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小泵管变径转换的连接管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05988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大、小泵管变径转换的连接管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密封连接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小泵管变径转换的 连接管件。
背景技术
在地热水的开采过程中,管理部门为了及时掌握地热资源的动态情况需要定时观测 压力(水位)及相应的水温,这项工作目前由相关的专业人员到现场通过水位测管进行 采集。有关水位测管的安装可参见中国专利ZL 2006 2 0150008.7。
部分地热井用户冬季用地热水为居民供暖——这也是地热井的主要用途,此时井权 单位使用口径、扬程、提水量均较大的耐热潜水泵机组(一般为DN125或是DN150), 到夏季时为了设备检修及节约用电将大泵提出更换成口径、扬程、提水量均较小的耐热 潜水泵机组(一般为DN80个别有DN70),提供居民洗浴用水。
由于水位测管同潜水泵管为"并列式"关系,而最初的安装是以大泵机组尺寸为依 据确定加工的井口盖板,该板体位于地热井井管的最顶端,其井内部分焊接有一连接潜 水泵管的管件并与提水设备相连,井外部分焊接一直角的冲压弯头通过法兰盘与供水管 道相连接。置于其盖板之上的水位测管出口与井内"依附"于潜水泵管上的水位测管为 连通且垂直的状态,观测人员通过这个"安全通道"就可以将带测锤的测线顺利地送达 地热水的液面处取得水位(水温)数据了。
当夏季用户用小泵替换大泵时只是将一同心式的縮径短接头(俗称"大小头")安
装在井口盖板与小泵机组之间,这样就完成了大管径与小管径泵管间的转换连接。由于 是同心式的縮径方式,就造成了安装在小泵管上的水位测管无法与井口盖板上原有的水 位测管垂直相接,使得水位观测工作无法进行,结果就是季节性的数据链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使小泵管上 的水位测管与井口盖板上原有的水位测管垂直相接,从而使水位观测工作正常进行的用 于大、小泵管变径转换的连接管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大、小泵管变径转换的连接 管件,'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下端焊接有与小泵管的法兰相接的下法兰盘,所述管体的 上端焊接有上法兰盘,其特征是,所述管体的管径与小泵管的管径相同,所述下法兰盘 是与所述管体同心的同心法兰盘,所述同心法兰盘上设置有与所述小泵管法兰盘上的螺
栓孔、水位测管定位孔对应的螺栓孔、水位测管定位孔,所述上法兰为与所述管体偏心 的偏心法兰,所述偏心法兰上设置有与所述大泵管的法兰盘上的螺栓孔、水位测管定位 孔相同的螺栓孔、水位测管定位孔,所述偏心法兰盘的偏心开口位于靠近具有水位测管 定位孔的一侧。
所述上法兰盘的外缘为圆形,直径大于等于大泵管法兰盘的外圆直径。 所述下法兰盘的外缘为圆形,直径大于等于小泵管法兰盘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管体上端焊接偏心法兰盘,偏心法兰盘上设置有 与大泵管的法兰盘上的螺栓孔、水位测管定位孔相同的螺栓孔、水位测管定位孔,在管 体下端焊接同心法兰盘,不但实现了大管径与小管径泵管间的转换连接,而且同时完成 了井口盖板上原有的水位测管与小泵管上的水位测管的垂直连接,在保证潜水泵安全运 行的前提下,又丝毫不影响管理部门对有关数据的采集工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 本低,使用可靠,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易于推广应用,真可谓"小发明, 大作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地热井中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局部示意图即偏心法兰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下法兰盘,1-1、螺栓孔,1-2、水位测管定位孔,2、管体,3、上法兰盘,3-1、 螺栓孔,3-2、水位测管定位孔,3-3、过水孔,4、小泵管,5、主连接短管,6、井口盖 板,7、水位测管,8、出水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大、小泵管变径转换的连接管件,包括管
体2,所述管体2的下端焊接有与小泵管的法兰相接的下法兰盘1,所述管体的上端焊接 有上法兰盘3,所述管体2的管径与小泵管4的管径相同,所述下法兰盘1是与所述管体 2同心的同心法兰盘,所述同心法兰盘上设置有与所述小泵管法兰盘上的螺栓 L、水位测 管定位孔对应的螺栓孔1-1、水位测管定位孔1-2,所述上法兰盘3为与所述管体2偏心 的偏心法兰,所述偏心法兰3上设置有与所述大泵管的法兰盘上的螺栓孔、水位测管定 位孔相同的螺栓孔3-l、水位测管定位孔3-2,过水孔3-3的圆心与上法兰盘3的圆心偏 离,偏心开口位于靠近具有水位测管定位孔的一侧。上法兰盘3的外缘可为圆形,直径 应大于或等于大泵管即主连接短管法兰盘的外圆直径;下法兰盘1的外缘可为圆形,直 径应大于或等于小泵管法兰盘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的管体2的管径与小泵管4的管径相
