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负荷传动用v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3697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负荷传动用v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负荷传动用V带。
背景技术
现在,带式无级变速装置作为汽车行走用变速装置的开发研究工作正不断深入。 该带式无级变速装置是通过将V带绕在设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槽间隔可变的变速带轮 上而构成的。也就是说,所述带式无级变速装置构成为,通过让所述变速带轮上的槽间隔发 生变化来进行无级变速。 多个块在带长方向上以规定间距机械地接合不动地固定在形成为无接头环状的 至少一条张力带上而构成的高负荷传动用V带,作为绕在所述带式无级变速装置上的所述 V带已为众人所知。 所述高负荷传动用V带,在张力带的带外周面一侧和带内周面一侧分别设置有排 布在带长方向上的多个外侧被啮合部和内侧被啮合部。所述各个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外侧被 啮合部啮合的外侧啮合部和与所述内侧被啮合部啮合的内侧啮合部。能够借助该构造将所 述多个块机械地接合不动地固定在所述张力带上。 所述块,是通过将增强部件埋设在树脂部件的内部构成的。也就是说,所述块包括 增强部件和接触部,该接触部分别形成在该增强部件的带宽方向的两个侧面中的一个侧面 上,具有与带轮接触的接触面。此外,该接触部由树脂形成。 所述高负荷传动用V带构成为,通过接触部将来自带轮的推力传递给张力带,再 利用该张力带进行传动。为将来自带轮的推力效率良好地传递给张力带,使传动性提高,一 般情况下,该高负荷传动用V带是由弹性模量较高的树脂形成它的接触部。
所述接触部,因为在行走过程中在接触面产生磨损,厚度减少,所以如果该接触部 在垂直于接触面的方向上的厚度(以下简单地称其为接触部的厚度)过小,则在行走过程 中所述接触部就会磨损,所述增强部件就会露出,该增强部件便会与带轮直接接触,有这种 可能性。如果增强部件与带轮这样直接接触,带就会显著损伤,这将导致带的寿命縮短。
另一方面,若所述接触部的厚度过大,则会因为在带行走的过程中增强部件与接 触部的界面处的剪切应力变得较大,而导致该接触部从增强部件上剥离下来,块被损伤。这 也是有可能出现的不良现象。因此,需要考虑带行走所造成的磨损,并尽可能地抑制在增强 部件与接触部的界面处的剪切应力,到目前为止为实现该目的所采取的做法是,在大于带 行走所造成的磨损量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使所述接触部的厚度较薄。例如,使所述接触部的 厚度在0. 5mm以上0. 8mm以下。 到目前为止,一直要求如上所述的高负荷传动用V带能够使接触部的耐磨性提 高。专利文献l则是满足该要求之一例。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由含碳纤维的酚树脂材料形成高负荷传动用V带中的块的 接触部,使所述碳纤维由在洋葱状构造中具有25埃以上200埃以下的结晶层厚度的碳纤维 构成。由此做到提高接触部的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抑制该接触部的磨损。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第29721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高负荷传动用V带与带轮接触之际,因为各个块的接触部会从 带轮接受冲击,所以该接触部的厚度越小,抗击来自该带轮的冲击的缓冲性就越低,块的耐 冲击性就越低。因此,如上所述,在所述各个块的接触部的厚度在0. 5mm以上0. 8mm以下, 厚度较薄的情况下,块的耐冲击性就会变得较低。 除此以外,如果所述接触部的厚度由于伴随着带行走所产生的磨损而减少,块的 耐冲击性就会进一步下降。特别是,在所述接触部的厚度已变得小于0. 4mm的情况下,因为 有该接触部的缓冲性急剧下降,块的耐冲击性显著下降的倾向,所以该块的接触部就容易 由于在带的行走过程中高负荷传动用V带的各个块进出于带轮上时所产生的冲击而出现 残缺,最终导致带的寿命縮短。 这里,降低形成所述接触部的树脂的弹性模量,以提高块的耐冲击性这一做法是 能够想得到的。