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709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辆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双离合器变速器,该双离合器变速器 具有两个彼此同轴布置并可通过各一个独立的离合器与发动机的驱 动轴连接的输入轴;两个轴线平行布置在输入轴旁并通过各一个从动 轮与共用的从动元件保持传动连接的副轴;和包括各至少两个保持相 互啮合的齿轮、其中一个为固定轮且一个为空套轮的多个变速齿轮组, 变速齿轮组的固定轮分布在两个输入轴上并分别抗扭地布置在所分配 的输入轴上,而变速齿轮组的空套轮分布在两个副轴上并分别可旋转 地支承在所分配的副轴上以及可通过所分配的档位联轴器与所述副轴 抗扭连接,其中,两个输入轴的每一个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轮,所述固 定轮分配给两个变速齿轮组并与布置在不同副轴上的空套轮齿部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以不同结构公知了双离合器变速器。为尤其是在轴向 方向上可以特别紧凑地构造双离合器变速器,从而设置有两个副轴, 这两个副轴与两个同轴布置的输入轴形成一种V字形的布置并通过各 一个从动轮与共用的从动元件,如从动轴的驱动轮或者车轴差速器或 中央差速器的驱动轮保持传动连接。在这种特别适用于横置由发动机 和变速器组成的驱动单元的双离合器变速器中,档位的变速齿轮组通 过其固定轮和空套轮的布置分布在两个输入轴和两个副轴上,其中, 空套轮为减轻结构和便于接触所分配的档位联轴器优选布置在副轴 上。变速齿轮组的齿轮分别符合目的地成对布置在共用的径向齿轮组 平面中,其中,每个输入轴的至少一个固定轮通过与两个布置在不同
副轴上的空套轮齿部啮合,可以同时分配给两个档位的变速齿轮组。这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原则上需要适用于不同的用途,也就是不同 类型的机动车辆和不同种类的发动机、可按照尽可能简单和成本低廉 的方式由基本结构派生出的具有各个不同数量档位的变速器结构。在 此,不同的变速器实施方式为获得低制造成本和有利的装配条件,需 要具有尽可能多数的相同部件以及结构上和装配技术上的细小差别。
由GB 2 081 825 A根据其图2公开了第一种具有六个前进档和一 个倒档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在所公开的这种双离合器变速器中,两个 输入轴构造成空心轴并彼此轴向相邻地布置。分别与两个输入轴之一 连接的两个离合器布置在双离合器变速器轴向相反的外侧,其中,驱 动侧第一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与发动机的驱动轴连接,远离驱动的第二 离合器通过布置在两个输入轴内的中央轴与第一离合器的离合器壳并 与驱动轴连接。第一档和第三档的固定轮抗扭地布置在驱动侧第一输 入轴上。第一档和第三档的空套轮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一副轴上并可借 助所分配的、合并在共用换档同步器内的档位联轴器与第一副轴抗扭 连接。第四档和第二档的固定轮抗扭地布置在远离驱动的第二输入轴 上。第四档和第二档的空套轮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一副轴上并可借助所 分配的、合并在共用换档同步器内的档位联轴器与第一副轴抗扭连接。
第一档的固定轮同时构成倒档的固定轮并且为旋转方向反转而通 过惰轮与倒档的空套轮传动连接。第三档的固定轮同时构成第五档的 固定轮并与第五档的空套轮保持齿部啮合。倒档和第五档的空套轮可 旋转地支承在第二副轴上并可借助所分配的、合并在共用换档同步器 内的档位联轴器与第二副轴抗扭连接。第四档的固定轮同时构成第六 档的固定轮并与第六档的空套轮保持齿部啮合。第六档的空套轮可旋 转地支承在第二副轴上并可借助所分配的、构成单作用换档同步器的 档位联轴器与第二副轴抗扭连接。
为减少不同构件的数量,第三档和第五档的空套轮以及第四档和 第六档的空套轮各自等同构造。不同的档位传动比分别通过两个副轴的具有不同大小或不同齿数的从动轮来得到。虽然所公开的双离合器 变速器可以通过删去第六档的空套轮和所分配的档位联轴器按照简单 方式来减少档位。但扩充档位却除了加长第二副轴和将第六档单作用 的换档同步器扩充到双作用的换档同步器外,还需要变速齿轮组完全 不同的布置,因为在第七档的空套轮与第二档的固定轮齿部啮合的连 接中,第七档的变速齿轮组不可能布置在第二档变速齿轮组的齿轮组 平面中。此外,考虑到尽可能小的轴向结构长度,两个离合器的轴向 两侧的布置是不利的。
