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空蚀射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6773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空蚀射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在电站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中的射油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是电站汽轮机组的核心系统之一,其主要作用是给汽轮机的支撑轴承、推力油承和盘车装置提供润滑,射油器是润滑油系统中的重要组件,其作用是从主油箱中抽出润滑油,为主油泵和各轴承供油。
[0003]现有技术在射油器内普遍存在空蚀现象。空蚀是指液体内局部压力降低到饱和蒸汽压力时产生空泡,空泡在固体壁面附近溃灭对材料产生的破坏和剥蚀现象。射油器的空蚀造成许多危害,如由于空蚀层的剥落,金属碎肩混入润滑油内,对轴承造成威胁;导致射油器管壁变薄,影响到射油器本身刚度;产生巨大噪声和振动。这些危害已影响到机组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空蚀射油器,通过对现有技术中的射油器结构进行改进,避免或减弱其在工作时产生的空蚀现象,提升运行效率。
[000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防空蚀射油器,包括喷嘴、喉管,以及与喉管相接的收缩段,在喷嘴的前端面上分布有各喷射孔;其特征是:
[0007]设置所述喉管的直径与喷嘴的直径的比值为0.9-1.0 ;
[0008]设置所述喷嘴前端面上的各喷射孔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在沿来流方向孔径扩大;
[0009]设置所述收缩段为流线型渐缩管段。
[0010]本实用新型防空蚀射油器,其特征是:所述各锥形孔的扩张角为45°。
[0011]本实用新型防空蚀射油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喷嘴前端面上各锥形孔的分布是在一中心孔的外围同一圆周位置上均匀分布有四只外围孔。
[0012]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3]1、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的改进改变了油流的射流和掺混特征,大幅减少油流在射油器内的负压区域并使其远离壁面,从根源上减少管壁遭受空蚀破坏的可能性,可以有效减轻或消除射油器喉管部位的空化空蚀现象。
[0014]2、本实用新型提高流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减小高低速流体掺混损失、流体局部阻力损失和流束摆动造成的能量损失,从而有效提升其运行效率。试验和数值模拟均证实本实用新型同样流量的高速油流经过射油器可以多携带10%左右的低速油流。可以提升射油器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喷射孔分布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1喷嘴,2喉管,3收缩段,4喷射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见图1、图2,与已有技术相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防空蚀射油器包括喷嘴1、喉管2,以及与喉管2相接的收缩段3,在喷嘴I的前端面上分布有各喷射孔4。
[0019]对已有技术作出改进的是:
[0020]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喉管2的直径与喷嘴I的直径的比值为0.9-1.0 ;而已有技术中的该比值为1.1-1.3,本实施例中减小了该比值。
[0021]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喷嘴I的前端面上的各喷射孔4为锥形孔,锥形孔在沿来流方向孔径扩大;已有技术中的喷射孔为圆柱形孔。
[0022]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收缩段3为流线型渐缩管段,型线设计采用五次方曲线方程,而已有技术中的收缩段3为折线型收缩段。
[0023]具体实施中,相应的结构设置也包括:各锥形孔的扩张角设置为45°在喷嘴前端面上喷射孔4的分布是在一中心孔的外围同一圆周位置上均匀分布有四只外围孔,四只外围孔在中心孔的外围呈“十”字分布,如图2所示。
【主权项】
1.一种防空蚀射油器,包括喷嘴(I)、喉管(2),以及与喉管(2)相接的收缩段(3),在喷嘴(I)的前端面上分布有各喷射孔(4);其特征是: 设置所述喉管(2)的直径与喷嘴(I)的直径的比值为0.9-1.0 ; 设置所述喷嘴前端面上的各喷射孔(4)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在沿来流方向孔径扩大; 设置所述收缩段(3)为流线型渐缩管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空蚀射油器,其特征是:所述各锥形孔的扩张角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空蚀射油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喷嘴前端面上各喷射孔(4)的分布是在一中心孔的外围同一圆周位置上均匀分布有四只外围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空蚀射油器,包括喷嘴、喉管,以及与喉管相接的收缩段,在喷嘴的前端面上分布有各喷射孔;其特征是设置喉管的直径与喷嘴的直径的比值为0.9-1.0;设置喷嘴前端面上的各喷射孔为锥形孔,锥形孔在沿来流方向孔径扩大;设置收缩段为流线型渐缩管段。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减轻或消除射油器内的空化空蚀现象,减小由于空蚀破坏对射油器乃至整个汽轮机润滑油系统造成的安全威胁,降低运行中的噪声和振动,并减小射油器内的流动损失,提高其工作效率。
【IPC分类】F01M11-00, F04F5-10
【公开号】CN204476880
【申请号】CN201520148401
【发明人】陈鑫, 杨骏, 李勇, 吴万范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