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档位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7219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强制档位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倒档装置,尤其是强制档位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的摩托车倒档器本体上方均安装有档位控制器。档位控制器一般由手把杆、手把卡子、压簧、换档轴、花键座和档排定位板等部件组成,档排定位板包括上横板、中竖板和下横板,在上横板上开有档位孔,手把杆的杆身置于该档位孔内。档位孔近似“3”字形,横向上具有三个卡位,对应三个档位,依次分别为挂档位、空档位和倒档位。通过操纵手把杆进入挂档位或倒档位可控制倒档器本体内的同步齿环与前进齿轮或后退齿轮啮合,使摩托车前进或倒退。在挂档位和倒档位之间设置空档位,可以防止同步齿环在高速旋转时直接改变啮合对象而造成的齿轮损坏。但是,这种结构的档位控制器在进行换档时,都是通过人为控制进入空档位,在整车高速行驶时,容易产生误操作而直接将手把杆从挂档位拉入倒档位,使得整个力传递链中倒档器本体或发动机零部件在惯性力的冲击下受到损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进行挂档位与倒档位间切换时必须进入空档位过渡的强制档位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强制档位控制器,包括手把杆、手把卡子、压簧、换档轴、花键座和档排定位板,档排定位板由上横板、中竖板和下横板组成,在上横板上开有档位孔,手把杆的杆身置于该档位孔内,其关键在于所述上横板下方设置有卡板,该卡板通过扭转回位装置与上横板连接,在卡板靠近档位孔端具有与手把杆杆身相适应的卡槽。
上述扭转回位装置包括拨销、固定销、扭簧、轴销和固定板,固定板通过轴销与上横板连接,在上横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轴销上依次套装卡板和扭簧,该扭簧开口端卡在拨销及固定销上;所述拨销和固定销分别固定在卡板或固定板上。
上述拨销从卡槽与轴销之间插入卡板内,并与卡板焊接;在轴销两侧的固定板上分别设置固定销和定位销,其中固定销位于拨销与轴销之间,所述定位销下端与固定板焊接,上端穿过卡板上的限位孔并与上横板焊接。
上述限位孔为圆弧形条孔。
上述卡板为平板结构,它的一端呈圆盘形,另一端具有两凸缘,并且两凸缘之间形成卡槽。
上述上横板的一侧边向外延伸出半圆形挡板,轴销的上端插入该挡板中并与挡板焊接。
在上述中竖板上部开有通孔,所述卡板和固定板均从该通孔中穿过。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卡板在静止状态时其卡槽正对档位孔的空档位,若要进行换档操作,必须控制手把杆推开卡板进入空档位中,卡板在扭转回位装置的作用下复位,再操纵手把杆进入卡板的卡槽中,并推动卡板旋转到另一档位位置,最后扳动手把杆进入该档位,卡板复位,即完成了挂、倒档间切换。
本实用新型在换档时必须进入空档位过渡才能进行,它有效缓解和降低了换档时整车的速度,减少了冲击力,对力传递链中各零部件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消除了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具有实施容易、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宜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扭转回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扭簧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板上卡槽位于挂档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板上卡槽位于空档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板上卡槽位于倒档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倒档器本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手把杆1、手把卡子2、压簧3、螺栓14、换档轴4、花键座5和档排定位板6等部件构成,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其中档排定位板6由上横板6a、中竖板6b和下横板6c组成,在上横板6a上开有档位孔6d,手把杆1的杆身置于该档位孔6d内。档位孔6d近似“3”字形,横向上具有三个卡位,对应三个档位,依次分别为挂档位、空档位和倒档位。其结构要点在于所述上横板6a下方设置有卡板7,该卡板7通过扭转回位装置与上横板6a连接,在卡板7靠近档位孔6d端具有与手把杆1杆身相适应的卡槽7a。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扭转回位装置由拨销8、固定销9、扭簧10、轴销11、固定板12和定位销13构成,所述中竖板6b上部开有通孔,卡板7和固定板12均从该通孔中穿过。上横板6a的一侧边向外延伸出半圆形挡板6e,所述固定板12通过轴销11与挡板6e连接,即轴销11的上端插入挡板6e的安装孔中并与其孔壁焊接,轴销11的下端插入固定板12中部的安装孔中并与其孔壁焊接。在挡板6e与固定板12之间的轴销11上依次套装卡板7和扭簧10,卡板7为平板结构并可绕轴销11转动,它的一端呈圆盘形,另一端具有两凸缘,并且两凸缘之间形成卡槽7a。所述扭簧10开口端卡在拨销8和固定销9上,拨销8从卡槽7a与轴销11之间靠近卡槽7a槽底处插入卡板7内,并与卡板7焊接;在轴销11两侧的固定板12上分别设置固定销9和定位销13,其中固定销9位于拨销8与轴销11之间,所述定位销13下端与固定板12焊接,上端穿过卡板7上的限位孔7b并与上横板6a焊接。卡板7上的限位孔7b为圆弧形条孔,通过该孔可以限制卡板7的转动角度。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下横板6c通过螺钉15与倒档器本体16连接,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倒档器本体16上。根据倒档器本体的不同,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取其它连接方式安装在倒档器本体上,从而通过扳动手把杆1控制倒档器本体16内的同步齿环改变啮合对象,进行换档操作。
