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883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由旋转角度,以利于吊挂物件,以及该双挂钩可收合成一较小体积,以利于携带的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
背景技术
以乘坐家用汽车为例,常有在车内享用食物及水果的情形,其使用完的果皮残渣、剩余饭菜、空瓶空罐、包装材料、以及一般垃圾等,通常会被收集于一垃圾袋内。该装有垃圾的垃圾袋并无法置于汽车座椅背后所设的收容袋内,其原因是,该垃圾袋除了有可能污染该座椅收容袋之外,亦会使该收容袋撑大变形。另外,一般汽车通常又未设有固定式的挂钩装置用以吊挂物件,其主要原因是,该固定式挂钩装置的开口钩端部有可能钩伤到车内乘客。因此,诸如上述的垃圾袋或其他物件例如手提袋,一般是直接置于车内地板上,但此乃会占用车内有限的地板空间,使车内显得拥挤。
针对于此,有业者设计提供一种附加的双挂钩构件,使用时,以一端的挂钩吊挂于车内任何固定的杆状物或环状物,例如座椅枕头支架及车门上方扶手等,再以另一端的挂钩供吊挂物件;不用时,再将该双挂钩取下即可,不会对车内造成空间障碍,亦不会有意外钩伤之虞,深具便利性及安全性。
然而,上述该习知的双挂钩构造,是以一基材相反向延伸各形成一挂钩型态,其虽具有承上启下的转接吊挂功能,但该一体式的双挂钩在平常携带上并无法被折合,体积较大,造成携带上的不便。又,该习知双挂钩的钩口是呈固定方向,在使用时无法被随意调节方向角度,因此,在吊挂物件时,因受限于该习知双挂钩钩口的既定方向及角度,常会造成物件吊挂角度上的不顺及外倾,无法保持物件吊挂上的自然垂性。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双挂钩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双挂钩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双挂钩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双挂钩,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双挂钩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收合及旋转,构造创新且功效良好,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是可伸展成双向延伸的双挂钩型态以供吊挂物件,或收合成一较小体积以利携带,其至少包括一连结臂,在其相对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侧端及第二侧端;一第一枢接体,其顶部以一第一枢轴枢设于该连结臂的第一侧端;一第一挂钩,以一第一枢转构造枢设于该第一枢接体的底部;一第二枢接体,其顶部以一第二枢轴枢设于该连结臂的第二侧端;以及一第二挂钩,以一第二枢转构造枢设于该第二枢接体的底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其中所述的连结臂的第一侧端及第二侧端分别剖设有第一剖沟及第二剖沟,且该第一侧端的前端面及后端面各设有该第一枢轴,而该第二侧端的前端面及后端面则各设有该第二枢轴。
前述的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其中所述的第一枢接体的顶部剖设有一纵槽,而该连结臂的第一侧端是置于该纵槽内,并以该第一枢轴枢结。
前述的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其中所述的第一挂钩包括,一钩体;该钩体一端形成有一基轴部,该基轴部是与该第一枢接体的底部以该第一枢转构造相枢结;该钩体的另一端则形成有防止滑脱的弯突部。
前述的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其中所述的第一枢转构造包括,该第一枢接体的底部设有一穿孔,一轴钉穿过该穿孔后结合于该第一挂钩的基轴部,该第一挂钩即得以该轴钉为轴而相对于该第一枢接体而自由水平旋转。
前述的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其中所述的第二枢接体的顶部剖设有一纵槽,而该连结臂的第二侧端是置于该纵槽内,并以该第二枢轴枢结。
前述的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其中所述的第二挂钩包括,一钩体;该钩体一端形成有一基轴部,该基轴部是与该第二枢接体的底部以该第二枢转构造相枢结;该钩体的另一端则形成有防止滑脱的弯突部。
前述的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其中所述的第二枢转构造包括,该第二枢接体的底部设有一穿孔,一轴钉穿过该穿孔后结合于该第二挂钩的基轴部,该第二挂钩即得以该轴钉为轴而相对于该第一枢接体而自由水平旋转。
