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709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撑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优选为显示屏、具体为平板显示屏的设备的支 撑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尤其适用于支撑臂的枢转接头。
背景技术
例如,从EP-A2-1.312.852和GB-2.416.062中已知这种支撑臂。这 些臂具有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至第二构件的第一构件。这些臂特别不适 于将平板屏幕安装至例如墙壁。由于这些臂的构造,致使当这些臂处于 其折叠位置中时,它们在平板屏幕与墙壁之间留下相当大的距离。
US-5321579中公开了另一种臂。该臂在其折叠位置中非常平展,从 而将平板屏幕保持成几乎紧贴墙壁。然而,该臂需要安装在平板显示器 的平板屏幕的下方。
US-4.170.336公开了一种用于手术室的显微镜的悬臂。这些显微镜 不能太沉。而且,这些臂非常难于自动操作。
US-5.332.181公开了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的自动支架。它具有通过铰 链或旋转接头连接的多个构件。未公开这些旋转接头的类型。此外,该 支撑臂的目的是提供最佳的可操纵性。在重负载下的完全稳定可以证明 是很难的。
EP-A2-1.471.300公开了 一种用于支撑平板屏幕的臂。它具有通过铰 链互相连接的多个构件。具体地,描述了用于将平板屏幕附连至该臂的 紧固元件。该紧固元件能够附连至平板屏幕的背面和以可拆卸的方式连 接至臂的端部,并为倾斜平板屏幕提供可能性。
难以自动操作已知的支撑臂,并且这些支撑臂不稳定。通常,由于 重量与导致高扭矩的长臂相结合,导致使用 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生偏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臂,该支撑臂可由能够容易得到和更 改的部件以简单且便宜的方式制造而成。
本发明的另 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自动操作的支撑臂。
本发明的另 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本身稳定并且即使在经常使用的 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稳定的支撑臂。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用于设备、优选地用于显示屏的的支撑臂,
该支撑臂包括
第一紧固元件,其用于将支撑臂附连至框架或墙壁;
第一构件,其在一端部^t接至第一紧固元件而在另一端部^t接至允许 绕第 一旋转轴线旋转的第 一枢转接头;
第二构件,其在第一端部联接至第一枢转接头而在第二端部设置有允 许绕第二旋转轴线旋转的第二枢转接头;
第二紧固元件,其用于将i殳备附连至支撑臂,该第二紧固部件^t接至 第二枢转接头,第一旋转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线基本上彼此平行。
所述构件相对于彼此的定位以及枢转接头的使用使得能够以简单 且便宜的方式制造支撑臂,即使在显示屏大而沉的情况下,在工作期间, 该支撑臂仍然易于操作且保持稳定。
在本文中,术语枢转接头应当理解成意思是将两个构件彼此连接并 使这两个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旋转的接头,也就是说,使两个彼此成直 线的直构件能够通过这两个构件绕纵轴线相对于彼此枢转的接头。这与 使两个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铰接的铰接接头相反。
在该支撑臂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构件大体呈U形。因此,枢转 接头的旋转轴线是平行的显然是可能的。然而,在本示例中U形件的两 个腿部不必具有相等的长度。
在该支撑臂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构件大体呈L形。在该支撑臂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紧固元件连接至第三构件而第 三构件联接至第二枢转接头。
在该支撑臂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构件大体呈L形。
在该支撑臂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构件通过第三枢转接头连接至 第二枢转接头。通过这种构造,能够将显示屏定位在实质上任何观察位 置中,并且能够通过该支撑臂容易地移动显示屏。
在该支撑臂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构件包括管元件,枢转接头包 括安M管元件中的内管元件,内管元件具体地通过外环安装,外环用于 形成用于构件的管元件的端部的止动件,该止动件以锐角倾斜行进并定位 成抵靠在内管表面上,并且管元件的端面以锐角倾斜行进并定位在外表 面,外环优选地为例如由尼龙制成的塑料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管元件 只是铁制管元件。这样使得能够生产一种稳定且便宜并且几乎无游隙的支 撑臂。