工作原理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档位孔6d横向上的三个卡位由上向下分别为挂档位、空档位和倒档位。当整车正常行驶时,手把杆1位于挂档位内,卡板7上的卡槽7a正对空档位。若要进行倒档时,首先用手扳动手把杆1,使其退出挂档位向倒档位方向移动,同时手把杆1推动卡板7绕轴销11逆时针旋转,此时卡板7上的拨销8推动扭簧10的一条边张开,扭簧10的另一条边由固定销9限位,当卡板7旋转到一定角度时,卡槽7a的凸缘完全让位,使手把杆1能够进入空档位但是挡住其进入倒档位;接着横向拉动手把杆1进入空档位,卡板7在扭簧10的作用下复位;然后扳动手把杆1进入卡板7上的卡槽7a内,并继续向倒档位方向移动,卡板7绕轴销11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使其卡槽7a与倒档位对应,最后横向拉动手把杆1进入倒档位,卡板7在扭簧10的作用下复位,即完成了从挂档位到倒档位的切换。从倒档位到挂档位的切换与以上操作过程相反。
权利要求1.一种强制档位控制器,包括手把杆(1)、手把卡子(2)、压簧(3)、换档轴(4)、花键座(5)和档排定位板(6),档排定位板(6)由上横板(6a)、中竖板(6b)和下横板(6c)组成,在上横板(6a)上开有档位孔(6d),手把杆(1)的杆身置于该档位孔(6d)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板(6a)下方设置有卡板(7),该卡板(7)通过扭转回位装置与上横板(6a)连接,在卡板(7)靠近档位孔(6d)端具有与手把杆(1)杆身相适应的卡槽(7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档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扭转回位装置包括拨销(8)、固定销(9)、扭簧(10)、轴销(11)和固定板(12),固定板(12)通过轴销(11)与上横板(6a)连接,在上横板(6a)与固定板(12)之间的轴销(11)上依次套装卡板(7)和扭簧(10),该扭簧(10)开口端卡在拨销(8)及固定销(9)上;所述拨销(8)和固定销(9)分别固定在卡板(7)或固定板(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制档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拨销(8)从卡槽(7a)与轴销(11)之间插入卡板(7)内,并与卡板(7)焊接;在轴销(11)两侧的固定板(12)上分别设置固定销(9)和定位销(13),其中固定销(9)位于拨销(8)与轴销(11)之间,所述定位销(13)下端与固定板(12)焊接,上端穿过卡板(7)上的限位孔(7b)并与上横板(6a)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制档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7b)为圆弧形条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强制档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卡板(7)为平板结构,它的一端呈圆盘形,另一端具有两凸缘,并且两凸缘之间形成卡槽(7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强制档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板(6a)的一侧边向外延伸出半圆形挡板(6e),轴销(11)的上端插入该挡板(6e)中并与挡板(6e)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制档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中竖板(6b)上部开有通孔,所述卡板(7)和固定板(12)均从该通孔中穿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制档位控制器,包括手把杆、手把卡子、压簧、换档轴、花键座和档排定位板,档排定位板由上横板、中竖板和下横板组成,在上横板上开有档位孔,手把杆的杆身置于该档位孔内,其关键在于所述上横板下方设置有卡板,该卡板通过扭转回位装置与上横板连接,在卡板靠近档位孔端具有与手把杆杆身相适应的卡槽。本实用新型在换档时必须进入空档位过渡才能进行,它有效缓解和降低了换档时整车的速度,减少了冲击力,对力传递链中各零部件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消除了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具有实施容易、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宜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F16H61/18GK2866984SQ200620109839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5日
发明者周家济 申请人:周家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