在DE 198 21 164 Al禾卩DE 101 53 014 Al中等同地描述了第二种 根据类属具有六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在所公开的 这种双离合器变速器中,第一输入轴同轴地布置在构造成空心轴的第 二输入轴内的中央。分别与两个输入轴之一连接的两个离合器轴向布 置在驱动侧,其中,共用的离合器壳与发动机的驱动轴连接。第一档 和第三档的固定轮抗扭地布置在第一输入轴远离驱动的区段上。第一 档和第三档的空套轮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一副轴上并可借助所分配的、 合并在共用换档同步器内的档位联轴器与第一副轴抗扭连接。第四档 和第二档的固定轮抗扭地布置在第二输入轴上。第四档和第二档的空 套轮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一副轴上并可借助所分配的、合并在共用换档 同步器内的档位联轴器与第一副轴抗扭连接。
第一档的固定轮在根据DE 101 53 014 Al的变速器中同时构成倒 档的固定轮,并为旋转方向反转通过中间轴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与倒档 的空套轮保持传动连接。第四档的固定轮同时构成第六档的固定轮并 与第六档的空套轮齿部啮合。
倒档和第六档的空套轮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二副轴上并可借助所分 配的、合并在共用换档同步器内的档位联轴器与第二副轴抗扭连接。 第五档的变速齿轮组布置在本身的齿轮组平面中轴向远离驱动的外侧 上。第五档的固定轮抗扭地布置在第一输入轴上。第五档的空套轮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二副轴上并可借助所分配的、构成单作用换档同步器 的档位联轴器与第二副轴抗扭连接。
虽然所公开的这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可通过删去第六档的空套轮和 所分配的档位联轴器按照简单方式来减少档位。但扩充第七档却需要 完全不同布置变速齿轮组,因为在大体上不改变和调换多个变速齿轮 组的情况下,就不可能简单补充第七档的变速齿轮组和档位联轴器。 此外,考虑到尽可能小的轴向结构长度,附加变速齿轮组对第五档的 变速齿轮组是不利的。
由DE 103 05 241 Al公开了另一种根据类属类具有六个前进档和 一个倒档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在这种双离合器变速器中,第一输入轴 同轴布置在构造成空心轴的第二输入轴内的中央。分别与两个输入轴 之一连接的两个离合器轴向布置在驱动侧并通过共用的离合器壳与发 动机的驱动轴连接。第一档和第三档的固定轮抗扭地布置在第一中央 输入轴远离驱动的区段上。第一档和第三档的空套轮可旋转地支承在 第一副轴上并可借助所分配的、合并在共用换档同步器内的档位联轴 器与第一副轴抗扭连接。
第四档的固定轮抗扭地布置在第二空心输入轴上。第四档和倒档 的空套轮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一副轴上并可借助所分配的、合并在共用 换档同步器内的档位联轴器与第一副轴抗扭连接。第四档的固定轮同 时构成第六档的固定轮。第二档的固定轮为此在轴向上相邻于驱动侧 而抗扭地布置在第二输入轴上。第六档和第二档的空套轮可旋转地支 承在第二副轴上并可借助所分配的、合并在共用换档同步器内的档位 联轴器与第二副轴抗扭连接。
倒档的空套轮为旋转方向反转而与第二档的空套轮保持齿部啮合 并因此同样通过第二档的固定轮由第二输入轴驱动。第三档的固定轮 同时构成第五档的固定轮。第五档的空套轮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二副轴上并可借助所分配的、合并在共用换档同步器内的档位联轴器与第二 副轴抗扭连接。
虽然这种公开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可通过删去第六档的空套轮和所 分配的档位联轴器按照简单方式来减少档位。但尤其是如从那里的图2 所得知的那样,扩充第七档却需要根本上另外布置变速齿轮组并因此 同时造成不利的高额改造费用。因此,在按照那里图2所公开的这种 双离合器变速器的七档结构中,与按照那里图1的六档结构相比,取 代第五档的变速齿轮组而布置附加第七档的变速齿轮组,当前取代第 三档的变速齿轮组而布置第五档的变速齿轮组,并且第三档的变速齿 轮组布置在本身齿轮组平面中的轴向远离驱动的外侧上。当前,第三 档的固定轮抗扭地布置在第一输入轴上,并且第五档的空套轮在该结 构中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二副轴上以及可借助所分配的、与第七档的档 位联轴器合并在共用换档同步器内的档位联轴器与第二副轴抗扭连 接。

