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0573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将电动机或内燃机等动力源与具体工作的装置连接时,需要在动力 源与工作装置间设置减速箱,来改变动力源的传动比增大扭力,从而带动工作 装置运转。但是,现有的齿轮减速箱均采用多组啮合的齿轮,故其结构复杂, 加工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器,其能增大输出端的扭力,且结构简 单,便于加工生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输入曲轴,输出曲轴,输 入曲轴通过连杆与输出曲轴活动连接,与输出曲轴通过连杆活动连接的连动曲 轴,输入曲轴和连动曲轴的曲轴半径相同,输出曲轴的曲轴半径大于输入曲轴 的曲轴半径,输入曲轴和输出曲轴以及连动曲轴上设链轮,链轮之间设链条, 输入曲轴和连动曲轴上的链轮齿数相同,输出曲轴上的链轮齿数小于输入曲轴 上的链轮齿数。
输入曲轴上的链轮和连动曲轴上的链轮齿数为16个,输出曲轴上的链轮齿 数为8个。
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同曲轴半径的曲轴通过连杆活动连接,使输入端输入动 力后,在输出端能获得大于输入动力扭力的扭力。且其结构较比齿轮减速机简 单,便于大量加工生产。

图l为本实用新型节能器的剖面图。
图2为图1连杆与曲轴连接处的剖面放大图。
图3为图1输入曲轴、输出曲轴、连动曲轴上通过链条连接的链轮的结构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的节能器包括钢制箱形外壳1,外壳两侧的侧
壁上对称开有穿孔,穿孔内焊接轴承8。输入曲轴2、输出曲轴3以及连动曲轴 5,由钢棒焊接而成,且穿过轴承8的内圈与外壳连接。输入曲轴通过连杆4与 输出曲轴活动连接,输出曲轴与连动曲轴通过连杆活动连接。连杆为圆柱形钢 棒。连杆的一端焊接小连接头9,小连接头分为上、下两半,小连接头上、下两 半的内侧呈圆弧形,当小连接头上、下两半对合时中间形成与输入曲轴或连动 曲轴等直径的定位孔,小连接头上、下两半通过螺栓连接。连杆的另一端焊接 大连接头10,大连接头也为上、下两半,大连接头上、下两半的内侧开长条形 凹槽,当大连接头上、下两半对合时中间形成长条形连接孔,连接孔的宽度大 于输出曲轴的直径,大连接头上、下两半通过螺栓连接。连杆的定位孔套在输 入曲轴或连动曲轴上,使连杆与输入曲轴或连动曲轴活动连接,连杆与输入曲 轴或连动曲轴活动连接即连杆的一端可绕输入曲轴或连动曲轴转动。连杆的连 接孔套在输出曲轴上,使连杆与输出曲轴活动连接,连杆与输出曲轴活动连接 即连杆的一端可沿输入曲轴径向位移。在大连接头和小连接头两侧的曲轴上开 有定位槽ll,在定位槽上放置卡片12以防止连杆左、右窜动。输入曲轴和连动 曲轴的曲轴半径相同,输出曲轴的曲轴半径大于输入曲轴的半径。输入曲轴和 输出曲轴以及连动曲轴上设链轮6,三个链轮之间设链条7,输入曲轴和连动曲 轴上的链轮齿数相同均为16个,输出曲轴上的链轮齿数小于输入曲轴上的链轮 齿数,输出曲轴上的链轮齿数为8个。输出曲轴上的链轮的齿分布不均匀,上 部和对称的下部没有齿。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将输入曲轴连接电动机或内燃机。在运转的起始过 程中,输入曲轴通过连杆带动输出曲轴转动、通过链轮带动连动曲轴转动。在 后续运转过程中,由于连动曲轴在输入曲轴的带动也下通过连杆带动输出曲轴 转动,使输出曲轴在两侧输入曲轴和连动曲轴的共同作用下转动。而当输入曲 轴运动到竖直状态时,正好输出曲轴上链轮的齿与链条接触,使输出曲轴通过 链轮随动与输入曲轴。由于输入曲轴的曲轴半径小于输出曲轴的曲轴半径,故 使输出曲轴的扭力大于输入曲轴输入的扭力。
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器,包括外壳(1),输入曲轴(2),输出曲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曲轴通过连杆(4)与输出曲轴活动连接,与输出曲轴通过连杆活动连接的连动曲轴(5),输入曲轴和连动曲轴的曲轴半径相同,输出曲轴的曲轴半径大于输入曲轴的曲轴半径,输入曲轴和输出曲轴以及连动曲轴上设链轮(6),链轮之间设链条(7),输入曲轴和连动曲轴上的链轮齿数相同,输出曲轴上的链轮齿数小于输入曲轴上的链轮齿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曲轴上的链轮 和连动曲轴上的链轮齿数为16个,输出曲轴上的链轮齿数为8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传输装置。它包括外壳,输入曲轴,输出曲轴,输入曲轴通过连杆与输出曲轴活动连接,与输出曲轴通过连杆活动连接的连动曲轴,输入曲轴和连动曲轴的曲轴半径相同,输出曲轴的曲轴半径大于输入曲轴的曲轴半径,输入曲轴和输出曲轴以及连动曲轴上设链轮,链轮之间设链条,输入曲轴和连动曲轴上的链轮齿数相同,输出曲轴上的链轮齿数小于输入曲轴上的链轮齿数。它能增大输出端的扭力,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生产。
文档编号F16H37/00GK201170302SQ20082006973
公开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6日
发明者杨文俄, 赵小军 申请人:杨文俄;赵小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