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系统控制方法、风机系统及油烟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27676发布日期:2024-04-18 17:41阅读:12来源:国知局
风机系统控制方法、风机系统及油烟机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油烟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机系统控制方法、风机系统及油烟机。


背景技术:

1、油烟机又称吸油烟机,被安装在厨房炉灶上方,能将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油烟迅速抽走,排出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吸油烟机已成为厨房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

2、油烟机的风机系统由叶轮、电机、蜗壳及电机安装支架组成,叶轮装配于电机轴上,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支架安装于蜗壳后板。油烟机的进风区域通常包括前进风区域、后进风区域、左进风区域和右进风区域,电机支架所在位置为后进风区域或者右进风区域。由于油烟机内部空间尺寸的限制,不断压缩油烟机的前后尺寸或者左右尺寸,导致后进风区域或右进风区域空间紧促,致使气流运行不通畅,影响叶轮转速,导致吸油烟效果改变,影响用户烹饪体验。

3、中国发明专利cn109595646b公开了一种风机系统,包括两个风机,两个风机分别为第一三元风机和第二三元风机,第一三元风机包括第一三元叶轮和第一进风口,第二三元风机包括第二三元叶轮和第二进风口,在油烟流动路径上,第二进风口与第一进风口位置等同,第一进风口与第二进风口并列设置、并且分别朝向相反的两个方向。通过采用两个三元风机,风机结构紧凑,尺寸相对较小,风机效率和风压高,产生的负压梯度大,能使得吸烟效率大幅度提升;这种并列布置的方式尤其适用于顶吸式吸油烟机,并联后构成的风机整体体积较小,不必改变机箱原有的尺寸,在保持较高风压的情况下又能使得风量翻倍,提高吸油烟效率。

4、不过,上述发明专利cn109595646b的风机系统方案,额外增加了风机数量,这无疑提高了油烟机的风机系统制造成本。

5、因此,如何通过改变风机系统,以使得进入油烟机内的气流得以通畅运行,增强油烟机的排烟效果,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可通过调整进风区域面积以确保气流通畅运行的风机系统控制方法。

2、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上述风机系统控制方法的风机系统。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风机系统的油烟机。

4、本发明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油烟机的风机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步骤1,采集油烟机的叶轮在用户所选择运行档位下运行稳定后的当前叶轮转速;

6、步骤2,将采集到的当前叶轮转速与当前运行档位对应的预设叶轮转速做出判断处理:

7、当该当前叶轮转速与预设叶轮转速满足预设叶轮转速条件时,转入步骤3;否则,转入步骤10;

8、步骤3,检测油烟机在当前运行档位下的当前排烟阻力,转入步骤4;

9、步骤4,将检测到的当前排烟阻力与当前运行档位对应的预设排烟阻力做出判断处理:

10、当该当前排烟阻力大于或等于预设排烟阻力时,转入步骤5;否则,转入步骤11;

11、步骤5,将检测到的当前排烟阻力与预设排烟阻力阈值做出判断处理:

12、当该当前排烟阻力与预设排烟阻力阈值满足预设排烟畅通条件时,转入步骤6;否则,执行与油烟机排烟不畅通相对应的操作;

13、步骤6,检测油烟机的蜗壳后盖进风区域上各预设子进风区域的进气量,并在检测到的所有进气量中选出最小进气量,且以该最小进气量对应的预设子进风区域作为高阻力下气流回流区,转入步骤7;其中,各预设子进风区域的进风面积等值;

14、步骤7,获取油烟机的叶轮在经过高阻力下气流回流区所对应各叶片的动平衡参数,转入步骤8;

15、步骤8,将获取到的各叶片的动平衡参数与各叶片对应的预设动平衡参数最大阈值做出判断处理:

16、当各叶片的动平衡参数均小于或者等于各叶片各自对应的预设动平衡参数最大阈值时,不对蜗壳后盖的高阻力下气流回流区所对应预设子进风区域的面积做出调整;否则,转入步骤9;

17、步骤9,增大蜗壳后盖的高阻力下气流回流区所对应预设子进风区域的面积,并转入步骤7;

18、步骤10,对油烟机的当前电机电流值做出调整,得到调整后电机电流值,并返回执行步骤1;

19、步骤11,检测油烟机的蜗壳后盖进风区域上各预设子进风区域的进气量,并在检测到的所有进气量中选出最小进气量和最大进气量,且以该最小进气量对应的预设子进风区域作为高阻力下气流回流区,转入步骤12;

20、步骤12,将选出的最大进气量与该最大进气量所对应预设子进风区域的预设进气量最大阈值做出判断处理:

