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081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一种转矩传递装置及用于在机动车的 传动系统中安装这种转矩传递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这种转矩传递装置的例子例如为离合器,如摩擦离合器、叠片式离合器、转换组式 离合器或安全离合器、具有转换器跨接的离合器的转矩变换器及制动机组。在制造这种转矩传递装置时,例如在制造干式双离合器时,也可能在新状态中部 分地被确定为没有足够的转矩传递能力。发明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给出一种转矩传递装置,它在高效率利用成本地制造的情况 下具有足够的转矩传递能力。根据本发明该任务将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转矩传递装置来解决。根据本发明的转矩传递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给出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本发明的另一任务是给出用于在机动车的传动系统中安装这种转矩传递装置的 方法。根据本发明在方法技术方面的该任务将通过具有权利要求6的特征的方法来解 决。根据本发明的该方法的优选实施例给出在从属权利要求中。以下将借助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 一个具有作为可能的转矩传递装置例子的干式双离合器的机动车传动系统 的结构的概图,图2 作为转矩传递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双离合器的结构的概图,图3 通常一个离合器在其闭合行程上的转矩建立的概图,图4:作为与具有一个补偿单元(调节盘)的闭合系统在一起的截面图的一个干 式双离合器的另一实施例的概图,及图5 借助可能的补偿元件厚度的数量分级的调节过程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图1概要表示机动车的一个传动系统1,它包括一个被构成内燃机的驱动发动机 2,一个双离合器装置4及一个变速器6。通过一个万向轴8及一个差动传动装置10至少驱 动机动车的后轮。当然从意义上讲它也可涉及具有一个或多个被驱动轴的机动车。这里双离合器4被这样地设置在驱动发动机2与变速器6之间,即变速器的第一 输入轴与第一离合器从动盘连接及变速器的第二输入轴与第二离合器从动盘连接,其中这 些离合器从动盘的分离状态可各相互无关地借助操作杆来改变。
离合器70,71借助一个致动器46被自动地操作,其中离合器70,71可相互无关地 被操作。致动器46包括两个操作杆,它们各相互无关地作用在相应的分离轴承或关闭轴承 上,这与相应的离合器在其基本状态中是打开或关闭有关。分离轴承或关闭轴承当前各相 互无关地作用在各一个碟形弹簧或一个碟形弹簧组上。当前(如下面还将详细说明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两个离合器在基本状态中为打 开。变换地也可一个离合器或两个离合器在基本状态是关闭的(如图2中所示及在下面说 明的)。当双离合器变速器的一个或多个离合器在常规状态中为关闭时,在其意义上它将涉 及一个或两个分离轴承。图2给出了具有磨损补偿调节装置及中心液压操作的分离部件的一个双离合器 201的另一实施例,该双离合器包括两个摩擦离合器201a及201b,其中,这些离合器在基本 状态中为关闭,如下面还要详细说明的。摩擦离合器201a在根据图2的所示实施例中具有一个离合器从动盘204,该离 合器从动盘与一个变速器输入轴213连接及可与一个发动机、如尤其内燃机的一个输出轴 202形成驱动连接。摩擦离合器201b具有一个离合器从动盘207,该离合器从动盘与一个 变速器输入轴212连接及可与一个发动机、如尤其内燃机的一个输出轴202形成驱动连接。 离合器从动盘204用其摩擦片205轴向地设置在一个压板203与一个承压板208之间,离 合器从动盘207用其摩擦片206轴向地设置在一个压板209与一个承压板210之间。压板 203及209在轴向上无相对转动地与发动机的输出轴202连接。承压板208及210无相对 转动地、但在轴向一定区域上可移动地与离合器盖211连接,该离合器盖也与发动机的输 出轴20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压板203,209与发动机输出轴202的连接例如通过一个构 成惯性质量的构件2 来实现,该构件例如可包括两个相互弹性地及阻尼地连接的惯性质 量。