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型快速自动切断仪表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566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Z型快速自动切断仪表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特别是仪表阀。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在油气输送管线控制系统上,仪表前的阀门基本上采用传统的安装方式,即使用普通的仪表截止阀,利用管接头、接管及垫片等连接起来, 不仅安装复杂、成本高,而且潜在的泄露点多,安装空间大。只要有一个管接头、垫片或焊缝产生泄露,当连接仪表的控制管线产生泄露,介质大量喷出时,如果是安装普通的仪表阀, 只能是人工赶到现场,手动关闭仪表阀,但是,在石油化工生产及热电工业当中,存在很多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的介质,而在这些自动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当中,为了控制生产的工艺参数、现场监控、在线分析,就需要大量的显示仪表来完成,以保证生产安全、长期、连续稳定的运行。在一般的情况下,在每个显示仪表的前端,至少安装一台手动的截止阀,当显示仪表发生泄漏及意外损坏时,需要现场操作人员来关闭其前端的手动阀后,再对损坏的仪表显示元件进行检修或更换。当喷出的是高温、高压、剧毒、易燃、易爆介质时,维修人员就很难靠近事故现场,不得以只有关闭正在运行的管线,排空介质进行维修,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严重时还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国外在这方面做的相对好一些,也有一些生产厂家制作可以遥控的截止阀,如德国“Herberholz”公司,他们制作的某些特殊用途的截止阀带有电动、液动或气动传动装置, 可以远程控制,当管线产生泄露时,可以远距离操作传动装置,关闭阀门,截断介质,但他们的产品结构复杂,安装成本高,价格昂贵,而且内件多是采用Crl3或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虽然抗腐蚀性能优良,但不耐磨损,影响阀门整机的使用寿命,Crl3虽然强度和硬度都比较高,但耐腐蚀性不如奥氏体不锈钢,特别对某些腐蚀性强的介质(如强酸、强碱、高浓度硫化氢等)就不能采用Crl3做阀门的内件,从而使它们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另外阀体加工工艺对质量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因为阀体内孔直径较小,操作空间有限,普通的焊接方式容易产生焊接缺陷,无法达到阀门密封所需要的焊接质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Z型快速自动切断仪表阀,即可以起到截止阀强制密封的作用,又能够起到止回阀自动切断介质回流的作用,快速、自动切断,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力来完成关闭,具有开关灵活、操作方便、密封可靠的特点,并可以在线维修。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Z型快速自动切断仪表阀,主要由阀体、阀底座、阀盖,填料函组件,阀杆和阀瓣组成,阀杆套装在阀盖内,阀体一端与阀盖固定连接并密封,另一端与阀底座固定连接并密封,阀体上开设有介质流道孔,介质进口与介质出口构成Z型,阀杆底端插装在阀盖端流道孔内,阀杆与阀瓣分体,阀瓣活动安装在中央流道孔内,阀体上阀盖端流道孔及阀底座端流道孔的孔径均小于中央流道孔,阀瓣与连接阀盖端流道孔及阀底座端流道孔动密封,形成密封副,阀底座端流道孔与介质进口连通,阀盖端流道孔与介质出口连通,形成介质流道。所述阀瓣与阀盖端流道孔及阀底座端流道孔的密封面采用锥面,密封副之间存在角度差。所述阀盖的外壁面带有散热翅片。所述阀体与阀盖采用螺纹加密封垫片连接。所述阀体采用A105碳钢阀体,其阀瓣、阀杆等内件采用17-4PH ;阀体采用奥氏体不锈钢阀体,其阀瓣、阀杆等内件采用F51。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在输送各种介质的管线控制系统上,安装在仪表前,是一种对密封有严格要求的阀门。本实用新型阀体、阀盖之间采用螺纹加密封垫片连接结构。密封面采用锥面密封,由于密封副之间有角度差,经过研磨,即使用较小的关闭力,也能保证达到阀门密封所需的密封比压,大大提高了阀门的密封性能。独特的双阀座结构既可以起到截止阀强制密封的作用,又能够起到止回阀自动切断介质回流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阀体采用整体锻造结构,可以保证主体材料在工作压力下的使用强度和密封性能。阀内件采用17-4PH和F51做阀门的内件。17-4P属于沉淀硬化不锈钢,不仅有较高的机械性能,经热处理后硬度可达HRC30 35,而且其抗腐蚀性能等同于316奥氏体不锈钢;F51属于双相不锈钢,也具有很高的机械性能,经热处理后硬度可达HRC30 35,而且其抗腐蚀性能等同于316L奥氏体不锈钢。因此本实用新型比传统仪表截止阀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强的耐腐蚀性。本实用新型Z型快速自动切断仪表阀操作简单,其关闭不是由现场的操作人员来完成,而是靠被测介质在其前后的压力差来实现的。