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离合器补偿器馈送超越的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8177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离合器补偿器馈送超越的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离合器补偿器馈送回路超越的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当不需要离 合器补偿时,所述离合器补偿器馈送回路超越使离合器补偿器馈送回路与供应回路断开。
背景技术
本节陈述只提供有关本发明的背景信息,可以或可以不构成现有技术。典型的自动变速器包括被用来致动多个扭矩传输装置以及向变速器部件提供冷 却和润滑的液压控制系统。这些扭矩传输装置例如可以是摩擦离合器和制动器。传统液压 控制系统典型地包括主泵,主泵向阀体内的多个阀和螺线管提供诸如油之类的加压流体。 主泵可由机动车辆的发动机或辅助电动机驱动。为了致动给定的扭矩传输装置,液压流体被引导通过离合器调节阀,以馈送到离 合器活塞。离合器活塞将液压流体作用于该活塞的力转换成扭矩传输装置内的机械致动。 在某些配置中,期望具有向离合器活塞的相反侧馈送液压流体以便开始扭矩传输装置的快 速分离或释放并且平衡旋转流体的离心作用的离合器补偿器回路。然而,补偿器馈送回路 要求来自主泵的额外管道压力,这转而又降低了变速器的效率。尽管传统液压控制系统是 有效的,但是本领域中在液压控制回路上仍有改进空间,改进的液压控制回路增加了具有 离合器补偿器馈送回路的变速器的效率,同时最小化了复杂性并且保持了离合器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一种变速器中的液压控制系统,其包括加压液压流体源、与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 连通并且与扭矩传输装置连通的补偿器阀。所述补偿器阀可操作,以便允许所述液压流体 从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到所述扭矩传输装置的传送,以帮助释放所述扭矩传输装置并且平 衡旋转流体的离心作用。调节阀与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连通,并且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连 通。所述调节阀可在防止所述液压流体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连通的第一位置和允许所述液 压流体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连通以接合所述扭矩传输装置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超越特征 可操作,以便当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被接合时,防止所述补偿器阀将所述液压流体传送到所 述扭矩传输装置(或离合器释放侧)的补偿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超越特征包括与所述补偿器阀和所述调节阀复用的
螺线管。在本发明的另一实例中,三通球形止回阀被置于所述补偿器阀和所述螺线管之 间。在本发明的另一实例中,所述补偿器阀通过所述调节阀连接到所述扭矩传输装 置,并且所述调节阀控制来自所述补偿器阀的所述液压流体是否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连 通,以释放所述扭矩传输装置。在本发明的另一实例中,所述超越特征包括控制所述调节阀的位置的两端口螺线管。
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下方案方案1.变速器中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变速器具有扭矩传输装置,所述液压控制 系统包括加压液压流体源,其用于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与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连通并且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连通的第一阀,所述第一阀 可操作,以便允许所述液压流体从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到所述扭矩传输装置的连通,从而 释放所述扭矩传输装置;与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连通并且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连通的第二阀,所述第二阀 能够在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阀防止 所述液压流体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连通,并且其中,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阀允 许所述液压流体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连通,以接合所述扭矩传输装置;以及可操作地与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超越特征,其中,当 所述第二阀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超越特征可操作,以防止所述第一阀将所述液压流 体传送到所述扭矩传输装置。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阀能够在至少第一位置 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阀允许所述液压流体与所述 扭矩传输装置连通,以使所述扭矩传输装置分离,并且其中,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 第一阀防止所述液压流体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连通;以及其中,所述超越特征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的位置的控制装置, 其中,当所述控制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阀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并且所述第二阀处 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当所述控制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阀处于所述第二位置并 且所述第二阀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是三端口可变排泄 螺线管。