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30860发布日期:2023-12-10 07:15阅读:39来源:国知局
高速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器,尤其涉及一种高速风机。


背景技术:

1、高速风机通过电机驱动转轴高速转动,带动扇叶旋转产生气流,转轴与风道壳通过轴承配合,相关技术中,两个轴承的内圈与外圈均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导致轴承之间无法施加轴向预应力,风机工作时,扇叶高速转动形成气流,扇叶受到气流的反向作用,并因轴承内部游隙沿轴向前后摆动,导致转轴出现轴向抖动,降低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并产生额外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高速风机,能够降低转轴在高速转动时的轴向抖动、降低噪音,并提高高速风机的使用寿命。

2、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高速风机,包括:

3、转轴;

4、电机,与所述转轴连接,并驱动所述转轴转动;

5、扇叶,连接于所述转轴的一端,能够跟随所述转轴的转动而转动;

6、风道壳,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内部具有安装腔;

7、轴承组件,包括容置于所述安装腔内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与弹性件,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沿所述转轴的轴向间隔排布,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轴紧配合,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固定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轴松配合,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

8、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高速风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第一轴承的外圈与第二轴承的外圈均沿轴向固定于安装部,高速风机工作时,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外圈相对安装部保持固定,由于第二轴承的内圈与转轴松配合,第一轴承的内圈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受到弹性件给予的弹性力,弹性件压覆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可以有效压缩轴承的内部游隙,进而缓冲转轴因轴承游隙产生的轴向抖动,并降低工作噪音,提高高速风机的使用寿命。

10、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高速风机,包括:

11、转轴;

12、电机,与所述转轴连接,并驱动所述转轴转动;

13、扇叶,连接于所述转轴的一端,能够跟随所述转轴的转动而转动;

14、风道壳,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内部具有安装腔;

15、轴承组件,包括容置于所述安装腔内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弹性件与轴套,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沿所述转轴的轴向间隔排布,所述转轴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轴承、轴套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部,所述轴套的内侧与所述转轴紧配合,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固定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均与所述转轴松配合,所述轴套与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轴套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所述轴套抵接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

16、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高速风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第一轴承的外圈与第二轴承的外圈均沿轴向固定于安装部,高速风机工作时,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外圈相对安装部保持固定,由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均与转轴松配合,第二轴承的内圈受到弹性件给予的弹性力,弹性件压覆第二轴承的内圈与轴套,并且轴套将弹性力传递至第一轴承的内圈,可以有效压缩轴承的内部游隙,进而缓冲转轴因轴承游隙产生的轴向抖动,并降低工作噪音,提高高速风机的使用寿命。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第二轴承靠近所述扇叶的一侧,所述安装部具有铆压部,所述铆压部能够经铆压变形并抵接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背向所述第一轴承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安装部松配合。

1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均粘接于所述安装部。

2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第二轴承朝向所述扇叶的一侧,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扇叶之间以及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扇叶之间在所述转轴的轴向上具有间隙。

2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座,所述电机座安装于所述安装部背向所述扇叶的一端,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第一轴承朝向所述电机座的一侧,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电机座在所述转轴的轴向上具有间隙。

2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座、磁环与铁芯,所述磁环套设于转轴的外部,所述铁芯套设于所述磁环的外部并安装于所述电机座,部分所述铁芯沿径向凸出至所述电机座的外部并形成插接部,所述风道壳还包括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连接于所述安装部背向所述扇叶的一端,所述第二侧壁环绕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部,并限定出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供所述扇叶产生的气流流动,所述电机座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部沿轴向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并与所述插接槽的槽壁在周向上相互限位,所述插接部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的表面裸露于所述气流通道内。

2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接部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的表面与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的表面圆滑过渡。

2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壳还包括导叶,所述导叶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导叶设置有多个,并沿所述第二侧壁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导叶的一侧连接于安装部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相邻所述导叶限定出第一风道,所述导叶包括第一导风部与第二导风部,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导风部与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导风部沿所述第二侧壁的周向间隔分布,并限定出导风腔。

2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扇叶包括:

26、内轮毂,连接于所述转轴的端部;

27、外轮毂,与所述内轮毂同轴设置,并套设于所述内轮毂的外部;

28、第一叶片组,连接于所述外轮毂的外周面,所述第一叶片组包括多个第一叶片,所述第一叶片沿所述外轮毂的周向间隔分布;

29、第二叶片组,位于所述内轮毂与所述外轮毂之间,所述第二叶片组包括多个第二叶片,所述第二叶片沿所述内轮毂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叶片在所述内轮毂径向上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内轮毂、所述外轮毂连接;

30、其中,所述第一叶片设置为轴流叶片或斜流叶片,所述第二叶片设置为离心叶片。

31、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高速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高速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第二轴承靠近所述扇叶的一侧,所述安装部具有铆压部,所述铆压部能够经铆压变形并抵接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背向所述第一轴承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安装部松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均粘接于所述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第二轴承朝向所述扇叶的一侧,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扇叶之间以及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扇叶之间在所述转轴的轴向上具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座,所述电机座安装于所述安装部背向所述扇叶的一端,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第一轴承朝向所述电机座的一侧,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电机座在所述转轴的轴向上具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座、磁环与铁芯,所述磁环套设于转轴的外部,所述铁芯套设于所述磁环的外部并安装于所述电机座,部分所述铁芯沿径向凸出至所述电机座的外部并形成插接部,所述风道壳还包括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连接于所述安装部背向所述扇叶的一端,所述第二侧壁环绕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部,并限定出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供所述扇叶产生的气流流动,所述电机座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部沿轴向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并与所述插接槽的槽壁在周向上相互限位,所述插接部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的表面裸露于所述气流通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的表面与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的表面圆滑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还包括导叶,所述导叶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导叶设置有多个,并沿所述第二侧壁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导叶的一侧连接于安装部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相邻所述导叶限定出第一风道,所述导叶包括第一导风部与第二导风部,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导风部与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导风部沿所述第二侧壁的周向间隔分布,并限定出导风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风机,至少包括转轴、电机、扇叶、风道壳与轴承组件,电机驱动转轴转动,扇叶跟随转轴的转动而转动,风道壳具有安装部,安装部的内部具有安装腔,轴承组件包括容置于安装腔内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与弹性件,第一轴承的外圈与第二轴承的外圈沿转轴的轴向固定于安装部,第一轴承的内圈与转轴紧配合,第二轴承的内圈与转轴松配合,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轴承的内圈与第二轴承的内圈,第一轴承的内圈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受到弹性件给予的弹性力,弹性件压覆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可以有效压缩轴承的内部游隙,进而缓冲转轴因轴承游隙产生的轴向抖动,并降低工作噪音,提高高速风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胡善显,孙兴林,周慧珠,孙叶琳,骆兰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续新技术(深圳)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