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11901发布日期:2023-12-07 16:01阅读:38来源:国知局
空气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


背景技术:

1、空气压缩机是压缩空气的装置,部分空压机(空气压缩机的简称)的外壳上设有引气孔,引气孔将空压机压缩的空气引入轴承座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对径向轴承进行冷却,但是气体温度较高,冷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空气压缩机,提高了冷却效果。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空气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冷却液流道、气体通道及轴承空间;输出组件,所述输出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空气轴承,所述空气轴承设于所述轴承空间,且连接所述输出组件,以使所述输出组件转动;其中,所述气体通道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冷却液流道,且连通所述轴承空间,以向所述空气轴承供应冷却后的工作气体。

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压缩机,通过设置气体通道至少部分穿设于冷却液流道,冷却液流道内的冷却液对气体通道内的气体降温,较低温度的气体在支持空气轴承工作的同时对空气轴承进行降温,提高了降温效果。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流道内设有流通管道,所述流通管道限制出所述气体通道。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通管道为多个,多个所述流通管道间隔设置。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承空间为多个,所述气体通道具有第一出口与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连通其中部分所述轴承空间,所述第二出口连通另一部分所述轴承空间,所述第一出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出口的直径。

7、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轴承空间包括:第一轴承空间与第二轴承空间,所述空气轴承包括:第一空气轴承与第二空气轴承,所述第一空气轴承与所述第二空气轴承设于所述第一轴承空间,所述第一轴承空间连通所述第一出口;第三空气轴承,所述第三空气轴承设于所述第二轴承空间,所述第二轴承空间连通所述第二出口。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壳主体;背板,所述背板设于所述壳主体的一侧,所述背板、所述壳主体及所述输出组件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轴承空间;轴承座与端盖,所述轴承座与所述端盖设于所述壳主体的另一侧,所述轴承座、所述端盖及所述输出组件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轴承空间。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气轴承的静止部设于所述壳主体与所述背板之间,所述第一空气轴承的转动部套设于所述输出组件,所述第一空气轴承的转动部适于相对所述第一空气轴承的静止部转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空气轴承的静止部抵接所述壳主体,所述第二空气轴承的转动部套设于所述输出组件,所述第二空气轴承的转动部适于相对所述第二空气轴承的静止部转动;和/或所述第三空气轴承的静止部抵接所述壳主体,所述第三空气轴承的转动部套设于所述输出组件,所述第三空气轴承的转动部适于相对所述第三空气轴承的静止部转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主体上设有第一连通通道,所述第一连通通道配置成所述第一出口;和/或所述轴承座上设有第二连通通道,所述第二连通通道配置成所述第二出口。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有蜗壳,所述蜗壳与壳体共同限定出压缩腔,所述输出组件包括:叶轮,所述叶轮设于所述压缩腔,以压缩空气;其中,所述压缩腔具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气体通道。

13、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压缩机(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流道(11)内设有流通管道(111),所述流通管道(111)限制出所述气体通道(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压缩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管道(111)为多个,多个所述流通管道(111)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空间(13)为多个,所述气体通道(12)具有第一出口(121)与第二出口(122),所述第一出口(121)连通其中部分所述轴承空间(13),所述第二出口(122)连通另一部分所述轴承空间(13),所述第一出口(12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出口(122)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压缩机(1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轴承空间(13)包括:第一轴承空间(131)与第二轴承空间(132),所述空气轴承(30)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压缩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压缩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轴承(31)的静止部设于所述壳主体(14)与所述背板(15)之间,所述第一空气轴承(31)的转动部套设于所述输出组件(20),所述第一空气轴承(31)的转动部适于相对所述第一空气轴承(31)的静止部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压缩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气轴承(32)的静止部抵接所述壳主体(14),所述第二空气轴承(32)的转动部套设于所述输出组件(20),所述第二空气轴承(32)的转动部适于相对所述第二空气轴承(32)的静止部转动;和/或所述第三空气轴承(33)的静止部抵接所述壳主体(14),所述第三空气轴承(33)的转动部套设于所述输出组件(20),所述第三空气轴承(33)的转动部适于相对所述第三空气轴承(33)的静止部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压缩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主体(14)上设有第一连通通道(141),所述第一连通通道(141)配置成所述第一出口(121);和/或所述轴承座(16)上设有第二连通通道(161),所述第二连通通道(161)配置成所述第二出口(12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设有蜗壳(18),所述蜗壳(18)与壳体(10)共同限定出压缩腔(181),所述输出组件(20)包括:叶轮(21),所述叶轮(21)设于所述压缩腔(181),以压缩空气;其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冷却液流道、气体通道及轴承空间;输出组件,输出组件可转动地设于壳体;空气轴承,空气轴承设于轴承空间,且连接输出组件,以使输出组件转动;其中,气体通道至少部分穿设于冷却液流道,且连通轴承空间,以向空气轴承供应冷却后的工作气体。本发明通过设置气体通道至少部分穿设于冷却液流道,冷却液流道内的冷却液对气体通道内的气体降温,较低温度的气体在支持空气轴承工作的同时对空气轴承进行降温,提高了降温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郭涛,刘畅,魏明波,崔玺,张泽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蜂巢蔚领动力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