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37430发布日期:2024-01-06 23:2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风扇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散热,尤其涉及一种风扇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服务器的散热方式大多为风冷散热,散热装置采用散热风扇。在相关技术中,散热风扇多为有轴直驱风扇,也称轴流风扇,该风扇通过位于涵道内的直驱电机带动扇叶产生气流。流动的气流与服务器内部器件对流换热后,将服务器内部的热量带出,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

2、然而,有轴直驱风扇的驱动轴设置于涵道内,占用了大量的涵道空间,导致有轴直驱风扇在运行过程中风阻较大,风量减少,散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及电子设备,用于缓解现有风扇涵道使用率低,进而导致风扇散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提供一种风扇。风扇包括:环形定子组件、支撑组件和转子组件。支撑组件位于环形定子组件内侧,且与环形定子组件相对固定,其中,支撑组件内形成有第一环形腔。转子组件包括:磁芯、环形扇叶架和多个扇叶,环形扇叶架位于第一环形腔内,且与第一环形腔的腔壁滚动接触;磁芯设置于环形扇叶架上,多个扇叶设置于环形扇叶架的内侧。其中,环形定子组件用于产生磁场以吸引磁芯转动,且磁芯通过环形扇叶架带动多个扇叶转动。

4、上述风扇中在环形定子组件的内侧设置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可以对设置于第一环形腔内的转子组件进行支撑。而环形定子组件可以产生磁场,以此吸引磁芯转动,而磁芯可以通过环形扇叶架带动多个扇叶转动,从而产生气流。其中,环形扇叶架的动力来源为环形定子组件所产生的磁场对磁芯的吸引力。在该风扇中,涵道内未设置有驱动轴,从而能够增大涵道空间,从而可以提高涵道使用率低,提高风扇的散热效率低。

5、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扇叶架包括:第二环形腔;磁芯呈环形,且设置于第二环形腔内。

6、其中,环形磁芯具有强磁性,因此,有利于提高风扇转速。同时,将磁芯设置于第二环形腔内,可以利用第二环形腔对磁芯进行保护,进而提高风扇的可靠性。

7、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本体和多个限位组件。支撑本体内形成有第一环形腔,多个限位组件设置于第一环形腔的腔壁上,多个限位组件用于与环形扇叶架滚动接触;多个限位组件中,包括第一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和至少三个第三限位组件。其中,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分别设置于环形扇叶架在第一方向的两侧,其中,第一方向与环形定子组件的轴向平行。至少三个第三限位组件沿环形扇叶架的周向间隔设置。其中,相邻的两个第三限位组件之间沿环形扇叶架外侧的弧线距离小于环形扇叶架外侧周长的二分之一。

8、其中,通过设置在第一环形腔腔壁上的多个限位组件与环形扇叶架滚动接触,减少了环形扇叶架在旋转过程中经受的阻力,进而减少风扇能耗的增加。此外,多个限位组件设置于第一环形腔的腔壁上的不同位置,不同位置上的限位组件可以为环形扇叶架提供不同方向的支撑力,有利于维持环形扇叶架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进而可以提升风扇在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

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限位组件沿第一环形腔的周向等间距排列;和/或,第二限位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限位组件沿第一环形腔的周向等间距排列;和/或,至少三个第三限位组件沿第一环形腔的周向等间距排列。

10、其中,第一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和第三限位组件可以沿第一环形腔的周向等间距排列,实现对多个限位组件的均匀分散,从而提供均匀的支撑力,提高对环形扇叶架支撑的稳定性。

11、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组件包括:滚珠、弹性件和支撑柱。支撑柱的一端与支撑本体连接,支撑柱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孔,且安装孔远离支撑本体的一端的面积小于安装孔靠近支撑本体的一端的面积。滚珠设置于安装孔内,且滚珠的最大横截面积大于安装孔远离支撑本体的一端的面积,滚珠与环形扇叶架滚动接触。弹性件设置于安装孔内,弹性件的一端与滚珠接触,另一端与安装孔的孔底接触。

12、其中,设置滚珠可以实现限位组件与环形扇叶架的滚动接触,并且减少摩擦阻力,降低能耗。此外,设置弹性件于滚珠和安装孔孔底之间,可以在提高风扇防抖性能的同时,保证滚珠与环形扇叶架的接触,并为环形扇叶架提供弹性支撑。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扇叶架还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位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且背离多个扇叶的第三表面;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上均设置有环形凹槽。其中,第一限位组件的滚珠和第二限位组件的滚珠中的一个位于第一表面上的环形凹槽内,另一个位于第二表面上的环形凹槽内,第三限位组件的滚珠位于第三表面上的环形凹槽内。

14、其中,环形扇叶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且限位组件上的滚珠设置于环形凹槽内,从而避免在形扇叶架旋转过程中出现滚珠位置偏移的情况,并保证限位组件为环形扇叶架提供稳定的支撑力。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本体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三侧壁。第三侧壁连接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远离环形扇叶架轴线的一侧,其中,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均为环形。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围成第一环形腔,其中,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中的一个设置于第一侧壁,另一个设置于第二侧壁;第三限位组件设置于第三侧壁上。

16、其中,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可以围成第一环形腔。而通过设置环形扇叶架于第一环形腔的腔体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形扇叶架进行保护和支撑。

17、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定子组件包括:环形架和多个线圈。多个线圈缠绕于环形架上,且多个线圈沿环形架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18、其中,环形定子组件上电工作时,多个线圈在电流的作用下,可以感应出电磁场。其中,多个线圈沿环形架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可以保证电磁场的磁通密度均匀。此外,利用环形架缠绕多个线圈,有利于线圈安装的稳固性,并且便于整个环形定子组件与其他组件间的快速装配。

19、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扇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扣合,并形成容纳空间。环形定子组件设置于容纳空间内,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均设置有连通于容纳空间的风口。

20、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以为环形定子组件提供支撑和防护。同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设置有连通于容纳空间的风口,可以实现进风、出风。

21、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子组件、支撑组件和环形定子组件构成出风装置,出风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出风装置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且多个出风装置沿环形定子组件的轴向并列排布。

22、其中,风扇产生的气流量与风扇内部出风装置的数量相关,通过设置多个出风装置,有利于在同等转速的情况下,增加风扇的出风量。

23、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机箱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风扇。风扇,设置于机箱内部。

24、上述电子设备具有与上述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风扇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