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吸入装置的混流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0336发布日期:2023-12-06 19:1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吸入装置的混流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混流泵,具体为一种带吸入装置的混流泵。


背景技术:

1、混流泵是介于离心泵和轴流泵之间的一种泵,适用于输送于清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甚似于水的其它液体,被输送液体温度不宜高于五十度,广泛应用于农田排灌、工业和城市给排水场合,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2、目前,现有的混流泵在使用时往往部具备自动吸入的功能,这就使得混流泵使用时抽水不能更加省时省力,不方便对其维修,自动化程度较较低,不够实用耐用;而且现有混流泵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震动,容易产生磨损,现有的混流泵在使用时往往不能对混流泵本体进行缓冲,这就容易导致因为震动而对混流泵本体产生一定的磨损,使得混流泵本体和电机本体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网板在长时间的使用后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更换,现有的混流泵在使用时更换网板时的更换步骤较为繁琐,这就使得混流泵使用时的便利性更低,网板的表面容易出现堵塞,容易影响混流泵本体的正常使用,不能保证对水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吸入装置的混流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混流泵使用时未具备自动吸入的功能,不能对混流泵本体进行缓冲,以及在更换网板时的更换步骤较为繁琐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吸入装置的混流泵,包括混流泵本体,所述混流泵本体的表面安装有电机本体,所述混流泵本体的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混流泵本体顶部位置处的表面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混流泵本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混流泵本体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顶部位置处的表面安装有支撑台,所述固定底板的表面安装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输入端与控制按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真空泵的输出端贯穿混流泵本体并延伸至混流泵本体的内部,所述固定底板顶部位置处的表面安装有固定箱,所述固定底板的上方安装有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转环,所述转环与外壳本体的内壁相互转动配合,所述转环的表面安装有浮杆,且浮杆的表面与外壳本体的内壁相互转动配合,所述出水管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水进行过滤处理的网板,所述出水管的内壁与网板的表面设置有便于更换机构,所述便于更换机构的内部包含有定位卡件、固定块、导向块与连接环,所述电机本体与固定箱的表面设置有缓冲减震机构,所述缓冲减震机构由缓冲弹簧、缓冲板与缓冲减震组构成,所述转环与固定底板的表面设置有自动吸入机构,所述自动吸入机构由主动齿盘、从动齿盘与自动吸入部构成。

3、优选的,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入端与控制按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按钮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杆,且转杆的一端贯穿混流泵本体并延伸至混流泵本体的内部,所述混流泵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杆体,所述杆体的表面与转杆的表面相固定,所述杆体的表面安装有转页本体,所述出水管的表面安装有自吸泵,所述自吸泵的输入端与控制按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自吸泵的输出端贯穿出水管并延伸至出水管的内部,所述混流泵本体的表面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混流泵本体的内部并与混流泵本体的内壁相互卡合。

4、优选的,所述外壳本体的内壁皆安装有用于对浮杆进行限位的限位块,所述外壳本体的内壁皆安装有红外线感应器,所述外壳本体的表面安装有第一换向管道,所述第一换向管道与外壳本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外壳本体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换向管道,所述第二换向管道与真空泵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换向管道与第二换向管道的表面套装有换向阀,且换向阀的输入端大于控制按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5、优选的,所述缓冲减震组设置在电机本体与固定箱的表面,所述缓冲减震组由第一缓冲杆、减震弹簧与第二缓冲杆构成,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固定箱的内壁相互滑动配合,所述缓冲板顶部位置处的表面与电机本体底部位置处的表面皆安装有等间距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顶端与混流泵本体底部位置处的表面相固定,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支撑台的表面相固定,所述固定箱的内部皆设置有等间距的第二缓冲杆,所述第二缓冲杆的表面与缓冲板底部位置处的表面相互转动配合,所述固定箱的内部皆设置有等间距的第一缓冲杆。

