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口可旋转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1219阅读:3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出水口可旋转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的结构,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出水口可旋转从而可改变出水方向的水龙头。
背景技术
现有水龙头的出水方向通常是竖直向下或斜向下,这种出水方向非常适合洗手或洗一些小物品,但是却不适于洗脸,因为洗脸时要用手接水泼到脸上,或先用洗脸池、洗脸盆接水再洗脸,前者的缺点是比较浪费水,后者的缺点是比较不卫生。随着节约用水、讲究卫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这些缺点也显得越来越突出。
于是,人们开始针对这一问题对水龙头的结构进行了一些改进。如中国专利00244884.1公开了一种“上下都能出水的洗面盆节水龙头”,通过将阀体内的主水道后段设计为双水道,即上出水道和下出水道,由设置在两水道之间的换向阀、来选择水流是由上喷头喷出、还是由下出水口流出,由设置在上出水道上的节流阀调节上出水道的流量,从而控制上喷头水流的高度,采用该上喷头可进行卫生、节水地洗脸。
再如中国专利03152784.1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水龙头”,包括阀体、阀芯总成、下出水口,还包括在水龙头头部增设的向上喷洒的上出水口总成,所述阀芯总成中的阀杆上开有孔道,该孔道两端可分别与上出水口、阀腔相通,所述阀芯总成或使阀腔与上出水口相通,或使阀腔与下出水口相通,采用上出水口可进行卫生、节水地洗脸。
上述两种水龙头都是通过增设一个方向向上的出水口来达到卫生、节水洗脸的目的,但是,两个出水口导致了其水阀的结构都较为复杂,造成成本偏高,而且应用到感应式水龙头上,因而难以得到推广和普及。
以传统的水龙头结构来看,若将其设计成出水口可旋转,由于密封性能方面的要求,则必将难以实现,或必须以较高的造价来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水口可旋转的水龙头,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水龙头的出水口固定向下而导致洗脸时不卫生、浪费水的缺点。
前述出水口可旋转的水龙头,包括一外壳,该外壳包括一进水端和一出水端,该进水端设有与进水管相连的水阀,出水端设有一可相对壳体转动的出水接头,该出水接头形成一中空体,并设有一与外界连通的出水口和一位于外壳之内的进水口,该进水口通过一穿设于外壳内的连接管与水阀的出水口连接。旋转该出水接头,可使出水口朝上,便于卫生、节水地洗脸,而连接该出水接头和水阀的连接管相应被扭转了一定角度,由于其密封性能的关键部位在于该连接管与出水接头和水阀的连接处,出水接头的旋转并不会对密封性能产生影响,而且,该可旋转结构和水阀的具体结构无关,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前述出水口可旋转的水龙头,其外壳在其出水端形成一套筒,出水接头相应为一筒状体,该套筒套接于出水接头外,出水接头外周面设有一沿其周长方向的轨槽,前述的套筒内侧壁凸设有可滑动配合于该轨槽中的凸杆,从而保证了出水接头和该套筒在轴向上互相固定,但可在圆周方向进行相对转动。
前述出水口可旋转的水龙头,其出水接头的轴线位于水平位置或与水平位置成一锐角,其外周面的轨槽为一半圆形,其两端分别位于该出水接头外周面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凸杆位于套筒内侧壁的下侧面,以保证将出水接头的出水口的转动范围限制于最顶端和最低端之间的半圆形内。
该轨槽也可以是圆环形,此种情况下,出水接头的出水口的转动范围可达到三百六十度。
前述出水口可旋转的水龙头,其出水接头外侧面于该轨槽两侧形成环形槽,该环形槽与外壳的套筒的内侧壁之间夹设有密封圈。
前述出水口可旋转的水龙头,其套筒内侧壁的凸杆由一螺钉自外向内穿过套筒侧壁形成,便于装配。
前述出水口可旋转的水龙头,其水阀为一电磁隔膜水阀,所述外壳表面设有与该电磁水阀相连并控制该电磁水阀通断的红外线感应器。
前述出水口可旋转的水龙头,其红外线感应器可设于外壳靠进水端的前侧面。
前述出水口可旋转的水龙头,其红外线感应器也可设于外壳靠出水端的下侧面。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一,出水口可在向上和向下两种方向之间方便地进行任意角度的转换,以便进行普通洗手或卫生、节水地洗脸;二,该旋转结构和水阀的具体结构无关,其旋转并不会对密封性能产生影响;三,该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容易实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剖视图;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下面参照图1至图3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该水龙头包括一外壳1,该外壳1为一中空体,包括一竖直部分和一与该竖直部分垂直的水平部分,该水平部分的延伸端形成一出水端12,竖直部分的底端形成一进水端11。
该进水端11内设有与进水管相连的水阀3,该进水管包括冷水进水管31和热水进水管32,该水阀3为一电磁式隔膜水阀,同时具有混合冷热水及调节冷热水比例的功能,其调节冷热水比例的部件为外伸于外壳1之外的调节手柄33,外壳1表面设有与该电磁水阀3相连并控制该电磁水阀3通断的红外线感应器8,该红外线感应器8在本实施例中设于外壳1靠进水端11的前侧面,但是,该红外线感应器8也可设于外壳1靠出水端12的下侧面,均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施例中水阀3的具体结构采用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专利“具有混水功能的电磁水阀”中所描述的结构,其专利申请号为200420053554.X,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外壳1的横向部分形成一套筒2,该套筒2的延伸端即所述的出水端12,出水端12设有一可相对壳体1转动的出水接头4,该出水接头4形成一中空的筒状体,并设有一与外界连通的出水口41和一位于外壳1的套筒2之内的进水口42,该进水口42通过一穿设于外壳1内的连接管5与水阀4的出水口连接。