发明内容
在这种背景下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开头所述类型具有六 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的作为基本变速器的双离合器变速器,该双离合 器变速器在结构尽可能简单和节省位置情况下,按照结构简单和成本 低廉的方式既可减少档位、也可扩充档位来制造成五档变速器或制造 成七档变速器。
该任务通过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机动车辆的双离合器 变速器来解决,该双离合器变速器具有两个彼此同轴布置并可通过 各一个独立的离合器与发动机的驱动轴连接的输入轴;两个轴线平行 布置在输入轴旁并通过各一个从动轮与共用的从动元件保持传动连接 的副轴;和包括各至少两个保持相互啮合的齿轮、其中一个为固定轮 且一个为空套轮的多个变速齿轮组,变速齿轮组的固定轮分布在两个 输入轴上并分别抗扭地布置在所分配的输入轴上,而变速齿轮组的空套轮分布在两个副轴上并分别可旋转地支承在所分配的副轴上以及通 过所分配的档位联轴器与所述副轴抗扭连接,其中,两个输入轴的每 一个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轮,所述固定轮分配给两个变速齿轮组并与布 置在不同副轴上的空套轮齿部啮合。
此外,这种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特征在于,在一种具有六个前进档 和一个倒档的基本结构中,第一输入轴同轴布置在构造成空心轴的第 二输入轴内的中央;两个离合器轴向布置在驱动侧并通过共用的离合 器壳与发动机的驱动轴连接;第一档和第三档的固定轮抗扭地布置在 第一输入轴远离驱动的区段上;第一档和第三档的空套轮可旋转地支
承在第一副轴上并可借助所分配的、合并在共用换档同步器中的档位
联轴器交替地与第一副轴抗扭连接;第四档和第二档的固定轮抗扭地 布置在第二输入轴上;第四档和第二档的空套轮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一 副轴上并可借助所分配的、合并在共用换档同步器中的档位联轴器交 替地与第一副轴抗扭连接;第三档的固定轮同时构成第五档的固定轮 并与第五档的空套轮齿部啮合;第五档的空套轮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二 副轴上并可通过布置在轴向远离驱动的外侧上并构成单作用换档同步 器的档位联轴器与第二副轴抗扭连连接;第四档的固定轮同时构成第 六档的固定轮并与第六档的空套轮齿部啮合;倒档的空套轮布置在第 二档的齿轮组平面中;并且第六档和倒档的空套轮可旋转地支承在第 二副轴上以及可借助所分配的、合并在一个共用换档同步器中的档位 联轴器交替地与第二副轴抗扭连接。
这种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结构类似于由DE 198 21 164 Al和DE 101 53 014 Al所公开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结构。但存在的主 要区别在于,在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变速器中,第五档的变速齿轮 组布置在第三档的齿轮组平面中;第三档的固定轮同时构成第五档的 固定轮并与第五档的空套轮齿部啮合;并且构成单作用换档同步器的 档位联轴器布置在轴向远离驱动的外侧上,通过该档位联轴器,第五 档可旋转支承在第二副轴上的空套轮可与该副轴相连接。如下面还要详细说明的那样,由此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变 速器构成一种六档的基本变速器,该基本变速器可以按照简单和成本 低廉的方式,尤其是在构件和变速齿轮组的布置方面无需复杂改变的 情况下,既可减少一个档位,也可扩充一个档位。
在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变速器中,这样来构造倒档的空套轮在 传动技术上所需的旋转方向反转的连接机构,即设置有带主动轮和从 动轮的轴线平行的中间轴,该中间轴的主动轮与第一档的固定轮保持 齿部啮合,并且该中间轴的从动轮与倒档的空套轮齿部啮合。因此, 倒档的空套轮在反转其旋转方向情况下与第一输入轴存在传动连接。
为此可替代地,倒档的空套轮在旋转方向反转的连接中也能够与 第二输入轴保持传动连接,方法是倒档的空套轮与第二档的空套轮齿 部啮合。在此,第二档的空套轮作为惰轮使用并关于第二副轴和与该 副轴抗扭连接的第二档固定轮使得倒档的空套轮旋转方向反转。在这 种实施方式中,避免了使用中间轴并因此节省结构空间和构件成本。 但为获得如在此前描述的第一档变速齿轮组上的连接机构类似的倒档 高传动比,需要加大空套轮或以更多齿数构造空套轮。
