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齿轮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4208发布日期:2024-01-06 22:56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齿轮油泵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油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齿轮油泵。


背景技术:

1、内齿轮油泵是一种机械设备,通常用于将润滑油或其他液体输送到需要润滑或冷却的机械部件。它是由两个内嵌的齿轮组成,其中一个齿轮驱动另一个齿轮旋转,这样就可以产生压力并将液体从入口吸入并送至出口。内齿轮油泵通常用于发动机、变速器和其他机械设备中,以确保它们正常运转且不过热。

2、现有的油泵的密封圈不能有效地防止较高压力的润滑油从电动机轴处泄漏,润滑油泄漏到油泵的电动机内部.并从电动机的接线盒处成滴状流出,以至无法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小内齿轮油泵的油液泄漏,本申请提供一种内齿轮油泵。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内齿轮油泵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内齿轮油泵,包括上壳体、下壳体、驱动轴和齿轮组,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且内部形成腔室,下壳体包括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均与腔室连通,驱动轴依次转动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驱动轴在腔室内与齿轮组连接,用于输送油液,上壳体设有用于控制腔室与驱动轴外壁连通的回流结构,用于引导渗漏的油液流入腔室内。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液从进油口导入腔室内,驱动轴带动齿轮组转动,从而在腔室内产生压强差,持续将油液朝向出油口方向输送,在驱动轴转动的过程中,沿驱动轴长度方向渗流的油液流经回流结构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油液被甩入回流结构,并通过回流结构再次流入腔室内,从而保证腔室内部的油液保持充足,使得油液能够顺畅地流动和输送,从而提高了齿轮组的工作效率,减小油泵泄漏可以减少油液的外溢,保护环境。

5、可选的,上壳体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支撑件和若干密封环,支撑件固定于上壳体的外壁,驱动轴与支撑件转动连接,若干密封环卡接于支撑件的内壁,密封环与驱动轴抵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环可以减小油液泄漏的风险,且能够减小外界杂物进入腔室内的风险,密封环吸收振动和冲击,降低噪音和延长驱动轴的寿命。

7、可选的,支撑件内设有回流通道,回流结构设置于回流通道内,回流通道一端朝向驱动轴的外壁设置,另一端与腔室连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渗漏的油液通过回流通道流向腔室内,且回流通道便于回流结构的安装和拆卸。

9、可选的,回流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道、引流槽和第二通道,回流结构包括活塞、弹簧和底盘,活塞与第二通道滑移连接,活塞的一端与第一通道的端口抵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底盘连接,连通第二通道和腔室的底盘与第二通道的内壁连接,活塞的内壁连通引流槽和第二通道。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油液流经第一通道的端口处时,油液在驱动轴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入第一通道内;第一通道内的油液的压力大于弹簧的弹力时,油液迫使弹簧收缩,使得活塞与第一通道之间产生间隙,供油液流入引流槽内,通过底盘的通孔流回腔室内。当第一通道的油液压力降低时,弹簧伸长,活塞再次与第一通道抵接,从而防止腔室内的油液倒流回第一通道,从而实现油液朝向腔室内单向流动的效果,提高了油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1、可选的,活塞设有径向孔和轴向孔,轴向孔与引流槽连通,径向孔的一端与轴向孔连通,另一端朝向底盘方向设置,弹簧插接于径向孔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能够对活塞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并且控制活塞沿着第二通道滑移;渗漏的油液车流入引流槽后依次通过径向孔、轴向孔和底盘流入腔室内。

13、可选的,齿轮组包括内齿轮和外齿圈,内齿轮与驱动轴固定连接,内齿轮与外齿圈啮合,外齿圈的内径大于内齿轮的外径。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轴带动内齿轮开始旋转时,油液从进油口进入腔室内,填满齿间,随着内齿轮继续转动,齿间不断变小,油液被紧密挤压,形成一定的压力,油液被挤压至泵体出口处,由于外齿圈的存在,油液无法倒流回吸入口,只能顺着出口流出,从而起到了推动油液移动的作用。