在该支撑臂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内管元件还通过位于内管元件的端部 的轴承元件安装,轴承元件延伸到管元件中,位于内管元件的外壁外侧的 轴承元件延伸成远至抵靠在该外管元件的内壁上,并且轴承元件优选地由 诸如尼龙之类的塑料制成。
在该支撑臂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枢转接头还包括夹紧元件,夹紧元件 用于以可旋转的方式将外环的止动件夹紧在管元件的端部上。
在该支撑臂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头与致动器联接,致动器在运 转期间使第二构件绕第一旋转轴线回转,第二接头联接至第二致动器,第 二致动器在运转期间使第二紧固元件绕第二旋转轴线旋转或回转,并且一 旦致动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使 使第二紧固元件相对于第一紧固元件 移位。上述构造使得易于装配优选地设置有电动马达的致动器,由此能够 例如通过遥控器操作和调节该支撑臂。为此,还设置有控制单元。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体用于诸如液晶显示屏或等离子屏幕的平板 显示装置的支撑臂,该支撑臂包括具有第一纵轴线的第一构件和具有第 二纵轴线的第二构件以及将所述构件成一定角度彼此连接的第 一接头,第 一构件联接至用于附连臂的紧固元件,第一接头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 端部的第一角形元件,第一端部联接至第一构件以便能够绕第一构件的纵轴线旋转,并且第二端部联接至第二构件以便能够绕第二构件的纵轴线旋 转,而且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联接至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 第 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分别连接至第 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从而 一旦 致动第一驱动单元,便使第一角形元件绕第一构件的纵轴线旋转并且一旦 致动第二驱动单元,便使第二构件绕第二构件的纵轴线旋转。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支撑臂包括具有纵轴线的第三构件以及将第二 构件和第三构件彼此连接的第二接头,在本示例中,第二接头包括具有第 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二角形元件,第一端部^i接至第二构件从以^更够绕 第二构件的纵轴线旋转,并且第二端部联接至第三构件以便能够绕第三构 件的纵轴线旋转,而且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联接至第三驱动单元和第 四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和第四驱动单元分别联接至第 一构件和第二构 件,从而一旦致动第三驱动单元,便使第二角形元件绕第二构件的纵轴线 旋转,并且一旦致动第四驱动单元,便使第三构件绕第三构件的纵轴线旋 转。通过角形元件将枢转接头彼此连接,使得能够提供筒单且稳定的调节。 例如,制出管的角形元件(优选地为卯度)并通过将角形元件的两个端 部安装在管端中或通过借助于轴承将它们容置在管元件中,能够以简单的 方式制出两个成直角的枢转接头。
在该支撑臂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构件包括框架紧固元件,框架紧 固元件用于附连框架,具体地为用于附连诸如液晶显示屏或等离子屏幕的 平板显示装置。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臂能够例如以简单的方式平坦地折叠在 墙壁与平板显示屏之间。
在该支撑臂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初始位置中,紧固元件、第一构件、 第二构件以及如果存在的话第三构件和框架紧固元件基本定位于初始平 面中。
在该支撑臂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支撑臂还包括连接至第一构件和
紧固元件的铰链,该铰链用于将第一构件以4^接的方式^i接至紧固元件, 由此能够在初始平面中进行对第一构件的纵轴线的角度调节。
在该支撑臂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支撑臂还包括致动器,该致动器 位于紧固元件与第一构件之间,具体地,如果存在铰链的话,位于紧固元 件与该铰链之间,该致动器包括连接至紧固元件的第一致动元件和连接至 第一构件和/或铰链的第二致动元件,并且第一致动元件和第二致动元件能够沿移位轴线相对于彼此移位。
在该支撑臂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移位轴线大体平行于初始平面, 并且优选地大体在初始平面中延伸。
在该支撑臂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单元还通过传动装置联接至枢转 接头,传动装置设置有与纵轴线成一条直线的传动轴以及第一环、偏心齿 轮和第二环,第一环在其上具有内齿并连接至一个管元件,偏心齿轮具有 至少一个小于第一环的内齿的齿并设置有驱动元件,且偏心齿轮的齿与第