为了使发动机的输出轴202与一个这里未示出的变速器的变速器输入轴213连接,通 过承压板208的轴向移动离合器从动盘204借其摩擦片205轴向上可被夹紧在压板203与 承压板208之间,其中,随着夹紧力的增长出现摩擦力的增大及由此出现板203,208与离合 器从动盘204的摩擦片205之间携带力的增大。为了在发动机的输出轴202与变速器输入 轴212之间形成连接,通过承压板210的轴向移动,离合器从动盘207借其摩擦片206可被 夹紧在压板209与承压板210之间,其中随着夹紧力的增长出现摩擦力的增大及由此出现 板209,210与离合器从动盘207的摩擦片206之间携带力的增大。离合器201a通过承压板208轴向移动的操作借助一个传动装置216来实现,该传 动装置通过一个操作部件(它现在通过一个碟形弹簧218构成)引起承压板208的轴向运 动。这里传动装置216通过一个分离轴承作用在碟形弹簧218的径向内部区域218i上。 碟形弹簧218支撑在一个环形间隔部件220的区域220a上,该间隔部件同时起转动点的作 用,在操作时碟形弹簧218可绕它偏转。通过径向外部区域218a及通过一个中间部件223 来实现承压板208的操作并由此实现离合器201a的操作。碟形弹簧218由一个补偿调节 装置227的支点225支撑在其与环形间隔部件220的区域220a轴向上对立的区域上。碟 形弹簧218在基本状态中在闭合的方向上加载承压板208 ;通过借助传动装置216的操作 将抵抗碟形弹簧力可以引起承压板208的轴向运动及由此引起离合器201a的分离。离合器201b的操作借助传动装置215来实现。传动装置215的运动通过一个构 成碟形弹簧217的操作部件传递到轴向可移动的承压板210上。这里碟形弹簧217支撑在一个环形的中间部件219上。碟形弹簧217轴向对立侧上的反支点通过环形间隔部件220 的区域220b构成。传动装置215作用在碟形弹簧217的径向内部区域217i上。环形中间 部件219构成一个转动点,在操作时碟形弹簧217可绕该转动点偏转。碟形弹簧217的径 向外部区域217a靠在承压板210的支点区域2M上。碟形弹簧217在基本状态中在闭合 的方向上加载承压板210 ;通过借助传动装置215的操作将抵抗碟形弹簧力可以引起承压 板210的轴向运动及由此引起离合器201b的分离。在图1及2所示的结构中相应的压板位于其零位置上,这就是说位于其通过设计 确定的装配位置上。如果例如在图2中所示的及配置给碟形弹簧218的分离轴承通过传动 装置216根据此图向左运动,则离合器201a分离。如果配置给碟形弹簧217的分离轴承通 过传动装置215根据此图向右运动,则离合器201b分离。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基本状态中离合器关闭时直到该分离过程转矩下降开始时 由操作装置移动的这个操作行程被称为离合器的“负的”空行程。这里对于操作装置例如 可理解为一个分离轴承、一个摩擦离合器的碟形弹簧或压板本身。变换地也可一个或两个离合器在基本状态中被构成打开的,如根据图1的实施例 就是此情况。在此情况下压板由所属的碟形弹簧在打开状态中预加载及通过接合轴承抵抗 该预加载力使碟形弹簧向着闭合状态加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直到该关闭过程转矩上升开始时必需由操作装置移动的这个 操作行程被称为离合器的“正的”空行程。这里对于操作装置例如可理解为一个分离轴承、 一个摩擦离合器的碟形弹簧或压板本身。空行程的定义就其意义来说既适用于接合轴承的情况也适用于分离轴承的情况。 下面出于简化的原因仅一般地援引空行程的概念及涉及在基本状态中打开的离合器进行 讨论,并仅作为示范及不是对本发明限制性的说明。但一个在基本状态中打开的离合器随着空行程的变大,离合器的转矩传递能力下 降,因为离实际存在的最大操作行程还有一小部分需要提供。该关系可由图3看出。图3中离合器转矩与闭合行程的关系对于一个最小空行程Lmin表示为曲线1及对 于一个最大空行程Lmax表示为曲线M2。最小空行程在设计时确定及描述为直到离合器转矩 应还未建立时闭合系统的最小行程。最大空行程也在设计时确定及描述为在任何情况下从 应开始传递转矩起闭合系统的最大行程。实际空行程愈接近最大空行程,剩余的操作行程 Smax就愈短。因此总的可提供的操作行程不再能最佳地被利用。虽然离合器在新状态中具 有在Lmin与Lmax之间的间隔中的一个实际空行程是可接受的,因出于经济的原因(通过构件 的公差)进一步缩小空行程的公差不是值得期望的。然而则可产生这样的状况,即在离合 器新状态中出现一个不够用的转矩传递能力。因此值得期望的是,给出一种转矩传递装置及用于在机动车的传动系统中安装这 种转矩传递装置的方法,其中转矩传递装置的空行程公差可在机动车的变速器中被补偿。由图1及2还可看出双离合器的一个组件与变速器(的壳体)连接及双离合器 的另一组件与发动机侧(尤其与曲轴)连接。