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泵体组件、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01509发布日期:2023-11-21 15:38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机泵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压缩机,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泵体组件、压缩机。


背景技术:

1、现有压缩机通过曲轴下端吸油管实现压缩机泵油,曲轴的一端需要浸没在油池中,由此一般压缩机的下消音器采用圆环与下法兰顶部过盈配合实现密封。通过受力分析可得:下消音器与下法兰平面连接段受螺钉向上拉伸,受拉应力,方向向上,同理对下消音器整体分析可知,圆环与下法兰顶部过盈配合,圆环受拉应力,方向向下,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知,下法兰顶部受压应力,方向向上;f压应力与过盈量成正比,与下消音器的材质塑形成反比,塑形好,应力小,反之塑形差,应力大,压应力导致下法兰发生应变,导致下法兰平面度变差,影响压缩机可靠性,或可能形成下消音器悬空,导致螺钉预紧力施加不到位导致泵体移位的问题;同时下消音器是过盈配合,下法兰平面处容易产生高压气体泄漏,导致压缩机性能下降,含油量升高。

2、一般地,曲轴短轴的一端设置有与吸油管配合的安装孔,同时安装孔内设置有安装导油片的中心油孔,导油片具有一定的长度,故相应的中心油孔同样需要具备长于导油片的长度;压缩机的泵油量于导油片的导程有关,与中心有空的直径成正比,由于同一时间下中心油孔不同位置对油的需求量不同,理论上越接近油池的位置,供油需求量大,对应中心油孔的直径较大,距离越远,供油需求量小,对应的中心油孔直径较小,一般地由于工艺性问题会将中心油孔做成较大直径,高度至曲轴最高的侧向油孔以上。因为中心油孔较大,对曲轴强度收到影响,抗弯能力下降,相应地,曲轴为了保障强度,需要将直径做的较大,导致压缩机摩擦功的增加,影响压缩机性能;

3、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曲轴的一端需要浸没在油池中,消音器与下法兰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密封,导致下法兰与消音器之间容易产生高压气体泄漏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研究设计出一种压缩机泵体组件、压缩机。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曲轴的一端需要浸没在油池中,消音器与下法兰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密封,导致下法兰与消音器之间容易产生高压气体泄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压缩机泵体组件、压缩机。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泵体组件,包括曲轴,所述曲轴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压缩组件、隔板和第二压缩组件,所述隔板的内壁与所述曲轴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吸油管,所述吸油管的一端伸入压缩机油池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所述曲轴上设置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所述曲轴转动时,能够压缩所述第一空腔内部分容积,以使所述第一空腔通过所述吸油管抽取所述压缩机油池内的油。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曲轴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三段之间,所述第二段与所述隔板相对,所述第二段的横截面呈多边形,当所述曲轴转动时,所述第二段的任一边与所述隔板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空腔。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进口,所述进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另一端连通所述吸油管,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滑片,所述滑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段的边相抵接,以将所述第一空腔分为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所述滑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段的每个边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出口。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段上,所述第一段上还设置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位于所述曲轴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压缩组件远离所述隔板处,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一压缩组件相对,所述第三段上设置有第三出口,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第二压缩组件相对,所述第二出口、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通孔相连通。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所述曲轴的轴向,所述曲轴内设置有输油通道,所述输油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空腔。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输油通道与所述隔板相对部分的直径大于其他部分的直径,所述吸油管上设置有阀体。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压缩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滚子,所述第二滚子位于所述第二气缸内,所述第二滚子设置在所述曲轴上,所述第二气缸背向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上设置有第二消音器,所述曲轴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二消音器内。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缩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滚子,所述第一滚子位于所述第一气缸内,所述第一滚子设置在所述曲轴上,所述第一气缸背向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上设置有第一消音器。

