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摆油缸、偏摆机构和挖掘装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22239发布日期:2023-10-22 09:5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偏摆油缸、偏摆机构和挖掘装载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液压回路,具体涉及一种偏摆油缸、偏摆机构和装有该偏摆机构的挖掘装载机。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挖掘装载机的偏摆机构,是通过偏摆油缸往复伸缩动作驱动偏摆头绕其铰点转动的机构。实际在挖掘装载机的设计中,偏摆机构要求可左右方向180度往复摆动,为实现此大幅摆动动作,通常使用两个偏摆油缸一伸一缩驱动偏摆头绕其铰点转动,而偏摆油缸自身也需要与机架铰接,并在驱动偏摆头往复摆动的同时偏摆油缸也绕其与机架的铰点往复摆动。两个偏摆油缸之间,以及偏摆油缸与外部连接有许多进出油的管路,其油管一般为挠性橡胶件,偏摆油缸由于自身摆动角度大,且一般设计位于机架内部,导致其油管需要设计冗余长度,且油管之间容易互相刮蹭磨损,同时也不利于机架内部空间最大化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偏摆油缸,其结构能够减少其附属管路长度、减少在机架内占用的空间。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偏摆油缸,包括:

4、缸筒,所述缸筒两端分别为有杆腔和无杆腔;

5、转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有杆腔一端,所述缸筒通过所述转动组件与机架转动连接;

6、所述无杆腔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无杆腔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一无杆腔接头;所述转动组件上设有第二无杆腔接头,所述第一无杆腔接头和第二无杆腔接头之间设置有相对于所述缸筒固定的无杆腔油路。

7、可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设在所述缸筒上的偏转轴和固设在所述机架上的支座,所述支座套设在所述偏转轴的端部,所述偏转轴内部设有轴内无杆油路,所述轴内无杆油路为所述无杆腔油路的一部分,所述轴内无杆油路包括第一进出油口和第二进出油口,所述第一进出油口设置在所述偏转轴露在所述支座外并接近所述缸筒的部分,所述第二进出油口设置在所述偏转轴的端面处。

8、可选的,所述偏转轴的端面与所述支座的内壁围成封闭的容纳腔,所述第二无杆腔接头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外壁上并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9、可选的,所述第二无杆腔接头设置在所述支座的端面上,或者,第二无杆腔接头设置在所述支座的周向。

10、可选的,所述支座在所述偏转轴的端面一侧形成开口,所述第二无杆腔接头设置在所述第二进出油口处。

11、可选的,还包括有杆腔接头,所述有杆腔接头设置在所述转动组件上,所述有杆腔接头与所述有杆腔通过有杆腔油路相连通,所述有杆腔油路设置在所述转动组件上。

12、可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设在所述缸筒上的偏转轴和固设在所述机架上的支座,所述支座套设在所述偏转轴的端部,所述偏转轴的周向上设有一个与所述有杆腔相连通的有杆腔进出油口,所述支座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有杆腔进出油口相对应的环形槽,所述有杆腔接头设置在所述支座的外壁周向并且与所述环形槽相连通。

13、本申请提供的偏摆油缸,通过相对于缸筒固定的无杆腔油路,将现有技术中的无杆腔接头即本申请中的第一无杆腔接头,转换到了设置在缸筒有杆腔端的转动组件上的第二无杆腔接头处,缩短了有杆腔接头和无杆腔接头之间需要设置挠性管路的距离,减轻了挠性管路之间相互摩擦剐蹭的情况,增加了管路的使用寿命,也减少了管路对机架内部空间的占用。

14、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偏摆机构,包括所述偏摆油缸,所述偏摆油缸包括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有杆腔接头与所述第二油缸的所述第二无杆腔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一油缸的第二无杆腔接头与所述第二油缸的所述有杆腔接头相连接。