方案4.根据方案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阀经由所述第二阀与所 述扭矩传输装置连通,其中,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阀允许来自所述第一阀的所 述液压流体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连通,以及其中,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阀防止 来自所述第一阀的所述液压流体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连通;以及其中,所述超越特征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阀的位置的控制装置,其中,当所述控 制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阀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当所述控制装置处于第二状 态时,所述第二阀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是两端口可变排泄 螺线管。方案6.根据方案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阀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 的释放侧连通,所述第二阀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的应用侧连通。方案7.根据方案6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超越特征可操作,以便防止所 述第一阀将所述液压流体传送到所述扭矩传输装置的释放侧。方案8.变速器中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变速器具有扭矩传输装置,所述液压控制 系统包括
5
加压液压流体源,其用于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具有与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连通的入口以及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连通的出口的 补偿器阀组件,所述补偿器阀组件具有补偿器阀,所述补偿器阀能够在至少第一位置和第 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补偿器阀允许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之 间的流体连通,并且其中,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补偿器阀防止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 之间的流体连通;具有与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连通的入口以及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连通的出口的 调节阀组件,所述调节阀组件具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能够在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 间移动,其中,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调节阀防止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流体连 通,并且其中,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调节阀允许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流体连 通;以及可操作地与所述补偿器阀组件和所述调节阀组件相关联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 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操作状态和第二操作状态,在所述第一操作状态中,所述补偿器阀处于 所述第一位置并且所述调节阀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二操作状态中,所述补偿器阀 处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且所述调节阀处于所述第二位置;以及其中,当所述控制装置处于所述第一操作状态时,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被分离,并且 其中,当所述控制装置处于所述第二操作状态时,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被接合。方案9.根据方案8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是与所述加压液压 流体源、所述补偿器阀和所述调节阀均流体连通的三端口可变排泄螺线管,并且其中,所述 第一操作状态防止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所述补偿器阀和所述调节阀之间的流体连通,所 述第二操作状态允许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所述补偿器阀和所述调节阀之间的流体连通。方案10.根据方案9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补偿器阀被第一偏置构件偏 置到所述第一位置,且所述调节阀被第二偏置构件偏置到所述第一位置。方案11.根据方案8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补偿器阀组件进一步包括与 所述补偿器阀相对于所述第一偏置构件的一端流体连通的反馈端口。