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泵体组件。

1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压缩机泵体组件、压缩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通过隔板的内壁与所述曲轴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曲轴转动时,能够压缩所述第一空腔内部分容积,以使所述第一空腔通过所述吸油管抽取所述压缩机油池内的油,从而为压缩机各个部件提供润滑油,避免了曲轴伸入压缩机油池中,从而使得消音器只能与法兰过盈配合,防止下消音器与下法兰传统的过盈配合密封,下消音器与下法兰平面可采用直接密封的方式,避免下消音器发生泄露;下消音器不受应力,不发生形变,与下法兰形成平面密封,避免现有结构下产生高压冷媒泄露的问题,可以提升性能并降低压缩机的含油量,同时下消音器与下法兰柄部之间可以采用是间隙配合,不发生接触,下法兰不受应力,不发生变形,螺钉预紧到位,可以改善压缩组件的可靠性,避免压缩组件发生移位。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缩机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1),所述曲轴(1)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压缩组件、隔板(8)和第二压缩组件,所述隔板(8)的内壁与所述曲轴(1)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7),所述隔板(8)上设置有吸油管(19),所述吸油管(19)的一端伸入压缩机油池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空腔(7)相连通,所述曲轴(1)上设置有第一出口(2),所述第一出口(2)与所述第一空腔(7)相连通,所述曲轴(1)转动时,能够压缩所述第一空腔(7)内部分容积,以使所述第一空腔(7)通过所述吸油管(19)抽取所述压缩机油池内的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机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1)包括第一段(26)、第二段(27)和第三段(28),所述第二段(27)位于所述第一段(26)与所述第三段(28)之间,所述第二段(27)与所述隔板相对,所述第二段(27)的横截面呈多边形,当所述曲轴(1)转动时,所述第二段(27)的任一边与所述隔板(8)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空腔(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缩机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8)上设置有进口(23),所述进口(23)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空腔(7),另一端连通所述吸油管(19),所述隔板(8)上设置有凹槽(24),所述凹槽(24)内设置有滑片(17),所述滑片(1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段(27)的边相抵接,以将所述第一空腔(7)分为第二空腔(21)和第三空腔(22),所述滑片(17)的另一端与所述凹槽(24)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缩机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27)的每个边上均设置有通孔(25),所述通孔(25)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出口(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缩机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2)设置在所述第一段(26)上,所述第一段(26)上还设置有第二出口(5),所述第一出口(2)位于所述曲轴(1)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压缩组件远离所述隔板(8)处,所述第二出口(5)与所述第一压缩组件相对,所述第三段(28)上设置有第三出口(14),所述第三出口(14)与所述第二压缩组件相对,所述第二出口(5)、所述第三出口(14)与所述通孔(25)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机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曲轴(1)的轴向,所述曲轴(1)内设置有输油通道(12),所述输油通道(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2)连通,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空腔(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缩机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通道(12)与所述隔板(8)相对部分的直径大于其他部分的直径,所述吸油管(19)上设置有阀体(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机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缩组件包括第二气缸(9)和第二滚子(15),所述第二滚子(15)位于所述第二气缸(9)内,所述第二滚子(15)设置在所述曲轴(1)上,所述第二气缸(9)背向所述隔板(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法兰(10),所述第二法兰(10)上设置有第二消音器(11),所述曲轴(1)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二消音器(11)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机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组件包括第一气缸(6)和第一滚子(18),所述第一滚子(18)位于所述第一气缸(6)内,所述第一滚子(18)设置在所述曲轴(1)上,所述第一气缸(6)背向所述隔板(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法兰(3),所述第一法兰(3)上设置有第一消音器(4)。

10.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泵体组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泵体组件、压缩机。其中压缩机泵体组件包括曲轴,曲轴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压缩组件、隔板和第二压缩组件,隔板的内壁与曲轴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隔板上设置有吸油管,吸油管的一端伸入压缩机油池内,另一端与第一空腔相连通,曲轴上设置有第一出口,第一出口与第一空腔相连通,曲轴转动时,能够压缩第一空腔内部分容积,以使第一空腔通过吸油管抽取压缩机油池内的油。根据本发明,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曲轴的一端需要浸没在油池中,消音器与下法兰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密封,导致下法兰与消音器之间容易产生高压气体泄漏的缺陷,提高压缩机的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谢创生,曾鸿健,阙沛祯,蓝榕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