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气动锅底出料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3651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气动锅底出料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类技术。它具体涉及应用于反应釜底的出料阀的结构。
二.
背景技术
在化工、制药、食品工业的生产中经常使用反应釜,操作完成后须将成品从釜底的阀门放出。已有技术中在反应釜的锅底上焊接一个立管或法兰,再安装所选用的阀门,在锅底与阀门之间有段直管,出料后经常在直管部分尚存留有反应物,间隔一段时间后有变质的可能,即使这少量的残留对下次反应釜内的操作会降低纯度,是极为不利的。还有的是在反应釜的锅底上直接焊接阀门座,由于焊接的热应力必然引起变形,对阀门的工作可靠性有绝对的影响。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已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避免因阀门的结构形成部分残留物特提出本方案——新型气动锅底出料阀,它采用上展式的阀门结构,使锅底的最低点是阀门的顶端,力求在阀门内外不存在任何残留物,以提高本阀门的工作质量。
按如上构思,本方案所提供的新型气动锅底出料阀,它包括有反应釜,其特征是该锅底出料阀是由出料阀连接件、阀座、带倒锥头密封体的阀杆、带出料管的阀体、及气缸所组成,它的出料阀连接件是焊接于锅底的环状另件,其上端面低于锅底,阀座与连接件的内孔相配合,连接件与阀座、阀座与阀体的连接共用一法兰盘连接并锁紧,气缸通过气缸座与阀体连接,出料管与阀体成45°角固定焊接,其出料管在阀体内结合面的最低点应低于阀体与密封填料的交线。
在本方案中,它的法兰盘是由大孔法兰和两半个内圈所组成,大孔法兰的大孔应大于阀体上口的外径,两半个内圈的内径与阀体的管的外径相配合,内圈的外径与大孔法兰的内孔相配合。它的气缸为双出头活塞杆的结构,其上端与阀杆连接,下端有手操作环。
采用本方案能体现如下的优越性①该新型气动锅底出料阀是对已有锅底出料阀门的改进,在锅底上只是焊接阀门的连接件,即使在焊接上存有热应力的变形,对阀门的正常工作并无大碍,本方案的出料阀门是与连接件成严密配合的关系,拆装和维修方便;②阀门的顶端是反应釜内的最低点,且阀门采用上展式,保证在出料后在锅内不存在任何残留物;③它的法兰盘采用大孔法兰加两半个内环的结构,巧妙地化解了安装上的难度,一次安装同时紧固了连接件、阀座和阀体三个部分,为维修保养创造了方便条件;④该阀门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其气缸采用双出杆的结构,当气缸出现故障时可手握操作环开合阀门,不影响正常工作;⑤它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工作质量高的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四.

图1是本方案新型气动锅底出料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已有技术中出料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已有技术中两层都是两个半圆状的夹紧连接环,使用时两者位置间相差90°,本图是显示它们的安装位置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新型气动锅底出料阀可广泛地应用于化工、食品或制药行业的生产中,原料在反应釜内完成操作后,经锅底的出料阀排出。本方案的阀是由出料阀连接件2、阀座3、带倒锥头密封体5的阀杆4、带出料管9的阀体6及气缸7所组成,其出料阀连接件是个焊接于反应釜1锅底上的环状另件,出料阀的阀座与连接件的内孔相配合,在阀座与连接件之间的角落处装有O形密封环。阀座与阀体用子口定位,中间加有端面密封的胶垫,阀杆上端的倒锥头的密封结构与阀座的内锥面相配合。阀杆与阀体相配合,内部有密封填料,还有三道O形密封圈,阀座、阀体及连接件三者间用大孔的法兰10和两半个内圈11紧固,大孔法兰的孔大于阀体上口的外径,两内圈的孔与阀体的外径配合,其外径与大孔法兰的内孔相配合,用四支丝对直接装在连接件上用法兰压紧。气缸装在气缸座上并与阀体相连,气缸为双出杆结构,当气缸出现故障时可手动操作阀门的启闭。出料管与阀体焊接固定,两者间的夹角为45°,出料管与阀体内焊接焊口的最低点应低于阀体与填料的交线,以保证在阀体内也不会存有残留物。阀体和阀座的配合处均为圆形,安装时出料口可沿轴向任意转动选择最佳的出料方位。本方案的产品经试用证明它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在锅内和阀体内无任何残留物,工作可靠、拆装维修操作方便的特点,深受使用者的好评。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气动锅底出料阀,它包括有反应釜(1),其特征是该锅底出料阀是由出料阀连接件(2)、阀座(3)、带倒锥头密封体(5)的阀杆(4)、带出料管(9)的阀体(6)、及气缸(7)所组成,它的出料阀连接件是焊接于锅底的环状另件,其上端面低于锅底,阀座与连接件的内孔相配合,连接件与阀座、阀座与阀体的连接共用一法兰盘连接并锁紧,气缸通过气缸座(8)与阀体连接,出料管与阀体成45°角固定焊接,其出料管在阀体内结合面的最低点应低于阀体与密封填料的交线。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锅底出料阀,其特征是它的法兰盘是由大孔法兰(10)和两半个内圈(11)所组成,大孔法兰的大孔应大于阀体上口的外径,两半个内圈的内径与阀体的外径相配合,内圈的外径与大孔法兰的内孔相配合。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锅底出料阀,其特征是它的气缸为双出头活塞杆的结构,其上端与阀杆连接,下端有手操作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类技术。为解决已有技术中锅底出料阀易存有残留物及安装维修不便的问题特提出本方案。该阀是由连接件、阀座、带倒锥头密封体的阀杆、阀体、出料管所组成,它的出料阀连接件焊在反应釜的锅底上,阀座与连接件相配合,阀体与阀座有子口配合,三者间用大孔法兰和两半个内圈的组合来紧固,阀杆的倒锥头密封体与阀座的锥面配合,阀杆的工作动力为压缩空气,它的气缸为双出杆的结构,当出现气缸故障时,阀门的启闭可以手动操作。由于阀门的顶端位于锅内的最低点,阀门采用上展式,还由于出料管与阀体焊缝的最低点低于填料与阀体的交线,所以在锅内和阀体内都不会存有残留物。它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工作可靠、拆装维修方便的特点。
文档编号F16K1/00GK2727511SQ20042002971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8日
发明者朱敦义 申请人:朱敦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