倒档在第二输入轴上传动技术的连接机构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性, 倒档的空套轮通过与其和第二档的固定轮保持齿部啮合的独立惰轮与 第二档的固定轮保持传动连接。在此,如在此前描述的实施变型中第 二档的空套轮那样,惰轮关于第二输入轴和与该输入轴抗扭连接的第 二档固定轮使得倒档的空套轮旋转方向反转。
六档基本变速器减少一个档位,也就是根据本发明具有五个前进 档和一个倒档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结构,可以按照简单方式通过删去 第六档的空套轮和所分配的档位联轴器来制造。在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减少一个档位的这种实施方式 中,在保持其余变速齿轮组的轴向位置情况下,第五档和倒档的档位 联轴器符合目的地合并在共用的换档同步器中,因为由此避免像分别 具有一个换档拨叉和一个所分配的档位调节器的两个变速叉轴那样, 避免了为两个档位使用两个可独立操纵、分别构成一个单作用换档同 步器的档位联轴器和所分配的操纵装置。
在此,第五档和倒档共用换档同步器的轴向位置优选相应于六档 基本结构的第六档和倒档共用换档同步器的轴向位置,因为由此相关 的、六档基本变速器内分配给第六档和倒档的操纵装置,如具有换档 拨叉和所分配的档位调节器的变速叉轴可以保持不变。
在根据本发明双离合器变速器减少一个档位的变型的一种为此可 替代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档齿轮组平面中倒档的空套轮可旋转支承在 第二副轴上,通过与第一档的空套轮齿部啮合或者通过与倒档的空套 轮和第一档固定轮保持齿部啮合的惰轮与第一中央输入轴保持传动连 接,并且可借助与第五档的档位联轴器合并在共用换档同步器内的档 位联轴器与第二副轴抗扭连接。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完全取消了六档基本变速器中合并倒档和第 六档的档位联轴器以及所分配的操纵装置。但六档基本变速器中仅具 有第五档的档位联轴器的换档同步器补充倒档的档位联轴器并因此扩 充为一个双作用的换档同步器。在六档基本变速器中仅对第五档挂档 和摘档所分配的操纵装置可以几乎等同地保持布置和构型,并且仅需 为倒档的附加挂档和摘档做少量改变。
六档基本变速器扩充一个档位,也就是根据本发明具有七个前进 档和一个倒档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实施方式,可以按照简单方式通过 在附加的、轴向上远离驱动的外置齿轮组平面中增加第七档的附加档 位齿轮组而构成,其中,第七档的固定轮抗扭地布置在第一中央输入轴上,第七档的空套轮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二副轴上并可借助与第五档 的档位联轴器合并在共用换档同步器内的档位联轴器与第二副轴抗扭 连接。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除了必要时需要加长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 轴外,作为变化的或附加的构件仅需所附加第七档的固定轮和空套轮 以及所分配的档位联轴器或相关的换档同步器。其余所有构件,尤其 是第二输入轴、第一副轴和六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的变速齿轮组以及 所分配的换档同步器和操纵装置的布置和构型,除了第五档的相应部 件外,均可有利地保持不变。
只要在第五档和第七档的共用换档同步器中保持六档基本变速器 第五档的单作用换档同步器的轴向位置,在六档基本变速器中仅对第 五档挂档和摘档所分配的操纵装置也大体上保持不变,并且仅需为第 七档的附加挂档和摘档做少量改变。
因此,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变速器提供一种六档基本变速 器,与类似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公知结构相反,该基本变速器特别紧 凑地构造,而且在无需复杂变化的情况下,既可减少档位,也可扩充 档位。


为了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说明书附有带实施例的附图。其中以示 意性视图示出