但是,如果降低所述接触部的弹性模量,带的传动性和耐磨性又会下降,最 终导致带本身的特性恶化。 也就是说,因为所述接触部中的树脂的材料特性(弹性模量等)受传动带所应该 具有的传动性及耐磨性的限制,所以通过改变树脂的材料特性提高块的耐冲击性的措施, 与传动性及耐磨性存在相互矛盾的关系。因此,即使象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调整V带中块 的接触部的材料特性,也难以不降低带的传动性及耐磨性等地提高块的耐冲击性,抑制该 块的接触部出现残缺。 本发明是为解决这些技术问题而研发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既抑制高负荷传动用 V带中的块的接触部从增强部件上剥离下来,又不降低带的传动性及耐磨性地提高块的耐 冲击性。-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_ 为达成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使高负荷传动用V带中的块的接触部在垂直于该 接触面的方向上的厚度在1. 0mm以上1. 8mm以下。 具体而言,本发明以一种高负荷传动用V带为对象。包括形成为无接头环状的至 少一个张力带和以规定的间距机械地接合不动地固定在所述张力带的带长方向上的多个 块。所述多个块分别包括增强部件和接触部,该接触部分别形成在该增强部件的带宽方向 的两侧、由树脂形成并具有与带轮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部在与所述接触面垂直的方向 上的厚度为1. 0mm以上1. 8mm以下。
-作用- 因为该接触部在垂直于接触面的方向上的厚度(接触部的厚度)越大,高负荷传 动用V带中的块的接触部的缓冲性就越高,所以该接触部的厚度越大,施加在增强部件和 接触部的界面处的来自带轮的冲击力便会被该接触部效率良好地吸收并分散,使该冲击力 进一步减小。也就是说,所述接触部的厚度越大,该接触部的耐冲击性就会越高。另一方面, 该接触部的厚度越大,所述块的在增强部件和接触部的界面处的剪切应力就会增大。
在假定所述接触部的厚度小于1. 0mm的情况下,由于该接触部的缓冲性较低,所
4以块的耐冲击性就变得较低,块的接触部就容易由于在带的行走过程中块进出于带轮时所 产生的冲击而出现残缺等。而且,因为接触面伴随着带的行走而磨损,所以所述接触部的厚 度变得小于0. 4mm的可能性很高。这里,与所述接触部的厚度在0. 4mm以上的时候相比,当 所述接触部的厚度变得小于0. 4mm时,就有该接触部的缓冲性急剧下降的倾向。因此,如果 所述接触部的厚度变得小于0. 4mm,该接触部的缓冲性将显著下降,更容易造成块在接触部 出现残缺。 另一方面,在所述接触部的厚度大于1. 8mm的情况下,因为该接触部的厚度较大, 所以在带的行走过程中在块的增强部件和接触部的界面处产生的剪切应力就变大而超过 该接触部的容许应力,这种情况有时会发生。若如此,则存在接触部整个从增强部件上剥离 下来,块破损这种可能性。 相对于此,本发明的高负荷传动用V带,因为所述接触部在垂直于接触面的方向 上的厚度形成为1. 0mm以上1. 8mm以下,所以在增强部件和接触部的界面处产生的剪切应 力的增大得到了抑制,并且,由于该接触部的缓冲性提高,加在块上的冲击力就被该接触部 降低,块的耐冲击性就得到了提高。而且,即使接触部的厚度由于接触面伴随着带行走所产 生的磨损而变薄,也会因为该接触部长期具有0. 4mm以上较大的厚度,而抑制块的耐冲击 性显著下降。因此,根据上述构造,既能够抑制在高负荷传动用V带的块中接触部从增强部 件上剥离下来,又能够在不降低带的传动性及耐磨性的情况下提高块的耐冲击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因为高负荷传动用V带中的块的接触部在垂直于接触面的方向上的 厚度为1. 0mm以上1. 8mm以下,所以既能够抑制在所述块的增强部件和接触部的界面处产 生的剪切应力的增大,又能够提高块的耐冲击性。而且,即使接触部的厚度由于接触面伴随 着带行走所产生的磨损而变薄,也会因为该接触部长期具有0. 4mm以上较大的厚度,而抑 制块的耐冲击性显著下降。因此,既能够抑制在所述块中接触部从增强部件上剥离下来,又 能够在不降低带的传动性及耐磨性的情况下提高所述块的耐冲击性。