同,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对潜水泵提水量的影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地热井中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井口盖板6上原有水位测管7, 小泵管4上也设置水位测管7,小泵管4与连接出水弯头8的主连接短管5的管径不同, 此时采用本实用新型连接,问题迎刃而解,即用本实用新型的偏心法兰盘3与主连接短 管5的法兰连接,由于偏心法兰盘3上设置有与原大泵管的法兰盘上的螺栓孔、水位测 管定位孔相同的螺栓孔3-l、水位测管定位孔3-2,而大泵管的法兰盘上的螺栓孔、水位 测管定位孔是与主连接短管5的法兰上的螺栓孔、水位测管定位孔是对应的,并且偏心 法兰盘3的偏心开口位于靠近具有水位测管7定位孔的一侧。因此偏心法兰盘3能够同 时兼顾主连接短管5与小泵管4的连接和水位测管7的垂直相连;下法兰盘1是与所述 管体2同心的同心法兰盘,管体2的管径又与小泵管的管径相同,因此采用与小泵管4 的法兰结构相同的结构即可实现下法兰盘1与小泵管4的法兰连接及水位测管7的垂直 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偏心法兰盘的偏心开口位于靠近具有水位测管定位孔的一侧;本实用 新型的上端偏心法兰盘3与主连接短管5的法兰相连接,下端法兰盘1与小口径泵管4 的法兰连接,同时使井口盖板6上原有的水位测管7与小泵管上的水位测管7垂直连接, 小口径泵管4具有水位测管定位孔的外侧及水位测管同处于垂直的连接状态。这样的安 装形式就解决了大、小泵管间转换时其各自所携带的水位测管不垂直的难题。这种连接 方式虽然使井内小泵管处于非同心(相对于井管的周圆而言)的悬空状态,但其所处的 井管空间位置完全符合耐热潜水电泵安装的有关规定,因为这时小泵外侧与井壁管的距 离也是安装大泵时大泵与之的距离,既然大泵可行那么小泵也就更无安全之忧了。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 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 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大、小泵管变径转换的连接管件,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下端焊接有与小泵管的法兰相接的下法兰盘,所述管体的上端焊接有上法兰盘,其特征是,所述管体的管径与小泵管的管径相同,所述下法兰盘是与所述管体同心的同心法兰盘,所述同心法兰盘上设置有与所述小泵管法兰盘上的螺栓孔、水位测管定位孔对应的螺栓孔、水位测管定位孔,所述上法兰为与所述管体偏心的偏心法兰,所述偏心法兰上设置有与所述大泵管的法兰盘上的螺栓孔、水位测管定位孔相同的螺栓孔、水位测管定位孔,所述偏心法兰盘的偏心开口位于靠近具有水位测管定位孔的一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小泵管变径转换的连接管件,其特征是,所述上 法兰盘的外缘为圆形,直径大于等于大泵管法兰盘的外圆直径。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大、小泵管变径转换的连接管件,其特征是,所 述下法兰盘的外缘为圆形,直径大于等于小泵管法兰盘的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小泵管变径转换的连接管件,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下端焊接有与小泵管的法兰相接的下法兰盘,所述管体的上端焊接有上法兰盘,所述管体的管径与小泵管的管径相同,所述下法兰盘是与所述管体同心的同心法兰盘,所述同心法兰盘上设置有与所述小泵管法兰盘上的螺栓孔、水位测管定位孔对应的螺栓孔、水位测管定位孔,所述上法兰为与所述管体偏心的偏心法兰,所述偏心法兰上设置有与所述大泵管的法兰盘上的螺栓孔、水位测管定位孔相同的螺栓孔、水位测管定位孔,所述偏心法兰盘的偏心开口位于靠近具有水位测管定位孔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可靠,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易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F16L23/00GK201209729SQ20082007499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0日
发明者孙世文, 俊 李, 杜玉生, 程万庆 申请人: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