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阻力防污隔断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012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阻力防污隔断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特别是涉及止回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污隔断止回阀,由于选用两个独立密封装置的阀门和大尺寸的防污排水器等部件组合结构,其缺陷在于1、存在两个阀瓣复位弹簧,其中第一级阀瓣与阀座的密封力完全靠复位弹簧的预紧力实现,不仅密封效果差,容易漏水,而且阀门开启时流阻大;2、两个密封装置相互独立,与阀门整体流道不匹配,流道弯曲,水流旋涡大,使阀门全流量通过时水流阻力更大;3、阀门结构尺寸大、质量重、只能水平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克服上述缺陷,阀门整个开启过程中流体阻力小的低阻力防污隔断止回阀。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阻力防污隔断止回阀,主要是由主阀和防污排水器组成,主阀由阀体、固定套、纵向筋板、第一级密封装置、第二级密封装置和连接杆组成,其特点在于第一级密封装置设置于阀体的进口段,由固定于阀体上的阀座和设置于阀体固定套内的阀瓣组成,在阀瓣与阀体固定套之间形成控制腔,与出口段相通,并设置较软的单个弹簧;第二级密封装置设置于阀体的出口段,由设置于阀体内的阀瓣和固定于阀体上的阀座组成。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不难得出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将两个相互独立的密封装置改成相互连接,并与阀体内腔形状相匹配,使阀门流道变为整体等截面流线型形式,并将两个较硬的复位弹簧改用一个较软的复位弹簧复位,减少了阀门整个开启过程中的流体阻力;2、将第一密封装置的密封力靠弹簧预紧力实现改为靠感应出口压力实现,不仅减少阻力,而且增加了密封的可靠性;3、将不匹配的两个独立密封装置的阀门及与防污排水器串接的大尺寸结构形式改成与主阀匹配的整体小尺寸结构形式。本发明结构合理,构思巧妙,在保持了防污隔断功能的前提下,比同类阀门减小了流体阻力和外形尺寸,提高了密封性能,并可以全方位安装,具推广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附图,本发明的结构由双级密封装置主阀1、防污排水器2两部分组成;双级密封装置主阀1由阀体7、固定套8、纵向筋板9、第一级密封装置3、第二级密封装置4、连接杆6和复位弹簧5等部件组成;固定套8设置于阀体7中部,用纵向筋板9支撑,与阀体7铸成一体,周边形成环状流道,内部为控制腔;第一级密封装置3设置于阀体7的进口段,由固定于阀体上的阀座32和设置于阀体固定套8内的阀瓣31组成;在阀瓣31与阀体固定套8之间形成控制腔,与出口段相通,并设置较软的单个弹簧5用于两个阀瓣复位,克服复位摩擦力,且主阀开启时阻力较小。
第二级密封装置4设置于阀体7的出口段,由设置于阀体内的阀瓣42和固定于阀体上的阀座41组成,将阀体7的流道分成进口段、中间段和出口段,阀体7的流道采用等截面和流线型形式。
第一级密封装置的阀瓣31和第二级密封装置的阀瓣42之间用连接杆6连接,两级的阀瓣与阀座密封力均感应出口段压力实现,密封力较大,密封较可靠。这两级密封装置的形式与阀体7的流道相匹配,使得主阀全开时,整体流道为等截面的流线型形式,水流旋涡较小,流阻小。
防污排水器2由阀盖21、橡胶隔膜片22、阀瓣23、阀体26、阀座27、短管24、接管25等部件组成;防污排水器的阀盖21与橡胶隔膜片22之间形成上压力腔,与主阀的进口段连通;阀体26与橡胶隔膜片22之间形成下压力腔,通过接管25与主阀中间段连通;橡胶隔膜片22与阀瓣23联动,当下压力腔内的压力大于上压力腔内压力时,带动阀瓣23与阀座27分离,将下压力腔内的水排至阀外,当下压力腔内压力小于或等于上压力腔内压力时,带动阀瓣23自动关闭。
由于两个密封装置密封比较可靠,即使密封被损坏,其渗漏量也较少,故防污排水器2的体积和流道均较小,并设置于主阀1的外侧面,不影响主阀的水流通行,还可根据主阀的安装方位,任意调整至垂直状态,通过短管24向下引水。
权利要求
1.一种低阻力防污隔断止回阀,主要是由主阀和防污排水器组成,主阀由阀体、固定套、纵向筋板、第一级密封装置、第二级密封装置和连接杆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级密封装置设置于阀体的进口段,由固定于阀体上的阀座和设置于阀体固定套内的阀瓣组成,在阀瓣与阀体固定套之间形成控制腔,与出口段相通,并设置较软的单个弹簧;第二级密封装置设置于阀体的出口段,由设置于阀体内的阀瓣和固定于阀体上的阀座组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阻力防污隔断止回阀,其特征在于阀体的流道采用等截面和流线型形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阻力防污隔断止回阀。它主要是由主阀和防污排水器组成,主阀由阀体、固定套、纵向筋板、第一级密封装置、第二级密封装置和连接杆组成,其特点在于第一级密封装置设置于阀体的进口段,与出口段相通,并设置较软的单个弹簧;第二级密封装置设置于阀体的出口段。本发明结构合理,构思巧妙,在保持了防污隔断功能的前提下,比同类阀门减小了流体阻力和外形尺寸,提高了密封性能,并可以全方位安装,具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F16K15/06GK1796849SQ20041009933
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30日
发明者季能平 申请人:上海上龙阀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