一环的内齿接合,第二环连接至另 一个管元件并设置有与齿轮的驱动元件 相匹配的驱动元件,因此当驱动单元运转时,第一环和第二环相对于彼此 旋转'
应该理解,前述两种支撑臂的的特征可以互相组合。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支撑臂的枢转接头,该枢转接头包括第一管 元件和第二管元件,第一管元件具有纵轴线,第二管元件的一个端部以可
旋转的方式安装并延伸到第一管元件中,并且i殳置有附连在第一管元件或 第二管元件中的电动马达,第一管元件和第二管元件通过传动装置彼此联 接,传动装置设置有传动轴并设置有第一环、偏心齿轮和第二环,传动轴 由该电动马达驱动并与纵轴线成一条直线,第一环上具有内齿并连接至一 个管元件,偏心齿轮具有至少一个小于第一环的内齿的齿并i殳置有驱动元 件,偏心齿轮的齿与第一环的内齿掩^,第二环连接至另一个管元件并设 置有与齿轮的驱动元件相匹配的驱动元件,因此当电动马达运转时,第一 环和第二环相对于彼此旋转。该枢转接头可易于通过管制成,能够传递和 /或产生力,实质上不具有任何游隙,并在静止时保持其位置。
在该枢转接头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该示例中第一环和第二环安装 在传动装置的传动轴上。
在该枢转接头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齿轮i殳置有作为驱动元件的销, 该销延伸到第二环中的孔中,该孔的直径大于销的直径。因此,第一环和 第二环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机能上地且可操作皿此联接。
应当理解,在本专利申请中提及的这些不同方面可以组合,并且每个 单独的方面都适于作分案专利申请。


附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臂和枢转接头的多种实施方式,附图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臂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2示出用于图l的支撑臂的控制装置的实施方式;
图3示出用于图1的支撑臂的带有传动装置的电动马达的侧视图4示出图3的主视图5示出图3的部件分解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臂的替代性实施方式;
图7示出图6的支撑臂处于倾斜位置中且向前移动的实施方式;
图8示出朝另一侧倾斜的图7的支撑臂;
图9示出一种替代性枢转接头;
图10在俯视图中示出支撑臂的一种替代性实施方式,其中支撑臂 向前移动且处于倾斜位置中;
图11在侧视图中示出图IO的臂;
图12示出处于几乎完全折叠的位置中的图10的臂;
图13a示出位于图12上指示的横截面XIIIa中的图10的臂的铰链
之一;
图13b示出位于图12上指示的横截面XIIIb中的图IO的臂的铰链
中的另一个;
图13c示出图12中指示的横截面XIIIc。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l示出了支撑臂l,在本示例中支撑臂l设置有以虚线指示的平
板液晶(LCD)屏2。支撑臂1设置有第一构件3和第二构件2,第一 构件3和第二构件2分别具有第一纵轴线Ll和第二纵轴线L2。第一构 件3和第二构件2通过两个旋转接头4彼此联接,这两个旋转接头4将 两个构件3、 2成一定角度连接。在本示例中,构件2、 3基本上成直角 连接。第一构件3联接至紧固元件5,在本示例中联接至用于将臂l附 连在墙壁上或附连成紧贴墙壁的紧固元件。作为选择,支撑臂还可附连 至地板或者附连在家具上或家具中。紧固元件要适于这种构造。对于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这种紧固元件的设计很简单。本说明书中的 构件优选为圆管。
将第一构件3和第二构件2成一定角度彼此连接的第一对接头4使 得能够绕纵轴线Ll进行旋转。以R1指示该旋转。另外,这一对接头4 使得能够绕轴线L2旋转。以R2指示该旋转。
第一对接头4具有使两个接头彼此连接的角形元件6,在本示例中 为弯头。角形元件设置有第一端部7和第二端部8。第一端部7通过传 动装置25联接至第一构件并通过在本示例中为电动马达的驱动装置9 来驱动,在本示例中驱动装置9还连接至第一构件3。在该实施方式中, 第一构件3设计成中空管。第一端部7通过轴承27以可旋转的方式安 装在该管中并形成第一枢转接头。角形元件6的第二端部8通过传动装 置26联接至第二构件2,并且该联轴器通过同样为电动马达的驱动单 元10来驱动,在本示例中驱动单元IO同样连接至第二构件2。在该实 施方式中,第二构件2同样设计成诸如圆管的管。在此角形元件6的第 二端部8同样通过轴承28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管件中,从而形成第 二枢转接头。因此,第二构件2的管件能够绕纵轴线2旋转,如此前所 述该旋转运动由R2指示。第二构件2是弯曲的,在本示例中弯曲成90。 角,并且具有带有纵轴线L3的第二元件。第二构件2的该元件的端部 设置有两个枢转接头12,这两个枢转接头12将第二构件2的端部成一 定角度联接至第三构件11。第二对接头12与第一对接头4实质上相同。
