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注浆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6195发布日期:2024-03-18 16:57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注浆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注浆泵,尤其涉及一种双向注浆泵。


背景技术:

1、现有注浆泵是通过伺服电机控制液体注射量,精确注射液体的量,但目前的注浆泵在使用时,浆液的进出口都是固定的,只能从注浆泵的进口将浆液注入再从出口将浆液注射出,当需要切换注浆方向时,需要人工将管路进行调整或者使用另一台注浆泵进行操作,这样实际运用起来操作比较麻烦,费时费力,大大影响了整体生产注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现有的注浆泵进出浆转换操作麻烦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通过出浆间隙的位置不同能够实现进出口位置的调节,无需人工再进行来回切换料管,实现注浆进出口的双向转换,提升进出浆液转换便捷性的双向注浆泵。

2、为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双向注浆泵,包括壳体、柱塞组件和旋转顶升机构;所述柱塞组件包括柱塞套和柱塞;所述柱塞套固定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柱塞套的径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壳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且第一接头与第一通道连通;第二接头与第二通道连通;所述柱塞呈轴向移动的连接在柱塞套内;所述柱塞出浆端侧的外壁设置有出浆凹面;所述出浆凹面与柱塞套内壁之间形成出浆间隙;所述旋转顶升机构用于驱动柱塞旋转以及轴向移动,使从一个接头注入柱塞套内的浆液通过柱塞从另一个接头挤出;当所述出浆间隙位于第一接头处时,第一接头为出浆口,第二接头为进浆口;当所述出浆间隙位于第二接头处时,第一接头为进浆口,第二接头为出浆口。通过出浆间隙的位置不同能够实现进出口位置的调节,无需人工再进行来回切换料管,只需通过旋转顶升机构带动柱塞上的出浆间隙转动,就能实现进出口浆液流向的转换,提升注浆操作的便捷性。

4、作为优选,所述旋转顶升机构包括顶升驱动组件和旋转驱动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顶升驱动组件和旋转驱动组件分别设置在壳体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花键套和传动轴;所述花键套通过传动轴承转动连接在壳体内,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与花键套连接并用于花键套转动;所述传动轴轴向移动连接在花键套内,且传动轴与花键套同步转动;所述传动轴的一端通过连接组与柱塞固定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顶升驱动组件上,且顶升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传动轴轴向移动。通过顶升驱动组件和旋转驱动组件能够实现传动组件上的传动轴即可以旋转又可以轴向移动,从而方便进行柱塞进出口的来回切换,进而实现柱塞双向注浆的便捷性和流畅性。

5、作为优选,所述花键套内设置有齿形轴孔;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与齿形轴孔相配合的齿形轴端;所述齿形轴端插接在齿形轴孔内,并使花键套驱动传动轴同步转动。通过齿形轴孔与齿形轴端之间的配合,能够确保花键套旋转的同时带动传动轴进行旋转,同时也不会影响传动轴进行轴向移动,并且还能确保轴向移动的稳定性和流畅性,防止轴向移动过程中使传动轴发生晃动。

6、作为优选,所述顶升驱动组件包括顶升支架、顶升电机、顶升丝杠和顶升定位座;所述顶升电机通过顶升支架呈轴向设置壳体上,顶升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顶升联轴器与顶升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升定位座轴向移动连接在壳体内;所述顶升定位座的一端上设置有丝杠配合槽;所述丝杠配合槽的内壁与顶升丝杠螺纹配合,并驱动顶升定位座在壳体内轴向顶升移动;顶升定位座的另一端通过顶升轴承与传动轴一端转动连接。通过顶升电机带动顶升丝杠转动,通过顶升丝杠和顶升定位座螺纹配合实现旋转方式进行轴向移动,从而能够使顶升丝杠在顶升定位座的作用下带动柱塞进行轴向移动。

7、作为优选,所述顶升定位座与壳体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定位以及限位顶升定位座的顶升定位套。通过顶升定位套能够进一步将顶升定位座进行定位,确保顶升定位座的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出现位置偏移或晃动。

8、作为优选,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旋转驱动支架、旋转电机、主动转轴、主动齿轮、从动转轴和从动齿轮;所述旋转驱动支架设置在壳体上,所述旋转电机呈轴向设置在旋转驱动支架上,主动转轴转动连接在旋转驱动支架上,且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旋转联轴器与主动转轴连接,所述主动齿轮连接在主动转轴上;所述从动转轴转动连接在旋转驱动支架上,且从动转轴与主动转轴平行设置;所述从动齿轮连接在从动转轴上,且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花键套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花键齿;所述从动齿轮与花键齿相啮合,并驱动花键套转动。通过旋转电机带动主动转轴上的主动齿轮旋转,通过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与花键齿相配合,使从动转轴带动花键套在壳体转动,进而使柱塞进行转动,实现进出口的来回切换,达到双向使用的效果。