即被测介质的压力总是大于大气压力, 当显示仪表正常工作时,快速切断仪表阀前后的压力是平衡的,在显示仪表发生损坏泄漏时,快速切断仪表阀的阀后压力迅速下降,而阀前压力即介质压力保持不变,这样阀前后产生一个较大的压力差,这个力作用在阀瓣上,推动阀瓣快速向前,与阀座接触,使阀门关闭, 从而切断泄漏点,保证生产的安全进行。换言之,只要阀前后存在压力差,且达到一定值,阀即关闭,这样只要有泄漏发生,阀门即可瞬间关闭。检修人员不必作任何处理就可以对显示仪表进行检修,待仪表正常后,打开快速切断仪表阀,使前后压力平衡即可。因此,使用该产品不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装、使用快捷方便,可以在线维修,而且不用设巡视员每天巡视管线,使得整个管线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常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切断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3所示的直通式快速自动切断仪表阀,主要由阀体1、阀底座2、阀盖6,填料函组件,阀杆4和阀瓣3组成,阀杆4套装在阀盖6内,阀杆4操作端通过手轮螺母14、手轮垫圈13安装有手轮11,手轮上装有铭牌12,阀盖6的外壁面带有散热翅片,阀体1的上阀座一端与阀盖采用螺纹加密封垫片5连接并密封,阀体另一端与阀底座采用螺纹加密封垫片、0型圈15连接并密封,阀体上开设有介质流道孔,介质进口与介质出口分布在阀体两侧且平行,构成Z字型,阀杆底端插装在阀盖端流道孔21内,阀杆与阀盖之间装有填料7、 填料垫8,并由阀杆螺母9和锁紧螺母10连接,阀杆4底端与阀瓣3分体,阀瓣活动安装在中央流道孔20内,阀体上阀盖端流道孔21及阀底座端流道孔19的孔径均小于中央流道孔 20,阀瓣与连接阀盖端流道孔及阀底座端流道孔动密封,形成密封副,阀瓣与阀盖端流道孔及阀底座端流道孔的密封面采用锥面,密封副之间存在角度差,阀底座端流道孔19通过孔道18、17与介质进口 16连通,阀盖端流道孔与介质出口 22连通,形成介质流道。其中阀体采用A105碳钢阀体,内件采用17-4TO。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安装使用时先打开阀门,只要旋转阀杆,推开阀瓣使其与上阀座脱离,阀前后压力平衡,旋回阀杆即可,如图2;当连接仪表的管线产生泄露,介质涌出时,在阀瓣与上阀座口处产生压差,推动阀瓣快速移动至上阀座,阀瓣与上阀座密封,截断介质,如图3。维修人员可以赶到现场,更换受损的部件(不用关闭正在运行的管线),维修完成后,重新打开阀门(将阀瓣移动向下阀座口)即可。经试验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下面是各种内件材料的性能对比
权利要求1.Z型快速自动切断仪表阀,主要由阀体、阀底座、阀盖,填料函组件,阀杆和阀瓣组成, 阀杆套装在阀盖内,阀体一端与阀盖固定连接并密封,另一端与阀底座固定连接并密封,阀体上开设有介质流道孔,介质进口与介质出口构成Z型,其特征是阀杆底端插装在阀盖端流道孔内,阀杆与阀瓣分体,阀瓣活动安装在中央流道孔内,阀体上阀盖端流道孔及阀底座端流道孔的孔径均小于中央流道孔,阀瓣与连接阀盖端流道孔及阀底座端流道孔动密封, 形成密封副,阀底座端流道孔与介质进口连通,阀盖端流道孔与介质出口连通,形成介质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型快速自动切断仪表阀,其特征是阀瓣与阀盖端流道孔及阀底座端流道孔的密封面采用锥面,密封副之间存在角度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型快速自动切断仪表阀,其特征是阀盖的外壁面带有散热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型快速自动切断仪表阀,其特征是阀体与阀盖采用螺纹加密封垫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型快速自动切断仪表阀,其特征是阀体采用A105碳钢阀体,其内件采用17-4P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型快速自动切断仪表阀,其特征是阀体采用奥氏体不锈钢阀体,其内件采用F5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仪表阀。Z型快速自动切断仪表阀,阀杆底端插装在阀盖端流道孔内,阀杆与阀瓣分体,阀瓣活动安装在中央流道孔内,阀体上阀盖端流道孔及阀底座端流道孔的孔径均小于中央流道孔,阀瓣与连接阀盖端流道孔及阀底座端流道孔动密封,形成密封副,阀底座端流道孔与介质进口连通,阀盖端流道孔与介质出口连通,形成介质流道。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其是靠被测介质在其前后的压力差来实现的。泄漏发生可瞬间关闭,检修人员不必作任何处理就可以对显示仪表进行检修,待仪表正常后,打开仪表阀使前后压力平衡即可。不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装、使用快捷方便,可以在线维修,而且管线的运行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F16K27/02GK201963971SQ201020215899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4日
发明者孙琦, 晁大海, 李强, 蔺新荃 申请人:大连高阀泵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