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叶结构、风机组件和风扇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48005发布日期:2023-09-14 04:0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风叶结构、风机组件和风扇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风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叶结构、一种风机组件和一种风扇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风叶大部分采用注塑加工的方式进行生产,然而,相关技术中,对于大尺寸的风叶的生产,通常会在端面部分发生缩水,导致产生变形,同时在脱模过程中,更容易产生粘模的现象,成品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叶结构。

3、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组件。

4、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扇设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叶结构,包括:轮毂,轮毂包括相对的迎风端面和出风端面;缺口部,设于轮毂的外侧壁上,且缺口部靠近出风端面设置;多个叶片,沿轮毂的周向设于轮毂的外侧壁上。

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叶结构,主要包括轮毂、叶片以及设置在轮毂上的缺口部,轮毂包括两个相对的端面,即迎风端面和出风端面,迎风端面和出风端面可以为实体端面,也可以为虚构的端面,迎风端面和出风端面位于轮毂相对的两端,一般为轴向的两端,可做方向参照使用,通过在轮毂的外侧壁上设置多个叶片,在轮毂转动时可带动叶片一同旋转,从而对空气实现驱动。需要强调的,本技术对于轮毂的形状进行了改进,在轮毂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缺口部,在缺口部的作用下会使得轮毂靠近出风端面的部分无法形成完整的圆形,从而可极大的降低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粘模的可能性,提高风叶结构在生产过程中的可制造性,提高生产成品率。

7、需要补充的是,缺口部设置在轮毂的出风端,使得轮毂整体的周向呈波浪或锯齿状,间断性的形成缺口,出风端面与轮毂的实际端部表面并不完全重合,可以理解,凹陷下去的部分与出风端面是存在一定的距离的,以便于在加工时提高可制造性,提高成品率。

8、当然,可以理解,缺口部的设置会一定程度上减轻整个风叶结构的总质量,实现轻量化的设计需求。

9、此外,缺口部仅设置在靠近出风端面的部分,对于进风风量和进风效率而言,与传统的风叶结构的性能差异较小。

10、其中,缺口部的形状可以呈圆弧形,也可以呈矩形。

11、上述技术方案中,轮毂具体包括:第一拔模槽,设于轮毂靠近迎风端面的一端;第二拔模槽,设于轮毂靠近出风端面的一端;其中,缺口部设于第二拔模槽的槽壁上。

12、在该技术方案中,轮毂主要包括两个沿轴向设置的拔模槽,具体为第一拔模槽和第二拔模槽,其中,第一拔模槽更靠近迎风端面设置,第二拔模槽更靠近出风端面设置,通过将缺口部设置在更靠近出风端面的第二拔模槽的槽壁上,可保证迎风端面的正常进风,从而在正常进出风的情况下,降低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粘模的可能性,提高风叶结构在生产过程中的可制造性,提高生产成品率。

13、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连接部,设于第一拔模槽的槽底,且连接部用于连接电机。

14、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拔模槽的槽底处设置连接部,可通过连接部与电机实现连接,即电机运行时,带动第一拔模槽转动,进而实现风叶结构的转动。

15、进一步地,连接部位于第一拔模槽的旋转中心处,以便于保持整个风叶结构在转动过程中的动平衡。

16、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部具体包括:联轴部,联轴部上设有用于连接电机的连接孔;连接壁面,设于第一拔模槽的槽底,且连接壁面与联轴部相连。

17、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连接部而言,包括联轴部和向外延伸的连接壁面,联轴部上设置连接孔,电机的驱动轴可直接插入到连接孔处,从而实现连接,而通过在第一拔模槽的槽底设置连接壁面,将连接壁面与联轴部相连,可提高整个风叶结构的结构强度。

18、其中,连接孔可以为扁孔或带有槽的轴,只要截面不是纯圆形即可实现传动连接。

19、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拔模槽的拔模斜度为1°~4°:和/或第二拔模槽的拔模斜度为1°~4°。

20、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第一拔模槽和第二拔模槽的拔模斜度进行限定,无论轮毂中靠近迎风端面的第一拔模槽,还是靠近出风端面的第二拔模槽,拔模斜度均限定在1°和4°之间,可保证正常的脱模操作。

21、上述技术方案中,叶片的一端延伸至迎风端面,另一端延伸至出风端面,缺口部的位置与叶片延伸至出风端面的位置相互避让。

22、在该技术方案中,叶片和缺口部均设置在轮毂的外侧壁上,可能会产生位置干涉,故而本方案中直接对缺口部的位置进行限定,具体为,缺口部的位置对叶片延伸至出风端面的位置处进行避让,保证叶片的正常连接强度和连接位置,实现正常的出风效率,在此基础上降低缩水变形的风险。

23、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轮毂的轴向截面上,连接壁面呈平面;和/或连接壁面为透明结构。

24、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连接壁面的具体形状进行限定,即在轮毂的轴向截面上,连接壁面呈平面,更便于加工。此外,连接壁面可作为透明结构,更便于用户查看内部结构,特别是在将包裹在风叶结构外部的网罩等结构匹配透明化后,更利于用户的查看。

25、此外,还对整个迎风端面进行限定,限定其为完整的环形,从而在转动过程中,对空气的导流效果与传统方案保持一致,利于生产加工。

26、上述技术方案中,轮毂的半径与叶片相对于轮毂的转轴的最大半径之间的比值为0.65~0.85;和/或在轮毂的横截面上,过每个叶片在周向方向上的最远前缘与轴线所成的第一直线,和过每个叶片的最远后缘与轴线所成的第二直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一角度,第一角度不小于0.9×360°/n,n为叶片的数量;和/或在轮毂的第一半径的纵截面上,叶片的前缘与后缘之间的连线与轮毂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40°~55°,第一半径不小于轮毂的半径且不大于叶片的最大半径。

27、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轮毂的半径和叶片的半径的比例关系进行限定,具体为轮毂的半径为叶片的半径的0.65~0.85倍,在叶片设置在轮毂的基础上的情况下,轮毂的径向尺寸相比于单个叶片的径向尺寸而言较大,更容易产生脱模粘连导致形变的可能,进而缺口部对于风叶结构在生产过程中的可制造性的提升更为明显。

28、此外,通过对第一角度和叶片的均布角度进行限定,限定第一角度大于或等于叶片均布角度的0.9倍,即不小于0.9×360°/n,n为叶片的数量,从而,可提高风叶的弦径比,增加叶片做功能力,从而提高风速,实现更远的吹风距离。

29、此外,通过对轮毂的安装角进行限定,可兼顾做功能力和送风效率,即对半径rn处安装角e的范围为40°~55°,r1≤rn≤r2,r1为轮毂半径,r2为叶片半径,可以理解,如果安装角过小,则做功能力差,若安装角过大,易导致流动分离,效率低。

30、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组件,包括:电机;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风叶结构,与电机的驱动轴传动连接。

3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叶组件,包括电机以及连接至电机上的风叶结构,电机主要用于驱动风叶结构的转动,从而驱动空气由迎风端面流入,并通过出风端面流出。

32、由于烹饪设备包括风叶结构,故而具有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风叶结构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33、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扇设备,包括:壳体;上述第二方面中的风机组件,设于壳体内。

3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扇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风机组件,壳体主要用于保护内部的风机组件。

35、由于风扇设备包括风机组件,故而具有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中风机组件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3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