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卸、防盗钉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43500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卸、防盗钉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防卸、防盗钉子涉及一种钉子。
背景技术
现有防盗钉主要在钉的旋转撬起时起到防盗、防撬作用,如超市中使用的防盗器,结构各不相同,防盗钉主要用于防盗器中。现有防盗器中使用的防盗钉,一般只需要按压住其钉帽转几圈就可以卸下防盗钉子,它的缺点是防盗钉和钉帽是一个整体,转动了钉帽,其钉子就跟着转动,使钉子从防盗器的孔中卡体内慢慢旋出,至使防盗钉失去防盗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卸、防盗钉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防卸、防盗钉子,由钉子本体、钉帽组成,其中,所述钉子本体上端有直径稍大的头部,钉帽与钉子本体为分体结构,钉帽与钉子靠固钉滑块连接,所述的固钉滑块有一中心通孔,钉子自滑块通孔穿过,钉子本体上端直径稍大的头部悬固在滑块上,固钉滑块自悬固钉子头部的一端固定在钉帽底部。当本实用新型被固定在被固定防盗器上时,钉帽顶部没有设置螺丝刀切口,螺丝刀等旋动工具无法发挥作用。另外,即使钉帽转动,因钉子是悬固在固钉滑块上的,因此,钉子本体不会随之转动,从而起到防撬、防盗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钉帽相当于在钉子本体上加装了防护套。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钉帽底部中心部位有一圆形凹槽,固钉滑块固定在圆形形凹槽内。自钉帽底部往上看是一个平面,固钉滑块不能轻易的从钉帽上取出,具有优异的防卸效果。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和防盗功能。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固钉滑块有一圆台通孔,圆台通孔的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钉子本体自上而下插入固钉滑块中,由钉帽盖固在固钉滑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结构简单、防盗防卸性能优越。本实用新型利用钉子与钉帽为分体结构,钉子插入固钉滑块内其间有孔隙,使得固封后的钉帽与钉子头部间有间隙,当转动钉帽钉子不会随着钉帽转动,钉子自然不会随钉帽的转动而被卸下,从而使防盗器起到更好的防盗作用。


如图1实施例一之结构剖面示意图所示,附图2实施例一之钉帽结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3实施例一之钉帽仰视图。
附图4实施例一之固钉滑块剖面示意图。
附图5实施例一之钉子本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6实施例二之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附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一种防卸、防盗钉子,由钉子本体1、钉帽2组成,其中,如图5钉子本体结构示意图所示,所述钉子本体1上端有直径稍大的头部11;钉帽2与钉子本体1为分体结构,钉帽2与钉子本体1靠固钉滑块3连接。如图4固钉滑块剖面示意图所示,固钉滑块3有一中心通孔31,钉子1自滑块通孔31穿过,钉子本体1上端直径稍大的头部11悬固在滑块3上,固钉滑块3自悬固钉子头部的一端固定在钉帽2底部。
如图2钉帽结构剖面示意图和图3钉帽仰视图所示,所述的钉帽2底部中心部位有一圆形凹槽21,在凹槽中心部位有一空心柱22,固钉滑块3固定在圆形形凹槽21内,钉子本体的头部11插入空心柱22内。
实施例2如图6本实施例之结构剖面示意图所示,在上述结构基础上,所述的固钉滑块3’有一圆台通孔31’,圆台通孔31’的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形成台阶,钉子本体1’自下而下插入固钉滑块3’中,钉子本体1’的头部底端11’卡在圆台通孔31’的台阶处,由钉帽2’盖固在固钉滑块3’上,使钉帽2’与圆钉滑块3’成一体。
权利要求1.一种防卸、防盗钉子,由钉子本体、钉帽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钉子本体上端有直径稍大的头部,钉帽与钉子本体为分体结构,钉帽与钉子靠固钉滑块连接,所述的固钉滑块有一中心通孔,钉子自滑块通孔穿过,钉子本体上端直径稍大的头部悬固在滑块上,固钉滑块自悬固钉子头部的一端固定在钉帽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卸、防盗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钉帽底部中心部位有一圆形凹槽,固钉滑块固定在圆形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卸、防盗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钉帽底部中心部位的圆形凹槽中心部位有一空心柱,固钉滑块固定在圆形凹槽内,钉子本体的头部插入空心柱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卸、防盗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钉滑块有一圆台通孔,圆台通孔的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防卸、防盗钉子涉及一种钉子。一种防卸、防盗钉子,由钉子本体、钉帽组成,其中,所述钉子本体上端有直径稍大的头部,钉帽与钉子本体为分体结构,钉帽与钉子靠固钉滑块连接,所述的固钉滑块有一中心通孔,钉子自滑块通孔穿过,钉子本体上端直径稍大的头部悬固在滑块上,固钉滑块自悬固钉子头部的一端固定在钉帽底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防盗防卸性能优越,利用钉子与钉帽为分体结构,钉子插入固钉滑块内其间有孔隙,使得固封后的钉帽与钉子头部间有间隙,当转动钉帽钉子不会随着钉帽转动,钉子自然不会随钉帽的转动而被卸下,从而使防盗器起到更好的防盗作用。
文档编号F16B15/00GK2861589SQ20052004715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日
发明者胡永武 申请人:胡永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