第二对枢转接头12通过角形元件13彼此连接,在本示例中角形元 件13同样设计成由管元件制成的具有第一端部14和第二端部15的弯头。第三构件11具有以L4指示的纵轴线。角形元件13的第一端部14 通过联接器27联接至第二构件2,并且该联接器由在本示例中再次为 电动马达的驱动单元16来驱动。角形元件13的第二端部15通过传动 装置28联接至第四构件11 ,并且在本示例中该联接器同样通过电动马 达17来驱动。在驱动单元16和17的驱动下,此对接头能够使得可绕 纵轴线L3旋转,其旋转运动由R3来指示,并且此对接头能够使得可 绕纵轴线L4旋转,其旋转运动由R4来指示。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三构件11就像其它构件那样^L计成管元件,优选 为圆形中空管元件。角形元件13的第一端部14通过轴承29以可旋转的 方式安装在管元件,即第二构件2的具有纵轴线L3的弯曲的管元件中。 因此,形成第三枢转接头,并且第三构件能够绕该纵轴线L3旋转,图中 其旋转运动以R3指示。角形元件13借助于轴承30通过其第二端部15以 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第三构件11的管元件中并形成第四枢转接头,使得该 管元件能够绕其纵轴线L4旋转(R4 )。
在该实施方式中,紧固元件18装配至第三构件11的端部,LCD屏幕 2能够通过该紧固元件附连至臂。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能够提出 和想出其它紧固方式。
在本示例中,第一构件1在一端通过铰链19连接至设置有上述紧固元 件5的致动器20。该铰链4吏得能够对第一构件3、具体为第一构件3的纵 轴线L1进行角度调节。该角度调节在图1中以R5指示。能够通过图中示 出的驱动单元24进行这种角度调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单元24将通 过电动马达来驱动。
致动器20使得能够沿纵轴线L5调节臂1。实际上,这将是高度调节。 为此,致动器20包括外管22,外管22内部具有内管21。在一种实施方 式中,内管21设置有外螺紋,因而实际上形成心轴,外管22设置有图中 未更详细地示出的心轴引导装置。借助于在本示例中为电动马达的驱动单 元23,使内管或心轴21能够通过直角传动装置旋转,于是夕卜管将沿纵轴 线L5线性移位。因此,当支撑臂1通过紧固元件5附连至例如墙壁时, 就能够使显示屏2上下运动。
在该支撑臂中,枢转接头由安装在彼此内部的管形成。能够通过利用 联接器将管彼此联接继而例如利用电动马达驱动该联接器来获得可操作的支撑臂。
图2示出了图1的支撑臂的控制^,其中出于清楚的目的,用虚线 指示图1中已经示出的部件。
在本示例中,控制装置32设置有无线接收器34,能够通过遥控器33 向无线接收器34发出用于使支撑臂移位的指令。此外,支撑臂设置有向 控制装置32发射信号的电子水平仪31。在使用中,例如为了移动附连至 支撑臂的平面LCD或等离子屏幕,操作支撑臂的个人要通过遥控器33发 出使显示屏前移或倾斜的指令。这些指令将通itit控器33无线传送至控 制单元32的接收单元34。然后控制单元32将计算必须致动哪些马达进而 将开始致动这些马达。数字水平仪31将判断在移动期间,显示屏是否仍 旧水平.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就会向控制单元32发射信号。实际上,在 任何情况下,数字水平仪的读数都将传送至控制单元32。控制单元32将 基于来自数字水平仪的数值计算显示屏的位置,并且如果显示屏不再是水 平的,那么控制单元32将向电动马达24j t射信号,因此能够以4吏显示屏 再次水平的方式调节支撑臂的位置。
图3至图5示出图l和2中以附图标记9、 10、 16以及17指示的电动 马达,这些电动马达设置有图l和2中以附图标记25、 26、 27以及28指 示的联接器,以便调节旋转接头或枢转接头。在图3中,以L指示纵轴线。 这代表图1中由Ll、 L2、 L3以及L4所指示的旋转轴线。
联接器25、 26、 27以及28由电动马达9、 10、 16以及17的传动轴的 啮合装置42通过啮合装置49来驱动。
联接器具有设置有内齿43的第一环41 (参见图4 ),设置有齿54的齿 轮45 (仍旧参见图4)以及第二环40。第一环41、齿轮45以及第二环41 安装在共同的轴上,其中第一环41通过轴承44安装在该轴上,齿轮45 通过偏心轮或凸轮48偏心安装在该轴上,而第二环40通过轴承52安装 在该轴的端部50上。
图4示出了传动装置的主视图,其中已经去除了环40的一部分。在该 图中,可以看出齿轮45的齿54具有仅略敞(通常似目差少许齿)不同于 环41的内齿43的齿。齿轮45设置有保持销47的孔46,销47与环40中 的孔51啮合。销47精确装配到齿轮45的孔46中,并且环40中的孔51 的直径大于销47的厚度。在图5的所谓部件分解图中,这全都清楚地示图5在分解图中示出了图1和图2的传动装置25、 26、 27以及28。 在本示例中,可以看出,电动马达的带齿的轴42与传动装置的带齿的传 动轴49啮合。此外,该传动轴设置有偏心轮或偏心凸轮48以及端轴元件 50。在本示例中,第一环41安装在位于传动轴上的轴承44上。如于此明 确示出的那样,齿轮45设置有孔46,销47延伸到孔46中。这些销47还 延伸到环40的孔51中。环40通过轴承52安装在传动装置的传动轴的端 部50上,并通过扣环53保持在该轴上。凸轮以使齿轮45的一部分齿与 第一环41的内齿43M的方式抵靠在齿轮45中的孔内。
联接器25、 26、 27以及28的操作如下。带齿的传动轴42通过啮合装 置49将电动马达的旋转传递到^1接器的轴上,因此该轴将开始旋转。齿 轮45安装在偏心轮或凸轮48上,因而将进行偏心旋转。以使齿轮在任何 情况下都将在环41的部分内齿43中运转的方式设计凸轮。继而齿轮45 的旋转将通过销47传递至环40。
