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钮式反折叠摄影三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7296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按钮式反折叠摄影三脚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摄影三脚架,特别是指一种具有下压调节结构的三脚架,通
过下压调节结构可以很方便的调整脚管组件的支撑姿态或者将脚管组件进行反向折叠。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能方便人们生产生活的用具大量产生,摄影类用具
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产物。摄影类用具现在应用的比较普遍的比如照相机、摄
象机等等,这类用具主要是利用图像处理以及光学技术将特定场所的情景记录下来,并通
过照片或者录像带以及DVD等数据载体固定下来,方便人们日后观看或者研究。 人们在使用这类摄影用具的时候一般采取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主要是利用手持
或者是肩扛的方式将摄影用具控制在距离被拍摄物体附近进行拍摄的,而另外一种方式主
要是辅助以相应的支撑器,拍摄的时候将摄影用具固定在支撑器上,并将支撑器架设在地
面上以达到准确拍摄的目的。如上所述的两种拍摄方式中第一种方式主要依赖于人体对摄
影用具的支撑,而人体作为支撑器其稳定性比较差,往往出现画面抖动的情况,不利于人们
拍摄高质量的画面,所以在实践中人们大量采用支撑器来固定摄影用具。 而目前的支撑器以具有反折叠结构的三脚架最为典型,如图1至图2所示,为现在
应用的比较普遍的反折叠摄影三脚架,其在结构上包括本体1、角度控制板2、脚管接头3及
轴套4,角度控制板2通过螺丝5活动固定在脚管接头3上,脚管接头3与本体1为活动铰
连接,在本体3外侧设有与角度控制板2上部相配合用于控制角义的齿形凸台,当拉出角度
控制板2(如图2示)时,角度控制板2越过本体1外侧齿形凸台实现反折,但这种结构每
调到另一角度时均需用手再按回角度控制板2才能达到固定角度的功能,这种结构操作起
来比较麻烦、不够快捷。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钮式反折叠摄影三脚架,特别是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 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美观,节省空间的按钮式反折叠摄影三脚架,而此为本实用新型的 主要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按钮式反折叠摄影三脚架,其包括三条支 撑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借助三条该支撑腿支撑起本实用新型以达到可以将摄影用 具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上,并进一步固定拍摄位置达到方便操作者使用的目的,每一个该支 撑腿都包括按钮式反折叠结构,借助该按钮式反折叠结构可以实现该支撑腿进行180°反 折叠,反折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快捷,且收拢后的整体体积更加短小、美观,节省空间。 该按钮式反折叠结构包括固定卡接本体、脚管接头、脚管组件以及角度控制单元, 该脚管接头的一端活动枢接在该固定卡接本体上,而该脚管组件套接在该脚管接头的另外 一端,通过该脚管接头与该固定卡接本体之间的枢接关系以及该脚管组件与该脚管接头之 间的套接关系可以使该脚管组件相对于该固定卡接本体任意旋转角度,以调整该脚管组件的支撑姿态,该角度控制单元设置在该固定卡接本体与该脚管接头之间,该角度控制单元 的一端与该固定卡接本体相对应,而该角度控制单元的另外一端固定连接在该脚管接头 上。 该角度控制单元与该固定卡接本体之间存在锁死以及非锁死两种状态,当该角度 控制单元与该固定卡接本体之间处于锁死状态的时候,由于该角度控制单元的另外一端是 固定连接在该脚管接头上的,所以此刻该脚管接头相对于该固定卡接本体的位置是确定 的,进一步套接在该脚管接头上的该脚管组件的支撑姿态也是确定的,而当该角度控制单 元与该固定卡接本体之间处于非锁死状态的时候,此刻该脚管接头可以相对于该固定卡接 本体转动,所以套接在该脚管接头上的该脚管组件也可以相对于该固定卡接本体转动,从
