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运车用静液压驱动液压系统及跨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3250发布日期:2023-11-22 20:49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跨运车用静液压驱动液压系统及跨运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液压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跨运车用静液压驱动液压系统及跨运车。


背景技术:

1、无级变速一直是工程机械、港口机械驱动系统追求的目标。目前可以进行无级变速的车辆普遍利用的是机械、液力、液压和电力这几种基本原理实现无级传动。液压无级传动的尺寸小、重量轻,不存在机械摩擦式无级传动的功率小、寿命短的缺点,驱动高效区域远大于液力传动,当功率和转速相同时,液压马达的重量只有电机的几分之一,因此在这几种基本工作原理中,液压无级传动比机械无级传动、液力传动和电传动更适合在工程机械驱动中广泛应用。

2、跨运车驱动系统要求较大的调速范围,且速度范围要从静止到最大车速连续可调,并需要便利的换向功能。跨运车静液压驱动系统结构灵活,有多种组合形式,相应的组成部件也有所区别。按回路特征可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

3、传统的静液压驱动系统根据布置方式,有整体式和分置式两种方案。整体式静液压传动装置是将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组合在一起,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关系。一般适用于小排量的静液压驱动装置。优点是结构紧凑,中间不需要管路连接,使用成本较低。缺点是:安装布局有一定的限制,专用性比较强。分置式方案中,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为各自独立的元件,通常由管路连接,可实现不同排量、不同变量形式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任意组合,如变量液压泵一一定量液压马达、变量液压泵——变量液压马达系统,通过参数合理匹配,能满足主机的各种工况要求。安装比较灵活,能按主机的设计要求进行布置。

4、但是,现有技术的高低速切换使用机械连杆技术,结构复杂,不能实现在一定范围内速度连续可变,无级变速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运车用静液压驱动液压系统及跨运车,实现在一定范围内速度连续可变,具备良好的无级变速性能。

2、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行走泵,与行走泵连接的行走马达,行走泵为行走马达供油;所述行走泵和行走马达之间连接有高低速切换及制动阀;所述行走马达有两组,两组行走马达之间设置有分流阀,分流阀用以控制车辆行驶过程中左右两侧的行走马达流量相同,进而实现左右两侧的行走马达的同步行走控制;跨运车在低速段,控制行走马达中变量马达排量最大,通过改变行走泵中变量泵的排量实现无级调速;跨运车在高速段,控制行走泵中变量泵排量最大,通过调节行走马达中变量马达的排量实现无级调速。

3、所述行走泵包括变量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溢流阀,变量泵与电动机机械驱动连接;所述变量泵的排量控制元件两端与第一电磁阀的第一油口、第二电磁阀的第一油口液压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二油口和第二电磁阀的第二油口连接之后通过溢流阀与变量泵液压连接,第一电磁阀的第三油口和第二电磁阀的第三油口液压连接。

4、所述行走泵还包括与变量泵同轴连接的补油泵,补油泵的输出端通过补油过滤器连接分流阀;补油泵和变量泵同轴设置,可以确保只要变量泵工作,补油泵也会同时工作,系统的泄露油和冲洗阀冲洗出的热油会同步得到补充,确保系统可靠平稳的工作。

5、所述行走马达包括变量马达和制动器,两组行走马达中其中一个变量马达的第一工作油口a连接至分流阀中同步分流阀的第一油口,另一变量马达的第一工作油口a连接至分流阀中同步分流阀的第三油口,两个变量马达的第二工作油口b相连;所述同步分流阀的第二油口连接至高低速切换及制动阀、行走泵。

6、所述高低速切换及制动阀包括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梭阀、减压阀及第二溢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的第一油口连接制动器,第四电磁阀的第一油口连接变量马达;所述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的第二油口连接之后连接至第二溢流阀一端,第二溢流阀另一端与第三电磁阀的第三油口、第四电磁阀的第三油口连接;所述第二溢流阀还通过减压阀连接梭阀,该高低速切换及制动阀用于实现速度切换。

