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泵的轴向耐干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65953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转子泵的轴向耐干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子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子栗的轴向耐干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转子栗又称胶体栗、凸轮栗、三叶栗、万用输送栗等,转子栗属于容积栗。它是借助于工作腔里的多个固定容积输送单位的周期性转化来达到输送流体的目的。转子是栗用来输送流体的关键部件,转子旋转时其两端面直接与栗体和栗盖接触,栗体、栗盖易磨损、维修成本高,转子栗工作时全靠转子输送的动态流体把其摩擦产生热量带走,一旦流体被抽干或者接不上,操作工如果没有发觉,不及时关机,用不了几分钟,由于缺少了流动液体带走热量,密封装置、转子等好多零件都会被摩擦积累的热量烧坏,栗就得维修或更换,这种现象在不能间断的化工厂里尤其麻烦,操作工需要时刻监控栗的抽吸状态,连上厕所都要有替班轮换,非常不方便,急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子栗的轴向耐干磨装置,克服了传统转子栗的栗体和栗盖易磨损以及严禁脱液空转的技术局限性,使用寿命大幅延长,且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得以减轻,使用户在同等投入的前提下,保证了生产的稳定性,减少栗类的连续投入及设备的更换率。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转子栗的轴向耐干磨装置,包括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栗体和栗盖,所述栗体内设有上下配合分布的两个转子,两个转子通过两个对应的转轴驱动,所述转子的两个端面分别贴合前耐磨板和后耐磨板,所述前耐磨板和后耐磨板的截面均为8字形,前耐磨板位于栗盖内,所述后耐磨板位于栗体内部后端面,所述前耐磨板和后耐磨板内均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冷却液,空腔使前耐磨板和后耐磨板均形成前壁和后壁,前壁和后壁的厚度相等,前壁的厚度与空腔的厚度的比值为2:3?1:1,所述空腔内靠近前耐磨板和后耐磨板的边缘处设有多个支撑柱,空腔内位于前耐磨板的上下部中心处均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端抵接前耐磨板的前后壁和后耐磨板的前后壁,支撑柱的轴向中心设有贯穿对应前耐磨板和对应后耐磨板的螺钉,所述螺钉将前耐磨板和后耐磨板分别固定在栗盖和栗体上。
[0005]所述后耐磨板的上下部中心处设有供转轴穿过的轴孔。
[0006]所述轴孔前侧的转轴上套设唇式密封圈,所述唇式密封圈上设有三个与后耐磨板的前壁过盈配合的密封唇。
[0007]所述轴孔后侧的转轴上套设轴套,所述轴套后侧卡设动环,所述动环后端抵接有静环,所述静环后端抵接有弹簧,静环内外侧分别通过压板和密封座压接,所述弹簧后端抵住压板,所述压板和密封座后侧通过压盖压紧。
[0008]所述后耐磨板外缘和栗体内壁之间设有胶垫。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前耐磨板和后耐磨板,使得转子与栗盖和栗体之间的磨损大幅度降低,延长了转子、栗盖和栗体的使用寿命,维修时只需更换对应受损的前耐磨板或后耐磨板即可,降低了成本,组装方便;同时前耐磨板和后耐磨板内的空腔内设冷却液,在流体被抽干或者接不上时加强对转子的两端面的冷却效果,使得转子可以短时间脱液空转而不会损坏,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得以减轻。
【附图说明】
[00?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1]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栗盖的主视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耐磨板的主视图。
[0014]图中:栗体1、栗盖2、转子3、转轴4、前耐磨板5、后耐磨板51、空腔52、胶垫53、支撑柱54、螺钉55、轴孔56、唇式密封圈6、轴套7、动环71、静环72、弹簧73、压板74、密封座75、压盖76。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6]如图丨?图4所示,转子栗的轴向耐干磨装置,包括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栗体I和栗盖2,紧固件设在两者的周边,所述栗体I内设有上下配合分布的两个转子3,两个转子3通过两个对应的转轴4驱动,两个转轴4联动使得两个转子3配合转动。
[0017]所述转子3的两个端面分别贴合前耐磨板5和后耐磨板51,所述前耐磨板5和后耐磨板51的截面均为8字形,前耐磨板5位于栗盖2内,所述后耐磨板51位于栗体I内部后端面,所述后耐磨板51外缘和栗体I内壁之间设有胶垫53。栗盖2和栗体I内均设有8字形的容纳腔,胶垫53的截面也为8字形,胶垫53能防止被输送的流体从栗体I和后耐磨板51的缝隙中泄漏,又能缓冲转子3的后端面和后耐磨板51摩擦时的周向作用力。
[0018]所述前耐磨板5和后耐磨板51内均设有空腔52,所述空腔52内设有冷却液,冷却液能在流体被抽干或者接不上时加强对转子3的两端面的冷却效果,使得转子3可以短时间脱液空转而不会损坏,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得以减轻,空腔52使前耐磨板5和后耐磨板51均形成前壁和后壁,前壁和后壁的厚度相等,前壁的厚度与空腔52的厚度的比值为2:3?1:1,该厚度比值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空腔52既能容纳较多的冷却液,又保证了前耐磨板5和后耐磨板51的结构强度,不致于在和转子3端面的摩擦过程中损坏。