图1是立体图,概略地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负荷传动用V带的 一部分。 图2是主视图,概略地示出了高负荷传动用V带中的块的结构。 图3是概略地表示进行块的耐冲击性试验的试验装置的构造的图。 图4是俯视图,概略地表示进行传动性试验的传动装置的构造。 图5是主视图,概略地表示进行传动性试验的传动装置的构造。 图6是示意地表示进行高速耐久性试验的试验装置的构造的图。 图7是表示在第1实施例中所测得的各个V带的耐冲击性、传动性、高速耐久性以
及磨损量的测量结果的图。 图8是表示重锤的落下次数相对于接触部厚度如何变化的曲线图。
-符号说明- B高负荷传动用V带(V带) 10 张力带 20 ±央 27 增强部件
5
28接触部 30接触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方 式。 图1及图2概略地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负荷传动用V带B的构成。 也就是说,图1是概略地表示高负荷传动用V带B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概略地表示构 成该高负荷传动用V带B的块20的主视图。 如图1所示,高负荷传动用V带(以下简单称为V带)B包括形成为无接头环状的 一对张力带10和多个块20。在让该一对张力带10排布在带宽方向上的状态下多个块20 以规定的间距机械地接合不动地固定在所述张力带的带长方向上。 所述一对张力带10各自具有以沿带长方向相互并列延伸的方式配置在带外侧的 外橡胶层lOa与配置在带内侧的内橡胶层10b、以及配置在外橡胶层lOa和内橡胶层10b之 间的多条芯线11。 在所述外橡胶层10a上,外帆布层(省略图示)与该外橡胶层10a —体地设置在 带外侧的表面上。另一方面,在所述内橡胶层10b上,内帆布层(省略图示)与该内橡胶层 10b —体地设置在带内侧的表面上。所述外橡胶层lOa和内橡胶层10b由硬质橡胶材料等 形成。该硬质橡胶材料,例如是在混合有异丁烯酸锌的氢化丁腈橡胶(H-NBR)中含有芳香 族聚酰胺纤维或者尼龙纤维等短纤维的橡胶材料。 所述多条芯线ll,在带长方向上延伸且以规定的间隔排布在带宽方向上。各条芯 线11由例如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等形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模量。 在所述张力带10的带外侧的表面上形成有作外侧被啮合部用的多个外槽12,该 多个外槽12以规定的间隔排布在带长方向上,并且该多个外槽12中的各个外槽12分别在 带宽方向上延伸,截面呈"凹"字形。另一方面,在所述张力带10的带内侧的表面上形成有 作内侧被啮合部用的多个内槽13,该多个内槽13中的各个内槽13分别在带宽方向上延伸, 截面呈圆弧形状。此外,这些内槽13以规定的间隔形成在带厚方向与所述外槽12相对的 位置上。 如图2所示,从与相邻的块20相对的相对面(正面)看去,所述多个块20中的各 个块20形成为近似"工"字形。也就是说,所述各个块20由构成带外面的外梁部21、构成 带内面的内梁部22以及设置在这些外梁部21和内梁部22之间将外梁部21和内梁部22 联结起来的中心柱部23构成。 也就是说,所述外梁部21和内梁部22分别形成为在带宽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 中心柱部23在带宽方向上的尺寸。以将所述外梁部21的带宽方向中央部分和所述内梁部 22的带宽方向中央部分联结起来的方式布置所述中心柱部23。 在所述中心柱部23的带宽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狭缝状的一对嵌合部24。该一 对嵌合部24由所述外梁部21和内梁部22划分形成,其开口朝向带宽方向以外。所述一对 张力带10中的各个张力带10分别压入该一对嵌合部24中对应的嵌合部24中,由此该张 力带10便与块20嵌合在一起。 也就是说,在所述嵌合部24,在带外侧的壁面上形成有与张力带10的上述外槽12作外侧啮合部用。另一方面,在带内侧的壁面上形成有与张力带 10的上述内槽13啮合的突条的内突条部26作内侧啮合部用。这些外突条部25与内突条 部26设置在带厚方向上相向的位置上。于是,多个块20分别通过所述外突条部25与外槽 12啮合,同时所述内突条部26与内槽13啮合而被机械地接合不动地固定在张力带10的带 长方向上。 所述块20具有凸部31和凹部(省略图示),凸部31突出形成在带长方向上的一 个表面上;凹部形成在带长方向上的另一个表面上,与相邻块20的凸部31嵌合。这些凹部 与凸部31形成在中心柱部23的带节线上。 所述凹部的截面形成为圆弧形状,所述凹部形成为越靠近底面一侧,其内径便逐 渐变小的锥形形状。另一方面,所述凸部31的截面形成为圆弧形状,所述凸部31形成为越 靠近顶端一侧,其外径便逐渐变小的锥形形状。 根据结构如上所述的所述高负荷传动用V带B,在带长方向上相邻的块20与块20