7、所述分流阀还包括冲洗阀,冲洗阀的第三油口与油箱连接,冲洗阀使系统运行平稳、快速、可靠性更高。

8、所述冲洗阀的第三油口与油箱之间的油路上依次串联连接散热器和回油滤。设置散热器主要是将系统运行过程中持续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可使系统的油温保持在液压元件要求的使用油温范围内,延长液压件和液压油的使用寿命;设置回油滤的目的是将杂质和颗粒物过滤出液压系统。

9、所述补油泵通过吸油滤与油箱连接,吸油滤的作用是避免液压泵将液压油箱中液压油里杂质和颗粒物吸入系统,对系统清洁度起保护作用。

10、本方案中,电机驱动行走泵,行走泵驱动液压马达,液压马达驱动轮边减速机,轮边减速机驱动轮胎时车辆行驶。制动控制的作用是确保车辆可以刹车、驻车。高低速的作用是使车辆具有两个行驶档位。

11、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跨运车,包括跨运车用静液压驱动液压系统。

12、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实现了跨运车两档功能,并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变,有着良好的无级变速性能;系统采用了同步分流阀,确保左右行走变量马达行驶同步;系统设计了冲洗阀使系统运行平稳、快速、可靠性更高;系统设计了行驶高低速切换及制动阀,用于速度切换。



技术特征:

1.一种跨运车用静液压驱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泵,与行走泵连接的行走马达,行走泵为行走马达供油;所述行走泵和行走马达之间连接有高低速切换及制动阀;所述行走马达有两组,两组行走马达之间设置有分流阀,分流阀用以控制车辆行驶过程中左右两侧的行走马达流量相同,进而实现左右两侧的行走马达的同步行走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运车用静液压驱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泵包括变量泵(4)、第一电磁阀(1)、第二电磁阀(2)、第一溢流阀(8),变量泵(4)与电动机(3)机械驱动连接;所述变量泵(4)的排量控制元件两端与第一电磁阀(1)的第一油口、第二电磁阀(2)的第一油口液压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1)的第二油口和第二电磁阀(2)的第二油口连接之后通过溢流阀(8)与变量泵(4)液压连接,第一电磁阀(1)的第三油口和第二电磁阀(2)的第三油口液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运车用静液压驱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泵还包括与变量泵(4)同轴连接的补油泵(5),补油泵(5)的输出端通过补油过滤器(6)连接分流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运车用静液压驱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马达包括变量马达(17)和制动器(20),两组行走马达中其中一个变量马达(17)的第一工作油口a连接至分流阀中同步分流阀(19)的第一油口,另一变量马达(17)的第一工作油口a连接至分流阀中同步分流阀(19)的第三油口,两个变量马达(17)的第二工作油口b相连;所述同步分流阀(19)的第二油口连接至高低速切换及制动阀、行走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运车用静液压驱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速切换及制动阀包括第三电磁阀(12)、第四电磁阀(13)、梭阀(14)、减压阀(15)及第二溢流阀(1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运车用静液压驱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阀还包括冲洗阀(18),冲洗阀(18)的第三油口与油箱(7)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运车用静液压驱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阀(18)的第三油口与油箱(7)之间的油路上依次串联连接散热器(10)和回油滤(9)。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运车用静液压驱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泵(5)通过吸油滤(21)与油箱(7)连接。

9.一种跨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运车用静液压驱动液压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跨运车用静液压驱动液压系统及跨运车,所述液压系统包括行走泵,与行走泵连接的行走马达,行走泵为行走马达供油;所述行走泵和行走马达之间连接有高低速切换及制动阀;所述行走马达有两组,两组行走马达之间设置有分流阀分流阀用以控制车辆行驶过程中左右两侧的行走马达流量相同,进而实现左右两侧的行走马达的同步行走控制;跨运车在低速段,控制行走马达中变量马达排量最大,通过改变行走泵中变量泵的排量实现无级调速;跨运车在高速段,控制行走泵中变量泵排量最大,通过调节行走马达中变量马达的排量实现无级调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在一定范围内速度连续可变,具备良好的无级变速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熊亮,张海军,张国俊,张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徐工港口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