[0019]所述空腔52内靠近前耐磨板5和后耐磨板51的边缘处设有多个支撑柱54,空腔52内位于前耐磨板5的上下部中心处均设有支撑柱54,所述支撑柱54的两端抵接前耐磨板5的前后壁和后耐磨板51的前后壁,多个支撑柱54分布合理,进一步加强了前耐磨板5和后耐磨板51的结构强度。
[0020]支撑柱54的轴向中心设有贯穿对应前耐磨板5和对应后耐磨板51的螺钉55,所述螺钉55将前耐磨板5和后耐磨板51分别固定在栗盖2和栗体I上。前耐磨板5上的螺钉55从其后壁穿入且螺钉55的端部位于后壁内,即螺钉55的端部不露出后壁,不会对前耐磨板5和转子3的前端面的摩擦产生干扰;后耐磨板51的螺钉55从其前壁穿入且螺钉55的端部位于前壁内,即螺钉55的端部不露出前壁,不会对后耐磨板51和转子3的后端面的摩擦产生干扰;螺钉55同时贯穿前壁、支撑柱54和后壁,受力好且均匀,使得前耐磨板5和后耐磨板51固定可靠,同时不占用空腔52内的冷却液的空间,冷却液的冷却面积达到最大化,将螺钉55穿设于支撑柱54内,不会增加冷却液的泄露点,保证了冷却液的密封效果,使得冷却液和被输送的流体不会混在一起。
[0021]所述后耐磨板51的上下部中心处设有供转轴4穿过的轴孔56,所述轴孔56前侧的转轴4上套设唇式密封圈6,所述唇式密封圈6上设有三个与后耐磨板51的前壁过盈配合的密封唇,唇式密封圈6的密封唇较为柔软,摩擦力小,密封效果好。
[0022]所述轴孔56后侧的转轴4上套设轴套7,所述轴套7后侧卡设动环71,所述动环71后端抵接有静环72,所述静环72后端抵接有弹簧73,静环72内外侧分别通过压板74和密封座75压接,压板74和密封座75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所述弹簧73后端抵住压板74,所述压板74和密封座75后侧通过压盖76压紧,压盖76压紧后通过紧固件和栗体I后端面连接,动环71随着转轴4 一起转动并时刻与静环72产生摩擦,静环72在摩擦中消耗后由弹簧73顶出继续保持最佳的密封状况。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转子栗的轴向耐干磨装置,包括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栗体(I)和栗盖(2),所述栗体(I)内设有上下配合分布的两个转子(3),两个转子(3)通过两个对应的转轴(4)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3)的两个端面分别贴合前耐磨板(5)和后耐磨板(51),所述前耐磨板(5)和后耐磨板(51)的截面均为8字形,前耐磨板(5)位于栗盖(2)内,所述后耐磨板(51)位于栗体(I)内部后端面,所述前耐磨板(5)和后耐磨板(51)内均设有空腔(52),所述空腔(52)内设有冷却液,空腔(52)使前耐磨板(5)和后耐磨板(51)均形成前壁和后壁,前壁和后壁的厚度相等,前壁的厚度与空腔(52)的厚度的比值为2:3?1:1,所述空腔(52)内靠近前耐磨板(5)和后耐磨板(51)的边缘处设有多个支撑柱(54),空腔(52)内位于前耐磨板(5)的上下部中心处均设有支撑柱(54),所述支撑柱(54)的两端抵接前耐磨板(5)的前后壁和后耐磨板(51)的前后壁,支撑柱(54)的轴向中心设有贯穿对应前耐磨板(5)和对应后耐磨板(51)的螺钉(55),所述螺钉(55)将前耐磨板(5)和后耐磨板(51)分别固定在栗盖(2)和栗体(I)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子栗的轴向耐干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耐磨板(51)的上下部中心处设有供转轴(4)穿过的轴孔(56)。3.如权利要求2所述转子栗的轴向耐干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56)前侧的转轴(4)上套设唇式密封圈(6),所述唇式密封圈(6)上设有三个与后耐磨板(51)的前壁过盈配合的密封唇。4.如权利要求3所述转子栗的轴向耐干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56)后侧的转轴(4)上套设轴套(7),所述轴套(7)后侧卡设动环(71),所述动环(71)后端抵接有静环(72),所述静环(72)后端抵接有弹簧(73),静环(72)内外侧分别通过压板(74)和密封座(75)压接,所述弹簧(73)后端抵住压板(74),所述压板(74)和密封座(75)后侧通过压盖(76)压紧。5.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子栗的轴向耐干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耐磨板(51)外缘和栗体(I)内壁之间设有胶垫(5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子泵的轴向耐干磨装置,包括泵体和泵盖,泵体内设转子,转子通过转轴驱动,转子的两端面分别贴合前耐磨板和后耐磨板,前耐磨板位于泵盖内,后耐磨板位于泵体内部后端面,前耐磨板和后耐磨板内均设空腔,空腔内设冷却液,空腔使前耐磨板和后耐磨板均形成前壁和后壁,空腔内靠近前耐磨板和后耐磨板的边缘处设多个支撑柱,空腔内位于前耐磨板的上下部中心处均设支撑柱,支撑柱的两端抵接前耐磨板的前后壁和后耐磨板的前后壁,支撑柱的轴向中心设贯穿对应前耐磨板和对应后耐磨板的螺钉,螺钉将前耐磨板和后耐磨板分别固定在泵盖和泵体上。本实用新型的转子泵的轴向耐干磨装置延长了泵的寿命,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
【IPC分类】F04C2/12, F04C15/00
【公开号】CN205277803
【申请号】CN201620026053
【发明人】张新华, 鲁志康, 沈红卫, 何绍木, 卢丽娟
【申请人】绍兴文理学院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