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4644发布日期:2023-12-30 01:4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缩机。


背景技术:

1、旋转压缩机,其一般由上盖、下盖、壳体、固定在所述内部提供旋转动力的马达和用以实现冷媒压缩的泵体构成,所述泵体中由上轴承、气缸、下轴承围合形成有独立的制冷剂压缩工作空间,滑块滑动设置于气缸内并将制冷剂压缩工作空间分成吸气和排气腔两个空间;马达通电时定子线圈产生电磁场,转子切割磁力线产生动力带动泵体的曲轴旋转而使转子活塞在气缸内旋转压缩制冷剂,不断改变吸排气腔体的体积大小,吸入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后排出泵体,如此循环。

2、压缩机运转后,经泵体压缩的制冷剂气体通过轴承上开设排气孔排出,由于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速快流量大,特别是在大机型中,大量的充注于压缩机壳体内部的、用于进行润滑的冷冻机油会经由马达定子内开设的以及马达定子与壳体之间形成的流通通道,被带到压缩机的上部,即定子与上盖之间,这样会使得泵体的供油减少,影响各运动接触面之间的润滑效果,压缩机的信赖性磨耗恶化,且大量的冷冻机油被带出压缩机,制冷剂气体中含油量高,导致压缩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其具有结构及成型工艺简单并能有效降低压缩机油吐出量的优点。

2、一种压缩机,其包括壳体以及马达组件;所述壳体为两端贯通的筒状结构,其侧壁沿径向向外凸起形成有若干凸起结构;所述马达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其包括马达定子,所述马达定子的外周面设置有若干用于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的固定部以及若干用于与所述壳体内壁围合形成制冷剂流通通道的通孔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通孔部沿周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通孔部的位置相对应。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对压缩机壳体的形状结构进行改变,利用其局部沿径向向外凸起形成凸起结构,并与所述马达定子外周面设置的通孔部位置相对应,有助于增大所述马达定子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的制冷剂流通通道的横截面积,根据弗劳德值公式,流动横截面积越大,其内部流体的流动速度越小,使得其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回落至压缩机泵体内以对各运动部件的接触面进行润滑,避免冷冻机油随制冷剂气体运动至上盖与马达组件之间或者甚至被带出压缩机,进而导致压缩机内部冷冻机油的油面下降影响润滑效果以及影响压缩能效等问题,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大马达定子外周面通孔部的切口面积、或者在马达定子或转子上增加通孔等有助于机油回落的设计,本实用新型所述方案有效避免影响马达效率,同时避免了因马达组件重量的减少而导致压缩机的振动噪音恶化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方案能够在确保马达效率以及压缩机噪音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油吐出量,且所述凸起结构可直接在现行壳体上通过冲压成型得到,成型工艺简单,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壳体的轴向高度而使冷冻机油自然回落的设计,本实用新型所述方案避免了增加壳体材料,有助于降低成本。

4、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结构的宽度为a,a的取值范围为5~90mm。

5、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结构的凸起高度为c,c的取值范围为2~10mm。

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轴向高度为h,所述凸起结构的轴向高度为h,10mm≤h≤0.5*hmm。

7、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结构的边缘到所述压缩机壳体的边缘的最小距离为d,5mm≤d≤0.4*h mm。

8、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结构两侧边缘上的点与压缩机中心轴的连线所形成的最大角度为e,e的取值范围为5~60°。

9、进一步地,所述通孔部的数目至少为4,所述凸起结构的数目至少为2,其均沿周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增加所述制冷剂流通通道的横截面积,以便润滑油的回落。

10、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马达组件;所述壳体为两端贯通的筒状结构,其侧壁沿径向向外凸起形成有若干凸起结构;所述马达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其包括马达定子,所述马达定子的外周面设置有若干用于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的固定部以及若干用于与所述壳体内壁围合形成制冷剂流通通道的通孔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通孔部沿周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通孔部的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的宽度为a,a的取值范围为5~9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的凸起高度为c,c的取值范围为2~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轴向高度为h,所述凸起结构的轴向高度为h,10mm≤h≤0.5*h 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的边缘到所述壳体的边缘的最小距离为d,5mm≤d≤0.4*h 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两侧边缘上的点与压缩机中心轴的连线所形成的最大角度为e,e的取值范围为5~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部的数目至少为4,所述凸起结构的数目至少为2,其均沿周向间隔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缩机,其包括壳体以及马达组件;所述壳体为两端贯通的筒状结构,其侧壁沿径向向外凸起形成有若干凸起结构;所述马达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其包括马达定子,所述马达定子的外周面设置有若干用于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的固定部以及若干用于与所述壳体内壁围合形成制冷剂流通通道的通孔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通孔部沿周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通孔部的位置相对应,有助于增大所述马达定子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的制冷剂流通通道的横截面积,使得润滑油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回落至压缩机泵体内以进行润滑,避免冷冻机油随制冷剂气体运动至上盖与马达组件之间或者甚至被带出压缩机,进而影响润滑效果以及影响压缩能效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争,邓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下.万宝(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