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膨胀螺丝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4079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膨胀螺丝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改良的膨胀螺丝构造,尤其是指一种于膨胀套筒前端一体成形有具两相对应嵌掣段的垫块,且于膨胀套筒与锥形块间设有相对应的嵌掣部,使得其于使用过程中,利用该垫块的嵌掣段令其可使用一般开口扳手定位,以具有一适当受力点,且该膨胀套筒间不会产生空转现象,而让膨胀套筒能确实予以展开嵌固定位的膨胀螺丝。
背景技术
参阅图10所示,常可于一般RC地板、铁板、石材、空心砖等基材上设有膨胀螺丝,以供组设结合、连接或吊挂其它物品,一般常见的膨胀螺丝4是于一螺丝41上分别套设有垫圈42、43,且另设有可供套设于螺丝41外呈圆筒状的膨胀套筒44,该膨胀套筒44于外端侧缘开设有两相对应的沟漕441,再于该螺丝41外端螺设有圆形状的顶抵块45,以能通过顶抵块45向膨胀套筒44内螺入顶抵,使得膨胀套筒44前端由沟槽441处向外张开变形,而能确实嵌固于基材中。其主要缺陷在于上述膨胀螺丝虽可达到供向外膨胀张开变形,以确实嵌固于基材内的预期功效,但也在其实际实施使用中存在,膨胀套筒的外缘处及螺设于螺丝外端的顶抵块与膨胀套筒内缘处,皆是呈一相对应圆形状,于膨胀套筒外缘及顶抵块与膨胀套筒内缘间并无任何可供嵌卡定位的结构,使得于螺设过程中,其相互间皆会产生空转,而无受力点的缺陷,致使膨胀套筒无法确实向外膨胀张开嵌固于基材中的情况发生,而于操作施行上存有极大不便困扰之处尚待解决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膨胀螺丝构造,其主要是在螺丝外缘套设于前端一体成型有垫块的膨胀套筒,且垫块外缘形成有相对应的嵌掣段,另于螺丝外端螺设有锥形块,锥形块外缘与膨胀套筒内缘相对应位置处形成有相配合的嵌掣部,利用膨胀套筒垫块外缘的嵌掣段及锥形块与膨胀套筒间的嵌掣部,使得其于操作施行上具有受力点,达到能使膨胀套筒确实向外膨胀变形嵌固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的膨胀螺丝构造,其主要是由螺丝、膨胀套筒及锥形块所组成,其特征是该螺丝的外缘套设有膨胀套筒,该膨胀套筒前端一体成型有垫块,该垫块外缘形成有相对应的嵌掣段,该膨胀套筒内缘设有嵌掣部,该膨胀套筒外缘开具有多数沟槽,该螺丝外端供锥形块的螺孔与其相互螺设结合,该锥形块外缘对应该膨胀套筒的嵌掣部形成有相对应的嵌掣部。
该膨胀套筒与锥形块间的嵌掣部,为相对应平面状的平面嵌掣部与水平平面嵌掣部相互嵌掣结合。该膨胀套筒与锥形块间的嵌掣部,为相对应平面状的平面嵌掣部与倾斜平面嵌掣部相互嵌掣结合。该膨胀套筒与锥形块间的嵌掣部,为相对应凹凸状的凹状嵌掣部与倾斜凸状嵌掣部相互嵌掣结合。该膨胀套筒与锥形块间的嵌掣部,为相对应凹凸状的凹状嵌掣部与水平凸状嵌掣部相互嵌掣结合。该膨胀套筒与锥形块间的嵌掣部,为相对应凸凹状的凸状嵌掣部与倾斜凹状嵌掣部相互嵌掣结合。该膨胀套筒与锥形块间的嵌掣部,为相对应凸凹状的凸状嵌掣部与水平凹状嵌掣部相互嵌掣结合。该膨胀套筒外缘对应该嵌掣部处形成有平面段。该膨胀套筒外缘对应该嵌掣部处形成有圆弧段。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另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组设端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组设端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组设端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组设端剖视示意图。
图10是传统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螺丝1、膨胀套筒2及锥形块3所组成;该螺丝1的外缘套设有膨胀套筒2,该膨胀套筒2的前端一体成型有垫块21,该垫块21外缘则形成有相对应的嵌掣段211,另于膨胀套筒2外缘开具有多数沟槽22,内缘则形成有平面嵌掣部23,且膨胀套筒2外缘对应该平面嵌掣部23处形成有平面段24或圆弧段25,于螺丝1外端可供锥形块3的螺孔31与其相互螺设结合,而于该锥形块3外缘则对应膨胀套筒2的平面嵌掣部23形成有相对应的水平平面嵌掣部32,如图1所示,或倾斜平面嵌掣部33,如图2所示。
