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梯状圆柱管的电磁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5209发布日期:2024-02-09 12:17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阶梯状圆柱管的电磁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泵领域,特别是一种阶梯状圆柱管的电磁泵。


背景技术:

1、现有电磁泵在工作时普遍是靠电磁螺线管线圈提供电磁力,靠磁轭圈分别吸引柱塞铁芯往复工作起泵水作用。

2、由于受结构及设计上的局限,现有电磁泵的导磁圈普遍较为单薄,漏磁严重,导致导磁效率低下,影响电磁泵的功率。

3、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阶梯状圆柱管的电磁泵,解决了了现有电磁泵导磁效率低,影响电磁泵功率、实施成本高等技术缺陷。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阶梯状圆柱管的电磁泵,包括具有圆柱管内腔的圆柱管及套设在圆柱管外部的下导磁圈、上导磁圈,所述下导磁圈及上导磁圈外部设置有线圈组件,所述圆柱管的圆柱管内腔中设置有动铁芯,所述动铁芯的第一端与所述圆柱管内腔内部第一端之间设置有主压簧,所述圆柱管在其第一端设置有与其圆柱管内腔连通的入水口,圆柱管在其第二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内部设置有单向阀模组,所述圆柱管在其靠近入水口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圆柱管阶梯位,所述圆柱管阶梯位在圆柱管上形成有一圆柱管缩小部,所述下导磁圈内壁具有一导磁圈阶梯位,所述导磁圈阶梯位在所述下导磁圈内部形成有一导磁圈加厚部,所述导磁圈阶梯位与所述圆柱管阶梯位相互适配,所述导磁圈加厚部设置在所述圆柱管缩小部处。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管具有出水管内腔,所述动铁芯在其第二端延伸有动铁芯伸出部,所述动铁芯伸出部延伸进入到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管内腔中,动铁芯具有动铁芯内腔且动铁芯内腔将所述圆柱管内腔与所述出水管内腔连通。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铁芯安装在所述圆柱管内腔后,动铁芯内腔将圆柱管内腔隔离成为第一圆柱管内腔及第二圆柱管内腔,所述入水口与所述第一圆柱管内腔连通,所述主压簧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管内腔中,所述动铁芯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将所述动铁芯内腔与所述第二圆柱管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圆柱管内腔中设置有缓冲压簧,所述缓冲压簧用于缓冲动铁芯的第二端。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管在其靠近入水口的一端内壁设置有一阶梯位,所述阶梯位处设置有动密封圈及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动密封圈及第一o型密封圈通过限位垫片安装在出水管内壁,动密封圈及第一o型密封圈均与所述动铁芯的动铁芯伸出部外壁动密封连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管的出口处设置有固定盖,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管内腔中设置有出水管中间通孔,所述出水管中间通孔的尺寸小于出水管内腔的截面尺寸并将所述出水管内腔分为第一出水管内腔及第二出水管内腔。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阀模组包括第一单向阀组件及第二单向阀组件,所述第一单向阀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水管内腔中,所述第二单向阀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水管内腔中。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单向阀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动铁芯伸出部的出口处的顶杆胶头及设置在所述顶杆胶头与所述出水管中间通孔之间的第一塔簧,所述第二单向阀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中间通孔出口处的橡胶密封头及设置在所述橡胶密封头与所述固定盖之间的第二塔簧,所述固定盖内部具有塔簧座,所述塔簧座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塔簧。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圈组件通过保持架固定在所述圆柱管外部,所述保持架与所述圆柱管之间设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圆柱管内壁与所述出水管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三o型密封圈。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导磁圈(21)与所述上导磁圈(22)之间设置有衬套。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导磁圈为一体成型导磁部件;

13、或者,所述下导磁圈包括导磁外圈及导磁内圈,所述导磁内圈设置在导磁外圈内部并形成所述的导磁圈阶梯位及导磁圈加厚部。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阶梯状圆柱管的电磁泵,该种阶梯状圆柱管的电磁泵在圆柱管上设置有圆柱管阶梯位及圆柱管缩小部,对应地在下导磁圈上设置有导磁圈阶梯位及导磁圈加厚部,通过该种结构涉及能够有效提升导磁效率,减少漏磁,在使用时可减少线圈组件中线圈的匝数及线圈的线径,有效降低成本,提升电磁泵的效率。

15、综上,该种阶梯状圆柱管的电磁泵解决了了现有电磁泵导磁效率低,影响电磁泵功率、实施成本高等技术缺陷。



技术特征:

