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用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0056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耐用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尤其是一种耐用水龙头。
背景技术
目前,自来水所使用的水龙头,普遍是采用螺旋式开关,利用密封垫密封,其存在的缺点是开关需要多次旋转,使用不方便;同时密封垫老化、变形后,使水龙头的密闭性能变差而容易发生漏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形美观、使用方便、密封生能好,使用寿命长的一种耐用水龙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耐用水龙头,由阀体、阀芯、压盖、阀杆和手把组成,其中在阀体上部设有可容纳阀芯的开口圆柱形空位,在空位的底部设有出水孔,在阀体侧面设有进水接头,进水接头设有进水孔与空位连通;阀芯的外形与空位相适应,并设置在空位内;在阀芯上端设有转动凹槽,阀芯上设有未贯通的轴向孔和径向孔,轴向孔和径向孔相互连通,阀芯的轴向孔和阀体的出水孔连通,径向孔与进水孔处在同一平面;压盖设置在空位上并与阀体螺纹连接;阀杆穿过压盖与手把连接,在阀杆下端设有与转动凹槽相适应的凸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空位下端的直径可略小于上端的直径,增强阀芯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这样实现手把的外形可采用鸽子形状,使水龙头的造型更具装饰行和艺术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阀芯成为密封体,只需转动小于90°角,即可实现水龙头的开关,使用方便,减少磨损,提高密封生能,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同时,改变了传统水龙头的手把形状,外形美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阀体1、空位11、出水孔12、进水接头13、进水孔14、阀芯2、转动凹槽21、轴向孔22、径向孔23、压盖3、阀杆4、凸块41、手把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用水龙头,是由阀体1、阀芯2、压盖3、阀杆4和手把5组成,在阀体1上部设有可容纳阀芯2的开口圆柱形空位11,空位11下端的直径小于上端的直径1mm,在空位11的底部设有出水孔12,在阀体1侧面设有进水接头13,进水接头13设有进水孔14与空位11连通;阀芯2的外形与空位11相适应,并设置在空位11内;在阀芯2上端设有转动凹槽21,阀芯2上设有未贯通的轴向孔22和径向孔23,轴向孔22和径向孔23相互连通,阀芯2的轴向孔22和阀体1的出水孔12连通,径向孔23与进水孔14处在同一平面;压盖3设置在空位11上并与阀体1螺纹连接;阀杆4穿过压盖3与手把5连接,在阀杆4下端设有与转动凹槽21相适应的凸块41;手把5的外形为鸽子形状。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只需将鸽子形状手把5转动一定的角度(一般小于90°角),阀杆4带动阀芯2转动,将进水孔14和出水孔12导通,水龙头即可打开;旋转至不同角度,可控制水龙头的出水量;使用完毕,将鸽子形状手把5反向旋转,使进水孔14和出水孔12不导通,水龙头即可关闭。
权利要求1.一种耐用水龙头,由阀体(1)、阀芯(2)、压盖(3)、阀杆(4)和手把(5)组成,其特征是在阀体(1)上部设有可容纳阀芯(2)的开口圆柱形空位(11),在空位(11)的底部设有出水孔(12),在阀体(1)侧面设有进水接头(13),进水接头(13)设有进水孔(14)与空位(11)连通;阀芯(2)的外形与空位(11)相适应,并设置在空位(11)内;在阀芯(2)上端设有转动凹槽(21),阀芯(2)上设有未贯通的轴向孔(22)和径向孔(23),轴向孔(22)和径向孔(23)相互连通,阀芯(2)的轴向孔(22)和阀体(1)的出水孔(12)连通,径向孔(23)与进水孔(14)处在同一平面;压盖(3)设置在空位(11)上并与阀体(1)螺纹连接;阀杆(4)穿过压盖(3)与手把(5)连接,在阀杆(4)下端设有与转动凹槽(21)相适应的凸块(4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是空位(11)下端的直径略小于上端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是手把(5)的外形为鸽子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用水龙头,包括阀体、阀芯、压盖、阀杆和手把,其中在阀体上部设有可容纳阀芯的开口圆柱形空位,在空位的底部设有出水孔,在阀体侧面设有进水接头,进水接头设有进水孔与空位连通;阀芯的外形与空位相适应,并设置在空位内;在阀芯上端设有转动凹槽,阀芯上设有未贯通但相互连通的轴向孔和径向孔,阀芯的轴向孔和阀体的出水孔,径向孔与进水孔处在同一平面;压盖设置在空位上并与阀体螺纹连接;阀杆穿过压盖与手把连接,在阀杆下端设有与转动凹槽相适应的凸块。本实用新型具有外形美观、使用方便、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文档编号F16K5/00GK2685674SQ200420043168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4日
发明者苏文追 申请人:苏文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