前述的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其中所述的第二挂钩的外径是小于该第一挂钩的内径,在该双挂钩收合时,该第二挂钩可相临并排容纳于该第一挂钩的内围区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其包括一连结臂;一对挂钩各自经由一枢接体及枢轴枢设于该连结臂的两端,且其中一挂钩的外径是小于另一挂钩的内径。该对挂钩可依枢轴而向外枢展成位于两对向侧的挂钩,以供分别吊挂于一固定件及所要吊挂的物件,且各挂钩可各依其枢接体而自由水平旋转,调整钩口方向。而且该对挂钩亦可依其枢轴而向内收合,并相临并排成一较小体积,而利于携带。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特殊结构的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构造创新、功效良好且可以收合和旋转。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双挂钩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在收合状态时的外观立体图,显示其一对挂钩是相临并排。
图2所示为本发明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在使用时的枢展过程示意图,显示将其中一挂钩自另一挂钩向外枢展的状态。
图3所示为继续图2的枢展动作,显示其一对挂钩被枢展成位于两对向侧的状态。
图4所示为本发明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其中第一枢接件及第一挂钩间的枢转构造的剖面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其中第二枢接件及第二挂钩间的枢转构造的剖面示意图。
1连结臂 11第一侧端12第二侧端13第一枢轴14第二枢轴15第一剖沟16第二剖沟2第一枢接体21纵槽22穿孔3第一挂钩 31钩体32基轴部 33弯突部34第一枢转构造35轴钉4第二枢接体 41纵槽42穿孔5第二挂钩51钩体52基轴部53弯突部 54第二枢转构造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图1所示为本发明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在收合状态时的外观立体图,显示其一对挂钩是相临并排,图2所示为本发明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在使用时的枢展过程示意图,显示将其中一挂钩自另一挂钩向外枢展的状态,图3所示为继续图2的枢展动作,显示其一对挂钩被枢展成位于两对向侧的状态,图4所示为本发明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其中第一枢接件及第一挂钩间的枢转构造的剖面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发明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其中第二枢接件及第二挂钩间的枢转构造的剖面示意图。
如该等图式所示,本发明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至少包括一连结臂1、一第一枢接体2、一第一挂钩3、一第二枢接体4、以及一第二挂钩5。
上述该连结臂1为一板状体,在其相对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侧端11及第二侧端12。
上述该第一枢接体2为一有底的管状体,该第一枢接体2的顶部剖设有一纵槽21,连结臂1的第一侧端11是置于该纵槽21内,并以一第一枢轴13枢结。
上述该第一挂钩3包括有一钩体31,该钩体一端形成有一基轴部32,该基轴部是与第一枢接体2的底部以第一枢转构造34相枢结,该钩体的另一端则形成有防止滑脱的弯突部33。而该第一枢转构造34包括一轴钉35,该轴钉穿过第一枢接体2的底部所设的穿孔22后,结合于第一挂钩3的基轴部32,该第一挂钩3即得以该轴钉35为轴而相对于该第一枢接体2而自由水平旋转。
上述该第二挂钩5则是经由第二枢接体4与连结臂1的第二侧端12枢结,其构造与上述第一挂钩3的枢结构造相同。亦即,该第二枢接体4为一有底的管状体,该第二枢接体4的顶部剖设有一纵槽41,连结臂1的第二侧端12是置于该纵槽41内,并以一第二枢轴14枢结。第二挂钩5包括有一钩体51,该钩体一端形成有一基轴部52,该基轴部是与第二枢接体4的底部以第二枢转构造54相枢结,该钩体的另一端则形成有防止滑脱的弯突部53。该第二枢构造54包括一轴钉55,该轴钉穿过第二枢接体4的底部所设的穿孔42后,结合于第二挂钩5的基轴部52,该第二挂钩5即得以该轴钉55为轴而相对于该第二枢接体4而自由水平旋转。惟主要不同点是,该第二挂钩5的外径是小于第一挂钩3的内径,以使在收合时,该第二挂钩5可被容纳于该第一挂钩3的内围区域。