21、当该最大进气量小于或者等于对应的该预设进气量最大阈值时,不对蜗壳后盖的各预设子进风区域面积做出调整;否则,转入步骤13;

22、步骤13,减小蜗壳后盖的高阻力下气流回流区所对应预设子进风区域的面积,并转入步骤12。

23、改进地,在所述油烟机的风机系统控制方法中,在步骤2中,所述预设转速条件为:

24、

25、其中,dn为用户所选择运行档位,为油烟机的叶轮在用户所选择运行档位dn下运行稳定后的当前叶轮转速,为叶轮的当前运行档位dn所对应的预设叶轮转速,油烟机具有供用户选择的运行档位数量为n个,1≤n≤n。

26、再改进地,在所述油烟机的风机系统控制方法中,在步骤5中,所述预设排烟畅通条件为:

27、

28、其中,为当前运行档位dn对应的当前排烟阻力,qp为预设排烟阻力阈值。

29、改进地,在所述油烟机的风机系统控制方法中,在步骤10中,所述调整后电机电流值的调整方式如下:

30、i'=(1+ε)·i,ε∈(-1,1);

31、其中,i'为调整后电机电流值,i为当前电机电流值,ε为调整系数。

32、再改进地,在所述油烟机的风机系统控制方法中,所述叶片的动平衡参数计算方式如下:

33、

34、其中,kj表示叶轮上第j个叶片的动平衡参数,1≤j≤j,j为叶轮上的叶片总数量;d轴向表示第j个叶片在轴向上相对该叶片自身处于静止状态下的位移量,d径向表示第j个叶片在径向上相对该叶片自身处于静止状态下的位移量,d切向表示第j个叶片在切向上相对该叶片自身处于静止状态下的位移量,δ1表示位移量d轴向的权值,δ2表示位移量d径向的权值,δ3表示位移量d切向的权值;δ1、δ2和δ3均大于0。

35、本发明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实现任一项所述风机控制方法的风机系统,包括:

36、电机,具有电机轴;

37、叶轮,装配于电机轴上,具有多个叶片;

38、蜗壳,具有蜗壳后盖;

39、以及,控制器,连接电机;

4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1、支架结构,设置在蜗壳的后盖上且将该蜗壳的后盖进风区域分成多个等面积的预设子进风区域,并可调整各预设子进风区域的面积;

42、转速采集装置,连接控制器,采集油烟机的叶轮转速;

43、压力检测传感器,连接控制器,检测油烟机运行过程中的排烟阻力;

44、进气量检测装置,连接控制器,检测油烟机的蜗壳后盖进风区域上各预设子进风区域的进气量;

45、动平衡参数获取装置,连接控制器,获取油烟机的叶轮上各叶片的动平衡参数;

46、电流检测装置,连接控制器,检测油烟机的电机电流值;

47、进一步地,在所述风机系统中,所述动平衡参数获取装置包括:

48、轴向位移检测装置,检测叶轮的叶片在轴向上相对叶片自身处于静止状态下的位移量;

49、径向位移检测装置,检测叶轮的叶片在径向上相对叶片自身处于静止状态下的位移量;

50、切向位移检测装置,检测叶轮的叶片在切向上相对叶片自身处于静止状态下的位移量;

51、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轴向位移检测装置、径向位移检测装置和切向位移检测装置。

52、改进地,在所述风机系统中,所述预设子进风区域由区域开孔所形成,所述支架结构具有与预设子进风区域总数量等值数量的凸台结构,凸台结构与形成对应预设子进风区域的区域开孔一一对应;其中,凸台结构与自身对应的区域开孔之间通过压电陶瓷材料层过渡连接,该压电陶瓷材料层连接有电压输出端,该电压输出端向压电陶瓷材料层输出的电压受所述控制器控制。

53、本发明解决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应用有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系统。

5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发明的风机系统控制方法通过采集油烟机的叶轮在用户所选择运行档位下运行稳定后的叶轮转速以及排烟阻力,并将叶轮转速和排烟阻力分别与该用户所选择运行档位对应的预设叶轮转速和预设排烟阻力做比较判断处理,并基于检测到的油烟机的蜗壳后盖进风区域上各预设子进风区域的进气量,将选出的最小进气量对应的预设子进风区域作为高阻力下气流回流区,而后再去调整该高阻力下气流回流区所对应预设子进风区域的进风面积,从而实现通过改变高阻力下气流回流区所对应预设子进风区域面积的方式调整进风量,达到确保气流通畅运行的效果,不仅确保了油烟机的排烟效果,而且降低了油烟机风机系统的制造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