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真空泵的前级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27471发布日期:2023-12-09 18:30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真空泵的前级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真空管道,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真空泵的前级管道。


背景技术:

1、干式真空泵由于不使用液体介质,因此避免了反流的发生,这使得它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制造真空环境时,如果被抽取的气体中夹带粉尘等杂质,这些杂物会随着气流一起进入泵内,从而容易卡泵并短时间内失去真空效果,甚至发生真空反灌的状况,因此需要在真空泵进气端提供泵体的保护装置(前级管道);

2、如公开号为cn10986931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真空泵的前级管道,前级管道包括:主管,竖直安装;承接器,设置在主管的底部并具有一开口,开口与主管的底部密封连接;以及支管为一非直线型管道,且支管的一端与主管连接,另一端与真空泵连接;其中一气流用于依次通过主管和支管后进入真空泵,同时承接器用于通过开口接收气流在通过主管时掉落的物质;使得夹带有大量粉尘杂物的气流在前级管道中过滤除尘,随后再进入真空泵,减少进入泵体的粉尘,降低卡泵现象出现的可能性,提高真空泵的连续运行时间,增加产能,降低经济成本。

3、就目前真空泵进气端的泵体保护装置而言,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配备在前级管道内的过滤装置对气体中的颗粒和粉尘的过滤能力有限,需要用户经常更换滤芯,而此过程不够方便且影响泵的持续运转能力,这对于企业用户而言并不是友好;继而需要考虑如何实现对滤芯表面的自动清洗以及如何保持泵的输出能力,这对于保护泵的同时保证其持续的输出性能来说尤为重要,对于我企而言,这些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4、因此,亟需新的一种用于真空泵的前级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真空泵的前级管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如何对滤芯表面的自动清洗以及如何保持泵的持续输出能力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真空泵的前级管道,所述真空泵由包括泵壳、驱动箱、叶形转子、辊轴、齿轮及驱动电机,其中所述泵壳和驱动箱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泵壳的内壁设置有两个相啮合的叶形转子,两个所述叶形转子的轴心均被辊轴固定贯穿,两个辊轴分别与位于驱动箱内腔中两个相啮合的驱动电机进行固定套接,其中任一所述齿轮的轴心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进行固定套接,所述泵壳顶部的进气口与进气管进行固定套接,所述进气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换头,所述转换头顶部的左右两侧呈镜像设置有两个前分流部,所述前分流部的底部安装有清理部,所述泵壳底部的出气口与排气管进行固定套接,所述排气管的左右两侧呈镜像设置有两个后分流部,所述泵壳远离驱动箱一端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器;

3、所述前分流部包括前级管、第一电磁阀、密封环、滤网及限位框,其中所述前级管倾斜安装在转换头侧壁的顶部,所述前级管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前级管的内腔中活动套接有与之内壁相贴敷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内壁中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的表面设置有用以通气的网孔,所述滤网在不受外力时,滤网回弹至密封环内部,所述前级管的壁体上开设有用以密封环穿过的开口,且前级管的外壁上安装有与此开口连通的限位框;

4、所述前分流部还包括电推杆、第一固定架、气流传感器、红外发射器及红外接收器,其中所述电推杆通过第一固定架固定安装在与限位框相对立的前级管外壁上,所述电推杆的活动端贯穿前级管壁体并与密封环的外侧壁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前级管内腔中设置有位于密封环下方的气流传感器,所述前级管位于密封环和气流传感器之间区段的内壁上还对称设置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

5、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框的内部设置有用以装载密封环的腔室,且限位框的中部开设有与密封环和挤压板表面直径相适配的通孔,所述限位框设置为弹性材质。

6、进一步的,所述清理部包括管套、活动管、第二固定架、挤压板及导灰头,其中所述管套通过第二固定架固定安装在前级管外壁的底部,所述管套的内腔中活动套接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的顶端活动贯穿管套的顶部并与挤压板的底面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的表面设置有用以疏通滤网表面网孔的导灰头。

7、进一步的,所述管套的底面开设有用以排气的毛细孔,所述挤压板的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8、进一步的,所述后分流部包括支管、第二电磁阀及导流软管,其中所述支管固定连接在排气管的表面,所述支管的外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外端通过导流软管与管套内腔底部相连通。

9、进一步的,所述导流软管的孔径大于毛细孔的孔径。

10、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本发明通过设有左右两个前分流部和清理部及后分流部,通过对滤网的凸起状态,以及对前级管内是否存在气流进行监测,从而智能识别和判定滤网表面是否需要清理,继而通过控制器调控分配气体的流通路径,并利用真空泵输出的气体控制清理部的伸缩,以对移出管体的滤网表面进行自动清理,系统在清理结束后会自动复位,循环交替使用,从而实现对滤芯表面的自动清洗和维护泵持续的输出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真空泵的前级管道,所述真空泵(1)由包括泵壳(101)、驱动箱(102)、叶形转子(103)、辊轴(104)、齿轮(105)及驱动电机(106),其中所述泵壳(101)和驱动箱(10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泵壳(101)的内壁设置有两个相啮合的叶形转子(103),两个所述叶形转子(103)的轴心均被辊轴(104)固定贯穿,两根辊轴(104)分别与位于驱动箱(102)内腔中两个相啮合的驱动电机(106)进行固定套接,其中任一所述齿轮(105)的轴心与驱动电机(106)的输出轴进行固定套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101)顶部的进气口与进气管(2)进行固定套接,所述进气管(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换头(3),所述转换头(3)顶部的左右两侧呈镜像设置有两个前分流部(4),所述前分流部(4)的底部安装有清理部(5),所述泵壳(101)底部的出气口与排气管(6)进行固定套接,所述排气管(6)的左右两侧呈镜像设置有两个后分流部(7),所述泵壳(101)远离驱动箱(102)一端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泵的前级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405)的内部设置有用以装载密封环(403)的腔室,且限位框(405)的中部开设有与密封环(403)和挤压板(504)表面直径相适配的通孔,所述限位框(405)设置为弹性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泵的前级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部(5)包括管套(501)、活动管(502)、第二固定架(503)、挤压板(504)及导灰头(505),其中所述管套(501)通过第二固定架(503)固定安装在前级管(401)外壁的底部,所述管套(501)的内腔中活动套接有活动管(502),所述活动管(502)的顶端活动贯穿管套(501)的顶部并与挤压板(504)的底面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504)的表面设置有用以疏通滤网(404)表面网孔的导灰头(5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泵的前级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501)的底面开设有用以排气的毛细孔,所述挤压板(504)的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泵的前级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分流部(7)包括支管(701)、第二电磁阀(702)及导流软管(703),其中所述支管(701)固定连接在排气管(6)的表面,所述支管(701)的外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电磁阀(702),所述第二电磁阀(702)的外端通过导流软管(703)与管套(501)内腔底部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泵的前级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软管(703)的孔径大于毛细孔的孔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真空管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真空泵的前级管道,所述真空泵由包括泵壳、驱动箱、叶形转子、辊轴、齿轮及驱动电机,所述泵壳顶部的进气口与进气管进行固定套接,所述进气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换头,所述转换头顶部的左右两侧呈镜像设置有两个前分流部,所述前分流部的底部安装有清理部,所述泵壳底部的出气口与排气管进行固定套接,所述排气管的左右两侧呈镜像设置有两个后分流部;本发明通过对滤网的凸起状态,以及对前级管内是否存在气流进行监测,从而智能识别和判定滤网表面是否需要清理,系统在清理结束后会自动复位,循环交替使用,从而实现对滤芯表面的自动清洗和维护泵持续的输出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李一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双强(江苏)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