之间,另一个块20的凸部31嵌合在一个块20的凹部中,这样便限制住了各个块20沿带厚
方向与带宽方向摆动。就这样,所述高负荷传动用V带B通过接触部28将来自带轮的推力
传递给张力带10,进行传动。 下面,详细说明所述块20的构造。 所述各个块20包括增强部件27和接触部28。接触部28分别形成在该增强部件 27的带宽方向的两侧由树脂形成且具有与带轮接触的接触面30。 也就是说,在所述各个块20中,增强部件27以大致位于该块20的中央部位的方 式埋入在树脂部件的内部。也就是说,所述各个块20由例如酚树脂等形成的树脂部29和 埋设在该树脂部29的增强部件27构成。该增强部件27由例如铝合金等形成,并形成为与 所述块20大致相同的轮廓形状即"工"字形。所述树脂部29以覆盖所述增强部件27的整 个表面或者近似整个表面的方式形成。 此外,所述酚树脂是例如线型酚醛树脂、可溶酚醛树脂或者苯醚型酚树脂等,这些 酚树脂既可以是改性的,也可以是未改性的。能够列举出的改性酚树脂例如有烷基变性酚 树脂、妥尔油改性酚树脂等。能够列举出的更理想的改性酚树脂例如有卡多尔等亦即腰果 油、腰果油中所含的卡多尔、腰果酸以及腰果酚中至少之一。所述酚树脂可以单个使用,也 可以多个混合使用。特别是,在未改性酚树脂和卡多尔等引起的改性酚树脂并用的时候,只 要适当地选择二者的混合比率即可。 所述外梁部21和内梁部22,其在所述增强部件27的带宽方向两侧的整个表面被 树脂部29覆盖住。所述接触部28由所述外梁部21和内梁部22中的分别形成在所述增强 部件27的带宽方向的两侧的所述树脂部29构成。也就是说,所述接触部28由酚树脂形成。
这里,若假定所述接触部在常温下的弹性模量未满9000MPa,就会因为该接触部 28的机械强度变得较小,而难以在带行走的过程中将来自带轮的推力效率良好地传达给张 力带10。由此可知,所述接触部28优选在常温下的弹性模量在9000MPa以上的材料形成。 也就是说,优选所述树脂部29由常温下的弹性模量在9000MPa以上的树脂材料形成。
所述接触部28,其外表面(与增强部件27相反的那一侧的表面)构成与带轮接触 的接触面30。也就是说,所述各个块20在外梁部21和内梁部22的带宽方向两侧的表面上 分别具有接触面30。
7
因为接触部28的在垂直于接触面30的方向上的厚度w(以下简称接触部28的厚 度)越大,所述接触部28对来自带轮的冲击的缓冲性就越高,所以接触部28的厚度w越大, 施加在增强部件27和接触部28的界面处的来自带轮的冲击力便会被该接触部28效率良 好地吸收并分散,该冲击力进一步减小。也就是说,所述接触部28的厚度w越大,该接触部 28(块20)的耐冲击性就会提高。另一方面,该接触部28的厚度w越大,在增强部件27和 接触部28的界面处的剪切应力就会增大。 在假定接触部28的厚度小于1. 0mm的情况下,由于该接触部28的缓冲性较低,所 以块20的耐冲击性就变得较低,各个块20的接触部28就容易由于在带的行走过程中块进 出于带轮时所产生的冲击而出现残缺等。而且,因为接触面30伴随着带的行走而磨损,所 以所述接触部28的厚度减小并变得小于0. 4mm的可能性很高。这里,与接触部28的厚度 在0. 4mm以上的时候相比,当接触部28的厚度变得小于0. 4mm时,就有该接触部28的缓冲 性急剧下降的倾向。因此,如果该接触部28的厚度变得小于0. 4mm,该接触部28的缓冲性 将显著下降,更容易造成块20在接触部28出现残缺。 另一方面,在假定接触部28的厚度大于1. 8mm的情况下,因为有在带行走时在增
强部件27和接触部28的界面处产生的剪切应力变大而超过该接触部28的容许应力的可
能性,所以接触部28会整个从增强部件27上剥离下来,块20就容易破损。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所述接触部28在垂直于接触面30的方向上的厚度形成为
1. Omm以上1. 8mm以下。也就是说,在所述外梁部21和内梁部22中,分别形成在增强部件
27的带宽方向的两侧的树脂部29在垂直于接触面30的方向上的厚度为1. Omm以上1. 8mm以下。 所述外梁部21及内梁部22形成为在带宽方向上的尺寸从带外侧的表面朝着带内
侧逐渐变小。所述外梁部21及内梁部22分别形成为保证接触面30相互间所成的角度与