图l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六档基本结构的第一变型;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六档基本结构的第二变型;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六档基本结构的第三变型; 图4示出由根据图1的基本结构派生出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 变速器五档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型;
图5示出由根据图2的基本结构派生出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变速器五档结构的第二变型;
图6示出由根据图3的基本结构派生出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 变速器五档结构的第三变型;
图7示出由根据图1至3的基本结构中之一派生出的根据本发明 的双离合器变速器五档结构的第四变型;
图8示出由根据图1至3的基本结构中之一派生出的根据本发明 的双离合器变速器五档结构的第五变型;
图9示出由根据图1的基本结构派生出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 变速器七档结构的第一变型;
图10示出由根据图2的基本结构派生出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 变速器七档结构的第二变型;以及
图11示出由根据图3的基本结构派生出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 变速器七档结构的第三变型。
具体实施例方式
根据图1的双离合器变速器1.1示出具有六个前进档G1、G2、G3、 G4、 G5、 G6和一个倒档R的六档基本结构的第一变型。双离合器变 速器具有两个彼此同轴布置的并且可通过各一个独立的离合器Kl、 K2
与发动机的驱动轴2连接的输入轴3、 4,其中,第一输入轴3布置在 构造成空心轴的第二输入轴4内的中央。两个离合器K1、 K2轴向布置 在驱动侧并具有一个与驱动轴2抗扭连接的共用的离合器壳5。两个离 合器K1、 K2分别具有一个可与离合器壳5连接的从动盘6、 7,所述 从动盘与所分配的第一或第二输入轴3、 4抗扭连接。
此外,双离合器变速器1.1设有两个轴线平行布置在输入轴3、 4 旁并分别通过一个从动轮8、 9与共用的从动元件10传动连接的副轴 11、 12。从动元件IO在这里例如由构造成锥齿轮差速器的车轴差动变 速器13的碟形齿轮构成。档位Gl至G6和R的换档齿轮组分别包括 至少一个抗扭布置在两个输入轴3、 4之一上的固定轮和至少一个与固 定轮传动连接的空套轮,所述空套轮可旋转支承在两个副轴11、 12之一上并可通过所分配的档位联轴器与副轴连接。
第一档Gl和第三档G3的固定轮14、 15抗扭地布置在第一输入 轴3远离驱动的区段16上。第一档Gl和第三档G3的空套轮17、 18 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一副轴ll上并且借助所分配的、合并在一个共用换 档同步器S1内的档位联轴器19、 20可交替地与该第一副轴抗扭连接。
第四档G4和第二档G2的固定轮21、 22抗扭地布置在第二输入 轴4上。第四档G4和第二档G2的空套轮23、 24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一 副轴11上并且借助所分配的、合并在一个共用换档同步器S2内的档 位联轴器25、 26可交替地与该第一副轴抗扭连接。
第三档G3的固定轮15同时构成第五档G5的固定轮并因此与第 五档G5的空套轮27保持齿部啮合。第五档G5的空套轮27可旋转地 支承在第二副轴12上并且通过布置在轴向远离驱动的外侧上的且构成 单作用换档同步器S3的档位联轴器28可与该第二副轴抗扭连接。第 四档G4的固定轮21同时构成第六档G6的固定轮并因此与第六档G6 的空套轮29保持齿部啮合。
倒档R的空套轮30布置在第二档G2的齿轮组平面中。第六档 G6和倒档R的空套轮29、 30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二副轴12上并且借助 所分配的、合并在一个共用换档同步器S4内的档位联轴器31、 32可 交替地与该第二副轴抗扭连接。倒档R的空套轮30在旋转方向反转的 连接中与第一输入轴3保持传动连接。为此,设置有带主动轮34和从
动轮35的轴线平行的中间轴33,该中间轴的主动轮34与第一档Gl 的固定轮14保持齿部啮合,并且该中间轴的从动轮35与倒档R的空 套轮30保持齿部啮合。
根据图2的双离合器变速器1.2的六档基本结构的第二变型除了 在传动技术上结合倒档R之外均与根据图1的第一变型等同。当前,倒档R的空套轮30'通过旋转方向反转与第二输入轴4保持传动连接。
为此,倒档R的空套轮30'这时与第二档G2的空套轮24保持齿部啮 合。因此,第二档G2的空套轮24也具有用于倒档R的惰轮的功能。 为了得到类似于根据图1的第一变型中那样的用于倒档R的高传动比, 与此相比空套轮30'加大构造或具有更多的齿数。