方案12.根据方案1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三通球形止回阀,所述三 通球形止回阀具有与所述补偿器阀组件的出口流体连通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控制装置流体 连通的第二端口,以及与所述补偿器阀组件的反馈端口流体连通的第三端口,其中,当所述 控制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端口相对于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被关闭,并 且其中,当所述控制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相对于所述第二端口和第三 端口被关闭。方案13.根据方案8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补偿器阀组件与所述扭矩传 输装置的释放侧连通,所述调节阀组件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的应用侧连通。方案14.根据方案13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超越特征可操作,以便防止 所述第一阀将所述液压流体传送到所述扭矩传输装置的释放侧。方案15.变速器中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变速器具有扭矩传输装置,所述扭矩传 输装置具有应用侧和释放侧,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加压液压流体源,其用于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具有出口以及与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连通的入口的补偿器阀组件,其中,所述补偿器阀组件可操作,以便调节在所述出口处的所述液压流体的压力;调节阀组件,所述调节阀组件具有与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连通的第一入口、与所 述补偿器阀组件的出口连通的第二入口、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的所述应用侧连通的第一出 口、以及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的所述释放侧连通的第二出口,所述调节阀组件具有调节阀, 所述调节阀能够在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 调节阀防止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出口之间的流体连通,并且允许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 第二出口之间的流体连通,并且其中,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调节阀允许所述第一入 口和所述第一出口之间的流体连通,并且防止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之间的流体连 通;以及可操作地与所述调节阀组件相关联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操 作状态和第二操作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一操作状态中时,所述调节阀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在所述第二操作状态中时,所述调节阀处于所述第二位置;以及其中,当所述控制装置处于所述第一操作状态时,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被分离,并且 其中,当所述控制装置处于所述第二操作状态时,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被接合。方案16.根据方案15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是与所述加压液 压流体源流体连通并且与所述调节阀流体连通的两端口可变排泄螺线管,并且其中,所述 第一操作状态防止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和所述调节阀之间的流体连通,所述第二操作状态 允许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和所述调节阀之间的流体连通。方案17.根据方案15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调节阀被偏置构件偏置到 所述第一位置。方案18.根据方案17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调节阀组件进一步包括与 所述第一出口流体连通并且与所述补偿器阀相对于所述第一偏置构件的一端流体连通的 反馈端口。从本文提供的说明中,更多的应用领域将变得显而易见。应当理解,该说明和具体 实例仅用于说明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此处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说明目的,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图1是根据本发明原理的具有液压控制系统的动力系的示意图;图2A是根据本发明原理的处于第一操作模式中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实例的图;图2B是图2A的液压控制系统处于第二操作模式中的图;图3A是根据本发明原理的处于第一操作模式中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另一实例的 图;以及图;3B是图3A的液压控制系统处于第二操作模式中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说明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其应用或使用。参考图1,通过附图标记10总体上指示示例性动力系。该动力系包括连接到变速 器14的发动机12。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发动机12可以是传统内燃发动机或电动发动机,或任何其他类型的原动机。