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隔断式内固定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5703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区隔断式内固定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应用于预制保温直埋敷设蒸汽管道内的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使输送蒸汽的工作管特别指定的位置相对于钢制外套管保持永久固定的固定装置。
可在中套管8内侧和外侧充填保温材料。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埋地保温管网分区隔断的位置,这样一旦发生故障,将影响区限定在足够小的范围内。既防止危害无限蔓延,又便于查找故障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见附图。其工作原理如下外套钢管2通过卡板6限制环板5沿管道轴线方向位移。环板5卡住卡板7,卡板7因而不能沿管轴线位移。卡板7固定在工作管1上,最终使工作管1相对于钢套管2在管道轴线方向的位移在环板5点位被限死。卡板7、环板5和卡板6接触面积很小;传热的通道被压缩到很窄很窄,这样就保证了钢外套表面温度不过高。环板5与钢外套管和工作钢管都不接触,且保持一定距离。本实用新型为了阻止气(汽)沿轴线窜通,设置了端封板4和端封板9,与足够长的中套管8构成隔板,使气(汽)不能沿轴线方向通过本固定节。足够长的中套管8使工作管通过端封板4传出的热沿途散掉,使通过端封板9传给外套钢管的热足够小(长棒传热原理),保证钢外套管表面不过热。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排潮管3和排潮管10,可使保温层中潮气排至大气。当外套管泄漏或工作管泄漏,水汽或蒸汽通过排潮管冒出,可根据冒汽温度和冒汽管位置判断故障性质及所在区域,便于迅速找到故障点;故排潮管3和10又兼具有信号管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可引导技术人员迅速找到故障点且将破坏限定在尽量小的范围内。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工作管、2外套钢管、3排潮管、4端封板、5环板、6卡板、7卡板、8中套管、9端封板、10排潮管、11保温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分区隔断式内固定节,中套管8位于工作管1和外套钢管2之间;卡板6、卡板7组成一套卡板,有多套卡板,沿周向均匀布置;卡板带有凹槽,两卡板相对设置位于中套管8管壁的两侧,卡板6固定连接在外套钢管2的内壁上,卡板7固定连接在工作管1的外壁上;环板5卡在两卡板的凹槽上,环板5与钢外套管2和工作管1都不接触;端封板4与中套管8一端密封固定连接,同时与工作管1外壁密封固定连接;端封板9与中套管8另一端密封固定连接,同时与外套钢管2内壁密封固定连接;在外套钢管2相对于中套管8两端的位置上带有排潮管3、排潮管10。在工作管1与中套管8之间和中套管8与外套钢管2之间充填保温材料、中套管8内充填保温材料。端封板为环型。
权利要求1.一种分区隔断式内固定节,包括有工作管(1)、外套钢管(2)、保温材料(11);其特征在于中套管(8)位于工作管(1)和外套钢管(2)之间;卡板(6)、卡板(7)组成一套卡板,至少有一套卡板;卡板带有凹槽,两卡板相对设置位于中套管(8)管壁的两侧,卡板(6)固定连接在外套钢管(2)的内壁上,卡板(7)固定连接在工作管(1)的外壁上;环板(5)卡在两卡板的凹槽上,环板与钢外套管和工作管都不接触;端封板(4)与中套管一端密封固定连接,同时与工作管外壁密封固定连接;端封板(9)与中套管另一端密封固定连接,同时与外套钢管内壁密封固定连接;在外套钢管2相对于中套管8两端的位置上带有排潮管(3)、排潮管(10);在工作管与中套管之间和中套管与外套钢管之间充填保温材料(1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隔断式内固定节,其特征在于在中套管(8)内和外侧充填保温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应用于预制保温直埋敷设蒸汽管道内的分区隔断式内固定节,其结构为中套管位于工作管和外套钢管之间;两卡板带有凹槽并相对设置位于中套管的两侧,环板卡在两卡板的凹槽上,环板与钢外套管和工作管都不接触;一端封板与中套管一端密封固定连接,同时与工作管外壁密封固定连接;另一端封板与中套管另一端密封固定连接,同时与外套钢管内壁密封固定连接;在外套钢管相对于中套管两端的位置上带有排潮管。在工作管与中套管之间和中套管与外套钢管之间充填保温材料。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使输送蒸汽的工作管特别在指定的位置相对于外套管保持永久固定。并保证两侧保温空间气(汽)不能窜通。
文档编号F16L55/00GK2570590SQ0226018
公开日2003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3日
发明者刘领诚 申请人:上海科华热力管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