该离合器必需根据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公 差及离合器本身的公产来补偿。为了调节离合器的一个确定的工作点或一个确定的装配位置可以通过变速器公 差及操作系统公差的测量来选择用于补偿公差的相应的调节盘。该调节盘则可能被置于操作系统与碟形弹簧的离合器舌之间。因此将与离合器本身无关地测定一个几何上确定的装 配位置及通过调节盘来调节。该方案一般地可借助这样置入确定厚度的补偿装置来补偿变速器的公差及离合 器的操作系统的公差,其中将在设计阶段确定的离合器装配位置(=额定的或标称的装配 位置)与在第一次组装时(通常在离合器制造商)装配位置的实际状态进行比较及借助一 个相应厚度的补偿装置来补偿这样测定的公差误差。如上所述,起源的问题是在新状态中离合器转矩传递能力的不足。但转矩传递能 力主要与离合器的空行程有关。(正的)空行程是对于(即影响)直至转矩建立开始时必 需移动的操作行程的一个尺度。随着空行程的变大离合器的转矩传递能力下降,因为在现 有的操作行程中仅还能提供一小部分来使用。因此可提供的操作行程不能最佳应用。但由 于经济上的原因不可能进一步缩小空行程公差。因此根据本发明提出在确定调节盘厚度 时不仅要考虑变速器及离合器操作系统的公差,而且还要基于离合器的空行程。因此通过 考虑各个(子)离合器的空行程也可补偿离合器的公差。现在将根据离合器的空行程在其厚度上这样来改变常规选择的调节盘(即根据 变速器及离合器操作装置的公差确定的调节盘厚度),以致由此合乎目的地影响空行程。因 此具有在变速器中将离合器的过大或过小的空行程调节到一个所需空行程上的可能性。由 此可保证对于离合器所有公差状态的操作行程裕量,以致提高了变速器中的转矩传递的可 靠性。因此该合乎要求的补偿调整是离合器个别化的过程。借助本发明也给出了一种方法,它能够在变速器中补偿离合器的空行程公差。图4作为该调节程序的例子表示一个具有两个在基本状态中为打开的摩擦离合 器的双离合器。但对于这些摩擦离合器仅表示出设置在变速器侧的压板300,因为该区段足 以表示(调节盘的)补偿部件的(变换的或累积的)可能的结构方案。这里图4除了操作杆301,302外还表示出作为闭合系统组成部分的接合轴承303, 304及碟形弹簧305,306。此外图4表示出一个与壳体连接的部件307-在该部件上支撑碟 形弹簧-及用于未示出的第二压板的一个拉簧308。图4尤其表示出作为可能的补偿部件的两个确定厚度的调节盘309,310。在此情况下调节盘309被设置在接合轴承303与碟形弹簧305之间。另一调节盘 310被设置在另一接合轴承304与另一碟形弹簧306之间。因此该双离合器的每个离合器的空行程将与另一个离合器无关地通过分开的调 节盘309,310或它们的厚度来调节。变换地调节盘309,310也可被设置在接合轴承303,304与滑动套筒(未示出)之 间,其中这些滑动套筒被设置在操作杆301,302与接合轴承303,304之间。此外这些调节 盘也可相对接合轴承累积地被设置在该轴承的“前面”及“后面”。在此情况下各个调节盘 的调节盘厚度可为相同的或不同的。在以上已描述的调节盘厚度的常规选择时虽弄清了变速器的公差及操作系统的 公差,由此可实现离合器的一个确定的装配位置。但除了该常规选择外,为了补偿离合器公 差在选择调节盘的厚度时将附加地考虑空行程参数。由此在所有公差情况下不是调节离合 器的一个确定的装配位置,而是通过离合器装配位置合乎要求的失调在变速器中调节离合 器的一个确定的空行程。因此调节盘的厚度不仅与变速器公差及操作系统公差相关,而且还与离合器本身的空行程相关。换句话说,将根据确定出的离合器空行程在其厚度上这样地改变常规选择的调节 盘,使得由此合乎目的地影响了空行程。因此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离合器的过大的或过小 的空行程在变速器中被调节到一个所需的空行程上。由此也调节了在新状态中的转矩传递 能力,该转矩传递能力与离合器的空行程相关。因此可保证对于离合器所有公差状态的操 作行程裕量,以致提高了变速器中的转矩传递可靠性。根据本发明的过程(它也可称为合 乎要求的补偿调整)是每个离合器个别的过程。基于根据图4的视图来说明根据图5的变速器中的空行程与离合器的空行程的关 系的另一图。在此情况下变速器中的空行程等于与离合器杠杆比相关的调节盘厚度的改变 (即标定装配位置的“失调”)。这里应注意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调节盘以数量分级存在,及其中变速器中 的目标空行程与调节盘之间的厚度分级相关。由此每次得到一个目标空行程区域。这里图5中的区域A表示一个调节盘,在该调节盘的情况下未进行标定装配位置 的失调,这就是说,未进行调节盘厚度的改变。区域D表示一个调节盘,在该调节盘的情况 下通过选择一个比标定装配位置薄的分级进行了标定装配位置的失调。区域B表示一个调 节盘,在该调节盘的情况下通过选择一个比标定装配位置厚的分级进行了标定装配位置的 失调。