如果是电动发动机,则发动机12可以位于变速器14 内。另外,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附加部件,例如像变矩器和液力偶合器之类的流 体动力性流体驱动装置,可以被置于发动机12和变速器14之间。发动机12向变速器14 提供驱动扭矩。变速器14包括典型铸造的金属外壳16,外壳16包围并且保护变速器14的各种部 件。外壳16包括定位和支撑这些部件的各种孔、通道、肩部和凸缘。变速器14包括输入轴 18、输出轴20、以及齿轮和离合器布置22。应当理解,尽管所示出的变速器14是后轮驱动 变速器,但是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变速器14可以具有其他配置。输入轴18与发 动机12连接,并且从发动机12接收输入扭矩或功率。优选地,输出轴20与最终驱动单元 (未示出)连接,最终驱动单元可以包括例如传动轴、差速器组件和驱动桥。输入轴18耦接 至齿轮和离合器布置22,并且向齿轮和离合器布置22提供驱动扭矩。齿轮和离合器布置22包括多个齿轮组和多个轴,它们都未被详细示出。多个齿轮 组可以包括连接到或者可以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多个轴的各单独且相互啮合的齿轮,诸如 行星齿轮组。所述多个轴可以包括副轴或中间轴、套筒和中心轴、回动轴(或倒档轴)或空 转轴、或它们的组合。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变速器14内的齿轮组的具 体布置和数量以及轴的具体布置和数量可以变化。齿轮和离合器布置22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扭矩传输机构24。在所提供的实例中, 通过有选择地将多个齿轮组内的各单独的齿轮耦接到多个轴内的各单独的轴,扭矩传输机 构M可接合,以便开始齿数比或转速比。相应地,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扭矩传输 机构M可以是任何类型的离合器,包括湿式离合器、旋转离合器等。变速器14还包括变速器控制模块26。优选地,变速器控制模块沈是具有预编程 的数字计算机或处理器、控制逻辑、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以及至少一个I/O外围设备的 电子控制装置。所述控制逻辑包括用于监控、操纵和生成数据的多个逻辑例程。变速器控 制模块26经由根据本发明原理的液压控制系统100来控制扭矩传输机构M的致动。液压控制系统100可操作,以便通过有选择地将液压流体传送到连接至扭矩传输 装置M的换档致动装置(shift actuating device) 102从而有选择地接合扭矩传输装置 24,如下文所更详细描述的那样。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换档致动装置102可以是 活塞组件或者可操作以接合和分离扭矩传输装置M的任何其他可液压致动的机构。换档 致动装置102可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当处于接合位置中时,换档致动装置102 接合扭矩传输装置24,由此允许扭矩传输装置M通过其传输扭矩。当处于分离位置中时, 换档致动装置102使扭矩传输装置M分离,由此禁止扭矩传输装置M通过其传输扭矩。用 来致动换档致动装置102的液压流体经由泵106在压力下从贮槽(或贮池)传送,所述泵 106由发动机12或辅助电动机驱动。泵106可以是任何类型的,例如,齿轮泵、叶片泵、摆线 泵、或任何其他正排量泵。具有多个阀、螺线管、流体通道、以及其他控制装置的阀体108有 选择地将来自泵106的液压流体传送到换档致动装置102,以便接合扭矩传输装置M或使 其分离。转向图2A和图2B,其更详细地示出了液压控制系统100的一部分。液压控制系统 100包括管道压力控制子系统110、换档致动器子系统112和补偿器子系统114。应当理解, 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液压控制系统100可以包括在变速器14内执行各种功能的各种其他子系统,诸如变矩器离合器(TCC)子系统、冷却子系统、润滑子系统等。管道压力 控制子系统110连接到泵106,并且包括可操作以控制来自泵106的液压流体的压力的压力 调节阀、螺线管和其他部件。来自泵106的液压流体在来自管道压力控制子系统110的管 道压力下经由主供应管道110被传送到换档致动器子系统112和补偿器子系统114。换档致动器子系统112包括与主供应管道116连通的至少一个离合器调节阀组件 120和至少一个控制装置122。离合器调节阀120可操作,以便通过有选择地将加压液压流 体从管道压力控制子系统110传送到换档致动装置102,从而控制扭矩传输装置M的致动。 控制装置122可操作,以便部分地控制离合器调节阀120的致动。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 明范围的情况下,换档致动器子系统112可以具有额外的离合器调节阀和控制装置,用于 控制变速器14内的额外扭矩传输装置。离合器调节阀120包括可滑动地置于孔126中的滑阀124。离合器调节阀120包括 入口 120A、出口 120B、反馈端口 120C、控制端口 120D、和多个排放端口 120E、120F和120G。 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离合器调节阀120可以具有各种其他端口和配 置。入口 120A经由流体限流孔板127与主供应管道116流体连通。出口 120B和反馈端口 120C与离合器馈送管道1 流体连通。离合器馈送管道128与换档致动装置102流体连 通。控制端口 120D经由流体限流孔板131与第一控制管道130流体连通。排放端口 120E、 120F和120G与贮槽104连通。第一控制管道130与控制装置122连通。优选地,控制装置122是三端口螺线管, 其包括与主供应管道116连通的入口 122A、与控制管道130连通的第一出口 122B、以及与 流体管道134连通的第二出口 122C。螺线管122由控制器1 赋能,以便打开从而允许入 口 122A和出口 122B、122C之间的流体连通,或者关闭从而防止入口 122A和出口 122B、122C 之间的流体连通。优选地,端口 122B和122C是螺线管上的单个出口,其分支到两个分开的 回路中。优选地,螺线管122是可变排泄螺线管。然而,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公开范 围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螺线管(包括两端口螺线管)以及其他控制装置。阀IM可在包括图2B所示的卸压(de-stroked)或第一位置以及图2A所示的击 压(stroked)或第二位置的各种位置之间移动。