而实现该支撑腿进行180°反折叠,反折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快捷,且收拢后的整体体积更 加短小、美观,节省空间的作用。 该角度控制单元包括弹力装置,如果使用者对该角度控制单元施加下压作用力, 且该下压作用力大于该弹力装置的弹力的时候,该角度控制单元与该固定卡接本体之间没 有卡接关系,此刻处于非锁死状态,而当该下压作用力消除的时候,借助该弹力装置的弹性 回复力,该角度控制单元与该固定卡接本体之间处于锁死状态,以固定该脚管组件的支撑 姿态。 该固定卡接本体具有卡接面,该卡接面上设置有若干卡台,该卡台之间间隔有距 离,该固定卡接本体上开设有枢接孔。 该脚管接头包括枢接端、连接端以及容纳腔,枢接装置连接设置在该脚管接头的 该枢接端与该固定卡接本体的该枢接孔之间,该枢接装置包括连接螺丝、凸形垫片以及套管。 该脚管接头的该枢接端包括两个侧板,该侧板上分别开设有连接孔,通过该枢接 装置并借助该固定卡接本体的该枢接孔可以将该固定卡接本体活动枢接在该枢接端的两 个该侧板之间。 该脚管组件套接在该脚管接头的该连接端上,该角度控制单元与该固定卡接本体
相对应设置在该脚管接头的该容纳腔中,该角度控制单元包括下压卡块,该下压卡块的下
表面上设置有弹簧连接槽,该下压卡块的上表面上凸设有卡接肋,该弹力装置的一端卡接
在该下压卡块的该弹簧连接槽中,而该弹力装置的另外一端通过连接柱连接在该脚管接头
上,该下压卡块可以在该脚管接头的该容纳腔中作上下往复运动,该弹力装置为弹簧。 如上所述,当该角度控制单元与该固定卡接本体之间处于锁死状态的时候,借助
该弹力装置的弹性回复力,该下压卡块向上运动,并将该卡接肋卡接在该固定卡接本体的
该卡台上,此刻,该脚管组件的支撑姿态是确定的,而当使用者需要调整该脚管组件的支撑
姿态或者需要将该脚管组件进行反向折叠的时候,使用者只需要对该下压卡块施加下压作
用力,此刻,该角度控制单元与该固定卡接本体之间处于非锁死状态,该下压卡块向下运
动,该卡接肋与该固定卡接本体的该卡台没有卡接关系,所以此刻该脚管组件可以相对于
该固定卡接本体自由旋转,以调整该脚管组件的支撑姿态或者将该脚管组件进行反向折
叠,以方便使用者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如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每一个该支撑腿都包括按 钮式反折叠结构,该按钮式反折叠结构包括固定卡接本体、脚管接头、脚管组件以及角度控制单元,该脚管接头的一端活动枢接在该固定卡接本体上,而该脚管组件套接在该脚管接 头的另外一端,通过该脚管接头与该固定卡接本体之间的枢接关系以及该脚管组件与该脚 管接头之间的套接关系可以使该脚管组件相对于该固定卡接本体任意旋转角度,以调整该 脚管组件的支撑姿态,该角度控制单元设置在该固定卡接本体与该脚管接头之间,该角度 控制单元的一端与该固定卡接本体相对应,而该角度控制单元的另外一端固定连接在该脚 管接头上。 该角度控制单元与该固定卡接本体之间存在锁死以及非锁死两种状态,当该角度 控制单元与该固定卡接本体之间处于锁死状态的时候,由于该角度控制单元的另外一端是 固定连接在该脚管接头上的,所以此刻该脚管接头相对于该固定卡接本体的位置是确定 的,进一步套接在该脚管接头上的该脚管组件的支撑姿态也是确定的,而当该角度控制单 元与该固定卡接本体之间处于非锁死状态的时候,此刻该脚管接头可以相对于该固定卡接 本体转动,所以套接在该脚管接头上的该脚管组件也可以相对于该固定卡接本体转动,从
而实现该支撑腿进行180°反折叠,反折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快捷,且收拢后的整体体积更 加短小、美观,节省空间的效果。

