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泵站用智能水泵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98935发布日期:2024-03-13 20:47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泵站用智能水泵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泵提升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一体化泵站用智能水泵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1、水泵能提高排水通畅性,避免污水堵住,以及可以将上流来的污水提升至后续单元所需求的高度,实现重力流,为此提出一种一体化泵站用智能水泵提升装置。

2、现有的可参考授公告号为:cn20629046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预制污水提升泵站,该种一体化预制污水提升泵站的装置,包括挂环,水泵装置,底座,隔音板和外壳,所述的底座安装在外壳的下部;所述的水泵装置安装外壳的内部;所述的隔音板安装在外壳的内壁;所述的水泵装置包括通风口,花纹铝盖板,爬梯,踏板,进水口,螺钉孔,水泵,阀门,出水口,输气管,把手,电子控制柜,输送管道和水泵外壳,所述的踏板设置在爬梯的下部。本实用新型通过隔音板的设置具有耐水性、耐热性、抗紫外线,有利于减小噪音,通过挂环的设置有利于方便挂接,方便安放,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电子控制柜的设置有利于方便操控水泵站,提高智能化程度,使用方便。

3、上述的一体化预制污水提升泵站装置通过挂环的设置有利于方便挂接,方便安放,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电子控制柜的设置有利于方便操控水泵站,提高智能化程度,达到了使用方便的效果,但是在水泵使用的过程中,因为要将水泵机内部的水分抽出,要保持水量和提升量一致,若不能对水泵内部的水分进行全部抽出会导致水量和提升量不一样的情况出现,以及水泵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力的作用,易引发水泵装置不稳定,导致取水时设备稳定性较低、设备倾斜、不能一致提升水量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体化泵站用智能水泵提升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水泵稳定取水和取水过程中水量全部取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一体化泵站用智能水泵提升装置,包括:该智能水泵提升装置包括水泵主体,所述水泵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智能取水机构,所述水泵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减震机构;

4、所述取水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水泵主体内部的取水管泵,所述取水管泵的上方安装有用于提升水量的电压泵,且所述取水管泵的上端连接有连接环口,所述取水管泵的下方一端安装有用于设备放置的静置外壳,且所述静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取水的吸水器,所述静置外壳的外部设置有用于底部分量取水的吸水分仪;

5、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水泵主体下方的下压环,所述下压环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减震效果的底部垫,且所述下压环和所述底部垫之间连接有用于固定连接机构连接柱,所述底部垫的上方安装有压力筒,且所述压力筒的上方安装有减震上垫,所述下压环的上方安装有减震外环垫,且所述减震外环垫的上方安装有用于减力装置减震簧。

6、优选的,所述水泵主体包括:

7、电缆,所述电缆安装于所述水泵主体的上方,且所述电缆的右侧设置有吊环,并且所述水泵主体的外环固定安装有紧固环;

8、通水道,所述通水道安装于所述水泵主体的下方两侧,且所述通水道的一端设置有管口,并且所述通水道和所述水泵主体的连接处上方安装有连接板;

9、固定栏,所述固定栏安装于所述通水道的外侧,且所述固定栏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底座;

10、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通水道和底座之间;所述管口可以和水源进行连接,便于对水源进行取水。

11、优选的,所述水泵主体还包括:

12、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水泵主体的内部中间,且主轴贯穿于所述电机的内部,并且所述电机的下方安装有轴承;

13、拆卸板,所述拆卸板设置于所述主轴的上下两端,且所述主轴的一侧连接有出口法兰;

14、电缆接头,所述电缆接头连接于所述电机的上方;所述电机可以对整个水泵主体内部进行发电,使整个水泵主体装置智能化取水。

15、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电缆接头和所述电缆之间构成连接关系,且所述电机的长度和所述水泵主体内部直径一致;所述电机和所述电缆连接,可以使电缆自动升降。

16、优选的,所述吸水分仪通过所述静置外壳的中点呈环形分布,且所述取水管泵和所述水泵主体的长度一致;所述吸水分仪安装在所述水泵主体的底部,可以将所述水泵主体底部的污水排出。

17、优选的,所述减震上垫通过所述压力筒和所述底部垫之间构成连接关系,且所述减震外环垫和所述水泵主体的尺寸一致;所述减震外环垫可以对水泵主体运行时的震动力进行减震。

18、优选的,所述通水道通过所述支架和所述底座之间构成连接关系,且所述通水道通过所述水泵主体的中点呈左右对称关系;所述通水道设置的数量为两个,可以一起对水源进行连接,使污水快速进入所述水泵主体的内部。

19、优选的,所述紧固环的内径和所述水泵主体的外径尺寸一致,且所述紧固环设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紧固环可以将所述水泵主体的外部进行围紧。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21、1、本实用新型中,水泵主体通过通水道和水源进行连接,进而根据发电机的设置可以将污水从通水道流至水泵主体的内部,在污水进入水泵主体内部后,根据水泵主体内部设有的取水管泵,且水泵主体和取水管泵长度一致,使取水管泵下方安装的吸水分仪在水泵主体的下方进行吸收,这样的设置可以将水泵主体内部的污水全部排完,避免污水残留在水泵主体的内部,对水泵主体产生危害,以及通过电机的设置可以直接排水,更加的智能化;

22、2、本实用新型中,减震外环垫位于水泵主体的下方,且减震外环垫的上方设置有减震簧和减震上垫,可以将水泵在排水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力减轻,维持水泵主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减震上垫通过压力筒和底部垫、连接柱之间构成连接关系,使水泵主体的震动力不会影响到地面。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化泵站用智能水泵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智能水泵提升装置包括水泵主体(1),所述水泵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取水机构,所述水泵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减震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泵站用智能水泵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泵站用智能水泵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泵站用智能水泵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01)通过所述电缆接头(106)和所述电缆(2)之间构成连接关系,且所述电机(101)的长度和所述水泵主体(1)内部直径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泵站用智能水泵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分仪(1205)通过所述静置外壳(1204)的中点呈环形分布,且所述取水管泵(12)和所述水泵主体(1)的长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泵站用智能水泵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上垫(1106)通过所述压力筒(1105)和所述底部垫(1101)之间构成连接关系,且所述减震外环垫(1103)和所述水泵主体(1)的尺寸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泵站用智能水泵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道(5)通过所述支架(9)和所述底座(10)之间构成连接关系,且所述通水道(5)通过所述水泵主体(1)的中点呈左右对称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泵站用智能水泵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环(4)的内径和所述水泵主体(1)的外径尺寸一致,且所述紧固环(4)设置的数量为两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体化泵站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一体化泵站用智能水泵提升装置,包括: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水泵主体下方的下压环,所述下压环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减震效果的底部垫,且所述下压环和所述底部垫之间连接有用于固定连接机构连接柱,所述底部垫的上方安装有压力筒,且所述压力筒的上方安装有减震上垫,所述下压环的上方安装有减震外环垫;减震外环垫位于水泵主体的下方,且减震外环垫的上方设置有减震簧和减震上垫,可以将水泵在排水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力减轻,维持水泵主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减震上垫通过压力筒和底部垫、连接柱之间构成连接关系,使水泵主体的震动力不会影响到地面。

技术研发人员:苏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乐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2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