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闭锁控制阀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95949发布日期:2023-12-27 16:08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闭锁控制阀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自动化控制,具体涉及一种升降闭锁控制阀组。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悬架系统在重型、超重型越野车上应用也愈加广泛,悬架系统需要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单元来实现车身姿态的调整;悬架系统在非高度调节下应具有良好的车身姿态保持功能以确保车辆功能的正常使用;为提高悬架系统的使用可靠性,悬架系统应具有压力过载保护及多余物防护功能;为降低系统的能耗,悬架系统需具有压力自适应调整功能。

2、目前各车辆底盘悬架系统高度调节及车身保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换向阀及调速阀来实现车身姿态的调整,同时利用液压锁(液控单向阀或平衡阀)来实现车身姿态的保持;另一种是利用换向阀及调速阀来实现车身姿态的调整,同时利用手动球阀实现车身姿态的保持。但目前采用的换向阀及调速阀存在集成度不高、结构庞大及泄漏量偏大等不足;液压锁具有结构庞大及泄漏量偏大等不足,用于压力及多余物防护的溢流阀及过滤器一般布置较分散,具有结构庞大、连接复杂的不足。

3、因此,在悬架系统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中,急需一种操作方便、集成度高、结构简单的悬架控制阀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悬架控制阀组操作不便、集成度低和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升降闭锁控制阀组。

2、本申请提供一种升降闭锁控制阀组,包括一安装阀块,所述安装阀块上安装有过滤器、比例换向阀、溢流阀、截止阀、单向阀和充放油组件;所述安装阀块内部开设有油道,所述安装阀块的外表面设置有进油口、回油口和工作油口;

3、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工作油口之间通过所述油道形成有进油管线,所述过滤器、所述单向阀和所述充放油组件依次设置于所述进油管线上;

4、所述回油口与各所述电磁滑阀之间通过所述油道形成有回油管线,所述截止阀设置于所述回油管线上;

5、所述比例换向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过滤器和所述单向阀之间的所述进油管线连通,所述比例换向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回油口与所述截止阀之间的所述主回油管线连接,所述比例换向阀的第三油口与所述充放油组件连通;

6、所述溢流阀的第一油口与比例换向阀的第二油口连通,所述溢流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比例换向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截止阀之间的所述回油管线连接。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阀块上还安装有旁通阀,所述旁通阀与所述过滤器并联设置于所述主进油管线上。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放油组件设置有多个;

9、所述进油管线包括主进油管线和多条分进油管线;所述过滤器、所述单向阀依次设置于所述主进油管线上,所述分进油管线与所述单向阀的出口后方的主进油管线连通,每条所述分进油管线上设置一个所述充放油组件;

10、所述回油管线包括主回油管线和多条分回油管线,所述截止阀设置于所述主回油管线上,所述分回油管线的一端与所述主回油管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放油组件连通;

11、所述进油口与所述过滤器的第一油口和所述旁通阀的第一口油口连通;所述单向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过滤器的第二油口和所述旁通阀的第二油口连通,所述单向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一调速阀的第一油口连通。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单向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比例换向阀的第三油口的共同作用下,所述比例换向阀处于适当的开度,使系统中多余的液压油从比例换向阀第三油口排出,实现了对车辆升高调节过程中的能耗控制。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升降闭锁控制阀组还包括梭阀,所述梭阀分别与相邻的两条分进油管线连接,且所述梭阀与所述比例换向阀的第三油口连接。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放油组件包括第一调速阀、电磁滑阀、电磁球阀、第二调速阀和滤网,所述第一调速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单向阀的第二油口连通,所述第一调速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电磁滑阀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电磁滑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电磁球阀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电磁滑阀的第三油口与所述截止阀连通;所述电磁球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二调速阀的第二油口连通;所述第二调速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滤网和所述工作油口连通;所述梭阀与所述分进油管线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电磁滑阀和所述电磁球阀之间。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电磁球阀通电开启时,各工作油口的液压油依次沿滤网、第二调速阀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电磁球阀的第二油口和第一油口、电磁滑阀的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截止阀和回油口流动,此时,悬架系统内部的液压油排出,实现车辆的降低;

16、当电磁滑阀通电开启时,进油口的液压油依次沿过滤器的第一油口、单向阀的第一油口、第一调速阀的第一油口、电磁滑阀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电磁球阀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第二调速阀的第二油口和第一油口、滤网和工作油口流动,此时液压油流入悬架系统,实现车辆的升高。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阀块上的测压接头,所述测压接头的油口与所述过滤器和所述单向阀之间的所述进油管线连通;

