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水污水泵用水循环冷却电机的回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63774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潜水污水泵用水循环冷却电机的回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水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在潜水电机的电机端设计一套水循环冷却外套筒,在外套筒的筒体表面均布两个通孔的潜水污水泵用水循环冷却电机的回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一般潜水污水泵的水循环冷却电机的回水结构,通常设计为以下两种结构:
[0003]结构一:外接管路循环冷却结构
[0004]图1为外接管路冷却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外接管路型冷却结构,在蜗壳扩散管表面及电机部件冷却筒体开过水孔,两者之间需外接管路I方能实现循环冷却电机的效果。该结构在扩散管关键部位开孔影响了泵的水力性能,外接管路结构比较复杂,且冷却效果不佳。
[0005]结构二:普通循环冷却结构
[0006]图2为普通循环冷却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回水结构部分(A处)放大示意图。如图2和3所示:图中标注的2为泵盖与叶轮后口环间隙,标注的3为泵体过水孔、标注的4为泵盖过水孔、标注的5为连接座过水孔、标注的为6电机壳过水孔,普通内循环型冷却结构的泵端需在泵体法兰端面设计过水孔,在循环冷却时,水需经过叶轮口环间隙拐90度进入泵体法兰端面回水孔,再经过连接座回水孔才能到达电机腔。连接座的回水孔为封闭的两个通孔,在回水的过程中,路程太长。
[0007]该回水结构,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装配要求较高,且易造成水泵机组在运行时回水回路堵塞的现象,冷却效果不佳,水泵长期运行时,电机容易发热,影响水泵的正常运行,缩短了水泵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8]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水电机的电机端设计一套水循环冷却外套筒,在外套筒的筒体表面均布两个通孔的潜水污水泵用水循环冷却电机的回水结构。
[0009]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潜水污水泵用水循环冷却电机的回水结构,所述回水结构包括在潜水电机的电机端设计一套水循环冷却外套筒,在外套筒的筒体表面均布两个通孔,筒体上下用两个筒圈与筒体焊接,筒体直接从上而下套入电机壳,上面的筒圈与电机壳为间隙配合,下面的筒圈与泵盖之间固定连接;在泵端泵盖腔内设计两个回水用的过水孔与外套筒形成的腔体形成一个畅通的回路,同时在泵盖与叶轮后口环间留有间隙。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子中,下面的筒圈与泵盖用螺栓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潜水污水泵用水循环冷却电机的回水结构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潜水电机的电机端设计一套水循环冷却外套筒,在外套筒的筒体表面均布两个通孔,降低潜水泵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提高潜水泵运行的可靠性,循环冷却电机的回水结构延长了潜水泵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外接管路冷却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普通循环冷却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2中的回水结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2的A处放大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冷却外套筒筒体过水孔放大示意图(图4的B处放大图)。
[0017]图6为相关零部件过水孔放大示意图(图4的C处放大图)。
[0018]图7为泵盖与叶轮后口环间隙放大示意图(图4的D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冷却外套筒筒体过水孔放大示意图(图4的B处放大图)。图6为相关零部件过水孔放大示意图(图4的C处放大图)。在图6中,标注为11的为泵盖过水孔,标注为12的为下端盖过水孔,标注为13的为电机壳过水孔,标注为14的为外套筒内循环腔,其中泵盖和外套筒用螺栓15连接。图7为泵盖与叶轮后口环间隙放大示意图(图4的D处放大图)。如图4-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在潜水电机的电机端设计一套水循环冷却外套筒,在外套筒的筒体16表面均布两个通孔,筒体16上下用两个筒圈与筒体焊接,筒体直接从上而下套入电机壳,上面的筒圈与电机壳为间隙配合,下面的筒圈与泵盖之间固定连接;在泵端泵盖腔内设计两个回水用的过水孔7与外套筒形成的腔体形成一个畅通的回路,同时在泵盖8与叶轮后口环9间留有间隙10。下面的筒圈与泵盖一般也采用螺栓连接。
[0021]新型水循环冷却电机的回水结构,无需外接管路,只需在潜水电机的电机端设计一套水循环冷却外套筒,在外套筒的筒体表面均布两个通孔,筒体上下用两个筒圈与之焊接,直接从上而下套入电机壳,上筒圈与电机壳为间隙配合,下筒圈与泵盖用螺栓连接;在泵端泵盖腔内设计两个回水用的过水孔与外套筒形成的腔体形成一个畅通的回路,同时在泵盖与叶轮后口环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该水循环冷却电机的回水结构,结构简单,易加工,且装配方便。电机部件的冷却外套筒使整个电机呈筒状,阻损小,且与水泵的泵头部件更加协调,外形美观。
[0022]当泵机组在正常运行、泵腔内灌满水时,可通过泵盖8与叶轮后口环9间的间隙将水介质源源不断地送入泵盖与外套筒的循环回路,持续不断的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带走泵运行时电机产生的热量,达到循环冷却电机的效果,有利于潜水污水泵在干式安装环境或水位很低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运行,同时能有效降低泵机组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提高水泵运行的可靠性,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00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潜水污水泵用水循环冷却电机的回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结构包括在潜水电机的电机端设计一套水循环冷却外套筒,在外套筒的筒体表面均布两个通孔,筒体上下用两个筒圈与筒体焊接,筒体直接从上而下套入电机壳,上面的筒圈与电机壳为间隙配合,下面的筒圈与泵盖之间固定连接;在泵端泵盖腔内设计两个回水用的过水孔与外套筒形成的腔体形成一个畅通的回路,同时在泵盖与叶轮后口环间留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污水泵用水循环冷却电机的回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下面的筒圈与泵盖用螺栓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水污水泵用水循环冷却电机的回水结构,包括在潜水电机的电机端设计一套水循环冷却外套筒,在外套筒的筒体表面均布两个通孔,筒体上下用两个筒圈与筒体焊接,筒体直接从上而下套入电机壳,上面的筒圈与电机壳为间隙配合,下面的筒圈与泵盖之间固定连接;在泵端泵盖腔内设计两个回水用的过水孔与外套筒形成的腔体形成一个畅通的回路,同时在泵盖与叶轮后口环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在潜水电机的电机端设计一套水循环冷却外套筒,在外套筒的筒体表面均布两个通孔,降低潜水泵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提高潜水泵运行的可靠性,循环冷却电机的回水结构延长了潜水泵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IPC分类】F04D29/58
【公开号】CN204716626
【申请号】CN201520274212
【发明人】吴永旭, 阙义芹
【申请人】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