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水泵防渗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76701发布日期:2024-03-28 18:5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潜水泵防渗水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潜水泵,具体为一种潜水泵防渗水方法。


背景技术:

1、传统潜水泵作为一种用于将液体从较低位置抽送至较高位置的设备,在工业、农业和市政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潜水泵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技术缺陷和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其在特定工况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2、首先,传统潜水泵所采用的材料和结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常见的金属材料或一般工程塑料在一些恶劣工况下可能表现出耐磨性差、易损坏、难以维护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潜水泵在长期使用中需要频繁的维护和更换零部件,增加了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其次,潜水泵在高温高压工况下的表现也存在一定的限制,传统的密封材料和涂层难以满足恶劣工况下的要求,容易出现密封失效、材料老化等问题,影响了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限制了潜水泵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应用范围,增加了设备的维护和更换成本。

4、此外,传统潜水泵的流道结构可能存在流动阻力大、能量损失多的问题,影响了泵的效率和性能。这些问题使得潜水泵的能效较低,运行成本较高,不利于节能环保和降低运行成本。

5、最后,传统潜水泵的监测与管理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依赖于人工巡检和操作,存在人力资源浪费、监测不及时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泵的故障难以及时发现,影响了泵站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6、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潜水泵防渗水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潜水泵防渗水方法,解决了传统潜水泵存在的材料和结构问题、高温高压工况下的限制、流体动力学性能和能效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潜水泵防渗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选择具有自修复功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的泵体和密封件;

4、s2、采用等离子烧结技术,将泵体和密封件表面形成致密的陶瓷涂层;

5、s3、设计泵体内部流道结构,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制造复杂流道形状,优化介质流动路径,减少液体对泵体和密封件的冲击,降低能量损失;

6、s4、集成智能预警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泵体温度、振动和声音特征,预测泄漏风险并提前发出警报,以避免泄漏发生;

7、s5、在泵体和密封件的连接处设置红外线热成像监测装置,实时监测连接处温度分布,及时发现异常热点并预防泄漏;

8、s6、在泵体和密封件的连接处采用双重密封结构,确保连接部位密封可靠。

9、优选的,所述具有自修复功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其具有在受损后自动修复并保持泵体和密封件的密封性能的能力。

10、优选的,所述等离子烧结技术形成的陶瓷涂层具有一定的厚度,且在表面形成致密的陶瓷层,以提高泵体和密封件的耐磨性和抗腐蚀能力。

11、优选的,所述三维打印技术制造的复杂流道形状包括螺旋状和波纹状,以减少介质流动时对泵体和密封件的冲击,降低能量损失。

12、优选的,所述智能预警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泵体的运行状态,并通过数据处理单元进行泄漏风险预测和警报发出。

13、优选的,所述红外线热成像监测装置能够实时监测连接处温度分布,并具有自动识别异常热点并发出预警的功能。

14、优选的,所述双重密封结构包括机械密封和软密封的组合,以确保连接部位的双重密封可靠性,降低泄漏风险。

15、优选的,所述陶瓷涂层具有高热传导性和耐磨性,以提高泵体和密封件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耐久性。

16、优选的,所述智能预警系统能够与外部监控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远程控制,提高泵站的集中监控和管理能力。

17、优选的,所述双重密封结构中的软密封部件具有高温耐受性能,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其密封性能和弹性恢复性能。

1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潜水泵防渗水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1、传统潜水泵的材料和结构存在耐磨性差、易损坏、难以维护问题。本发明采用具有自修复功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泵体和密封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了泵的耐磨损性能,减少了维护成本。

20、2、传统潜水泵在高温高压工况下容易出现密封失效、材料老化等问题,影响了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发明采用陶瓷涂层和适合高温环境的密封材料,能够提高泵在恶劣工况下的耐受能力,解决了传统泵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局限性。

21、3、传统潜水泵的流道结构存在流动阻力大、能量损失多的问题,影响了泵的效率和性能。本发明利用三维打印技术制造复杂流道形状,优化了流体流动路径,减少了能量损失,提高了泵的效率和性能。

22、4、传统潜水泵的监测和管理方式存在人力资源浪费、监测不及时等问题。本发明集成智能预警系统和远程控制功能,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了泵站的集中监控和管理能力,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了运行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潜水泵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水泵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自修复功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其具有在受损后自动修复并保持泵体和密封件的密封性能的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水泵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烧结技术形成的陶瓷涂层具有一定的厚度,且在表面形成致密的陶瓷层,以提高泵体和密封件的耐磨性和抗腐蚀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水泵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打印技术制造的复杂流道形状包括螺旋状和波纹状,以减少介质流动时对泵体和密封件的冲击,降低能量损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水泵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预警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泵体的运行状态,并通过数据处理单元进行泄漏风险预测和警报发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水泵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热成像监测装置能够实时监测连接处温度分布,并具有自动识别异常热点并发出预警的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水泵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重密封结构包括机械密封和软密封的组合,以确保连接部位的双重密封可靠性,降低泄漏风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水泵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涂层具有高热传导性和耐磨性,以提高泵体和密封件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耐久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水泵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预警系统能够与外部监控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远程控制,提高泵站的集中监控和管理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水泵防渗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重密封结构中的软密封部件具有高温耐受性能,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其密封性能和弹性恢复性能。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潜水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潜水泵防渗水方法,S1、选择具有自修复功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的泵体和密封件;S2、采用等离子烧结技术,将泵体和密封件表面形成致密的陶瓷涂层;S3、设计泵体内部流道结构,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制造复杂流道形状,优化介质流动路径,减少液体对泵体和密封件的冲击,降低能量损失;S4、集成智能预警系统。本发明采用具有自修复功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泵体和密封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了泵的耐磨损性能,减少了维护成本,同时采用陶瓷涂层和适合高温环境的密封材料,能够提高泵在恶劣工况下的耐受能力,解决了传统泵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局限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玮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永博机电泵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