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拆整装式泵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0618发布日期:2023-12-06 19:1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拆整装式泵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拆装泵头,具体的,涉及一种整拆整装式泵头结构。


背景技术:

1、泵头一般是由泵体、泵盖和叶轮组成的,叶轮通过螺纹连接在机体的转动轴上,目前,由于叶轮是螺纹连接在轴上的,所以在换拆泵头时往往需要首先拆装壳体,再拆装叶轮,拆装过程极其繁琐,耗费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整拆整装式泵头结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泵头需要先拆装壳体再拆装叶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整拆整装式泵头结构,包括:

4、壳体;

5、叶轮,具有第一螺纹孔,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6、所述壳体具有若干通孔,还包括:

7、前护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前端内部;

8、后护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后端内部;

9、调节件,具有若干个,分别移动设置在若干个所述通孔内,所述调节件移动后,用于带动所述前护板和所述后护板夹紧所述叶轮。

10、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

11、泵体,所述叶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泵体内;

12、转轴安装座,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轴安装座上,所述转轴安装座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泵体上。

13、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泵体包括:

14、接合板,转轴安装座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接合板上;

15、第一泵盖,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接合板上;

16、第二泵盖,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泵盖上;

17、第三泵盖,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泵盖上,所述接合板、第一泵盖、第二泵盖和第泵盖共同围成转动空腔,所述叶轮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空腔内,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接合板和所述第三泵盖上。

18、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通孔为第二螺纹孔;

19、所述调节件为调节螺栓,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转动后用于带动所述前护板和所述后护板夹紧所述叶轮。

20、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前护板和所述后护板为柔性材质,所述调节件用于抵接所述前护板或后护板。

21、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调节件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前护板或所述后护板上,所述调节件移动后,所述前护板或所述后护板随所述调节件移动。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23、在拆泵头时,泵头的拆装速度能提高工作进程,而现有技术中拆装泵头时往往需要先拆装壳体,再拆装叶轮,过程耗时且繁琐,为了加快工作进程,节省时间,需要能够简化拆装过程的设计。

24、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泵头拆装过程繁琐,设计将叶轮和泵头壳体变为一个整体,就可以完成泵头的整体拆装,初步设想是,泵头的壳体前后端面设置多个通孔,壳体内部设置可以夹紧叶轮的构件前护板和后护板,在通孔中放入调节件,需要时,推动调节件,让前护板和后护板夹紧叶轮。在夹紧叶轮后,转动壳体,叶轮也随之转动,使叶轮可以脱离转动轴。相对于之前的方案,本方案有效的解决了拆装泵头过程繁琐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泵头的实用性和使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整拆整装式泵头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拆整装式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整拆整装式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8)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拆整装式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为第二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拆整装式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7)转动设置在所述前护板(5)或所述后护板(6)上,所述调节件(7)移动后,所述前护板(5)或所述后护板(6)随所述调节件(7)移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拆装泵头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整拆整装式泵头结构,包括壳体;叶轮,具有第一螺纹孔,转动设置在壳体内;壳体具有若干通孔,还包括:前护板,设置在壳体前端内部;后护板,设置在壳体后端内部,调节件,具有若干个,分别移动设置在若干个通孔内,调节件移动后,用于带动前护板和后护板夹紧叶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泵头需要先拆装壳体再拆装叶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甄卫卫,任立斌,郑书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开发区石泵泵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