当控制装置122处于关闭状态时,阀IM 通过位于阀124的一端的偏置构件或弹簧136被移动到卸压位置。当阀IM处于卸压位置 中时,入口 120A与出口 120B隔离。当控制装置122处于打开状态时,阀IM被移动到击压 位置,并且加压的液压流体被传送到控制端口 120D,以便在阀IM相对于偏置构件136的一 端上施加力,该力足以克服由偏置构件136在阀IM上施加的力。当阀IM处于第二位置 中时,入口 120A与出口 120B流体连通。当液压流体从入口 120A进入离合器馈送管道128 时,该液压流体的一部分经由反馈端口 120C反馈回到离合器调节阀120中。来自反馈端口 120C的液压流体接触阀124并且与偏置构件136 —起在阀IM上施加力,以移动该阀到调 节或平衡位置。该反馈力与从入口 120A传送到出口 120B的液压流体量成比例。随着阀 124向卸压位置移回,阀IM相对于出口 120B将逐步关闭入口 120A,由此减小离合器馈送 管道128内的液压流体的压力,以及由此减小从反馈端口 120C施加在阀IM上的反馈力。 最终,达到由控制装置122、偏置构件136和反馈压力所致的在阀IM上的力平衡,由此提供 了离合器馈送管道128内的液压流体的恒定压力调节。补偿器子系统114包括球形止回阀组件150以及与主供应管道116连通的至少一个离合器馈送阀组件152。球形止回阀150被置于离合器馈送阀152和控制装置122之 间。球形止回阀150包括三个端口 150A-C。端口 150A与补偿器馈送管道巧4连通。端口 150B与流体管道1;34连通。端150C与流体管道156连通。球形止回阀150关闭端口 150A 和150B中输送较低液压的一个,并且使端口 150A和150B中具有或输送较高液压的一个与 出口 150C连通。补偿器馈送阀152可操作,以便通过有选择地将加压的液压流体从管道压力控制 子系统Iio传送到换档致动装置102,从而帮助释放扭矩传输装置M或者使其分离。控制 装置122与补偿器馈送阀152复用,以控制补偿器馈送阀152的致动。应当理解,在不背离 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补偿器子系统114可以具有用于控制变速器14内的额外扭矩传输装 置的额外补偿器馈送阀。补偿器馈送阀152包括可滑动地置于孔160中的滑阀158。补偿器馈送阀152包 括入口 152A、出口 152B、控制端口 152C、和多个排放端152D和152E。应当理解,在不背离 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补偿器馈送阀152可以具有各种其他端口和配置。入口 152A与主供 应管道116流体连通。出口 152B与补偿器馈送管道IM流体连通。补偿器馈送管道154 与换档致动装置102流体连通。控制端口 152C与流体管道156流体连通。排放端口 152D 和152E与贮槽104连通。阀158可在包括有图2B所示的卸压位置或第一位置以及图2A所示的击压位置 或第二位置的至少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当控制装置122处于关闭状态时,阀158通过位于 阀158的一端的偏置构件或弹簧162被移动到卸压位置。当阀158处于卸压位置中时,入 口 152A与出口 152B连通。当控制装置122处于打开状态时,阀158被移动到击压位置,并 且加压的液压流体被传送到控制端口 152C,以便在阀158相对于偏置构件162的一端上施 加力,该力足以克服由偏置构件162在阀158上施加的力。当阀158处于击压位置时,入口 152A与出口 152B流体隔离,且出口 152B排放。为了有选择地致动扭矩传输装置对,螺线管122由变速器控制器沈命令到打开 状态。液压流体在管道压力下通过主供应管道116被传送到螺线管122。螺线管122将液 压流体传送到离合器调节阀120和补偿器馈送阀152。离合器调节阀120被击压并且移动 到图2A所示的调节位置。相应地,液压流体在管道压力下从主供应管道116,传送通过离 合器调节阀120,并且在调节的压力下被传送到离合器馈送管道128。然后,液压流体在调 节的压力下接合换档致动装置102,由此致动扭矩传输装置M。同时,来自螺线管122的出 口 122C的液压流体传送到球形止回阀150。关闭端口 150A,液压流体从端口 150B传送到 端口 150C。液压流体从端口 150C经由流体管道156传送到控制端口 152C,并且进入补偿 器馈送阀152,由此击压补偿器馈送阀152。相应地,来自主供应管道116的液压流体与补 偿器馈送管道154隔离。因此,当扭矩传输M被命令接合时,补偿器子系统114被超越。为了释放扭矩传输装置M或使其分离,螺线管122被变速器控制器沈命令至关 闭状态。偏置构件136卸压离合器调节阀120,并且偏置构件162卸压补偿器馈送阀152。 相应地,液压流体被离合器调节阀120防止从主供应管道116传送到离合器馈送管道128, 同时来自主供应管道116的液压流体被允许通过补偿器馈送阀152传送到补偿器馈送管道 154。补偿器馈送管道154内的液压流体传送到球形止回阀150,并且关闭端口 150B。相应 地,来自补偿器供应管道154的反馈压力进入端口 150C,并且调节阀158的位置,由此调节
10补偿器供应管道内的液压流体的压力。补偿器馈送管道154内的液压流体还与换档致动装 置102连通,并且帮助释放扭矩传输装置24,以及帮助平衡困在离合器馈送管道1 中的任 何旋转流体的离心作用。转向图3A和图3B,附图标记200总体上指示替代性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 200类似于图2A和图2B中所示的液压控制系统100,并且相同部件使用相同附图标记来标 示。然而,在液压控制系统200中,螺线管122不再复用于补偿器馈送阀152,并且球形止 回阀150已被去除。替代地,补偿器馈送阀152的出口 152B和控制端口 152C与补偿器供 应管道202连通。补偿器供应管道202经由限流孔板204与贮槽104连通,经由低压排放 回路,并且与修改的离合器调节阀120'连通。离合器调节阀120'包括额外的端口 120H、 120I、120J和修改的滑阀124'。端口 120H与补偿器供应管道202流体连通。端口 1201 与补偿器馈送管道巧4流体连通。端口 120J是与贮槽104流体连通的排放端口。阀124'可在包括图3B所示的卸压位置或第一位置以及图3A所示的击压位置 或第二位置的各种位置之间移动。当控制装置122处于关闭状态时,阀124'通过位于阀 124'的一端的偏置构件或弹簧136被移动到卸压位置。当阀124'处于卸压位置时,入口 120A与出口 120B隔离,并且出口 120B与排放端口 120F流体连通。另外,端口 120H与端 口 1201流体连通,由此将补偿器供应管道202与补偿器馈送管道IM联接。当控制装置 122处于打开状态时,阀124'被移动到击压位置,并且加压的液压流体被传送到控制端口 120D,以便在阀124'相对于偏置构件136的一端上施加力,该力足以克服由偏置构件136 在阀124'上施加的力。当阀124'处于第二位置时,入口 120A与出口 120B流体连通。