根据图3的双离合器变速器1.3的六档基本结构的第三变型除了 在传动技术上结合倒档R之外均与根据图1的第一变型和根据图2的 第二变型等同。倒档R的空套轮30'如此前那样通过旋转方向反转与第 二输入轴4保持传动连接。但为此,倒档R的空套轮30'当前通过与其 和第二档G2的固定轮22保持齿部啮合的惰轮36与第二档G2的固定 轮22保持传动连接。为了在图3中绘制出惰轮36的实际视图,而未 转换空套轮30'与根据图1的第一变型相比加大的构型。
按照图4由根据图1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派生出的根据 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变速器1.4五档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型通过删去第六 档G6的空套轮29和所分配的档位联轴器而构成。第五档G5和倒档R 由此保留在第二副轴12上的档位联轴器28、 32合并在一个共用的换 档同步器S4'内,该换档同步器布置在同样的轴向位置上,在根据图1 六档基本结构中的第六档G6和倒档R共用的换档同步器S4布置在该 轴向位置上。因此,现在为了换档操纵,也就是为了第五档G5和倒档 R的挂档和摘档而使用同样的操纵装置,在根据图1的六档基本结构中 通过该操纵装置进行第六档G6和倒档R的换档操纵。因此,在那里为 第五档G5的换档操纵所设置的换档同步器S3和所分配的操纵装置在 五档结构中可以完全省去。
图5中描绘出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变速器1.5五档结构的大体 上等同的第二变型,但该第二变型设有根据图2倒档R的传动技术上 的连接机构。图6中描绘出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变速器1.6五档结构的大体
上等同的第三变型,但该第三变型设有根据图3倒档R的传动技术上
的连接机构。
在与按照图4、图5和图6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变速器1.4、 1.5、 1.6的上述三种变型之一很大不同的、按照图7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 变速器1.7的五档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型中,倒档R的空套轮30在第一 档Gl齿轮组平面中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二副轴12上。通过与第一档Gl 的空套轮17的齿部啮合,倒档R的空套轮30通过第一档Gl的空套轮 17和固定轮14在反转旋转方向下与第一输入轴3保持传动连接。倒档 R的空套轮30可通过所分配的档位联轴器32与第二副轴12抗扭连接, 其中,倒档R的档位联轴器32与第五档G5的档位联轴器28共同合并 在一个共用的换档同步器S3'内。因此,现在为了换档操纵,也就是为 了第五档G5和倒档R的挂档和摘档而使用以倒档R档位联轴器32扩 充的换档同步器S3'和相应改变的操纵装置,而在例如根据图1的六档 基本结构中仅通过该操纵装置进行第五档G5的换档操纵。在那里为第 六档G6和倒档R的换档操纵所设置有的换档同步器S4以及所分配的 操纵装置在这里被完全省去。
在与按照图7的双离合器变速器1.7的五档实施方式的上述变型 之一略有不同的、按照图8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变速器1.8的五档实 施方式的第五变型中,倒档R的空套轮30同样布置在第一档G1的齿 轮组平面中。但在其他方面相同构造和布置的情况下,倒档R的空套 轮30当前通过与其并与第一档Gl的固定轮14保持齿部啮合的惰轮 37与第一输入轴3保持传动连接,其中,惰轮37使得在倒档R的空套 轮30与第一输入轴3之间进行旋转方向反转。
由按照图1的基本结构派生出的按照图9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 变速器1.9的七档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型通过在附加的、轴向上远离驱动 的外置齿轮组平面中增加第七档G7的附加档位齿轮组而构成。第七档G7的固定轮38抗扭地布置在第一输入轴3上。第七档G7的空套轮39 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二副轴12上并且可借助与第五档G5的档位联轴器 28合并在一个共用换档同步器S3"内的档位联轴器40与该第二副轴抗 扭连接。为了将用于第五档G5和第七档G7挂档和摘档的操纵装置上 的变化保持在尽可能小的程度上,共用的换档同步器S3"的轴向位置 相应于例如根据图1的六档基本结构第五档G5的单作用换档同步器 S3的轴向位置。