参阅图3所示,在使用螺设过程中,利用一般常见的开口扳手嵌卡于膨胀套筒2垫块21的嵌掣段211处,以令其具有一定位功效,且由于膨胀套筒2内缘与锥形块3外缘间设有相对应的平面嵌掣部23与水平平面嵌掣部32,或倾斜平面嵌掣部33,能相互予以嵌掣定位不产生空转,而令该锥形块3能确实顺利螺入膨胀套筒2内缘,令该膨胀套筒2由沟槽22处向外张开变形固定。
实施例2参阅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膨胀套筒2与锥形块3间,不仅可如实施例1所示的利用平面嵌掣部23与水平平面嵌掣部32或倾斜平面嵌掣部33相互嵌掣定位,也可如图4-图5所示,利用凹、凸相对应的凹状嵌掣部26与倾斜凸状嵌掣部34,相互嵌掣定位。
实施例3参阅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膨胀套筒2与锥形块3间,不仅可如实施例1所示的利用平面嵌掣部23与水平平面嵌掣部32或倾斜平面嵌掣部33相互嵌掣定位,也可如图6-图7所示,利用凹、凸相对应的凹状嵌掣部26与水平凸状嵌掣部35相互嵌掣定位。
实施例4参阅图8-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亦可利用凸、凹相对应的凸状嵌掣部27与倾斜凹状嵌掣部36或水平凹状嵌掣部[图中未示]予以相互嵌掣定位,而同样能具有确实定位不产生空转的功效。
通过以上所述,该组件的组成与使用实施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相比较,由于本实用新型于膨胀套筒垫块外缘形成有相对应的嵌掣段,且于膨胀套筒内缘与锥形块相对应位置处亦设对应的各种嵌掣部,使其于操作施行上,具有确实的受力点,而能便于操作实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确能达到所预期的使用功效,又其所揭露的具体构造,不仅未曾见于同类产品中,亦未曾公开于申请前,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膨胀螺丝构造,其主要是由螺丝、膨胀套筒及锥形块所组成,其特征是该螺丝的外缘套设有膨胀套筒,该膨胀套筒前端一体成型有垫块,该垫块外缘形成有相对应的嵌掣段,该膨胀套筒内缘设有嵌掣部,该膨胀套筒外缘开具有多数沟槽,该螺丝外端供锥形块的螺孔与其相互螺设结合,该锥形块外缘对应该膨胀套筒的嵌掣部形成有相对应的嵌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膨胀螺丝构造,其特征是该膨胀套筒与锥形块间的嵌掣部,为相对应平面状的平面嵌掣部与水平平面嵌掣部相互嵌掣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膨胀螺丝构造,其特征是该膨胀套筒与锥形块间的嵌掣部,为相对应平面状的平面嵌掣部与倾斜平面嵌掣部相互嵌掣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膨胀螺丝构造,其特征是该膨胀套筒与锥形块间的嵌掣部,为相对应凹凸状的凹状嵌掣部与倾斜凸状嵌掣部相互嵌掣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膨胀螺丝构造,其特征是该膨胀套筒与锥形块间的嵌掣部,为相对应凹凸状的凹状嵌掣部与水平凸状嵌掣部相互嵌掣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膨胀螺丝构造,其特征是该膨胀套筒与锥形块间的嵌掣部,为相对应凸凹状的凸状嵌掣部与倾斜凹状嵌掣部相互嵌掣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膨胀螺丝构造,其特征是该膨胀套筒与锥形块间的嵌掣部,为相对应凸凹状的凸状嵌掣部与水平凹状嵌掣部相互嵌掣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膨胀螺丝构造,其特征是该膨胀套筒外缘对应该嵌掣部处形成有平面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膨胀螺丝构造,其特征是该膨胀套筒外缘对应该嵌掣部处形成有圆弧段。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的膨胀螺丝构造,其主要是在螺丝外缘套设于前端一体成型有垫块的膨胀套筒,垫块外缘形成有相对应的嵌掣段,另于螺丝外端螺设有锥形块,锥形块外缘与膨胀螺丝内缘相对应位置处形成有相配合的嵌掣部,利用膨胀螺丝垫块外缘的嵌掣段及锥形块与膨胀螺丝间的嵌掣部,使得其于操作施行上具有受力点,能使膨胀螺丝确实向外膨胀变形嵌固。
文档编号F16B13/06GK2649847SQ03277210
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8日
发明者黄昆宗 申请人:泓惟兴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