15、可选的,下壳体设有半月板,半月板与外齿圈抵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月板减小泵体内的油液泄漏的风险,以及减少泵体与旋转部件之间的摩擦。

17、可选的,两组回流结构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回流结构与驱动轴的两端一一对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轴的两端分别与上壳体和下壳体转动连接,两组回流结构分别对驱动轴的两端起到限制油液泄漏的作用,从而大大地增强了泵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油液从进油口导入腔室内,驱动轴带动齿轮组转动,从而在腔室内产生压强差,持续将油液朝向出油口方向输送;

21、2.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油液被甩入回流结构,并通过回流结构再次流入腔室内,从而保证腔室内部的油液保持充足,使得油液能够顺畅地流动和输送,从而提高了齿轮组的工作效率,减小油泵泄漏可以减少油液的外溢,保护环境;

22、3.当第一通道的油液压力降低时,弹簧伸长,活塞再次与第一通道抵接,从而防止腔室内的油液倒流回第一通道,从而实现油液朝向腔室内单向流动的效果,提高了油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内齿轮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和驱动轴(4)和齿轮组(3),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连接且内部形成腔室(21),所述下壳体(2)包括进油口(22)和出油口(23),所述进油口(22)和出油口(23)均与腔室(21)连通,所述驱动轴(4)依次转动连接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驱动轴(4)在腔室(21)内与齿轮组(3)连接,用于输送油液,所述上壳体(1)设有用于控制腔室(21)与驱动轴(4)外壁连通的回流结构(6),用于引导渗漏的油液流入腔室(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齿轮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设有密封结构(5),所述密封结构(5)包括支撑件(51)和若干密封环(53),所述支撑件(51)固定于上壳体(1)的外壁,所述驱动轴(4)与支撑件(51)转动连接,若干所述密封环(53)卡接于支撑件(51)的内壁,所述密封环(53)与驱动轴(4)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齿轮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51)内设有回流通道(61),所述回流结构(6)设置于回流通道(61)内,所述回流通道(61)一端朝向驱动轴(4)的外壁设置,另一端与腔室(2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齿轮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通道(61)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道(611)、引流槽(613)和第二通道(612),所述回流结构(6)包括活塞(62)、弹簧(63)和底盘(64),所述活塞(62)与第二通道(612)滑移连接,所述活塞(62)的一端与第一通道(611)的端口抵接,另一端通过弹簧(63)与底盘(64)连接,连通第二通道(612)和腔室(21)的底盘(64)与第二通道(612)的内壁连接,所述活塞(62)的内壁连通引流槽(613)和第二通道(6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齿轮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62)设有径向孔(621)和轴向孔(622),所述轴向孔(622)与引流槽(613)连通,所述径向孔(621)的一端与轴向孔(622)连通,另一端朝向底盘(64)方向设置,所述弹簧(63)插接于径向孔(62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齿轮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3)包括内齿轮(31)和外齿圈(32),所述内齿轮(31)与驱动轴(4)固定连接,所述内齿轮(31)与外齿圈(32)啮合,所述外齿圈(32)的内径大于内齿轮(31)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齿轮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设有半月板(24),所述半月板(24)与外齿圈(32)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齿轮油泵,其特征在于:两组回流结构(6)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回流结构(6)与驱动轴(4)的两端一一对应。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内齿轮油泵,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驱动轴和齿轮组,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且内部形成腔室,下壳体包括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均与腔室连通,驱动轴依次转动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驱动轴在腔室内与齿轮组连接,用于输送油液,上壳体设有用于控制腔室与驱动轴外壁连通的回流结构,用于引导渗漏的油液流入腔室内。本申请在驱动轴转动的过程中,沿驱动轴长度方向渗流的油液流经回流结构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油液被甩入回流结构,并通过回流结构再次流入腔室内,从而保证腔室内部的油液保持充足,使得油液能够顺畅地流动和输送,从而提高了齿轮组的工作效率,减小油泵泄漏可以减少油液的外溢,保护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军,葛杰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前进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8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