图10中描绘出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变速器1.10七档结构的为 此大体上等同的第二变型,但该第二变型设有根据图2倒档R的传动 技术上的连接机构。
图11中描绘出根据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变速器1.11七档结构的为 此大体上等同的第三变型,但该第三变型设有根据图3倒档R的传动 技术上的连接机构。附图标记
1.1双离合器变速器
1.2双离合器变速器
1.3双离合器变速器
1.4双离合器变速器
1.5双离合器变速器
1.6双离合器变速器
1.7双离合器变速器
1.8双离合器变速器
1.9双离合器变速器
1.10双离合器变速器
1.11双离合器变速器
2驱动轴
3中央输入轴
4空心输入轴
禺合器壳
6从动盘
7从动盘
8从动轮
9从动轮
10从动元件
11副轴
12副轴
13车轴差速器
14Gl的固定轮
15G3的固定轮
16中央输入轴3的区段
17Gl的空套轮
18G3的空套轮
19Gl的档位联轴器20G3的档位联轴器
21G4的固定轮
22G2的固定轮
23G4的空套轮
24G2的空套轮
25G4的档位联轴器
26G2的档位联轴器
27G5的空套轮
28G5的档位联轴器
29G6的空套轮
30R的空套轮
30'R的空套轮
31G6的档位联轴器
32R的档位联轴器
33中间轴
34主动轮
35从动轮
36惰轮
37惰轮
38G7的固定轮
39G7的空套轮
40G7的档位联轴器
Gl至G7 (前进)档Kl嵐A紫 罔n研
K2禺合器
R倒档
S1至S4 换档同步器S3'换档同步器
S3"换档同步器S4'换档同步器
2权利要求
1. 机动车辆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具有两个输入轴(3、4),它们彼此同轴布置并能够各通过一个独立的离合器(K1、K2)与发动机的驱动轴(2)连接;两个副轴(11、12),它们轴线平行地布置在所述输入轴(3、4)旁并各通过一个从动轮(8、9)与共用的从动元件(10)保持传动连接;和多个变速齿轮组,它们各自包括至少两个保持相互齿部啮合的齿轮,其中一个为固定轮且一个为空套轮,所述变速齿轮组的固定轮分布在所述两个输入轴(3、4)上并分别抗扭地布置在所分配的输入轴(3、4)上,而所述变速齿轮组的空套轮分布在所述两个副轴(11、12)上并分别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分配的副轴(11、12)上以及能够通过分配的档位联轴器与所述副轴抗扭连接,其中,所述两个输入轴(3、4)的每一个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轮,所述固定轮分配给两个变速齿轮组并与布置在不同副轴(11、12)上的空套轮齿部啮合,其特征在于,在具有六个前进档(G1~G6)和一个倒档(R)的基本结构中,第一输入轴(3)同轴布置在构造成空心轴的第二输入轴(4)内的中央,所述两个离合器(K1、K2)轴向布置在驱动侧并通过共用的离合器壳(5)与所述发动机的所述驱动轴(2)相连接,第一档(G1)和第三档(G3)的固定轮(14、15)抗扭地布置在第一输入轴(3)远离驱动的区段(16)上,第一档(G1)和第三档(G3)的空套轮(17、18)能够旋转地支承在第一副轴(11)上并能够借助所分配的、合并在共用换档同步器(S1)中的档位联轴器(19、20)交替地与第一副轴抗扭连接,第四档(G4)和第二档(G2)的固定轮(21、22)抗扭地布置在第二输入轴(4)上,第四档(G4)和第二档(G2)的空套轮(23、24)能够旋转地支承在第一副轴(11)上并能够借助所分配的、合并在共用换档同步器(S2)中的档位联轴器(25、26)交替地与第一副轴抗扭连接,第三档(G3)的固定轮(15)同时构成第五档(G5)的固定轮并与第五档(G5)的空套轮(27)齿部啮合,第五档(G5)的空套轮(27)能够旋转地支承在第二副轴(12)上并能够通过布置在轴向远离驱动外侧上并构成单作用换档同步器(S3)的档位联轴器(28)与第二副轴抗扭连接,第四档(G4)的固定轮(21)同时构成第六档(G6)的固定轮并与第六档(G6)的空套轮(29)齿部啮合,倒档(R)的空套轮(30)布置在第二档(G2)的齿轮组平面中,并且第六档(G6)和倒档(R)的空套轮(29、30)能够旋转地支承在第二副轴(12)上以及能够借助所分配的、合并在共用换档同步器(S4)中的档位联轴器(31、32)交替地与第二副轴抗扭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提供带 主动轮(34)和从动轮(35)且轴线平行的中间轴(33),从而倒档(R)的空套轮(30)在旋转方向反转的连接中与第一中央输入轴(3) 