1.一种阶梯状圆柱管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圆柱管内腔(11)的圆柱管(1)及套设在圆柱管(1)外部的下导磁圈(21)、上导磁圈(22),所述下导磁圈(21)及上导磁圈(22)外部设置有线圈组件(3),所述圆柱管(1)的圆柱管内腔(11)中设置有动铁芯(4),所述动铁芯(4)的第一端与所述圆柱管内腔(11)内部第一端之间设置有主压簧(51),所述圆柱管(1)在其第一端设置有与其圆柱管内腔(11)连通的入水口(12),圆柱管(1)在其第二端设置有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内部设置有单向阀模组,所述圆柱管(1)在其靠近入水口(12)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圆柱管阶梯位(13),所述圆柱管阶梯位(13)在圆柱管(1)上形成有一圆柱管缩小部(14),所述下导磁圈(21)内壁具有一导磁圈阶梯位(211),所述导磁圈阶梯位(211)在所述下导磁圈(21)内部形成有一导磁圈加厚部(212),所述导磁圈阶梯位(211)与所述圆柱管阶梯位(13)相互适配,所述导磁圈加厚部(212)设置在所述圆柱管缩小部(14)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梯状圆柱管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6)具有出水管内腔(61),所述动铁芯(4)在其第二端延伸有动铁芯伸出部(42),所述动铁芯伸出部(42)延伸进入到所述出水管(6)的出水管内腔(61)中,动铁芯(4)具有动铁芯内腔(41)且动铁芯内腔(41)将所述圆柱管内腔(11)与所述出水管内腔(6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阶梯状圆柱管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芯(4)安装在所述圆柱管内腔(11)后,动铁芯内腔(41)将圆柱管内腔(11)隔离成为第一圆柱管内腔及第二圆柱管内腔,所述入水口(12)与所述第一圆柱管内腔连通,所述主压簧(51)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管内腔中,所述动铁芯(4)上设置有连通孔(43),所述连通孔(43)将所述动铁芯内腔(41)与所述第二圆柱管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圆柱管内腔中设置有缓冲压簧(52),所述缓冲压簧(52)用于缓冲动铁芯(4)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阶梯状圆柱管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6)在其靠近入水口(12)的一端内壁设置有一阶梯位,所述阶梯位处设置有动密封圈(91)及第一o型密封圈(92),所述动密封圈(91)及第一o型密封圈(92)通过限位垫片(93)安装在出水管(6)内壁,动密封圈(91)及第一o型密封圈(92)均与所述动铁芯(4)的动铁芯伸出部(42)外壁动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阶梯状圆柱管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6)的出口处设置有固定盖(62),所述出水管(6)的出水管内腔(61)中设置有出水管中间通孔(63),所述出水管中间通孔(63)的尺寸小于出水管内腔(61)的截面尺寸并将所述出水管内腔(61)分为第一出水管内腔及第二出水管内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阶梯状圆柱管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模组包括第一单向阀组件及第二单向阀组件,所述第一单向阀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水管内腔中,所述第二单向阀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水管内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阶梯状圆柱管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动铁芯伸出部(42)的出口处的顶杆胶头(711)及设置在所述顶杆胶头(711)与所述出水管中间通孔(63)之间的第一塔簧(712),所述第二单向阀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中间通孔(63)出口处的橡胶密封头(721)及设置在所述橡胶密封头(721)与所述固定盖(62)之间的第二塔簧(722),所述固定盖(62)内部具有塔簧座(64),所述塔簧座(64)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塔簧(7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梯状圆柱管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3)通过保持架(8)固定在所述圆柱管(1)外部,所述保持架(8)与所述圆柱管(1)之间设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94),所述圆柱管(1)内壁与所述出水管(6)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三o型密封圈(9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梯状圆柱管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磁圈(21)与所述上导磁圈(22)之间设置有衬套(2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梯状圆柱管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磁圈(21)为一体成型导磁部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阶梯状圆柱管的电磁泵,包括圆柱管内腔、圆柱管、下导磁圈、上导磁圈、线圈组件、动铁芯、主压簧、出水管及单向阀模组,所述圆柱管在其靠近入水口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圆柱管阶梯位,所述圆柱管阶梯位在圆柱管上形成有一圆柱管缩小部,所述下导磁圈内壁具有一导磁圈阶梯位,所述导磁圈阶梯位在所述下导磁圈内部形成有一导磁圈加厚部,所述导磁圈阶梯位与所述圆柱管阶梯位相互适配,所述导磁圈加厚部设置在所述圆柱管缩小部处。该种阶梯状圆柱管的电磁泵可提升导磁效率,降低线圈匝数及线径,降低实施成本,提升电磁本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熊颖申,黄志勇,李平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华星恒泰泵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9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