6、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杆的表面与缓冲板底部位置处的表面相互转动配合,所述第一缓冲杆与第二缓冲杆之间相互转动配合,所述第一缓冲杆与第二缓冲杆的表面皆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与第一缓冲杆与减震弹簧的表面相固定。

7、优选的,所述网板两端的表面皆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两侧的表面皆安装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出水管的内壁相互滑动配合,所述连接环底部位置处的表面皆安装有定位卡件,所述出水管的内壁皆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定位卡件的表面相互卡接配合。

8、优选的,所述自动吸入部设置在转环与固定底板的表面,所述自动吸入部由固定杆、伸缩弹簧、阀板本体与套筒构成,所述转环的表面套装有主动齿盘,所述外壳本体的表面设置有从动齿盘,所述从动齿盘与外壳本体的表面相互转动配合,所述自动吸入部与主动齿盘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齿盘的表面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底板顶部位置处的表面安装有套筒。

9、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阀板本体,所述阀板本体与套筒的内壁相互滑动配合,所述阀板本体的一端贯穿套筒并延伸至套筒的上方,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套筒顶部位置处的表面皆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与阀板本体的表面相固定,所述阀板本体与固定杆相互配合。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带吸入装置的混流泵不仅使得混流泵使用时抽水更加省时省力,方便对其维修,自动化程度较更高,更加实用耐用,可以对混流泵本体进行一定的缓冲,有效避免因为工作过程中混流泵本体产生的震动,从而有效避免因为震动而对混流泵本体产生一定的磨损,使得混流泵本体和电机本体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而且使得混流泵使用时的便利性更高,网板的表面不会出现堵塞,不会影响混流泵本体的正常使用,保证了对水的过滤效果;

11、1、通过设置有自动吸入机构,浮杆带动转环转动,转环带动主动齿盘转动,在主动齿盘与从动齿盘的啮合作用下带动固定杆转动,当固定杆转动时,固定杆推动阀板本体完成一下一上的动作,在伸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将阀板本体往下推从而将真空泵的输出管关闭,当阀板本体与电磁铁的距离超过一定的距离之后,电磁铁无法将阀板本体吸附到电磁铁上,然后电磁铁与真空泵同步停止运行,阀板本体始终关闭进水管道,在后续的排水过程中,进水管内会形成负压,阀板本体可以防止真空泵关闭之后空气从管道进入到进水管中,当排水完成后,关闭电机本体,此时,由于浮杆运动到了外壳本体的另一端,由于第一换向管道和第二换向管道切换了管道连接,因此相当于又回到初始状态,下次运行时,直接打开开关即可,实现了混流泵自动吸入的功能,从而使得混流泵使用时抽水更加省时省力,方便对其维修,自动化程度较更高,更加实用耐用;

12、2、通过设置有缓冲减震机构,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对电机本体进行减震,避免电机本体出现震动的现象,此时,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带动缓冲板在固定箱的内壁滑动,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进行减震处理,当缓冲板向下运动时,此时,第一缓冲杆在第二缓冲杆的表面转动,在减震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对缓冲板进行缓冲减震,避免混流泵本体在固定底板的表面出现震动而发生磨损,实现了混流泵对混流泵本体和电机本体的缓冲减震功能,从而可以对混流泵本体进行一定的缓冲,有效避免因为工作过程中混流泵本体产生的震动,从而有效避免因为震动而对混流泵本体产生一定的磨损,使得混流泵本体和电机本体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13、3、通过设置有便于更换机构,在网板的作用下对水进行过滤处理,为了避免固定箱出现堵塞,使用者需要定期对固定箱进行更换,此时,使用者拉动网板,使得网板向远离出水管的一侧运动,此时,网板带动连接环在出水管的内部滑动,此时,连接环带动导向块在出水管的内壁滑动,此时,连接环带动定位卡件远离固定块的表面,从而将网板从出水管的内部取出,对固定箱进行更换处理,实现了混流泵便于更换网板的功能,从而使得混流泵使用时的便利性更高,网板的表面不会出现堵塞,不会影响混流泵本体的正常使用,保证了对水的过滤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