9、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组包括连接轴、连接固定套、第一销钉和第二销钉;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连接固定插槽;所述连接轴的一端插入至所述连接固定插槽内,并通过第一销钉使连接轴和传动轴固定;所述连接固定套的一端套设在连接轴的另一端,并通过第二销钉使连接固定套和连接轴固定;所述连接固定套的另一端套设在柱塞上,并通过固定螺钉使连接固定套与柱塞固定。通过连接轴方便进行柱塞和传动轴之间的连接,确保柱塞传动到位,同时通过连接固定套进一步确保柱塞移动的稳定性和流畅性,防止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晃动。

10、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位于柱塞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密封堵盖。通过密封堵盖确保密封行的同时也方便柱塞组件的拆装。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出浆间隙的位置不同能够实现进出口位置的调节,无需人工再进行来回切换料管,只需通过旋转顶升机构带动柱塞上的出浆间隙转动,就能实现进出浆液流向的转换,提升注浆操作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向注浆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柱塞组件和旋转顶升机构;所述柱塞组件包括柱塞套(21)和柱塞(22);所述柱塞套(21)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柱塞套(21)的径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道(211)和第二通道(212);所述壳体(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接头(3)和第二接头(4),且第一接头(3)与第一通道(211)连通;第二接头(4)与第二通道(212)连通;所述柱塞(22)呈轴向移动的连接在柱塞套(21)内;所述柱塞(22)出浆端侧的外壁设置有出浆凹面;所述出浆凹面与柱塞套(21)内壁之间形成出浆间隙(23);所述旋转顶升机构用于驱动柱塞(22)旋转以及轴向移动,使从一个接头注入柱塞套(21)内的浆液通过柱塞(22)从另一个接头挤出;当所述出浆间隙(23)位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注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顶升机构包括顶升驱动组件(5)和旋转驱动组件(6)和传动组件(7);所述顶升驱动组件(5)和旋转驱动组件(6)分别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传动组件(7)包括花键套(71)和传动轴(72);所述花键套(71)通过传动轴承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所述旋转驱动组件(6)与花键套(71)连接并用于花键套(71)转动;所述传动轴(72)轴向移动连接在花键套(71)内,且传动轴(72)与花键套(71)同步转动;所述传动轴(72)的一端通过连接组与柱塞(22)固定连接,传动轴(7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顶升驱动组件(5)上,且顶升驱动组件(5)用于驱动传动轴(72)轴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注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键套(71)内设置有齿形轴孔;所述传动轴(72)上设置有与齿形轴孔相配合的齿形轴端(721);所述齿形轴端(721)插接在齿形轴孔内,并使花键套(71)驱动传动轴(72)同步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注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驱动组件(5)包括顶升支架(51)、顶升电机(52)、顶升丝杠(53)和顶升定位座(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注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定位座(54)与壳体(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定位以及限位顶升定位座(54)的顶升定位套(5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注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6)包括旋转驱动支架(61)、旋转电机(62)、主动转轴(63)、主动齿轮(64)、从动转轴(65)和从动齿轮(66);所述旋转驱动支架(61)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旋转电机(62)呈轴向设置在旋转驱动支架(61)上,主动转轴(63)转动连接在旋转驱动支架(61)上,且旋转电机(62)的输出轴通过旋转联轴器(67)与主动转轴(63)连接,所述主动齿轮(64)连接在主动转轴(63)上;所述从动转轴(65)转动连接在旋转驱动支架(61)上,且从动转轴(65)与主动转轴(63)平行设置;所述从动齿轮(66)连接在从动转轴(65)上,且从动齿轮(66)与主动齿轮(64)相啮合;所述花键套(7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花键齿(711);所述从动齿轮(66)与花键齿(711)相啮合,并驱动花键套(71)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注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包括连接轴(731)、连接固定套(732)、第一销钉(733)和第二销钉(73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注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位于柱塞(22)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密封堵盖(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注浆泵技术领域,一种双向注浆泵包括壳体、柱塞组件和旋转顶升机构;柱塞组件包括柱塞套和柱塞;柱塞套固定设置在壳体内,柱塞套的径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壳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且第一接头与第一通道连通;第二接头与第二通道连通;柱塞呈轴向移动的连接在柱塞套内;柱塞出浆端侧的外壁设置有出浆凹面;出浆凹面与柱塞套内壁之间形成出浆间隙;旋转顶升机构用于驱动柱塞旋转以及轴向移动,使从一个接头注入柱塞套内的浆液通过柱塞从另一个接头挤出。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出浆间隙的位置不同能够实现进出口位置的调节,通过柱塞上的出浆间隙转动就能实现进出浆流向的转换,提升注浆操作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益龙,杨鹏飞,刘永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海洛泵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9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