图1、2为传统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卡接本体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脚管接头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图5中A-A向剖面图;图9为图5中B-B向剖面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起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至11所示,一种按钮式反折叠摄影三脚架,其包括三条支撑腿100。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借助三条该支撑腿100支撑起本实用新型 以达到可以将摄影用具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上,并进一步固定拍摄位置达到方便操作者使用 的目的。 如图11所示,每一个该支撑腿100都包括按钮式反折叠结构200,借助该按钮式反 折叠结构200可以实现该支撑腿100进行180°反折叠,反折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快捷,且收 拢后的整体体积更加短小、美观,节省空间。 如图4至10所示,该按钮式反折叠结构200包括固定卡接本体10、脚管接头20、 脚管组件30以及角度控制单元40。 该脚管接头20的一端活动枢接在该固定卡接本体10上,而该脚管组件30套接在 该脚管接头20的另外一端,通过该脚管接头20与该固定卡接本体10之间的枢接关系以及该脚管组件30与该脚管接头20之间的套接关系可以使该脚管组件30相对于该固定卡接 本体10任意旋转角度,以调整该脚管组件30的支撑姿态。 该角度控制单元40设置在该固定卡接本体10与该脚管接头20之间,该角度控制 单元40的一端与该固定卡接本体10相对应,而该角度控制单元40的另外一端固定连接在 该脚管接头20上。 该角度控制单元40与该固定卡接本体10之间存在锁死以及非锁死两种状态。 如图5所示,当该角度控制单元40与该固定卡接本体10之间处于锁死状态的时 候,由于该角度控制单元40的另外一端是固定连接在该脚管接头20上的,所以此刻该脚管 接头20相对于该固定卡接本体10的位置是确定的,进一步套接在该脚管接头20上的该脚 管组件30的支撑姿态也是确定的。 如图10所示,而当该角度控制单元40与该固定卡接本体10之间处于非锁死状态 的时候,此刻该脚管接头20可以相对于该固定卡接本体10转动,所以套接在该脚管接头 20上的该脚管组件30也可以相对于该固定卡接本体10转动,从而实现该支撑腿100进行 180°反折叠,反折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快捷,且收拢后的整体体积更加短小、美观,节省空 间的作用。 该角度控制单元40包括弹力装置50,如果使用者对该角度控制单元40施加下压 作用力,且该下压作用力大于该弹力装置50的弹力的时候,该角度控制单元40与该固定卡 接本体10之间没有卡接关系,此刻处于非锁死状态。 而当该下压作用力消除的时候,借助该弹力装置50的弹性回复力,该角度控制单 元40与该固定卡接本体10之间处于锁死状态,以固定该脚管组件30的支撑姿态。 该固定卡接本体10具有卡接面ll,该卡接面11上设置有若干卡台12,该卡台12 之间间隔有距离13。 该固定卡接本体10上开设有枢接孔14。 该脚管接头20包括枢接端21、连接端22以及容纳腔23。 枢接装置60连接设置在该脚管接头20的该枢接端21与该固定卡接本体10的该
枢接孔14之间,该枢接装置60包括连接螺丝61、凸形垫片62以及套管63。 该脚管接头20的该枢接端21包括两个侧板211,该侧板211上分别开设有连接孔
212。 通过该枢接装置60并借助该固定卡接本体10的该枢接孔14可以将该固定卡接