另 外,端口 120H被隔离,并且端口 1201与排放端口 120J流体连通。当液压流体从入口 120A 进入离合器馈送管道128时,该液压流体的一部分经由反馈端口 120C反馈回到离合器调 节阀120中。来自反馈端口 120C的液压流体接触阀124',并且与偏置构件136 —起在阀 124'上施加力,以移动阀124'到调节或平衡位置。该反馈力与从入口 120A传送到出口 120B的液压流体量成比例。随着阀124'向卸压位置移回,阀124'相对于出口 120B逐步 地关闭入口 120A,由此减小离合器馈送管道128内的液压流体的压力,以及由此减小从反 馈端口 120C施加在阀124'上的反馈力。最终,达到由控制装置122、偏置构件136和反馈 压力所致的在阀124'上的力平衡,由此提供对离合器馈送管道128内的液压流体的恒定 压力调节。离合器馈送管道128与蓄能器206连通。蓄能器206是储能设备,在该储能设备 中,非可压缩液压流体被保持在外部源的压力下。在所提供的实例中,蓄能器206是弹簧 式或充气式蓄能器,具有向蓄能器206内的液压流体提供压缩力的弹簧或可压缩气体。然 而,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液压蓄能器可以是其他类型。蓄能器206可 操作,以便通过在发动机重新起动或发动机停止事件期间向换档致动装置102供应液压流 体,从而帮助接合扭矩传输装置对。为了有选择地致动扭矩传输装置M,螺线管122由变速器控制器沈命令到打开状 态。液压流体在管道压力下通过主供应管道116被传送到螺线管122。螺线管122将液压 流体传送到离合器调节阀120'。离合器调节阀120'的阀124'被击压并且移动到图3A 所示的调节位置。相应地,液压流体在管道压力下从主供应管道116,传送通过离合器调节 阀120',并且在调节的压力下传送到离合器馈送管道128。然后,在调节的压力下的液压流体接合换档致动装置102,由此致动扭矩传输装置M。同时,补偿器馈送阀152由偏置构 件162卸压。来自主供应管道116的液压流体通过补偿器馈送阀152传送到补偿器供应管 道202。然而,离合器调节阀120'的阀124'将补偿器供应管道202与补偿器馈送管道154 隔离,补偿器馈送管道154内的液压流体排放掉。因此,当扭矩传输装置M被命令接合时, 离合器调节阀120'超越补偿器子系统114。为了释放扭矩传输装置M或使其分离,螺线管122被变速器控制器沈命令至关 闭状态。偏置构件136卸压离合器调节阀120',并且偏置构件162保持补偿器馈送阀152 卸压。液压流体被离合器调节阀120'防止从主供应管道116传送到离合器馈送管道128, 同时来自主供应管道116的液压流体被允许通过补偿器馈送阀152传送到补偿器供应管道 202。补偿器供应管道202内的液压流体传送到端口 120H,至端口 1201,并且进入补偿器馈 送管道154。补偿器馈送管道154内的液压流体与换档致动装置102连通,并且帮助释放扭 矩传输装置24,以及帮助平衡困在离合器馈送管道128中的任何旋转流体的离心作用。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上述多种流体连通管道可以被集成在 阀体中,或者通过分立的管或管件形成。另外,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流体连通管 道可以具有任何横截面形状,并且与所示出的实例相比,可以包括额外的或更少的弯曲、转 向和分支。本发明的说明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不背离本发明要点的变化均在本发明范围 内。这种变化不应被视为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变速器中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变速器具有扭矩传输装置,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加压液压流体源,其用于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与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连通并且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连通的第一阀,所述第一阀可操 作,以便允许所述液压流体从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到所述扭矩传输装置的连通,从而释放 所述扭矩传输装置;与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连通并且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连通的第二阀,所述第二阀能够 在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阀防止所述 液压流体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连通,并且其中,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阀允许所 述液压流体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连通,以接合所述扭矩传输装置;以及可操作地与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超越特征,其中,当所述 第二阀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超越特征可操作,以防止所述第一阀将所述液压流体传 送到所述扭矩传输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阀能够在至少第一位置和第 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阀允许所述液压流体与所述扭矩 传输装置连通,以使所述扭矩传输装置分离,并且其中,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 阀防止所述液压流体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连通;以及其中,所述超越特征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的位置的控制装置,其中, 当所述控制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阀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并且所述第二阀处于所述 第一位置,以及当所述控制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阀处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且所述 