18、当所述单向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比例换向阀的第三油口的压差超过预设阈值时,比例换向阀开度增大,所述比例换向阀的第二油口排出的液压油增多;

19、当所述单向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比例换向阀的第三油口的压差低于预设阈值时,比例换向阀开度减小,比例换向阀第二油口排出的液压油减少,以使得所述比例换向阀的开度具有压力自适应功能。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调节第一调速阀或第二调速阀的调节杆的开度,控制液压油的流速的大小,即可实现对上升和下降调节速度的控制;当液压油从第一调速阀或第二调速阀的第二油口流向第一油口时,液压油的流速不受调节杆的开度的影响。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调节所述溢流阀的调节杆的旋入深度,即可实现对所述比例换向阀的第三油口的最高压力的控制,从而实现对阀组及系统的压力防护。

22、根据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闭锁控制阀组,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3、通过在安装阀块上集成过滤器、比例换向阀、溢流阀、截止阀、单向阀和充放油组件,简化了阀组之间的连接管路,集成度更高,使得结构更加简单;通过过滤器实现液压油的过滤,通过调节溢流阀的开度,可实现对比例换向阀第三油口最高压力的控制,从而实现对阀组及系统的压力防护,通过截止阀可以实现工作油口与回油口的油路闭锁,从而解决液压油异常流出的情况,该升降闭锁控制阀组集成了液压油过滤功能、压力控制功能和应急截止功能,功能全面且操作简单。



技术特征:

1.一种升降闭锁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安装阀块,所述安装阀块上安装有过滤器、比例换向阀、溢流阀、截止阀、单向阀和充放油组件;所述安装阀块内部开设有油道,所述安装阀块的外表面设置有进油口、回油口和工作油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闭锁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阀块上还安装有旁通阀,所述旁通阀与所述过滤器并联设置于所述主进油管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闭锁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油组件设置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闭锁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单向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比例换向阀的第三油口的共同作用下,所述比例换向阀处于适当的开度,使系统中多余的液压油从比例换向阀第三油口排出,实现了对车辆升高调节过程中的能耗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闭锁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升降闭锁控制阀组还包括梭阀,所述梭阀分别与相邻的两条分进油管线连接,且所述梭阀与所述比例换向阀的第三油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闭锁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油组件包括第一调速阀、电磁滑阀、电磁球阀、第二调速阀和滤网,所述第一调速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单向阀的第二油口连通,所述第一调速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电磁滑阀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电磁滑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电磁球阀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电磁滑阀的第三油口与所述截止阀连通;所述电磁球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二调速阀的第二油口连通;所述第二调速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滤网和所述工作油口连通;所述梭阀与所述分进油管线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电磁滑阀和所述电磁球阀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闭锁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当电磁球阀通电开启时,各工作油口的液压油依次沿滤网、第二调速阀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电磁球阀的第二油口和第一油口、电磁滑阀的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截止阀和回油口流动,此时,悬架系统内部的液压油排出,实现车辆的降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闭锁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阀块上的测压接头,所述测压接头的油口与所述过滤器和所述单向阀之间的所述进油管线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闭锁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第一调速阀或第二调速阀的调节杆的开度,控制液压油的流速的大小,即可实现对上升和下降调节速度的控制;当液压油从第一调速阀或第二调速阀的第二油口流向第一油口时,液压油的流速不受调节杆的开度的影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升降闭锁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所述溢流阀的调节杆的旋入深度,即可实现对所述比例换向阀的第三油口的最高压力的控制,从而实现对阀组及系统的压力防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升降闭锁控制阀组,包括一安装阀块,安装阀块上安装有过滤器、比例换向阀、溢流阀、截止阀、单向阀和调速阀、电磁换向阀、电磁球阀及梭阀等充放油组件;安装阀块内部开设有油道,安装阀块的外表面设置有进油口、回油口和工作油口,通过在安装阀块上集成过滤器、比例换向阀、溢流阀、截止阀、单向阀和充放油组件,简化了阀组之间的连接管路,集成度更高,结构更简单;过滤器过滤液压油,调节溢流阀的开度实现对比例换向阀第三油口最高压力的控制,从而实现对阀组的压力控制,截止阀可实现工作油口与回油口的油路闭锁,避免液压油异常流出,该升降闭锁控制阀组集成了液压油过滤、压力控制和应急截止功能,功能全面且操作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张熙隆,李立军,魏珣,熊云,关春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