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液压系统油路以及自动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2781发布日期:2023-09-09 14:51阅读:18来源:国知局
混动液压系统油路以及自动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自动变速箱油路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混动液压系统油路以及自动变速箱。


背景技术:

1、随着混动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辆厂家都会对车辆的动力总成进行改造升级,由于混动汽车的自动变速箱内往往集成了电机等驱动结构,因此对自动变速箱的改造升级尤为重要。

2、目前很多车辆厂家都会在原有的动力总成上增加或更改离合器以及电机结构,这就导致需要设计对新增离合器以及电机的冷却润滑油路,如果将传统的供油阀板重新设计,则会导致成本过高,效率也更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混动液压系统油路以及自动变速箱。

2、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混动液压系统油路,包括:阀体总成和电子泵;

3、所述阀体总成包括第一切换阀和第二切换阀;

4、所述电子泵连接所述第一切换阀和油底壳,并用于向所述第一切换阀供油;

5、所述第一切换阀包括第一进油口和两个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与所述电子泵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出油口分别与主油路和所述第二切换阀连通,所述第一切换阀用于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出油口和所述第一进油口,或者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出油口和所述第一进油口;

6、所述第二切换阀包括第二进油口和两个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进油口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出油口常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出油口分别与离合器冷却油路和电机冷却油路连接,所述第二切换阀用于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出油口和所述第二进油口,或者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出油口和所述第二进油口。

7、可选的,所述第一切换阀上还设有与所述主油路连通的第一反馈口,所述第一反馈口与所述第一切换阀的阀芯的端部连通,并用于充油推动所述第一切换阀的阀芯朝向切断所述电子泵与所述主油路的方向运动;

8、和/或所述第二切换阀上还设有与润滑油路连通的第二反馈口,所述第二反馈口与所述第二切换阀的阀芯的端部连通,并用于充油推动所述第二切换阀的阀芯朝向切断所述第一切换阀和所述电机冷却油路的方向运动。

9、可选的,所述阀体总成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扣合设置,并且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切换阀和所述第二切换阀均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所述阀体总成安装在变速箱内部。

10、可选的,所述上壳体和/或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多条油槽,以连通所述第一切换阀和所述第二切换阀。

11、可选的,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设有多层垫板。

12、可选的,每层所述垫板上均开始有用于连通所述上壳体上的油槽与所述下壳体上的油槽的过油孔。

13、可选的,所述垫板一共三层,位于中间的所述垫板为弹性材质。

14、可选的,还包括冷却流量控制阀,所述冷却流量控制阀包括第三进油口和第三出油口;所述第三进油口与润滑补充油路连通,所述第三出油口与所述离合器冷却油路连通;所述润滑补充油路通过阀门与所述离合器冷却油路连通,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润滑补充油路和所述离合器冷却油路二者的连接点与所述第三出油口之间。

15、可选的,还包括流量控制阀控制器,所述流量控制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冷却流量控制阀的阀芯朝向设定方向滑动,并使所述第三进油口和所述第三出油口连通。

16、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混动液压系统油路的自动变速箱。

1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8、本公开提供的混动液压系统油路,通过单独的阀体总成以及电子泵的设置,能够灵活地为新增离合器或者制动器以及电机通过单独的模块而增加冷却供给油路,通过第一切换阀和第二切换阀的设置,能够实现电子泵为离合器或者电机供油,能够更加灵活地分配离合器冷却油路和电机冷却油路的供油量,同时也能配合车辆上现有的机械泵和现有阀板共同实现全部离合器和电机的冷却润滑工作;第一切换阀和第二切换阀也能更灵活的分配电子泵和机械泵的流量,可以在电机工作时,利用电子泵给电机冷却油路供油润滑,不仅能够减少电子泵的负载,同时也能提高电子泵的效率和耐久。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动液压系统油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总成(1)和电子泵(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液压系统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阀(11)上还设有与所述主油路(41)连通的第一反馈口,所述第一反馈口与所述第一切换阀(11)的阀芯的端部连通,并用于充油推动所述第一切换阀(11)的阀芯朝向切断所述电子泵(2)与所述主油路(41)的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动液压系统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总成(1)包括上壳体(13)和下壳体(14),所述上壳体(13)和所述下壳体(14)扣合设置,并且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切换阀(11)和所述第二切换阀(12)均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3)与所述下壳体(14)之间;所述阀体总成(1)安装在变速箱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动液压系统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3)和/或所述下壳体(14)上开设有多条油槽,以连通所述第一切换阀(11)和所述第二切换阀(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动液压系统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3)与所述下壳体(14)之间设有多层垫板(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动液压系统油路,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垫板(15)上均开始有用于连通所述上壳体(13)上的油槽与所述下壳体(14)上的油槽的过油孔(15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动液压系统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5)一共三层,位于中间的所述垫板(15)为弹性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液压系统油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流量控制阀(16),所述冷却流量控制阀(16)包括第三进油口和第三出油口;所述第三进油口与润滑补充油路(45)连通,所述第三出油口与所述离合器冷却油路(42)连通;所述润滑补充油路(45)通过阀门与所述离合器冷却油路(42)连通,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润滑补充油路(45)和所述离合器冷却油路(42)二者的连接点与所述第三出油口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动液压系统油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量控制阀控制器(5),所述流量控制阀控制器(5)用于控制所述冷却流量控制阀(16)的阀芯朝向设定方向滑动,并使所述第三进油口和所述第三出油口连通。

10.一种自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混动液压系统油路。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自动变速箱油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动液压系统油路以及自动变速箱。该混动液压系统油路包括:阀体总成和电子泵;所述阀体总成包括第一切换阀和第二切换阀;所述电子泵连接所述第一切换阀和油底壳,并用于向所述第一切换阀供油;所述第一切换阀包括第一进油口和两个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与所述电子泵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出油口分别与主油路和所述第二切换阀连通。该混动液压系统油路,通过阀体总成和电子泵的设置,能够为新增离合器或者制动器和电机通过单独的模块而增加冷却供给油路,通过第一切换阀和第二切换阀的设置,实现电子泵为离合器或者电机供油,更灵活地分配离合器冷却油路和电机冷却油路的供油量。

技术研发人员:黄友宾,王成立,张广瀚,徐龙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