第二阀处于所述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是三端口可变排泄螺线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阀经由所述第二阀与所述扭 矩传输装置连通,其中,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阀允许来自所述第一阀的所述液 压流体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连通,以及其中,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阀防止来自 所述第一阀的所述液压流体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连通;以及其中,所述超越特征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阀的位置的控制装置,其中,当所述控制装 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阀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当所述控制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 所述第二阀处于所述第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是两端口可变排泄螺线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阀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的释 放侧连通,所述第二阀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的应用侧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超越特征可操作,以便防止所述第 一阀将所述液压流体传送到所述扭矩传输装置的释放侧。
8.变速器中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变速器具有扭矩传输装置,所述扭矩传输装置具有 应用侧和释放侧,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加压液压流体源,其用于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具有出口以及与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连通的入口的补偿器阀组件,其中,所述补偿器 阀组件可操作,以便调节在所述出口处的所述液压流体的压力;调节阀组件,所述调节阀组件具有与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连通的第一入口、与所述补 偿器阀组件的出口连通的第二入口、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的所述应用侧连通的第一出口、 以及与所述扭矩传输装置的所述释放侧连通的第二出口,所述调节阀组件具有调节阀,所 述调节阀能够在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调 节阀防止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出口之间的流体连通,并且允许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 二出口之间的流体连通,并且其中,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调节阀允许所述第一入口 和所述第一出口之间的流体连通,并且防止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之间的流体连 通;以及可操作地与所述调节阀组件相关联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操作状 态和第二操作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一操作状态中时,所述调节阀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在所 述第二操作状态中时,所述调节阀处于所述第二位置;以及其中,当所述控制装置处于所述第一操作状态时,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被分离,并且其 中,当所述控制装置处于所述第二操作状态时,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被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是与所述加压液压流体 源流体连通并且与所述调节阀流体连通的两端口可变排泄螺线管,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操 作状态防止所述加压液压流体源和所述调节阀之间的流体连通,所述第二操作状态允许所 述加压液压流体源和所述调节阀之间的流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调节阀被偏置构件偏置到所述第 一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带离合器补偿器馈送超越的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具体地,提供了变速器中的液压控制系统,其包括加压液压流体源、与加压液压流体源连通并且与扭矩传输装置连通的补偿器阀。补偿器阀可操作,以便允许液压流体从加压液压流体源到扭矩传输装置的连通,以释放扭矩传输装置。调节阀与加压液压流体源以及扭矩传输装置连通。调节阀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该第一位置防止液压流体与扭矩传输装置连通,该第二位置允许液压流体与扭矩传输装置连通,以接合扭矩传输装置。超越特征可操作,以当所述扭矩传输装置被接合时防止补偿器阀将液压流体传递到扭矩传输装置。
文档编号F16H61/40GK102072320SQ201010556249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9日
发明者B·W·怀特马什, M·D·索瓦兹 申请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