上述该第一枢轴13及第二枢轴14可为一独立的构件,或将该第一枢轴13直接成形于上述该连结臂1的第一侧端11的前端面及后端面,以及将该第二枢轴14直接成形于该连结臂1的第二侧端12的前端面及后端面,而且,该第一侧端11及第二侧端分别剖设有第一剖沟15及第二剖沟16,使得该第一侧端11及第二侧端12具有内缩外张的弹性,而方便其第一枢轴13及第二枢轴14分别与第一枢接体2及第二枢接体4卡合枢结。
请参阅图1所示,所示为本发明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呈收合的状态,在此时,第一挂钩3及第二挂钩5是分别以第一枢轴13及第二枢轴14为轴而向内收合并相临并排,使得该第二挂钩5容纳于该第一挂钩3的内围区域,缩小其整体体积,而利于携带。
当欲使用本发明双挂钩时,只要将第一挂钩3依第一枢转构造34稍予转向,使得第二挂钩5脱离第一挂钩3的拘束,并将该第二挂钩5以第一枢轴13为轴向上枢展(如图2所示),以及继续以第二枢轴14为轴将该第二挂钩5向上枢展(如图3所示),而使该第二挂钩5枢展成位于第一挂钩3的相对侧的位置。此时,即得以其中一挂钩例如第二挂钩5吊挂于任何固定件,例如汽车座椅枕头支架及车门上方扶手等,而另一挂钩例如第一挂钩3即可用以吊挂所要吊挂的物件例如垃圾袋、手提袋及西装衣架等。
在吊挂使用时,由于第一枢接体2及第一挂钩3之间,以及第二枢接体4及第二挂钩5之间,各设有枢转构造34及54,而且,该第一枢接体2及该第二枢接体4亦分别以第一枢轴13及第二枢轴14与连结臂1枢结,而具有可转向的关节作用,因此,该等第一及第二挂钩皆具有随意旋转调节方向及角度的作用,使得所要吊挂的物件可保持自然的垂性,不会倾斜占据空间,而且,在欲检视吊挂物件的内部时,亦可将该吊挂物件随意转动,以方便检视及取出该吊挂物件内部的物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是可伸展成双向延伸的双挂钩型态以供吊挂物件,或收合成一较小体积以利携带,其特征在其至少包括一连结臂,在其相对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侧端及第二侧端;一第一枢接体,其顶部以一第一枢轴枢设于该连结臂的第一侧端;一第一挂钩,以一第一枢转构造枢设于该第一枢接体的底部;一第二枢接体,其顶部以一第二枢轴枢设于该连结臂的第二侧端;以及一第二挂钩,以一第二枢转构造枢设于该第二枢接体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连结臂的第一侧端及第二侧端分别剖设有第一剖沟及第二剖沟,且该第一侧端的前端面及后端面各设有该第一枢轴,而该第二侧端的前端面及后端面则各设有该第二枢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枢接体的顶部剖设有一纵槽,而该连结臂的第一侧端是置于该纵槽内,并以该第一枢轴枢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挂钩包括,一钩体;该钩体一端形成有一基轴部,该基轴部是与该第一枢接体的底部以该第一枢转构造相枢结;该钩体的另一端则形成有防止滑脱的弯突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枢转构造包括,该第一枢接体的底部设有一穿孔,一轴钉穿过该穿孔后结合于该第一挂钩的基轴部,该第一挂钩即得以该轴钉为轴而相对于该第一枢接体而自由水平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枢接体的顶部剖设有一纵槽,而该连结臂的第二侧端是置于该纵槽内,并以该第二枢轴枢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挂钩包括,一钩体;该钩体一端形成有一基轴部,该基轴部是与该第二枢接体的底部以该第二枢转构造相枢结;该钩体的另一端则形成有防止滑脱的弯突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枢转构造包括,该第二枢接体的底部设有一穿孔,一轴钉穿过该穿孔后结合于该第二挂钩的基轴部,该第二挂钩即得以该轴钉为轴而相对于该第一枢接体而自由水平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挂钩的外径是小于该第一挂钩的内径,在该双挂钩收合时,该第二挂钩可相临并排容纳于该第一挂钩的内围区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可收合及旋转式双挂钩,其包括一连结臂;一对挂钩各自经由一枢接体及枢轴枢设于该连结臂的两端,且其中一挂钩的外径是小于另一挂钩的内径。该对挂钩可依枢轴而向外枢展成位于两对向侧的挂钩,以供分别吊挂于一固定件及所要吊挂的物件,且各挂钩可各依其枢接体而自由水平旋转,调整钩口方向。而且该对挂钩亦可依其枢轴而向内收合,并相临并排成一较小体积,而利于携带。
文档编号F16B45/02GK1800663SQ20051000001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4日
发明者杨明舜 申请人:圣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