在如图l所示的用途中,第一环41连接在图1的外管2、 3和11内。 第二环40连接到例如在图1中由附图标记6、 7、 14和15所指示的内管 的端部。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臂的替代性构造。在本示例中,支撑臂l 设置有L形第一构件3,此处第一构件3附连成4吏得其能够绕旋转轴线L5 旋转。枢转接头4使得能够绕旋转轴线Ll旋转Rl 。第二构件2为U形 并在其端部具有第二枢转接头,第二枢转接头使得能够绕旋转轴线L3旋 转R3。旋转轴线Ll和L3实质上平行。通过这些旋转轴线,能够使例如 附连至支撑臂的平板显示屏绕轴线L1或L3之一倾斜。此外,通过绕两个 旋转轴线反向旋转,能够使显示屏远离支撑臂所附连的例如墙壁移动。在 这种情况下,显示屏的定向不会改变,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L4和L3 之间的角度如果不是根本不变就是几乎不变。
通过枢转接头绕轴线L4的旋转可使显示屏绕平行于L4的轴线倾斜。 因此,对于观众而言显示屏是完全能够调节的。
枢转接头12通过弯头13彼此连接,在本示例中弯头13成卯度角。 因此,轴线L3和L4成卯度角。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没有必要如图1中 所述通过例如作为致动器24的电动马达绕铰链19进行调节。图7示出了用于附连至例如墙壁的支撑臂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 中,枢转接头的位置已经被选择成^t不同于图6中的枢转接头的位置。 在该示例中U形构件2的一个腿部短于另一个J^部,因此,此处由附图标 记80所指示的第二枢转接头位于支撑臂中的较先的掩^点。在该实施方 式中,L形构件设置成始于第二枢转接头,在该L形构件的端部附连有第 三枢转接头81,该第三枢转接头81具有另一L形构件,紧固元件18附连 到该另一L形构件。在该示例中,平板显示屏附连到紧固元件18。在此示 出处于已经绕轴线L5、 Ll和L3旋转过的位置中的支撑臂。只要旋转轴 线平行于L5、 L1和L3,可以通过装配更多的构件和枢转接头进一步增大 与墙壁之间的移动距离,使得显示屏保持水平。
显示屏还能够绕旋转轴线L4倾斜。图8示出绕该旋转轴线L4倾斜的 图7的支撑臂。
图9示出用于例如图7和图8的支撑臂的枢转铰链或枢转接头的实施 方式。在该示例中,内管卯部分容置在外管91的内部。此处示出的外管 具有有限的长度,但实际上根据图7或图8的支撑臂将具有更大的长度而 且甚至可能为角形元件的腿部。优选由诸如尼龙之类的塑料制成的环92 绕外管91设置且外管的端部安装在其上。为了确保将外管安装成没有任 何游隙,如在图看到的那样,环92的边缘93是倾斜的。外管91的该端 部同样具有装配到环92的倾斜边缘93上的倾斜边缘94。为了提供更高的 稳定性和改善安装,在此内管90延伸到外管91中的端部i殳置有插件95, 插件95的边缘96延伸到内管卯的外壁之外直至外管91的内壁。外管91 通过拉杆97拉至塑料环92的倾斜边缘93上。为了进行自动操作,在本 示例中,外管91还^1置有电动马达98,电动马达98的传动轴延伸穿过插 件并设置有齿轮99,齿轮99与位于内管卯内侧上的(弧形的)齿条101 接合。当然,还能够想到逆向改变这种构造,也就是说,将电动马达安装 在内管内侧而将齿条(或设置有内齿的环)安M外管中。
可选择地,例如在图7和图8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了补偿显示屏 或监控器的重量还能够在接头81的附近装配有扭簧或其它预张弹簧。
在图10中,示出了用于支撑臂的替代性实施方式。再次,该支撑臂可 非常容易地设置有致动器,通常是电动马达,正如稍后能够看出的设置有 齿轮装置和传动装置的电动马达。特定的^^链和构造4吏得能够在没有致动 器的情况下使用支撑臂,和/或在稍后的阶段中构建这些致动器。再次如前所述,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同样的部件。
另外,支撑臂能够以非常平坦的方式折叠于支撑壁和例如平M幕之 间。在该实施方式中,对不同构件的长度、它们定向以及它们铰接的方式 的选择导致这也在其它设计方案之中。
当设置有控制装置时,该支撑臂的附加特征是该控制装置具有使得能 够对将要附连至支撑臂的平板屏幕的不同尺寸进行选择的设定开关。在将 非常大型的平板屏幕附连至支撑臂的情况下,设定开关启动控制装置中的 限制某些铰链的运动的一组设定值。
在该实施方式中,以使长度A3和Al的和小于长度A2的方式选择长 度A1至A3。通过这种方式,处于其折叠位置中的支撑臂的厚度约为所述 元件的厚度。因此,平^幕会非常靠近例如支撑臂1安装抵靠其上的墙 壁。
图ll是支撑臂的侧视图。该侧视图示出用于控制装置的腔室200。控 制装置使得例如能够遥控支撑臂。控制装置4吏位于用于轴线L5、 Ll、 L3、 L4的不同铰链中的致动器能够以例如平板屏幕可远离墙壁移动的方式协 作,并以平板屏幕基本保持平行于墙壁的方式退后。另外,控制装置以防 止损坏平板屏幕的方式P艮制绕这些铰链的运动。例如,利用设定开关,能 够针对用于大型屏幕的若干铰链来限制旋转角。
图11还清晰地示出了用于臂的稳定装置250。该稳定装置的其它细节 可在图12中看出。三角形板在一侧连接到元件2。该三角形板具有附连至 相邻侧的两个旋转装置251 (只能看见一个)。此处这些旋转装置为轴承, 但是还可以是轮子等。旋转装置251在铰链4的管上滚动。(塑料)盖252 保护该机构并将其隐藏起来使其无法看到。
旋转装置安装在一个平面中。此外,它们安装成与铰链4的管相切。 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转移附连到支撑臂并作用在元件2上的装置的向下 的力。
