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6476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工作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本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空调压缩机气缸内的活塞、呈长条状的叶片和设置在所述叶片和活塞之间的滚动体,所述滚动体与所述活塞相抵靠,所述叶片靠近滚动体的端面上具有贯穿所述端面的圆弧凹槽,所述滚动体嵌在所述圆弧凹槽内且抵靠在所述圆弧凹槽的内壁上。本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摩擦力较小,能耗较低,压缩机的工作效率高。
【专利说明】
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的销量也大幅度的提高,深受广大居民的喜爱。据统计,2010年,我国的空调年销量已达到了 I亿台,空调的社会保有量超过了8亿台。而随着空调量的增多,其所占用家庭的能耗的比重也不断的提高,即使每台空调能降低能耗1%,全国每年也能减少能源消耗几千万度。因此,为了降低能耗,2010年起,国家对家用空调压缩机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减少压缩机零部件之间的摩擦,提高压缩机的效率,成为了当前各空调压缩机厂生产和研究的热点。
[0003]旋转活塞式压缩机的叶片是空调压缩机中最重要的滑动件之一。在压缩机工作时,叶片同时与压缩机的上、下缸盖、活塞和汽缸等四个零件接触和摩擦,并通过叶片R面和活塞外径接触将汽缸分割成两个封闭的空间。当压缩机旋转时,通过该两个空间的体积变化,轮番进行吸气与压缩,完成压缩机的工作循环。现有的空调压缩机的叶片与活塞都是直接接触的,活塞的旋转推动叶片在气缸槽内移动所需克服的摩擦力较大,空调压缩机的工作效率较低,所需的能耗也较大。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所需克服摩擦力小、能耗低、工作效率高的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空调压缩机气缸内的活塞、呈长条状的叶片和设置在所述叶片和活塞之间的滚动体,所述滚动体与所述活塞相抵靠,所述叶片靠近滚动体的端面上具有贯穿所述端面的圆弧凹槽,所述滚动体嵌在所述圆弧凹槽内且抵靠在所述圆弧凹槽的内壁上。
[0006]本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通过在叶片的端面上开设圆弧凹槽,以及在叶片和活塞之间增加一个圆柱状的滚动体,使得原来叶片与活塞之间的所需克服的静摩擦力转变为滚动摩擦力。当压缩机工作时,由偏心的曲轴带动活塞沿气缸内孔旋转,再带动与其相抵靠的滚动体转动,从而推动叶片在气缸的槽内移动,通过两个空间体积的变化,轮番进行吸气与压缩,完成压缩机的工作循环。整个过程中产生的滚动摩擦力远远小于原来的静摩擦力,提高了压缩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能耗。
[0007]在上述的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中,所述圆弧凹槽的圆弧直径大于所述滚动体底面直径3?6mm。圆弧凹槽的圆弧直径与滚动体底面直径的长度之差在本申请的范围内,滚动体能够嵌在圆弧凹槽内且抵靠在圆弧凹槽的内壁上,两者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力,较小,提高了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0008]在上述的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中,所述圆弧凹槽的圆弧两端点与圆心之间的夹角小于180°。
[0009]在上述的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中,所述圆弧凹槽开口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滚动体底面直径0.05?0.1mm。圆弧凹槽的开口之间的距离与滚动体底面直径的长度之差在本申请的范围内,滚动体大部分都嵌在圆弧凹槽内,从而滚动体转动时能够推动叶片移动,效率较高。
[0010]在上述的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中,所述圆弧凹槽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平台网纹。圆弧凹槽的内壁上设有平台网纹,增加了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从而使得滚动体转动时,通过其与圆弧凹槽内壁产生的滚动摩擦力的作用能够推动叶片移动。
[0011]在上述的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中,所述平台网纹所占的面积为整个圆弧凹槽内壁表面积的15%?20%。平台网纹的面积太大,所需克服的摩擦力太大,能耗也较大;面积较小,摩擦力太小,滚动体转动不能推动叶片移动。平台网纹的面积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在滚动体转动能够推动叶片移动的同时,所需克服的摩擦力也较小,能耗较低。
[0012]在上述的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中,所述活塞与滚动体接触面的粗糙度、所述滚动体的表面粗糙度以及所述平台网纹的粗糙度大小依次递减。通过活塞与滚动体接触面的粗糙度、滚动体的表面粗糙度以及平台网纹的粗糙度大小依次递减的设计,使得活塞与滚动体以及滚动体与叶片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依次递减,从而使得活塞旋转时带动滚动体转动时,滚动体能够推动叶片移动。