绕有V带B的V带轮(省略图示)的带轮槽面相互间所成的角度相等。 在假定接触面30与带轮表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小于0. 16的情况下,因为该接触
面30与带轮表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较小,所以难以由接触部28充分地承受来自带轮的推
力,也就难以确保作为传动用带所应该具有的充分的传动性。 另一方面,当设块20中位于带宽方向两侧的接触面30相互间所成的角度为a 时,接触面30与带轮表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就成为tan(a/2)以下。在该情况下,因为接 触面30与带轮表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较大,所以当带脱离带轮的时候,带就容易巻入带轮 中。在带巻入带轮中的情况下,因为让带行走时的噪音变得较大,并且需要以上的负荷加在 带上,所以带容易破损。 正因为如此,该接触面30与带轮表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在0. 16以上且tan(a/2) 以下。-实施方式的效果- 因此,根据该实施方式,在高负荷传动用V带中的块20中,因为接触部28在垂直 于接触面30的方向上的厚度为1. Omm以上1. 8mm以下,所以既能够抑制在增强部件27和 接触部28的界面处产生的剪切应力增大,又能够通过提高该接触部28的缓冲性以由接触 部28吸收并分散施加在接触面30上的冲击,提高该接触部28的耐冲击性。而且,即使所 述接触部28的厚度w由于接触面30伴随着带行走所产生的磨损而变薄,也能够因为该接
8触部28长期具有0. 4mm以上较大的厚度,而抑制块20的耐冲击性显著下降。因此,既能够 抑制接触部28从增强部件27上剥离下来,又能够在不降低带的传动性及耐磨性的情况下 提高块20的耐冲击性。 [o(rn](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让构成接触部28的树脂部29由酚树脂形成,且常温下的弹性 模量在9000MPa以上,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树脂部29可以由酚树脂以外的树脂形成,弹性 模量也可以小于9000MP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将块20中位于带宽方向两侧的接触面30相互间所成的角
度设定为a时,就让该接触面30与带轮表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在0. 16以上且tan(a /2)
以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充分确保作为传动用带所应该具有的传动性,该接
触面30与带轮表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其它数值。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让高负荷传动用V带B包括一对张力带10,但是本发明并不限
于此,高负荷传动用V带B包括至少一条张力带10即可。(实施例)(第1实施例) 在本第1实施例中,形成了具有上述实施方式所示构造的实施例1-4的高负荷传 动用V带B,对各个V带B或者各个V带B的块20进行了耐冲击性试验、传动性试验以及高 速耐久性试验。 实施例l-4中的各个V带B,其接触部28的厚度w互不相同。具体而言,实施例 1-4中的各个V带B,其接触部28的厚度w依次分别形成为1. Omm、 1. 2mm、 1. 5mm、 1. 8mm。而 且,这些实施例1-4中的各个V带B,其接触部28的弹性模量在常温下都是20000MPa。
