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泵的气泵电机与高压泵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06613发布日期:2023-12-07 09:38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泵的气泵电机与高压泵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充气泵领域,尤指一种充气泵的气泵电机与高压泵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充气产品由于其携带方便,便于收藏的特点,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因此充气泵也被使用得越来越多。充气泵主要由鼓风机、高压泵、气泵电机组成,市面上的充气泵,由于其气泵电机与高压泵的结构造型原因,高压泵的输出端位于底部,增加了气泵电机与高压泵组装后的长度,导致气泵电机与高压泵组装后体积较大,进而造成充气泵体积大,由于其气路较长,导致风量降低,影响了充气泵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充气泵的气泵电机与高压泵的连接结构,缩小体积,实现充气泵的小型化。

2、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要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气泵的气泵电机与高压泵的连接结构,包含气泵电机、高压泵,气泵电机包含纵向设置的活塞缸,高压泵包含纵向设置的泵筒、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泵筒侧壁上的充气口,泵筒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活塞缸底部固定连接在泵筒顶部,活塞缸底部贯穿设置有若干出气孔,活塞缸底部设置有单向透气阀。

3、优选地,泵筒顶部边沿设置有若干第一法兰部,活塞缸底部边沿设置有与第一法兰部对应设置的第二法兰部,第一法兰部和第二法兰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4、优选地,气泵电机还包含电机、支架、活塞机构,支架固定连接在活塞缸顶部,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活塞机构包含旋转连接在支架上的从动齿轮、套设在电机输出轴上且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的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从动齿轮中心上的偏心轮、固定连接在偏心轮一侧的转轴、活塞,活塞包含活动设置于活塞缸中的活塞板、连接在活塞板顶部的连接杆、连接在连接杆顶端的轴套,轴套与转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5、优选地,活塞缸顶部边沿设置有若干第三法兰部,支架底部边沿设置有与第三法兰部对应设置的第四法兰部,第三法兰部与第四法兰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6、优选地,充气口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段,充气口的周沿设置有限位部。

7、优选地,支架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定位筒。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泵的气泵电机与高压泵的连接结构,将充气口设置在泵筒的侧壁上,活塞缸和泵筒都沿竖直方向设置,可以缩小气泵电机和高压泵组装后的长度和体积,实现充气泵的小型化,减小气路长度,提高风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充气泵的气泵电机与高压泵的连接结构,包含气泵电机、高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电机包含纵向设置的活塞缸,所述高压泵包含纵向设置的泵筒、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泵筒侧壁上的充气口,所述泵筒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活塞缸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泵筒顶部,所述活塞缸底部贯穿设置有若干出气孔,所述活塞缸底部设置有单向透气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泵的气泵电机与高压泵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筒顶部边沿设置有若干第一法兰部,所述活塞缸底部边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法兰部对应设置的第二法兰部,所述第一法兰部和所述第二法兰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气泵的气泵电机与高压泵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电机还包含电机、支架、活塞机构,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塞缸顶部,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活塞机构包含旋转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从动齿轮、套设在所述电机输出轴上且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连接的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从动齿轮中心上的偏心轮、固定连接在所述偏心轮一侧的转轴、活塞,所述活塞包含活动设置于所述活塞缸中的活塞板、连接在所述活塞板顶部的连接杆、连接在所述连接杆顶端的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转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气泵的气泵电机与高压泵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缸顶部边沿设置有若干第三法兰部,所述支架底部边沿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法兰部对应设置的第四法兰部,所述第三法兰部与所述第四法兰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气泵的气泵电机与高压泵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口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段,所述充气口的周沿设置有限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充气泵的气泵电机与高压泵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定位筒。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充气泵的气泵电机与高压泵的连接结构,包含气泵电机、高压泵,气泵电机包含纵向设置的活塞缸,高压泵包含纵向设置的泵筒、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泵筒侧壁上的充气口,泵筒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活塞缸底部固定连接在泵筒顶部,活塞缸底部贯穿设置有若干出气孔,活塞缸底部设置有单向透气阀。将充气口设置在泵筒的侧壁上,活塞缸和泵筒都沿竖直方向设置,可以缩小气泵电机和高压泵组装后的长度和体积,实现充气泵的小型化,减小气路长度,提高风量。

技术研发人员:曾国治,曾国发,廖秀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航车宝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