[0013]在上述的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中,所述活塞的硬度、所述滚动体的硬度以及所述叶片的硬度的大小依次递增。硬度为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而滚动摩擦的产生是由于物体和平面接触处的形变引起的,活塞的硬度、滚动体的硬度以及叶片的硬度的大小依次递增,使得活塞与滚动体以及滚动体与叶片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依次递减,从而使得活塞旋转时带动滚动体转动时,滚动体能够推动叶片移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0015]1、叶片上开设有圆弧凹槽,通过在叶片与活塞之间设置滚动体,叶片与活塞之间的所需克服的静摩擦力转变为滚动摩擦力,摩擦力较小,能耗较低,压缩机的工作效率高。
[0016]2、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所需的成本较低,且通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气缸;2、活塞;3、叶片;31、圆弧凹槽;4、滚动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0]如图1所示,本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空调压缩机气缸I内的活塞
2、呈长条状的叶片3和设置在所述叶片3和活塞2之间的滚动体4,滚动体4与活塞2相抵靠,叶片3靠近滚动体4的端面上具有贯穿该端面的圆弧凹槽31,滚动体4嵌在圆弧凹槽31内且抵靠在圆弧凹槽31的内壁上。
[0021]更具体地说,圆弧凹槽31的圆弧面直径大于滚动体4底面直径长3?6mm。圆弧凹槽31的圆弧两端点与圆心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圆弧凹槽31开口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滚动体4底面直径0.05?0.1mm。圆弧凹槽31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平台网纹,平台网纹所占的面积为整个圆弧凹槽31内壁表面积的15 %?20 %。活塞2与滚动体4接触面的粗糙度、滚动体4的表面粗糙度以及平台网纹的粗糙度的大小依次递减;此外,活塞2的硬度、滚动体4的硬度以及叶片3的硬度的大小依次递增;叶片3采用高锰钢材料制成,滚动体4采用Crl5制成,活塞2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0022]本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通过在叶片3和活塞2之间增加一个圆柱状的滚动体4,使得原来叶片3与活塞2之间的所需克服的静摩擦力转变为滚动摩擦力。当压缩机工作时,由偏心的曲轴带动活塞2沿气缸I内孔旋转,再带动滚动体4转动,从而推动叶片3在气缸I的槽内移动,通过两个空间体积的变化,轮番进行吸气与压缩,完成压缩机的工作循环。整个过程中产生的滚动摩擦力远远小于原来的静摩擦力,提高了压缩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能耗。同时,结构也较为简单,制作方便,所需的成本较低,且通用性较高。
[002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空调压缩机气缸(I)内的活塞(2)、呈长条状的叶片(3)和设置在所述叶片(3)和活塞(2)之间的滚动体(4),所述滚动体(4)与所述活塞(2)相抵靠,所述叶片(3)靠近滚动体(4)的端面上具有贯穿所述端面的圆弧凹槽(31),所述滚动体(4)嵌在所述圆弧凹槽(31)内且抵靠在所述圆弧凹槽(31)的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弧凹槽(31)的圆弧直径大于所述滚动体(4)底面直径长2?4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弧凹槽(31)的圆弧两端点与圆心之间的夹角小于18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弧凹槽(31)开口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滚动体(4)底面直径0.05?0.1_。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弧凹槽(31)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平台网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网纹所占的面积为整个圆弧凹槽(31)内壁表面积的15%?20%。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2)与滚动体(4)接触面的粗糙度、所述滚动体(4)的表面粗糙度以及所述平台网纹的粗糙度的大小依次递减。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压缩机的旋转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的硬度、所述滚动体(4)的硬度以及所述的叶片(3)的硬度的大小依次递增。
【文档编号】F04C23/00GK205654536SQ201620394494
【公开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请日】2016年4月30日 公开号201620394494.0, CN 201620394494, CN 205654536 U, CN 205654536U, CN-U-205654536, CN201620394494, CN201620394494.0, CN205654536 U, CN205654536U
【发明人】包莉丽
【申请人】包莉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