制作了接触部28的厚度w互不相同的V带B之比较例1_4作为针对上述实施例 1-4的比较例,并对这些比较例1-4中的V带B进行了与上述实施例1-4中的V带B相同的 试验。也就是说,上述比较例1-4中的各个V带,其中的接触部28的厚度w依次分别形成 为0. 3mm、0. 5mm、0. 8mm、2. Omm,其它构造皆与上述实施例1_4中的V带B相同。此外,在以 下说明中,为便于理解,用与上述实施例l-4一致的参考符号表示比较例l-4中的V带并进 行说明。 接下来,对进行耐冲击性试验、传动性试验及高速耐久性试验的试验装置和试验 方法分别进行说明。 在上述耐冲击性试验中,利用图3所示的耐冲击性试验机分别对实施例1-4和比 较例1-4中的V带的块20的耐冲击性进行了测量。 所述耐冲击性试验机包括测力传感器50、经由部件51连接在该测力传感器50 上的第一受压部件52、与第一受压部件52紧密接合的第二受压部件53、连接在该第二受压 部件53的与测力传感器50相反的那一侧的柱状导向部件54以及构成为能够沿着该导向 部件54落下的重锤55。其中的第一受压部件52的形状为近似日语中的"-"字形,但此时 "-"字形的开口不是朝左,而是掉过来朝右;其中的第二受压部件53的形状为近似日语中 的正规的"- "字形,"- "字形的开口朝左。此外,上述图3中的符号56表示重锤55落下 的方向。 所述第一受压部件52和第二受压部件53构成为将块20夹在二者之间,而且这时保证块20与第一受压部件52、第二受压部件53间毫无缝隙。所述重锤55构成为沿着所述 导向部件54落下,对所述第二受压部件53施加冲击。 在上述构造下,在将块20夹持在所述第一受压部件52和第二受压部件53之间的 状态下让重锤55向着该第二受压部件53落下去。这样就能够由该重锤55向块20的接触 部28施加冲击。然后,测量了直到所述块20的接触部28出现残缺时为止重锤55的落下 次数,并以该重锤55的落下次数作为块20的耐冲击性进行评价。 此外,在上述耐冲击性试验中,是让重锤55从离第二受压部件53的距离15毫米 远的上方朝着第二受压部件53落下来。而且,使落下周期为每分钟20次。此时的环境温 度为13°C。 如图4及图5所示,在上述传动性试验中,将实施例1-4和比较例1-4中的V带分 别绕在主动带轮60和从动带轮61上,并让V带行走300个小时,测量了带行走后带的张力。 还对在带行走前事先测得的带的张力与带行走后的张力进行了比较,并以张力作为带的传 动性进行评价。此外,图4及图5中的符号69表示带的行走方向。
首先,对用于本传动性试验的带行走装置以及带的张力的测量方法进行说明。
在用于本传动性试验的带行走装置中,主动带轮60固定在基板62上,从动带轮61 固定在基板63上。固定有该从动带轮61的基板63经由安装在该基板63下表面上的轴承 64配置在一对L/M导向部件65上。 所述一对L/M导向部件65的布置方案如下,该一对L/M导向部件65排布在从动 带轮61的转轴方向上,且沿着绕在主动带轮60及从动带轮61上的带的带长方向延伸。这 样一来,经由轴承34设置在所述各个L/M导向部件65上的所述基板63便能够沿着该L/M 导向部件65在带长方向上行走。固定在固定盘(省略图示)上的测力传感器66设置在所 述基板63之外且是主动带轮60 —侧。该测力传感器66连接在记录针67上,由该记录针 67将由该测力传感器66测得的张力记录下来。 所述从动带轮61构成为,借助弹簧扭矩凸轮(省略图示)从转轴方向施加一定的 推力,使带轮的槽宽縮小。这样就能够将张力施加在带上。上述图4中的符号68表示施加 所述一定推力的方向。 根据以上构成,在所述带行走装置中,因为由绕在主动带轮60和从动带轮61上的 带的张力产生从动带轮61朝着主动带轮60 —侧移动的力,所以通过将该力作为加在所述 测力传感器66上的压縮力进行测量,便能够测量出带的张力。 所述带行走装置中,主动带轮60的轮外径为73. 23mm,从动带轮61的轮外径为 124. 49mm。将主动带轮60的转轴和从动带轮61的转轴之间的间隔设定为148. 5mm,还有试 验中带的温度为130°C。 如图6所示,在所述高速耐久性试验中,将实施例1-4和比较例1-4中的各个V带 分别绕在主动带轮70和从动带轮71上,并让它行走500个小时,测量了各个V带的可能行 走时间,并以该时间作为高速耐久性进行评价。 该高速耐久性试验中的主动带轮70的轮外径为133. 6mm,从动带轮71的轮外径为 61. 4mm。设主动带轮70的转速为5016士60rpm,设主动带轮71的扭矩为63. 7牛顿 米。 还有试验中的环境温度设定为120°C。 在与该高速耐久性试验一样的条件下让各个V带行走300个小时后,测量各个V带的接触部28的厚度w,并与在带行走以前事先测得的各个V带的接触部28的厚度w进行 比较,这样来分别求出各个带的接触部28的磨损量。 对实施例1-4和比较例1-4中的V带进行的耐冲击性试验、传动性试验及高速耐 久性试验的试验结果示于图7。 比较例2和比较例3,在耐冲击性试验中,对带行走前和带行走后,直到块20出现 残缺时为止重锤55的落下次数(耐冲击性)进行了比较,与带行走前重锤55的落下次数 相比,带行走后重锤55的落下次数显著下降。此外,比较例1的情况如下在高速耐久性试 验中,因为接触部28由于磨损而减少,增强部件27露出,所以对比较例1没能够进行带行 走后的耐冲击性试验,也就没能够测得带行走后重锤55的落下次数。 在传动性试验中,比较例1-3中的V带,其行走后的张力(图中的传动性)比行走 前的张力小。在高速耐久性试验中,比较例2和比较例4,当行走时间在400个小时以下时, 发生了增强部件27露出的现象或者块20破损的现象,而不能够行走。