图11还清楚地示出例如用于平板屏幕的附连元件18。附连元件或紧 固元件18具有平板400。平板400具有能够钩桂在另一个平板403上的狭 槽中的挂钩401,平板403固定至外管ll,外管11与内管81形成用于绕 轴线L4旋转的铰链。这种^M的类型在上面的图中示出并可具有如图9中所示的特征。
可利用倾斜致动器使平板400绕轴线L4倾斜。在此,倾斜致动器采 用例如电动马达形成在管300中,该管300具有齿轮和弯曲的或弧形的齿 条300,齿条301在一个侧部处在轴线L4上方的一定距离处附连至平板 403。采用管300的这种构造将力引导至管80。当不使用致动器时,具有 齿轮和齿条301以及阻尼器的管300能够为手动倾斜提供支撑。
元件2在端部或上横梁附近具有朝下延伸并且形成U形第二构件的两 个管。利用以重合的纵轴线定位的管,结合外管80和附连至元件3的外 管4,形成铰链4和80。在此,附连至附连装置或紧固板5的铰链同样由 两个管通过这种原理形成。
在示出图12中所指示的纵截面和横截面的图13a、图13b和图13c中 详细示出了铰链4和铰链80的实施方式。电动马达98定位成其旋转轴线 平行于管的旋转轴线。为此,电动马达具有传动装置102和延伸穿过端板 95并终止于齿轮99中的传动轴。齿轮99在轨道或齿条101中运转。此处, 圆形齿条101装配到封闭外管91的(塑料)端盖中。内管卯同样由端盖 封闭。图13a示出4^链4,图13b示出铰链80。
电动马达98具有安装在顶部上的位置检测装置。
应该理解,已经引入以上描述是为了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操作, 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上述说明,许多变型对于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变型都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用于设备、优选地用于显示屏的支撑臂,包括第一紧固元件,所述第一紧固元件用于将所述支撑臂附连至框架或墙壁;第一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在一端部联接至所述第一紧固元件而在另一端部联接至允许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的第一枢转接头;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在第一端部联接至所述第一枢转接头而在第二端部设置有允许绕第二旋转轴线旋转的第二枢转接头;第二紧固元件,所述第二紧固元件用于将所述设备附连至所述支撑臂,所述第二紧固元件联接至所述第二枢转接头,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基本上彼此平行。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支撑臂,其中,所述第二构件大体呈U形。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支撑臂,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大体呈L形。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支撑臂,其中,所述第二紧固元件连接至第三 构件,并且所述第三构件联接至所述第二枢转接头。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臂,其中,所述第三构件大体呈L形。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臂,其中,所述第三构件通过第三枢转 接头连接至所述第二枢转接头。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臂,其中,所述构件包括管元件,所述 枢转接头包括安装在所述管元件中的内管元件。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臂,其中,所述内管元件通过外环安装, 所述外环用于形成用于构件的管元件的端部的止动件,所述止动件以锐角 倾斜行进并定位成抵靠在所述内管表面上,并且所述管元件的端面以锐角 倾斜行进并定位在所述外表面处,所述外环优选为例如由尼龙制成的塑料 环。
9. 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支撑臂,其中,所述内管元件还通过位于所述内管元件的端部的轴承元件安装,所述轴承元件延伸到所述管元件 中,位于所述内管元件的外壁外侧的所述轴承元件延伸到远至抵靠在所述 外管元件的内壁上,并且所述轴承元件优选由诸如尼龙之类的塑料制成。
10. 如权利要求7、 8或9所述的支撑臂,其中,所述枢转接头还包 括夹紧元件,所述夹紧元件用于以可旋转的方式将所述外环的止动件夹紧 在所述管元件的端部上。
11.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臂,其中,第三接头连接 所述第 一紧固元件和所述第 一构件,所述第三接头的旋转轴线大体平行于 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的旋转轴线。
12.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臂,其中,所述第一接头 与致动器联接,所述致动器在运行期间使所述第二构件绕所述第 一旋转轴 线回转,所述第二接头联接至第二致动器,所述第二致动器在运行期间使 所述第二紧固元件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旋转或回转,并且一旦致动所述第 一致动器和所述第二致动器,使 使所述第二紧固元件相对于所述第 一紧固 元件移位。