15、可选的,所述第一油缸的有杆腔接头通过三通接头分别连接进出油管路和所述第二油缸的所述第二无杆腔接头;所述第一油缸的第二无杆腔接头通过三通接头分别连接进出油管路和所述第二油缸的所述有杆腔接头。

16、本申请提供的偏摆机构,通过将第一油缸的有杆腔接头与第二油缸的第二无杆腔接头相连接,将第一油缸的第二无杆腔接头与第二油缸的有杆腔接头相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活塞杆能够一伸一缩驱动偏摆头进行摆动。

17、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挖掘装载机,包括所述偏摆机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和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铰接的偏摆头。

18、本申请提供的挖掘装载机,通过设置有本申请的偏摆机构,可以缩减偏摆机构占用机架处的空间,从而将机架设计得体积更小。



技术特征:

1.一种偏摆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摆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设在所述缸筒上的偏转轴和固设在所述机架(9)上的支座,所述支座套设在所述偏转轴的端部,所述偏转轴内部设有轴内无杆油路(231),所述轴内无杆油路(231)为所述无杆腔油路(23)的一部分,所述轴内无杆油路(231)包括第一进出油口(2311)和第二进出油口(2312),所述第一进出油口(2311)设置在所述偏转轴露在所述支座外并接近所述缸筒的部分,所述第二进出油口(2312)设置在所述偏转轴的端面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摆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轴的端面与所述支座的内壁围成封闭的容纳腔(46),所述第二无杆腔接头(22)设置在所述容纳腔(46)的外壁上并与所述容纳腔(46)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摆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杆腔接头(22)设置在所述支座的端面上,或者,第二无杆腔接头(22)设置在所述支座的周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摆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在所述偏转轴的端面一侧形成开口,所述第二无杆腔接头(22)设置在所述第二进出油口(2312)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偏摆油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杆腔接头(31),所述有杆腔接头(31)设置在所述转动组件上,所述有杆腔接头(31)与所述有杆腔通过有杆腔油路(34)相连通,所述有杆腔油路(34)设置在所述转动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摆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设在所述缸筒上的偏转轴和固设在所述机架(9)上的支座,所述支座套设在所述偏转轴的端部,所述偏转轴的周向上设有一个与所述有杆腔相连通的有杆腔进出油口(33),所述支座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有杆腔进出油口(33)相对应的环形槽(32),所述有杆腔接头(31)设置在所述支座的外壁周向并且与所述环形槽(32)相连通。

8.一种偏摆机构,包括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摆油缸(1),所述偏摆油缸(1)包括第一油缸(11)和第二油缸(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11)的有杆腔接头(31)与所述第二油缸(12)的所述第二无杆腔接头(22)相连接,所述第一油缸(11)的第二无杆腔接头(22)与所述第二油缸(12)的所述有杆腔接头(31)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偏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11)的有杆腔接头(31)通过三通接头分别连接进出油管路和所述第二油缸(12)的所述第二无杆腔接头(22);所述第一油缸(11)的第二无杆腔接头(22)通过三通接头分别连接进出油管路和所述第二油缸(12)的所述有杆腔接头(31)。

10.一种挖掘装载机,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偏摆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缸(11)的活塞杆和所述第二油缸(12)的活塞杆铰接的偏摆头(7)。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偏摆油缸,用于液压回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偏摆油缸,包括缸筒,缸筒两端分别为有杆腔和无杆腔;转动组件,设置在有杆腔一端,缸筒通过转动组件与机架转动连接;无杆腔一端设置有与无杆腔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一无杆腔接头;转动组件上设有第二无杆腔接头,第一无杆腔接头和第二无杆腔接头之间设置有相对于缸筒固定的无杆腔油路。上述偏摆油缸通过缩短有杆腔接头和实际的无杆腔接头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少了附属管路长度及其在机架内占用的空间,减少了管路之间的摩擦剐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偏摆机构和挖掘装载机,包括上述偏摆油缸,可以优化偏摆机构占用机架处的空间,进而优化挖掘装载机的机架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飞,卜庆丰,王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