相对于此,实施例1-4中的块20,耐冲击性试验中的直到块20出现残缺时为止重 锤55的落下次数,在行走前以及行走后都在3000次以上,即使对行走前和行走后进行比 较,该实施例1-4也没有象比较例1-3中的块20那样显著减少。特别是,对实施例3及实 施例4中的块20而言,在耐冲击性试验中,直到块20出现残缺时为止重锤55的落下次数, 在行走前、行走后是相等的。 在传动性试验中,实施例1-4中的带,行走后带的张力(传动性)和行走前带的张 力相等,即使行走长达300个小时,带的张力也没有下降。而且,在高速耐久性试验中,让实 施例1-4中的带行走500个小时,也完全没有出现问题。 如上所述,如果接触部28的厚度w为1.0mm-1.8mm(实施例1-4),则能够充分确 保耐冲击性、传动性、高速耐久性以及耐磨性良好。特别是,与所述接触部28的厚度w为 lmm(实施例1)相比,所述接触部28的厚度w为1. 2mm(实施例2)时,带行走前后的耐冲 击性下降得很少,所以优选所述厚度w为1. 2mm-l. 8mm。而且,当所述接触部28的厚度 w为1. 5mm-l. 8mm(实施例3、4)时,带行走前后耐冲击性不发生变化,因此所述厚度w为 1. 5mm_l. 8mm更优。
(第2实施例) 在本第2实施例中,形成具有上述实施方式所示构造的多个块20,并对各个块20 进行了上述第1实施例的耐冲击性试验。多个块20 —共为16个,厚度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2个块20为一组,共有8组,8组块20的厚度w从1. 8mm以下的范围内选择。
所述耐冲击性试验的结果示于图8。图8是表示重锤的落下次数相对于接触部28 的厚度w如何变化的图。如图8所示,接触部28的厚度w小于1. Omm的块20,有厚度w越 小,到接触部28出现残缺时为止重锤55的落下次数就越少的倾向。特别是,与接触部28 的厚度w在0. 4mm以上的块20相比,接触部28的厚度w小于0. 4mm的块20,到接触部28 出现残缺时为止重锤55的落下次数显著减少。相对于此,接触部28的厚度w在1. Omm以 上1. 8mm以下的块20,到接触部28出现残缺时为止重锤55的落下次数稳定而且多。
由以上所述可知,当接触部28的厚度w小于0.4mm时,块20的耐冲击性显著下降; 通过使接触部28的厚度w在1. Omm以上1. 8mm以下,便能够不降低带的传动性及耐磨性地 提高接触部28的耐冲击性,抑制块20的接触部28残缺。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高负荷传动用V带有用。特别是,在既抑制接触部从增强部件 上剥离下来,又不降低带的传动性及耐磨性地提高块的耐冲击性的情况下很适用。
权利要求
一种高负荷传动用V带,包括形成为无接头环状的至少一个张力带和以规定的间距机械地接合不动地固定在所述张力带的带长方向上的多个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块分别包括增强部件和接触部,该接触部分别形成在该增强部件的带宽方向的两侧、由树脂形成并具有与带轮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部在与所述接触面垂直的方向上的厚度在1.0mm以上1.8mm以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负荷传动用V带。该高负荷传动用V带(B)包括形成为无接头环状的一对张力带(10)和以规定的间距机械地接合不动地固定在张力带(10)的带长方向上的多个块(20)。多个块(20)分别包括增强部件(27)和接触部(28)。接触部(28)分别形成在该增强部件(27)的带宽方向的两侧由树脂形成并具有与带轮接触的接触面(30)。接触部(28)在与所述接触面(30)垂直的方向上的厚度在1.0mm以上1.8mm以下。
文档编号F16G5/16GK101779053SQ20088010242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7日
发明者坂中宏行, 犬饲雅弘, 高桥光彦 申请人: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