13. 当从属于权利要求11时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支撑臂,其中,所述 第三接头与致动器联接,所述致动器在运行期间使所述第一构件绕所述第 三旋转轴线回转。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支撑臂,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一致动器、所述第二致动器以及所 述第三致动器控制成能够以如下方式旋转使所述设备、具体地为平板屏 勤目对于所述第一紧固元件保持其定向,具体地为仅增大或减小所述设备 相对于所述第一紧固装置的距离,同时保持所述设^^目对于所述第一紧固 元件的定向。
15.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臂,其中,所述构件相对 于彼此的长度被选择成使得所述支撑臂的所述第二紧固元件的安装表面 与所述第 一 紧固元件的安装表面之间的最形巨离大体为最厚构件的厚度, 无论哪一个更厚,所述厚度包括接头的连楱接头的厚度。
16.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臂,其中,至少一个接头 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固定至与所述接头连接的构件中的一个,所述 外管至少部分在所述内管中延伸,且在所述外管的纵轴线与所述内管的纵 轴线大体重合的情况下,固定至与所述接头连接的构件中的另一个。
17. 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具体用于诸如液晶显示屏或等离子屏幕的平 板显示装置,所述支撑臂包括具有第 一纵轴线的第一构件和具有第二纵轴 线的第二构件以及将所述构件以一定角度彼此连接的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构件联接至用于附连所述臂的紧固元件,所述第一接头包括具有第一端部 和第二端部的第一角形元件,所述第一端部联接至所述第一构件以便能够绕所述第一构件的纵轴线旋转,并且所述第二端部联接至所述第二构件以 便能够绕所述第二构件的纵轴线旋转,而且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 分别联接至第 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 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 驱动单元分别联接至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从而一旦致动所述第 一驱动单元,便使所述第一角形元件绕所述第一构件的纵轴线旋转,并且 一旦致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便使所述第二构件绕所述第二构件的纵轴线 旋转。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撑臂,还包括具有纵轴线的第三构件以 及将所述第二构件和所述第三构件彼此连接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包 括具有第 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第二角形元件,所述第 一端部联接至所述第 二构件以便能够绕所述第二构件的纵轴线旋转,并且所述第二端部联接至 所述第三构件以^更能够绕所述第三构件的纵轴线旋转,而且所述第一端部 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别联接至第三驱动单元和第四驱动单元,所述第三驱动 单元和所述第四驱动单元分别联接至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从而一旦 致动所述第三驱动单元,1更使所述第二角形元件绕所述第二构件的纵轴线 旋转,并一旦致动所述第四驱动单元,便使所述第三构件绕所述第三构件 的纵轴线旋转。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支撑臂,其中,所述第三构件包括框架紧 固元件,所述框架紧固元件用于附连框架,具体地用于附连诸如液晶显示 屏或等离子屏幕的平板显示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撑臂,其中,在初始位置中,所述紧固元件、所述第一构件、所述第二构件以及如果存在的话所述第三构件和所 述框架紧固元件基本定位于初始平面中。
21.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撑臂,还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构件和所 述紧固元件的铰链,所述铰链用于将所述第一构件以铰接方式联接至所述 紧固元件,由此能够在所述初始平面中进行对所述第一构件的纵轴线的角 度调节。
22.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撑臂,还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位于 所述紧固元件与所述第一构件之间,具体地,如果存在所述4^链的话,位 于所述紧固元件与所述铰链之间,所述致动器包括连接至所述紧固元件的 第 一致动元件和连接至所述第 一构件和/或所述铰链的第二致动元件,并且 所述第一致动元件和所述第二致动元件能够沿移位轴线相对于彼此移位。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支撑臂,其中,所述移位轴线大体平行于 所述初始平面,并且优选地大体在所述初始平面中延伸。