套筒2套接于出水接头4外,出水接头4外周面设有一沿其周长方向的轨槽40,该轨槽40为一半圆形,其两端分别位于该出水接头4外周面的上方和下方,套筒2内侧壁凸设有可滑动配合于该轨槽40中的凸杆21,该凸杆21位于套筒2内侧壁的下侧面,该凸杆21由一螺钉6自外向内穿过套筒2侧壁形成。由此,出水接头4和该套筒2在轴向上互相固定,但可在圆周方向进行相对转动,且出水接头4的出水口41的转动范围限制于最顶端和最低端之间的半圆形内。当然,该轨槽40也可以为圆环形,而可使出水口41的转动范围达到整个圆周。该连接管5可以是可被扭转的软管,也可以是通过万向器与进水口42连接的硬质管,以保证出水接头4能自由转动。
出水接头4外侧面于该轨槽40两侧形成两环形槽,该两环形槽与外壳1的套筒2的内侧壁之间夹设有两密封圈71、72,以加强其密封性能,同时也增加连接的稳定性。
旋转该出水接头4,可使出水口41朝上,便于卫生、节水地洗脸,而连接该出水接头4和水阀3的连接管5相应被扭转了一定角度,由于其密封性能的关键部位在于该连接管5与出水接头4和水阀3的连接处,出水接头4的旋转并不会对密封性能产生影响,而且,该可旋转结构和水阀3的具体结构无关,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出水接头4的轴线位于水平方向,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其前端可以向上翘而与水平方向成一锐角;出水口41的轴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夹角,但也不限于此,如该轴线也可位于竖直方向;并且,该外壳1的形状也并不局限于此种具体结构,只要其在恰当位置形成一进水端和一出水端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1.出水口可旋转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壳,该外壳包括一进水端和一出水端,该进水端设有与进水管相连的水阀,出水端设有一可相对壳体转动的出水接头,该出水接头形成一中空体,并设有一与外界连通的出水口和一位于外壳之内的进水口,该进水口通过一穿设于外壳内的连接管与水阀的出水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口可旋转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在其出水端形成一套筒,出水接头相应为一筒状体,该套筒套接于出水接头外,出水接头外周面设有一沿其周长方向的轨槽,前述的套筒内侧壁凸设有可滑动配合于该轨槽中的凸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水口可旋转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接头的轴线位于水平位置或与水平位置成一锐角,其外周面的轨槽为一半圆形,其两端分别位于该出水接头外周面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凸杆位于套筒内侧壁的下侧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水口可旋转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槽为圆环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水口可旋转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接头外侧面于该轨槽两侧形成环形槽,该环形槽与外壳的套筒的内侧壁之间夹设有密封圈。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水口可旋转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侧壁的凸杆由一螺钉自外向内穿过套筒侧壁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口可旋转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阀为一电磁隔膜水阀,所述外壳表面设有与该电磁水阀相连并控制该电磁水阀通断的红外线感应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水口可旋转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感应器设于外壳靠进水端的前侧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水口可旋转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感应器设于外壳靠出水端的下侧面。
专利摘要出水口可旋转的水龙头,包括一外壳,该外壳包括一进水端和一出水端,该进水端设有与进水管相连的水阀,出水端设有一可相对壳体转动的出水接头,该出水接头形成一中空体,并设有一与外界连通的出水口和一位于外壳之内的进水口,该进水口通过一穿设于外壳内的连接管与水阀的出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出水口可在向上和向下两种方向之间方便地转换,以便进行普通洗手或卫生、节水地洗脸;该旋转结构和水阀的具体结构无关,其旋转并不会对密封性能产生影响;该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容易实现。
文档编号F16L27/00GK2789546SQ20052008330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7日
发明者朱振连 申请人:朱振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