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排烟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46928发布日期:2024-05-20 11:20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排烟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风机,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排烟风机。


背景技术:

1、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风机主要应用于冶金、石化、电力、城市轨道交通、纺织、船舶等国民经济各领域以及各种场所的通风换气。

2、排烟是风机常见的用途之一,现有风机的电机通常是通过金属片状支架安装在风机内侧,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气流造成阻挡,增大风阻,并且现有风机的电机直接安装在风机内侧,且为硬连接,电机的震动会传递至风机从而产生共振,产生较大的噪音及振动,进而影响整体的稳定性。

3、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高效排烟风机,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排烟风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排烟风机,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高效排烟风机,包括:风筒、导流槽、机架、托架、片状支架、下支座、上支座、电机、侧减震块支架、侧减震块、上减震块支架、上减震块、限位支架、导柱、弹簧、叶轮、叶片、第一弧边、第二弧边、第三弧边、限位板;所述风筒的整体外观呈圆筒状,且风筒的外壁上设有导流槽;所述机架焊接安装在风筒底部的外壁上,且托架安装在风筒内部的中间位置,并且托架与风筒通过片状支架固定;所述片状支架为端面呈弧形的螺旋形板状结构,且片状支架安装在托架与风筒之间;所述托架下部的内壁上设有下支座,且托架顶端的内壁上设有上支座;所述电机嵌入安装在托架的内侧,且电机两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侧减震块支架,并且侧减震块支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侧减震块;所述电机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上减震块支架,且上减震块支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上减震块;所述限位支架通过底部的导柱与上减震块通过插接方式活动连接,且导柱的外部套接安装有弹簧;所述叶轮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且叶片倾斜设置在叶轮的外壁上;所述叶片的倾斜角度为42度,且叶片为端面呈弧形的螺旋状叶片,并且叶片的前侧端面呈“w”形,后侧端面呈直线形。

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高效排烟风机所述叶片的前侧端面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弧边、位于中间位置第二弧边及位于下部的第三弧边,且第一弧边及第三弧边均为圆弧形凹陷,并且第一弧边及第三弧边的弧度为141毫米;所述第二弧边为圆弧形凸起,且第二弧边的弧度为50毫米。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高效排烟风机所述第一弧边中心点至叶轮中心点的直线与第一弧边中心点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为10度;所述第二弧边中心点至叶轮中心点的直线与第二弧边中心点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为15度;所述第三弧边中心点至叶轮中心点的直线与第三弧边中心点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为14度。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高效排烟风机所述片状支架呈弧形状,且片状支架的中心弧度为10-15度;所述片状支架在托架与风筒之间呈顺时针设置有多处,且片状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托架及风筒焊接固定。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高效排烟风机所述导流槽为横截面呈圆弧形的环状凹槽,且导流槽位于所述叶片的后侧。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高效排烟风机所述叶轮的前端为整体外观呈锥形的圆头结构,且叶轮的后端呈圆柱状。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高效排烟风机所述侧减震块支架为“l”形板状结构,且侧减震块嵌入安装在侧减震块支架的内侧,并且电机通过两侧底部的侧减震块放置在下支座上。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高效排烟风机所述下支座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侧减震块的两端。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高效排烟风机所述限位支架为横截面呈“u”形的板状结构,且限位支架与上支座卡接。

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3、1、本发明托架与风筒通过片状支架固定,片状支架为端面呈弧形的螺旋形板状结构,叶轮的前端为整体外观呈锥形的圆头结构,且叶轮的后端呈圆柱状的设置,两者均对气流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有效降低风阻,减少涡流损失,而风筒的外壁上设置的导流槽,也对气流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同时能加速气流的流速。

14、2、本发明叶片为端面呈弧形的螺旋状叶片,叶片倾斜设置在叶轮的外壁上,叶片的前侧端面呈“w”形,后侧端面呈直线形的设置,叶片旋转时前侧端面形成剪切力并与空气摩擦,该端面呈“w”形能有效降低风阻,高效节能,同时提高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降低噪音。

15、3、本发明侧减震块嵌入安装在侧减震块支架的内侧,并且电机通过两侧底部的侧减震块放置在下支座上,限位支架通过底部的导柱与上减震块通过插接方式活动连接,侧减震块及上减震块对电机起到支撑作用,同时自身起到减震作用,防止电机的振动向外传递产生共振及噪音,而弹簧对限位支架起到弹性支撑作用,方便电机的安装,并且通过限位支架与上支座卡接对电机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电机晃动。