24.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撑臂,其中,所述驱动单元通过传动装 置联接至所述枢转接头,所述传动装置设置有与所述纵轴线在一条直线上 的传动轴以及第一环、偏心齿轮和第二环,所述第一环上具有连接至一个 管元件的内齿,所述偏心齿轮具有至少一个小于所述第一环的内齿的齿, 且所述偏心齿轮的齿与所述第一环的内齿#,并且所述偏心齿轮没置有 驱动元件,所述第二环连接至另一个管元件并i更置有与所述齿轮的驱动元 件相匹配的驱动元件,因此当所述驱动单元的马达运转时,所述第一环和 所述第二环相对于彼此旋转。
25. 用于支撑臂的枢转接头,包括第一管元件和第二管元件,所述第 一管元件具有纵轴线,所述第二管元件的一个端部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并 延伸到所述第一管元件中,并且设置有附连在所述第一管元件或所述第二 管元件中的电动马达,所述第一管元件和所述第二管元件通过传动装置彼 此联接,所述传动装置设置有传动轴并设置有第一环、偏心齿轮和第二环, 所述传动轴由所述电动马达驱动并与所述纵轴线成一条直线,所述第一环 上具有内齿并连接至一个管元件,所述偏心齿轮具有至少一个小于所述第 一环的内齿的齿,且所述偏心齿轮的齿与所述第一环的内齿^,并且所述偏心齿轮设置有驱动元件,所述第二环连接至另 一个管元件并i殳置有与 所述齿轮的驱动元件相匹配的驱动元件,因此当所述电动马达运转时,所 述第 一环和所述第二环相对于彼此旋转。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枢转接头,其中,所述第一环和所述第二 环安装在所述传动装置的传动轴上。
27.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枢转接头,其中,所述齿轮没置有作为驱 动元件的销,所述销延伸到所述第二环中的孔中,所述孔的直径大于所述 销的直径。
28. 用于设备、优选地用于显示屏的支撑臂,包括第 一 紧固元件,所述第 一 紧固元件用于将所述支撑臂附连至框架或墙壁;第一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在一端部联接至所述第一紧固元件而在另一 端部联接至允许绕第 一旋转轴线旋转的第 一枢转接头;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在第一端部^i接至所述第一枢转接头而在第二端部设置有允许绕第二旋转轴线旋转的第二枢转接头;第二紧固元件,所述第二紧固元件用于将所述i殳备附连至所述支撑臂,所述第二紧固部件联接至所述第二枢转接头,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基本上彼此平行;第 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所述第 一致动器和所述第二致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中,用于致动用于提供旋转运动的所述接头;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所述第 一致动器和所 述第二致动器,用于控制所述旋转运动。
29.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支撑臂,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设定成以如 下方式进行控制使所述设备、具体地为平M^M目对于所述第一紧固元 件保持其定向,具体地为仅增大或减小所述设^^相对于所述第 一紧固装置 的距离,同时保持所述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紧固元件的定向。
30. 包括说明书中所述和/或附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特有特征的设备。
31.包拾沈明书中所述和/或附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特有特征的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设备、优选地用于显示屏的支撑臂,该支撑臂包括第一紧固元件(5),其用于将支撑臂附连至框架或墙壁;第一构件(3),其在一端部联接至第一紧固元件(5)而在另一端部联接至使绕第一旋转轴线的旋转成为可能的第一枢转接头;第二构件(2),其在第一端部联接至第一枢转接头而在第二端部设置有使绕第二旋转轴线的旋转成为可能的第二枢转接头;以及第二紧固元件(18),其用于将设备附连至支撑臂,该第二紧固元件(18)联接至第二枢转接头,第一旋转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线基本上彼此平行。
文档编号F16M11/12GK101617165SQ200780041782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6日
发明者迪尔克·扬·斯特林加 申请人:迪尔克·扬·斯特林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