传动连接,其中,中间轴的主动轮(34)与第一档(Gl)的固定轮(14) 齿部啮合,并且中间轴的从动轮(35)与倒档(R)的空套轮(30)齿 部啮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倒档(R) 的空套轮(30')与第二档(G2)的空套轮(24)齿部啮合,从而倒档(R)的空套轮(30')在旋转方向反转的连接中与第二输入轴(4)传 动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倒档(R) 的空套轮(30')通过与空套轮和第二档(G2)的固定轮(22)保持齿 部啮合的惰轮(36)与第二档(G2)的固定轮(22)传动连接,从而 倒档(R)的空套轮(30')在旋转方向反转的连接中与第二输入轴(4) 传动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删去第六档(G6)的空套轮(29)和分配的档位联轴器(31), 构成具有五个前进档(G1至G5)和一个倒档(R)的实施方式。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五档 (G5)和倒档(R)的档位联轴器(28、 32)合并在共用的换档同步器 (S4')中。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五档 (G5)和倒档(R)的共用换档同步器(S4')的轴向位置相应于六档基本结构的第六档(G6)和倒档(R)的共用换档同步器(S4)的轴向 位置。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 档(Gl)齿轮组平面中的倒档(R)的空套轮(30)能够旋转地支承在 第二副轴(12)上,通过与第一档(Gl)的空套轮(17)齿部啮合或 者通过与倒档(R)的空套轮(30)和第一档(Gl)的固定轮(14)保 持齿部啮合的惰轮(37)而与第一中央输入轴(3)传动连接,并且能 够借助与第五档(G5)的档位联轴器(28)合并在共用换档同步器(S3') 中的档位联轴器(32)而与第二副轴(12)抗扭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至少一个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 征在于,通过在附加的、轴向上远离驱动的外置齿轮组平面中增加第 七档(G7)的附加档位齿轮组而构成具有七个前进档(Gl至G7)和 一个倒档(R)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七档(G7)的固定轮(38)抗扭 地布置在第一中央输入轴(3)上,第七档(G7)的空套轮(39)能够 旋转地支承在第二副轴(12)上并能够借助与第五档(G5)的档位联 轴器(28)合并在共用换档同步器(S3")内的档位联轴器(40)而与 第二副轴抗扭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五档(G5)和第七档(G7)的共用换档同步器(S3")的轴向位置相应 于六档基本结构的第五档(G5)的单作用换档同步器(S3)的轴向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双离合器变速器,该双离合器变速器具有两个彼此同轴布置并可通过各一个独立的离合器(K1、K2)与发动机的驱动轴(2)连接的输入轴(3、4);两个轴线平行布置在输入轴(3、4)旁并通过各一个从动轮(8、9)与共用的从动元件(10)保持传动连接的副轴(11、12);和各包括至少两个保持相互啮合的齿轮的多个变速齿轮组,其中这两个保持相互啮合的齿轮一个为固定轮且一个为空套轮,变速齿轮组的固定轮分布在两个输入轴(3、4)上并分别抗扭地布置在所分配的输入轴(3、4)上,而变速齿轮组的空套轮分布在两个副轴(11、12)上并分别可旋转地支承在所分配的副轴(11、12)上以及可通过所分配的档位联轴器与所述副轴抗扭连接,其中,两个输入轴(3、4)的每一个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轮,所述固定轮分配给两个变速齿轮组并与布置在不同副轴(11、12)上的空套轮齿部啮合。这种具有六个前进档(G1~G6)和一个倒档(R)的双离合器变速器作为基本变速器,该双离合器变速器在结构不复杂且节省位置的情况下,按照简单和成本低廉的方式既可减少档位构成五档变速器、也可扩充档位构成七档变速器。
文档编号F16H3/00GK101535679SQ200780041620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17日
发明者于尔根·瓦夫齐希, 格哈德·贡波采伯格 申请人: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