本体10活动枢接在该枢接端21的两个该侧板211之间。 该脚管组件30套接在该脚管接头20的该连接端22上。 该角度控制单元40与该固定卡接本体10相对应设置在该脚管接头20的该容纳 腔23中。 该角度控制单元40包括下压卡块41,该下压卡块4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弹簧连接 槽42,该下压卡块41的上表面上凸设有卡接肋43。 该弹力装置50的一端卡接在该下压卡块41的该弹簧连接槽42中,而该弹力装置 50的另外一端通过连接柱51连接在该脚管接头20上。 该下压卡块41可以在该脚管接头20的该容纳腔23中作上下往复运动。 该弹力装置50为弹簧。[0050] 如图5所示,如上所述,当该角度控制单元40与该固定卡接本体10之间处于锁死 状态的时候,借助该弹力装置50的弹性回复力,该下压卡块41向上运动,并将该卡接肋43 卡接在该固定卡接本体10的该卡台12上,此刻,该脚管组件30的支撑姿态是确定的。 如图10所示,而当使用者需要调整该脚管组件30的支撑姿态或者需要将该脚管 组件30进行反向折叠的时候,使用者只需要对该下压卡块41施加下压作用力,此刻,该角 度控制单元40与该固定卡接本体10之间处于非锁死状态,该下压卡块41向下运动,该卡 接肋43与该固定卡接本体10的该卡台12没有卡接关系,所以此刻该脚管组件30可以相 对于该固定卡接本体10自由旋转,以调整该脚管组件30的支撑姿态或者将该脚管组件30 进行反向折叠,以方便使用者操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一种,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按钮式反折叠摄影三脚架,其包括三条支撑腿,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该支撑腿都包括按钮式反折叠结构,该按钮式反折叠结构包括固定卡接本体、脚管接头、脚管组件以及角度控制单元,该脚管接头的一端活动枢接在该固定卡接本体上,而该脚管组件套接在该脚管接头的另外一端,该角度控制单元设置在该固定卡接本体与该脚管接头之间,该角度控制单元的一端与该固定卡接本体相对应,而该角度控制单元的另外一端固定连接在该脚管接头上,该角度控制单元包括弹力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钮式反折叠摄影三脚架,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卡接本体 具有卡接面,该卡接面上设置有若干卡台,该卡台之间间隔有距离,该固定卡接本体上开设 有枢接孔,该脚管接头包括枢接端、连接端以及容纳腔,该脚管组件套接在该脚管接头的该 连接端上,该角度控制单元与该固定卡接本体相对应设置在该脚管接头的该容纳腔中。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按钮式反折叠摄影三脚架,其特征在于该角度控制单元 包括下压卡块,该下压卡块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弹簧连接槽,该下压卡块的上表面上凸设有 卡接肋,该弹力装置的一端卡接在该下压卡块的该弹簧连接槽中,而该弹力装置的另外一 端通过连接柱连接在该脚管接头上,该下压卡块在该脚管接头的该容纳腔中作上下往复运 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按钮式反折叠摄影三脚架,其特征在于枢接装置连接设 置在该脚管接头的该枢接端与该固定卡接本体的该枢接孔之间,该枢接装置包括连接螺 丝、凸形垫片以及套管,该脚管接头的该枢接端包括两个侧板,该侧板上分别开设有连接 孔,通过该枢接装置并借助该固定卡接本体的该枢接孔将该固定卡接本体活动枢接在该枢 接端的两个该侧板之间。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按钮式反折叠摄影三脚架,其特征在于该弹力装置为弹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钮式反折叠摄影三脚架,其包括三条支撑腿,每一个该支撑腿都包括按钮式反折叠结构,该按钮式反折叠结构包括固定卡接本体、脚管接头、脚管组件以及角度控制单元,该脚管接头的一端活动枢接在该固定卡接本体上,而该脚管组件套接在该脚管接头的另外一端,该角度控制单元设置在该固定卡接本体与该脚管接头之间,该角度控制单元的一端与该固定卡接本体相对应,而该角度控制单元的另外一端固定连接在该脚管接头上,该角度控制单元包括弹力装置。
文档编号F16M11/32GK201547469SQ200920263520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7日
发明者段柿花 申请人:段柿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