31、可选的,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储料盒、可转动式安装于所述储料盒内部的分料筒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分料筒旋转的旋转驱动件,所述分料筒沿周向开设有多个供油缸进入的分料槽,所述储料盒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分料筒覆盖所述出料口,油缸经所述出料口到达所述传输载具。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检测的油缸储存于储料盒中,部分油缸落入分料筒的分料槽中,油缸随着分料筒的转动而改变位置,当分料槽上的油缸对准出料口时,油缸受重力作用而落入出料口,并到达传输载具。

33、可选的,所述检测平台设置有入料机构,所述入料机构包括入料支座、安装于所述入料支座的入料筒以及安装于所述入料筒的定位传感器,所述入料筒位于所述固定座的上方,所述定位传感器用于感应油缸的存在,所述入料筒与所述出料口之间连通有入料管。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入料管和入料筒对油缸起到引导作用,定位传感器可获知入料筒是否有油缸进入,从而可控制将油缸传输至第一检测机构。

3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缸性能检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6、一种油缸性能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包括以下步骤:

37、传输载具将油缸置于第一检测机构,检测活塞杆底部能否与缸筒底部接触到位,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完成对油缸的检测后,活塞杆处于回缩状态;然后传输载具将油缸置于第二检测机构,检测活塞杆能否伸缩,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完成对油缸的检测后,活塞杆处于伸长状态;然后传输载具将油缸置于第三检测机构,检测活塞杆受压过程的运动速率,所述第三检测机构完成对油缸的检测后,活塞杆处于回缩状态。

3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完成更全面的检测工作,而且实现检测方法的整合,无须在每项检测项目后都重新收集、分配,因此提高了检测效率。另外,控制活塞杆的伸长缩短状态,使得前一检测步骤结束时活塞杆的状态刚好是后一检测步骤开始时活塞杆的状态,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

39、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0、1、本技术在检测平台的各个机构与传输载具的配合下,有顺序的对油缸进行各项检测。其中底位检测能够反映活塞杆、缸筒以及缸筒内部的压力油否出现异常,若存在异常,则可能导致活塞杆底部无法与缸筒底部接触到位,因此通过底位检测可以得知油缸是否能满足结构上的基础要求;往复检测能够反映活塞杆是否能相对于缸筒活动,从而判断油缸能否起到缓冲减速的作用;缓冲检测能够反映活塞杆在缓冲减速时的运动状态,并反映出缓冲减速效果的良好程度;综上,从基础要求到进阶效果要求层层有序的对油缸进行检测,从而提高油缸检测的全面性,更能反映出油缸的真实质量,检测合格的油缸能满足严苛的质量要求。

41、2、另外本技术的第二检测机构,以固定夹持组件夹持缸筒以保持缸筒固定,往复夹持组件配合第二驱动件带动活塞杆往复升降,模拟活塞杆相对于缸筒伸缩过程,从而检测活塞杆能否正常伸缩。检测的油缸一般是刚生产出来的油缸,通过活塞杆多次往复升降的动作,带动缸筒中的压力油更均匀的与活塞杆接触,提高后续油缸使用时的顺畅性,从而既完成检测工作、又改善油缸产品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