16、4、本发明通过对高效排烟风机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有效降低风阻,高效节能,同时提高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降低噪音,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与设备中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排烟风机,包括:风筒(1)、导流槽(2)、机架(3)、托架(4)、片状支架(5)、下支座(6)、上支座(7)、电机(8)、侧减震块支架(9)、侧减震块(10)、上减震块支架(11)、上减震块(12)、限位支架(13)、导柱(14)、弹簧(15)、叶轮(16)、叶片(17)、第一弧边(17.1)、第二弧边(17.2)、第三弧边(17.3)、限位板(18);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1)的整体外观呈圆筒状,且风筒(1)的外壁上设有导流槽(2);所述机架(3)焊接安装在风筒(1)底部的外壁上,且托架(4)安装在风筒(1)内部的中间位置,并且托架(4)与风筒(1)通过片状支架(5)固定;所述片状支架(5)为端面呈弧形的螺旋形板状结构,且片状支架(5)安装在托架(4)与风筒(1)之间;所述托架(4)下部的内壁上设有下支座(6),且托架(4)顶端的内壁上设有上支座(7);所述电机(8)嵌入安装在托架(4)的内侧,且电机(8)两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侧减震块支架(9),并且侧减震块支架(9)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侧减震块(10);所述电机(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上减震块支架(11),且上减震块支架(1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上减震块(12);所述限位支架(13)通过底部的导柱(14)与上减震块(12)通过插接方式活动连接,且导柱(14)的外部套接安装有弹簧(15);所述叶轮(16)固定安装在电机(8)的输出端,且叶片(17)倾斜设置在叶轮(16)的外壁上;所述叶片(17)的倾斜角度为42度,且叶片(17)为端面呈弧形的螺旋状叶片,并且叶片(17)的前侧端面呈“w”形,后侧端面呈直线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排烟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7)的前侧端面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弧边(17.1)、位于中间位置第二弧边(17.2)及位于下部的第三弧边(17.3),且第一弧边(17.1)及第三弧边(17.3)均为圆弧形凹陷,并且第一弧边(17.1)及第三弧边(17.3)的弧度为141毫米;所述第二弧边(17.2)为圆弧形凸起,且第二弧边(17.2)的弧度为5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排烟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边(17.1)中心点至叶轮(16)中心点的直线与第一弧边(17.1)中心点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为10度;所述第二弧边(17.2)中心点至叶轮(16)中心点的直线与第二弧边(17.2)中心点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为15度;所述第三弧边(17.3)中心点至叶轮(16)中心点的直线与第三弧边(17.3)中心点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为14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排烟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支架(5)的中心弧度为10-15度;所述片状支架(5)在托架(4)与风筒(1)之间呈顺时针设置有多处,且片状支架(5)的两端分别与托架(4)及风筒(1)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排烟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2)为横截面呈圆弧形的环状凹槽,且导流槽(2)位于所述叶片(17)的后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排烟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16)的前端为整体外观呈锥形的圆头结构,且叶轮(16)的后端呈圆柱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排烟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减震块支架(9)为“l”形板状结构,且侧减震块(10)嵌入安装在侧减震块支架(9)的内侧,并且电机(8)通过两侧底部的侧减震块(10)放置在下支座(6)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效排烟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座(6)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8),所述限位板(18)位于侧减震块(10)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排烟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架(13)为横截面呈“u”形的板状结构,且限位支架(13)与上支座(7)卡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风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排烟风机,包括:风筒、导流槽、机架;所述风筒的整体外观呈圆筒状,且风筒的外壁上设有导流槽;所述机架焊接安装在风筒底部的外壁上,且托架安装在风筒内部的中间位置,并且托架与风筒通过片状支架固定;所述片状支架为端面呈弧形的螺旋形板状结构,且片状支架安装在托架与风筒之间;所述托架下部的内壁上设有下支座,且托架顶端的内壁上设有上支座;所述电机嵌入安装在托架的内侧,本发明通过对高效排烟风机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有效降低风阻,高效节能,同时提高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降低噪音,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与设备中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研发人员:纪洪江,尹志朋,崔广新,周强,韩飞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州隆达空调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