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稳态复合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5011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耐高温稳态复合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高温稳态复合管。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复合管,包括铝塑、钢塑、不锈钢塑复合管,这些复合管大都是由普通聚乙烯管或聚氯乙烯管或环氧涂层管与金属焊管复合在一起的复合管,由于这几种复合管选用的塑料都不耐高温,当温度超过70℃时,这几种复合管中的塑料管全部变软,强度降低,造成复合管之间分层,在高温场合下无法使用。而对于高温场合的纯塑料管(聚丙烯、聚砜等)因为塑料本身的抗蠕变性及强度等原因使壁厚加大、成本高,热膨胀系数影响大。因此使用受限制、不方便。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耐高温稳态复合管,该复合管不仅可以输送水、石油、燃气、一般化工等液态、气态介质,还可以应用输送120℃以内的液、气态介质,而且这种复合管挠度好、弯曲方便、强度高,使现场施工简单容易而且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原理来实现的复合管内层管(1)及外层管(5)用聚丙烯(PP或PPR)或聚醚、聚甲醛、氟塑料、聚砜类耐高温塑料,中间加强层为金属带(即钢带或不锈钢带或铜带或铝带)(3),而内管(1)与金属带(3)之间、金属带(3)与外管(5)之间采用胶连接。并且金属带(3)通过直缝对接焊接或搭接焊接或螺旋缝焊接形成金属管并紧紧包裹在内层管外表面的胶层(2)上,利用胶层(2)的粘接作用使各层之间结合牢固。这种结构可以利用金属材料与高分子材料的综合优点,提高强度及耐高温和防腐能力,减小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不同材料,管道可以承受小于120-240℃的高温,可用于高温场合且耐腐蚀,管道内壁光滑,液体阻力小,具有吸振性能,可吸引水锤冲击能量。管道加强层为金属带,使管材加工方便,内管与外管之间通过结合牢固。且金属薄带通过一定的预紧张力裹紧内管,使金属管的耐压水平又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仅表示有孔型,对于无孔型则将孔取消即可)。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图所示由里至外分别由内层耐高温塑料管(1)、内胶层(2),金属多孔带(箔)管(3)、外胶层(4)、外层耐高温塑料管(5)组成,图2为A-A剖视图表示了复合管截面结构。复合管内层管(1)及外层管5用聚丙烯(PP或PPR)或聚醚、聚甲醛、氟塑料、聚砜类耐高温塑料,中间加强层为金属带(即钢带或不锈钢带或铜带或铝带)(3),而内管(1)与金属带(3)之间、金属带(3)与外管(5)之间采用胶连接。并且金属带(3)通过直缝对接焊接或搭接焊接或螺旋缝焊接形成金属管并紧紧包裹在内层管外表面的胶层(2)上,利用胶层、(2)的粘接作用使各层之间结合牢固。这种结构可以利用金属材料与高分子材料的综合优点,提高强度及耐高温和防腐能力,减小变形。
制造可按下述两种方法完成1、首先通过挤出(或压力)机将耐高温塑料制成内管;然后在其表面上涂胶(或挤出热融胶);再用张力拉紧、辊式模具的成型方式将金属带以预应力式裹紧在内管表面上;再利用焊接的方式将其焊接成管,然后在多孔金属带外表面上涂胶(或挤出热融胶);最后再在外表面上挤压外层塑料管,再冷却成型;2、首先通过挤出(或压力)机将耐高温塑料制成内管;在金属表面上涂胶(或挤出热融胶);再用张力拉紧、辊式模具的成型方式将金属带以预应力方式裹紧在内管表面上;然后在多孔金属带外表面上涂胶(或挤出热融胶);最后再在外表面上挤压外层塑料管,再冷却成型。
权利要求1.一种耐高温稳态复合管,其特征在于复合管从里至外分别是内层耐高温塑料层、内胶层、金属带层、外胶层、外层耐高温塑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稳态复合管,其特征在于其内、外层耐高温塑料层材料为聚丙烯PP、聚丙烯PPR、聚甲醛、聚醚类、聚酯类、聚枫类及氟塑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稳态复合管,其特征在于金属带层根据不同用途,可以是铝带、铜带、表面镀层钢带、不锈钢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稳态复合管,其特征在于金属带层的金属带是有多孔、无孔表面;金属带层的金属管表面是冲孔、压槽、涨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稳态复合管,其特征在于金属带层的金属带采用直缝对接焊接、搭接焊接、螺旋缝焊接成管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高温稳态复合管,它是由内、外层耐高温塑料管(聚丙烯(PP或PPR)或聚醚、聚甲醛、氟塑料、聚砜类耐高温塑料)(1)、(5),内、外胶层(2)、(4),中间金属层(3)组成,其中金属带(3)与内管(1)、外管(5)之间采用胶连接,金属带(3)紧紧裹紧在内层耐高温塑料管的胶层上,这种复合管材料可以用于高温输送、液态、气态及腐蚀性介质。
文档编号F16L9/147GK2568914SQ0227090
公开日2003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0日
发明者李志雄, 魏长春, 李德森 申请人:李志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