区域C表示一个调节盘,在该调节盘的情况下通过选择两个比标定装配位置厚的分 级进行了标定装配位置的失调。 各个分级高度的选择基本上是自由的,其中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应确定一个不太细 的分级。此外出于强度的原因不应低于一个最小厚度。在此情况下曲线Kl给出当选择一个未失调情况下的调节盘时、即未改变由变速 器公差及操作系统公差确定的调节盘厚度时的空行程。曲线K2给出当选择了具有相应于 区域A至D的厚度分级的多个调节盘时的空行程。离合器的空行程则可能与此相应地被分类。对这些类的每个分配一个标定调节盘 厚度的合乎要求的改变。对于合乎要求的调节所需的信息(类别)将个别地标注在相应的 双离合器上,例如以条形码的形式标注或与离合器一起供货。这些信息在部件安装时被读 出(例如在变速器组装时)及进一步被处理,以致可进行调节尺寸的相应校正。本方法能够允许在制造时空行程的较大公差,因为可进行合乎要求的补偿,其方 式是个别地测量离合器的公差及这样地标注在离合器上,以致可基于该标注在离合器上的 信息来合乎目的地选择间隔件(调节盘)。上面以一个双离合器的例子描述了本发明的调节过程。但本调节过程不被限制其 上。而它也可转用在无论干式还是湿式的单离合器上,并也可转用到制动系统上。同样也 可转用在磨损补偿调节机构或自主补偿安装尺寸公差的操作系统上。并且在那里也可设置 一个相应厚度的失调。
权利要求
1.机动车的传动系统中的转矩传递装置,具有一个发动机侧的组件及一个变速器侧的 组件,其中,该转矩传递装置在这些组件之间的一个几何上确定的装配位置可通过置入确 定厚度的补偿部件、如调节盘来调节,其特征在于该补偿部件的厚度与该转矩传递装置的 待调节的空行程相关。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矩传递装置是离合器装置,所述 至少一个补偿部件设置在操作系统的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行程是用于所述转矩传 递装置的、直到转矩建立的或转矩下降的开始所必需经过的操作行程的一个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矩传递装置是离 合器,其中,该离合器的空行程可在所述离合器装入的时刻通过所述补偿部件的厚度来改 变。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部件的厚度 作为明文或编码标记固定在所述转矩传递装置上或与所述转矩传递装置一起交货。
6.用于在机动车的传动系统中安装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的方 法,具有以下步骤组装所述转矩传递装置,求得在已组装状态中的空行程,根据所求得的空行程与所需的空行程相比较来确定所述补偿部件的所需厚度,及将所述转矩传递装置与关于所述补偿部件的这样确定的厚度的信息相联系,尤其作为 所述转矩传递装置上的明文或编码标记。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矩传递装置作为一个发动机侧的组件 及一个变速器侧的组件分开地提供给机动车制造商,该机动车制造商在作为机动车传动系 统的一部分组装该转矩传递装置时使用具有与在装配时相应的转矩传递装置上的信息相 应的厚度的补偿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矩传递装置的空行程被分类,其 中,对每个这些类配置一个额定的补偿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额定的补偿部件厚度例如 以条形码的形式个别地标注在相应的转矩传递装置上或与所述转矩传递装置一起交货。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关于所述额定的补偿部件厚度的信息在安装 所述转矩传递装置时被读出及被进一步处理,以致可进行空行程的相应校正。
全文摘要
机动车的传动系统中的转矩传递装置,具有一个发动机侧的组件及一个变速器侧的组件,其中,该转矩传递装置在这些组件之间的一个几何上确定的装配位置可通过置入确定厚度的补偿部件(308)、如调节盘来调节,其特征在于该补偿部件的厚度与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待调节的空行程相关。
文档编号F16D25/12GK102112765SQ200980130214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7日
发明者B·沃尔夫, K·杜塞尔, M·阿道夫 申请人:舍弗勒技术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